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全球3,900萬人眼盲 5成是因白內障!

全球3,900萬人眼盲 5成是因白內障!#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白內障是造成全球失明問題的主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指出,全球約有3,900萬人眼盲,當中,就有51%是因為白內障。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林浤裕醫師表示,事實上,80%的眼盲是可治癒或避免。響應10月9日世界視覺日,最具體的作法就是解決可避免的眼盲,建立全台灣正確的眼睛保健觀念,刻不容緩。視力明顯減退 小心可能罹患白內障!「白內障為眼盲之首要原因,若要及早預防白內障,就應從眼睛構造先了解」。林浤裕醫師表示,若將眼睛比喻成相機,角膜就是鏡頭,虹膜能控制瞳孔大小,有如光圈調節光線量;而水晶體就如相機的對焦功能,能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形成清晰的影像。當水晶體出現混濁時,光線無法穿透視網膜,導致視線模糊造成視力缺損,就稱為白內障。事實上,白內障主要的症狀包括視線模糊、混濁或朦朧、看到的顏色不一樣、影像交疊、眼睛度數不斷改變、眩光、夜間視力變差等,遠視者可能還會產生暫時性的視力回春。提醒民眾,若發現視力明顯減退,在視野內有固定黑點,或覺得有一層毛玻璃檔在眼前,還會出現對光敏感,或覺得刺眼等畏光情形時,可能就是白內障的徵兆。一般而言,白內障好發於55歲以上,但由於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導致罹患白內障的年齡層下降,40歲的患者比十年前多5成!再加上近來的多螢現象,更容易造成錯誤用眼的習慣。對此,澄清醫院眼科主任尤誌君表示,若未改變用眼習慣,恐導致眼睛老化加速。而醫師也舉出引發白內障原因,包括:1)生活行為:過量飲酒、吸菸、濫用藥物等。2)身體狀況:老化、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等。3)外在環境:長期暴露於強烈陽光,未注意防曬。愛你眼睛健康 定期視力健檢 然而,雖然有些人重視視力健康,願意及早就醫治療,但仍有一些銀髮族群不願承認罹患白內障,待視力模糊、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才肯就醫檢查。醫師表示,白內障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取出混濁的水晶體,置換人工水晶體;但隨著醫學的進步,目前透過植入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可一併治療白內障與近視、老花、散光等屈光問題;此外,在白內障手術方面,近來更有許多新突破,建議民眾可視個人情況與眼科醫師洽詢。「世界視覺日」全球護眼行動 全台響應此外,為響應WHO並落實台灣行動,中華國民眼科醫學會帶領國內眼科學界與多單位公益團體,由愛爾康大藥廠策辦,在10月份推動響應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簡稱WSD),呼籲民眾應重視眼疾預防,並響應WHO宗旨,致力於2020年杜絕可避免的眼盲。

眼盲首因白內障?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要小心

眼盲首因白內障?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要小心#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提升全球公民的視力健康,WHO持續於每年10月第二個週四推動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並期望於2020年杜絕可避免的眼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有高達3,900萬人眼盲,其中,51%的眼盲是白內障所導致;根據眼科流行病學資料推估,白內障不僅與老化有高度相關,也有研究顯示,白內障的罹病跟高度近視比例逐年增加有關係,民眾輕忽不得。全球眼盲首因白內障  衝擊高齡樂活品質隨著台灣近視人口居高不下,加上超高齡化人口等2大潛在威脅,恐加劇白內障對民眾視力的影響,因此更需從現在開始做好白內障疾病衛教與治療。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每2人就有1人罹患白內障,而114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推估將高達473萬人,屆時白內障對民眾視力影響恐更將加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胡芳蓉表示,白內障為眼睛老化的第一大疾病,不僅會視力模糊,對居家、交通、生活品質等影響非常巨大。事實上,白內障對熟齡的影響從生理到心理,層面相當廣泛。眼科醫師就表示,因白內障導致的視力模糊容易看不清路障、號誌,診間就有許多案例,發生在家跌倒或出外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久而久之,便導致患者心理上抗拒外出、長期在家、無法外出社交等狀況,對生活品質或心理健康上都將有顯著的影響。世界視覺日照護全民眼睛健康,全台動起來!WHO推動世界視覺日落實在台灣行動已邁入第10年,十年來持續深耕全台各地,推廣重視眼疾預防。為響應活動,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結合國內產、官、學界的力量,於今年舉辦「愛你眼睛健康 實踐睛彩生活」護眼講座暨健檢巡迴活動,擴大於全台北、中、南舉辦,向全台民眾推廣正確的護眼保健知識。藥廠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黃孜茂表示,自2005年開始就與眼科界夥伴持續響應世界視覺日,希望能喚起國人對於眼睛健康的重視,擁有健康的視力,實踐「睛」彩生活!

輕忽兒童近視 當心罹患白內障、青光眼

輕忽兒童近視 當心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是每個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因此,臺北市政府自103年7月1日至9月30日止持續推動國小學童免費專業視力檢查,項目包括:視力電腦檢查、未矯正視力測量、矯正後視力測量、裂隙燈檢查、散瞳後電腦驗光等。今年檢查服務對象更擴大至103年度9月升國小二、三年級生,同意檢查學童預估3萬人以上,故提醒家長儘速於暑假結束前帶學童接受檢查,避免擁擠,藉由早期發現高度近視高危險群,及早追蹤矯治。未用睫狀肌麻痺劑檢查視力 1/4近視學童不易被發現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根據103年臺北市2年級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發現,未使用睫狀肌麻痺劑進行檢查,約1/4有近視的學童未被正確檢查出,而有1/5沒有近視的學童可能被認為有近視。因為學童睫狀肌收縮能力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造成量測的近視度數不準確,所以,為維護學童視力健康,推動散瞳後驗光專業視力檢查,以量測正確的度數進行矯治或追蹤。兒童近視率 正逐漸增加中林莉茹處長進一步表示,依據臺北市小二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102年7至9月近視比率36.42%,學童近視300度以上比率3.2%,103年1月至3月近視比率為43.08%,近視300度以上比率為4.73%,由此可見,孩子的視力健康是不容忽視。暑假為兒童接觸3C產品的高峰期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許裕陞科長表示,依據101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67.6%兒童多在6歲以前就接觸3C產品,且2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甚至超過3小時;7至11歲兒童的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高於平日的2倍。因此,提醒家長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高峰期,家長需與孩子約法三章,若要玩3C產品,周圍環境燈光要充足,每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而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日常生活行為每日睡滿8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及玩電腦少於2小時、戶外活動1小時等規律生活,以維護孩子的健康。高度近視者 易造成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最後,臺北市衛生局表示,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所以,家長應每半年帶孩童至醫療院所視力檢查,多利用暑假到戶外活動,以避免造成增加近視度數及其他眼睛疾病等。

多曬1小時太陽 罹白內障風險年增1成

多曬1小時太陽 罹白內障風險年增1成#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夏天外出,只記得皮膚做好防曬,大多忽略了夏日艷陽高照紫外線強烈,也會加速眼睛老化,造成白內障提早報到,而引起白內障的因素很多,但紫外線傷害則是主因之一。研究顯示,在沒有防曬的情形下,每天多曬1小時太陽,每年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就增加10%,常在戶外工作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更是一般室內工作者的3倍。基隆市衛生局表示,白內障與接觸陽光紫外線過多有關,建議上午10時到下午2時,避免過量的太陽照射,且外出時最好配戴有能阻絕紫外光的的太陽眼鏡,才能保護眼睛不受傷害。且白內障大多與器官老化有關,隨著年齡增加,50、60歲以上的熟齡長者,其眼內的水晶體會逐漸開始出現硬化、混濁等現象而影響視力,且不論是閱讀、開車,或是看著對方的表情,都會顯得非常模糊而吃力。維生素A、C、E助護眼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建議,夏日除了眼睛做好防曬外,也可從飲食上補充足夠的抗氧化維生素A、C、E,來幫助護眼,富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魚油、胡蘿蔔、木瓜、蕃茄;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柳橙、芭樂、檸檬、綠色蔬菜等;富含維他命E的食物如小麥胚芽、葵花子、蛋、牛奶、豆類等。

孩童愈早近視 早年罹白內障、青光眼風險暴增

孩童愈早近視 早年罹白內障、青光眼風險暴增#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小一近視盛行率由75年3%,爬升至99年17.9%,顯示我國學童近視問題日趨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600度),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孩童暑假看電視時間 為非假日兩倍然而國小孩童近視控制,急需民眾加以正視,但暑假到來,孩子宅在家中,依據國民健康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11歲兒童假日花在看螢幕的活動(包含看打電腦含上網或打電動、看電視含錄影帶、DVD )是非假日的2倍(267分鐘比128分鐘);每週戶外活動的次數2次及2次以下,其近視風險會增加5成。為避免孩子戶外活動過少,以及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影響孩童的視力,甚而加深近視度數,國民健康署提出孩童護眼六招,希望兒童能遠離近視,快樂過暑假:1) 每日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2) 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大於2歲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3) 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保持35~45公分距離。4) 讀書光線要充足,坐姿要正確。5) 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6) 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接觸3C用品的機率變多,導致視力問題層出不窮,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眼科林丕容醫師將指出各年齡層常見的眼睛問題,民眾可多加留意,一旦視力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6歲以下兒童/斜視與弱視最常見,其中Ÿ斜視乃是中樞神經系統支配眼外肌肉不協調,或是先天性眼睛發育不全所致;弱視則可能是因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屈光異常等問題所引起。醫師小提醒/Ÿ斜視建議在學齡前矯正,才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可利用手術與視力訓練等方式加以調整;弱視治療則必須先確認成因,才能有效治療。建議一旦視力出現異常,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 6~9歲兒童/近視與假性近視最常見,其中父母都是高度近視者,孩子罹患的機率隨之而增;此外,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電視、打電動及玩電腦等也會導致。醫師小提醒/避免長時間觀看電視、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若要使用建議距離眼睛60公分以上為宜,且每隔30~50分鐘、就要休息15分鐘,休息時可望遠凝視(6公尺以上),若沒有空間則閉目休息。● 9~18歲少年/近視、假性近視、散光與結膜炎,近視成因與上述同,至於散光則是因不當揉眼、在車上看書或姿勢不正確,如躺著看書或看電視所引起;結膜炎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常會因接觸而傳染。醫師小提醒/散光預防方法和近視同;而結膜炎則是避免在公眾場所,與他人共用毛巾或浴巾,且勿用手直接搓眼睛,並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以免感染病毒。● 18~40歲/近視、遠視、散光、與隱形眼鏡症候群,如乾眼症、眼睛疲勞、角結膜炎等;遠視多為先天性的眼睛發育不全造成;隱形眼鏡症候群乃是因軟式隱形眼鏡久戴、清洗狀況不佳等因素,使角膜缺氧,導致眼睛乾澀、疲勞與角膜、結膜發炎等症狀。醫師小提醒/可使用框架眼鏡、軟硬式隱形眼鏡來調整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至於隱眼症候群,則可選擇配戴一般框架眼鏡或選擇硬式隱形眼鏡代替,其透氧率較高、覆蓋面積較小,較不會出現乾澀等症狀,但缺點是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40~50歲/常見疾病為老花眼、青光眼等;老花眼是因水晶體隨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調節功能減退所導致;慢性青光眼是喪失視野後逐漸形成,病患不易自覺,若沒有定期檢查、及早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急性青光眼則因眼壓急速升高,導致眼晴異常疼痛引起。醫師小提醒/老花為自然老化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較難避免,只能後續治療維持良好視力;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及周邊血管收縮疾病、免疫功能失調、神經細胞營養失衡等患者,都是青光眼高危險群,平常需多留意。● 50歲以上/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水晶體因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即罹患白內障;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覺中樞,當年紀越大、久受光線傷害、或高度近視眼球退化,導致黃斑部病變,進而影響視力。醫師小提醒/3C產品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因3C產品會發出高能量藍光,長期近距離照射,等同水晶體被照熟,導致許多人年紀輕輕,不到40歲就出現白內障症狀;戶外建議可配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紫外線與高能量藍光,避免眼睛傷害。黃斑部病變可能是近視加深、白內障、或其他眼疾所造成,建議60歲以上民眾,定期3~6個月至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不少人是3C用品的愛好者,導致低頭族增多,連帶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也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顯現出眼睛保養已刻不容緩。此外,似是而非的眼睛保健觀念,更讓醫師們搖頭不已,醫師將針對書籍中錯誤的觀念迷思,做出正確的解答,讓民眾有所依歸、不再傻傻跟著亂作,傷害靈魂之窗。● NG觀念1/透過報紙或書本拿近或拿遠的鍛鍊,可讓老花眼恢復正常視力?眼科林丕容醫師表示,緩慢拿近與拿遠可以短暫舒緩疲勞的眼睛,但嚴重老花眼,其睫狀肌、水晶體已經彈性疲乏,不可能藉此回復原本的調節力,更無法使老花回復正常視力。● NG觀念2/近視矯正手術,恐使患者面臨角膜混濁的問題,並惡化導致角膜失明?林丕容醫師說明,近視矯正手術是在角膜上進行微調,並不會導致角膜混濁,也不會有所謂惡化導致失明的問題。● NG觀念3/利用針孔眼罩看物品,可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林丕容醫師說,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會因而看清物體,但這僅是短暫物理現象「針孔效應」導致,並無法幫助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 NG觀念4/可以把適量的鹽和水混合,自製眼藥水?眼科鐘珮禎醫師表示,民眾自製眼藥水,多半沒有精密儀器在身邊,無法有效控制濃度;此外,製作過程中恐無法保持無菌狀態,若擅自使用自製眼藥水,可能因病菌殘留或是濃度調配不當,導致角膜感染、發炎、灼傷,甚至穿孔的危險,因此不建議自行調製。● NG觀念5/將眼睛張大,眼球往上看,再張更大、往下看,重覆數次,可以矯正散光?鐘珮禎醫師說明,散光分為角膜散光與水晶體散光,大部分是天生造成,或隨著年齡、角膜乾燥或白內障等疾病原因,導致散光增加或不穩定,是無法透過眼球操或護眼訓練等外部運動來改善。● NG觀念6/白內障和青光眼是近視的併發症,和血液循環變差有關;只要持續做眼睛運動,增加眼部血液供應,都可消除或中止?鐘珮禎醫師說,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的視覺模糊,並非是眼睛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的,因此白內障屬於不可逆的眼睛老化現象,一旦發生,建議尋求手術治療。● NG觀念7/視網膜病變者,若攝取豐富蛋白質,可增厚視網膜。此外,藉由經常轉動眼球、對外眼肌進行按摩、白天盡量維持抬頭的姿勢、夜晚睡覺採取仰睡等方式,可預防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科賴史忠醫師表示,視網膜剝離大部分是因為視網膜有破洞,使得玻璃體內的液體,沿著裂孔滲入視網膜底層,產生剝離;且沒有科學證明,攝取蛋白質或抬頭、仰睡,可以預防視網膜剝離,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或雷射治療。● NG觀念8/面對太陽,閉上眼睛30秒、再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以提高夜間視力品質?賴史忠醫師說明,夜視能力取決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的多寡與功能是否正常,與瞳孔無關,因此利用此法並無法提高夜視品質。● NG觀念9/每週浸泡2~3次,每次約10~15分鐘、40度左右的熱水澡,可預防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賴史忠醫師說,青光眼是因為眼壓過高,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霧化,視網膜剝離則是因為視網膜受損,與泡熱水澡、提升體溫並無關連,且無任何醫學根據證實有預防作用。

樂閱讀/吃對食物 預防白內障

樂閱讀/吃對食物 預防白內障#白內障

眼睛本來就一直曝露於光線中,所以這個部位常會有自由基產生,慢慢地使晶體的部分從透明變成渾濁,這些渾濁的部分就是白內障──一種失去視覺的常見成因,也是我們必須動眼睛手術的普遍原因。只要你允許,外科醫生會很樂意幫你把水晶體取下來並且換上全新的人工合成晶體,但已經有科學研究顯示,某些食物就可以讓你本身的晶體保持得很好。維生素C、E還有β-胡蘿蔔素會從血漿進入眼睛,因此眼睛所含的維生素C濃度特別高,再連同其他維生素,就能給予眼睛強而有力的保護,預防白內障發生。如果你沒有每天吃蔬菜水果,就沒辦法好好保護你的視力,事實上,科學家測量過不吃蔬菜水果的風險:跟多吃蔬果的人相比,每天吃不到三.五份蔬菜水果的人,罹患白內障的機率高達六倍之多──攝取維生素C和E也對視力有所幫助。很顯然地,鐵跟銅會藉著催生自由基而增加白內障發生的風險;抽菸則會降低體內維生素的含量,進而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還有其他因素會造成白內障產生,長時間待在戶外卻沒有戴護目鏡的人罹患白內障的風險也會增加,其原因就在於紫外線特別容易造成晶體的外部罹患白內障。另外一個引人注意的因素是牛奶,攝取大量乳製品的人罹患白內障的機率,比避開乳製品的人高出非常多,問題似乎不是來自牛奶中的脂肪──它就跟所有的飽和動物脂肪一樣,近幾年來已失去民心──而是來自於牛奶中的糖分「乳糖」,而且零脂的乳製品跟全脂的一樣都有嫌疑。從化學結構來看,乳糖是一種雙糖分子,即雙倍的糖分。乳糖在消化道裡會分裂變成兩個單糖分子,也就是葡萄糖和半乳糖,被懷疑造成白內障的正是半乳糖。當血液中的半乳糖增加時,它會被傳遞至眼睛的水晶體裡,並且在那裡分解成各式分子廢棄物,這些廢棄物會導致水晶體變渾濁。還沒斷奶的幼兒完全不用擔心半乳糖,他們的肝臟、腎臟還有血球裡有很活躍的酵素可以分解半乳糖,但大自然的定律是要人在斷奶後就不要再碰乳製品,因此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會失去分解半乳糖的能力,甚至還有一些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會導致兒童無法分解半乳糖,這些孩子在一歲內就可能罹患白內障。這個問題和乳糖不耐症並不一樣,那些喝牛奶就會消化不良的人或許算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會避免喝牛奶而遠離很多麻煩,這點我們會在第六章討論。有許多證據顯示牛奶不只會造成白內障,還有糖尿病、鐵質不足引發的貧血,以及令人詫異的各種健康問題。能消化牛奶而且未出現明顯症狀的人就不太樂觀了:在消化牛奶時,他們的乳糖酵素會將乳糖分解,釋放出半乳糖,這些半乳糖會靜悄悄地進入血管,對身體造成傷害,而這些傷害可能要好幾年以後才會被發現。諷刺的是,現在有販賣專門幫助消化乳糖的商品,這絕對不會減少半乳糖問題,反而會增加因為接觸半乳糖而導致的不良影響。研究人員同意乳糖可能會導致白內障──至少對那些分解半乳糖能力有問題的人是這樣。然而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哪些人無法分解半乳糖,畢竟所有人在斷奶後都會失去部分分解半乳糖的能力,而那些將乳製品當做日常飲食的人則是在賭──或是希望──這些證據不是真的。(本文作者/尼爾‧柏納德)(摘自/史上最有感,扭轉疾病的新4大好食物/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