林先生平時容易緊張、個性急躁,前陣子因為工作壓力較大,左耳便開始出現細微的「耳鳴聲」。一開始還算小聲便不以為意,沒想到經過1個月後,症狀不僅沒有減緩反倒愈來愈大聲,甚至吵到晚上睡不著。心急如焚的他,前往耳鼻喉科檢查,結果發現耳朵沒有明顯異常,推測是退化或是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
林先生平時容易緊張、個性急躁,前陣子因為工作壓力較大,左耳便開始出現細微的「耳鳴聲」。一開始還算小聲便不以為意,沒想到經過1個月後,症狀不僅沒有減緩反倒愈來愈大聲,甚至吵到晚上睡不著。心急如焚的他,前往耳鼻喉科檢查,結果發現耳朵沒有明顯異常,推測是退化或是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王小姐,本就容易緊張、焦慮,就學期間就時常有睡不好的問題,殊不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睡眠障礙日益加劇,有時還得服用鎮定劑才能好好入睡。為了找出自己睡眠不佳的原因而就診,檢查分析後才發現影響睡眠的最大關鍵是「低甲基化」情形。
60歲王女士因長時間勞損,肩頸肌肉常有緊繃、痠痛感長達5、6年之久,後來竟引發頭痛,半夜常難以入眠,嚴重影響生活。王女士曾試過推拿、穴道按摩、熱敷及復健等方式均不見成效,最後求助醫院,經診斷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的頸因性頭痛。
患有高血壓的58歲林女士,近1年多來為高血壓及失眠所苦,經常有頭痛、頭暈及耳鳴的高血壓相關症狀,治療藥物有吃時血壓才會穩定,一旦沒吃又會飆高。伴隨有每天都須躺1小時以上才能睡著,且半夜也會常常醒來等失眠症狀。
40歲陳女士患有重度憂鬱症,多年服用醫師開立的10多顆安眠藥物來協助睡眠,但由於情緒的影響,導致陳女士夜夜失眠,仍然無法入睡,嚴重時每日睡眠時間僅有3小時,而且睡眠中途不斷醒來,長期下來使情緒愈來愈糟,甚至出現過量服藥的行為⋯⋯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問題愈來愈普遍,若一碰到失眠就亂吃安眠藥,可能會造成生理時鐘更加混亂。睡眠醫學專家認為,睡眠品質不好的最大因素是「光線」,因為光線會影響大腦下視丘及松果體的日夜節律整。對此,整形名醫林靜芸建議民眾要多曬太陽,因為陽光是調節每天睡眠規律的關鍵。
現代人生活節奏緊促、心理壓力大,不少民眾都曾有過夜晚輾轉難眠、白天焦慮疲憊的經驗,偶爾還會伴隨著腹瀉、脹氣、眩暈等問題;而這些困擾在讓患者心緒不寧外,又同時會感到渾身不對勁,此時若找不出其它疾病問題,就要當心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
你有好好睡覺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能夠好好睡上一覺,是現代人日常的最大願望。由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歐瀚文與多位營養師共同撰寫,於《失眠診所》一書中,分享關於睡眠的觀念、疾病與助眠技巧,幫助讀者能好好睡個覺。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