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白內障一定要手術治療嗎?

白內障一定要手術治療嗎?#白內障

白內障雖然無痛無癢,但是其主要症狀包括:視力逐漸減退、對光敏感、覺得刺眼、時常需要更換眼鏡處方、出現單眼複視的現象、閱讀時需要更強的光線、夜晚視力差、對色彩敏感度減退。目前為主,尚無任何藥物療法、眼藥、注射劑、營養附加、運動、光學儀器或其他方法,被證實能有效防止或治好白內障。市面上雖然有白內障眼藥水或內服藥片及特殊食品的販賣,充其量只能略為延緩白內障之進行,手術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療。當水晶體的混濁嚴重到引起視覺障礙,嚴重到影響個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品質時,便是考慮摘除白內障的時機了。在白內障手術方面,亦有逐年不同的發展,二十年前以「囊外摘除術」為主流,然而存留之後囊,日後形成膜性白內障的機會甚高,故於十五年前趨向「囊內摘除術」即連同水晶體囊一同摘除,但由於植入之水晶體需有後囊支撐,才不易導致水晶體脫位,所以目前在國內以「囊外白內障摘除併後房人工水晶體植入」為主流。而所謂的雷射手術治療,是指術後約半年至五年,可能形成一層混濁的薄膜,這種薄膜可以用手術刀亦可用雷射打開,但一般的白內障仍需靠手術摘除水晶體。術後,除了最激烈的運動外,你幾乎可以立即恢復日常活動,遵照醫師指示定時點眼藥水,而且必須回去門診幾次,追蹤檢查眼睛復原的程度。白內障摘除術成功率相當高,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病患視力會改善,除非併有角膜、視網膜或視神經的問題。當然我們應該明白術後合併症可以在手術當中或術後發生,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明。就像任何其他外科手術,無法保障手術一定是成功的。在美國,一年做超過一百四十萬個白內障摘除術,而百分之九十五沒有任何合併症。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方法預防老年性白內障,只有平時多注意眼睛的健康及視力狀況,定期眼科檢查來評估白內障進展的程度;但白內障的惡化是可以預防的,如:糖尿病的病人要好好控制血糖、青光眼的病人,要儘量減少縮瞳劑之使用或改用其他替代藥物,在工作或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眼睛的安全防護,預防外傷性白內障,小心使用藥物,要遵循醫師之指示用藥並定期眼科檢查、戴有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一般眼鏡,可防止或延緩白內障的進展、增加血中核黃素、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E、均衡飲食、避免抽菸。

中老年主要視力問題「白內障」

中老年主要視力問題「白內障」#白內障

眼科門診中一些中老年人常主視視力模糊,而其病因除了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等屈光問題之外,最常見的要算是白內障了。白內障是眼球內的水晶體產生混濁的現象,影響光線進入視網膜,進而導致視力模糊。其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明,只知是水晶體的化學成分改變而導致混濁。老化是最常見的原因,年紀越大,得到白內障的機率也越大,七十歲以上的人幾乎有一半以上會有白內障。除了老化以外,其他原因還有眼睛受傷、眼睛或身體的疾病、遺傳或先天異常等。其中,老年性白內障是最常的一種,所謂人老珠黃,「珠」指的就是水晶體,此型水晶體最早在四十歲左右即可發生。嬰兒也可能因遺傳或在母親懷孕期間由於感染或發炎而導致「先天性水晶體」──即胎兒在出生時即已出現水晶體。眼睛受到硬物撞擊、穿刺傷、切傷、高熱、電擊、化學物灼傷等,也可造成「外傷性水晶體」。某些特定的感染、藥物、眼疾、糖尿病等也會造成「併發性白內障」。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表示治療仍以手術為主,而藥物治療主要用於預防、延緩其惡化。近幾年來,白內障的手術方法日新月異;從早期的囊內白內障摘除術、囊外白內障摘除術,到近年的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及雷射白內障手術,其進步可謂一日千里。目前最為大家所接受的,即為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由於它的切口小,術後傷口穩定性高,故很快地取代了以往的各種手術方式。至於雷射白內障手術,理論上雖有切口更小、更安全的優點,但實際上目前的雷射機器仍待改進,雷射白內障的技巧尚在發展之中,所以仍處在尚未成熟的階段。

白內障術後,一個人看成兩個眼

白內障術後,一個人看成兩個眼#白內障

眼睛開刀後傷口癒合不良所引起的局部刺激,一般是會引起異物感及流淚,但應當不是黏黏的淚水,尤其是這位患者術後已近一年,或應考慮是否為其他因素所造成,例如:鼻淚管不通致淚水滯留眼內,嚴重者也可能造成淚囊炎;局部結膜發炎,也可能造成淚水增多;乾眼症也會引起間歇性的流淚……。無論如何都可經由進一步的檢查來確定病因,並做進一步的治療。至於單眼視物清晰沒有問題,但雙眼同時看時會有複視的現象,須懷疑是否有斜視的問題。每個眼球的轉動均由六條眼外肌肉來控制,而這六條眼外肌肉(土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則經由第三、第四、第六對腦神經所控制,因此,在這個傳導路徑上所產生的問題均可能造成雙眼協調不良而成複視。而兩個影子一個清楚、一個模糊,可能是兩眼視力不等所造成。以上可經由進一步的眼神經學檢查來確定,以決定治療方針。

一樣的看不清楚,有不一樣的問題

一樣的看不清楚,有不一樣的問題#白內障

大多數的人對視力狀況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眼睛看不清楚、視力模糊就是近視或是老花造成的。於是往往沒有經過詳細的檢查,就直接私下配戴眼鏡,也因此常常錯過治療的好時機。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表示,雖然一樣都是看不清楚,但是依照看不清楚的時間、範圍、型態的不同,其所表示的疾病就可能大大不同。【近 視】因眼軸過長或角膜弧度過大,造成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而使遠距離的視力模糊,看近距離的事物才可看得清楚。  【遠 視】剛好與近視相反,因眼軸過短或角膜弧度過小,造成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後,而使看遠及看近的視力都模糊。【散 光】是角膜或水晶體的曲度不均所引起,造成光線有二個聚焦點 ,所以看到的影像有重影或扭曲變形。【老 花】水晶體隨著年紀增加而逐漸變硬失去調節能力,以致在看近 物時,有看不清楚或眼睛疲倦的症狀。  【白內障】眼球內部的水晶體已經由正常的清澈透明變成混濁不清的狀態。起初,會發現遠距離視力減退,且有畏光複視現象,但老花眼情況卻好轉。而慢慢的會感覺從視野中央開始感到模糊不清,小的印刷字體模糊不清,模糊範圍越來越大,視力也就越不清楚。【青光眼】眼內壓會升高至視神經無法承受的程度,久而久之長期壓迫,以致視神經被破壞,其視力模糊的徵狀,會從視野周圍出現如燈光狀環狀虹輪開始,在急性期還會合併患眼側劇烈疼痛。視網膜剝離發病前兆是眼前會看到黑影或黑點,眼前有閃光感覺,之後突然視野變窄,感覺有某一角缺損。【腦內腫瘤】視腫瘤壓迫視神經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視力不良,不過幾乎都是眼睛的顳側或鼻側看不見,或單眼視力很好,另一眼 完全看不見。【顱內腫瘤】神經麻痺或看東西會有複視感。

眼前霧濛濛,可別掉以輕心

眼前霧濛濛,可別掉以輕心#白內障

白內障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主要是因為眼球內的水晶體,從原來的清澈變成混濁。水晶體就如照相機的鏡頭,將影像聚焦到底片,即視網膜上。患者往往會感到視力模糊,就像汽車的擋風玻璃,加上了一層霧的感覺。新店耕莘醫院  陳志明醫師表示嚴重的白內障患者,可能會引起急性青光眼而導致失明。白內障一般都是因為年紀大所致,少部份因為外傷、發炎、輻射或糖尿病等所引起。目前並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如果白內障成熟的程度足以影響到病患的日常生活,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方法。當病患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時,醫師除會替病患作進一步的視力、眼壓、裂隙燈及眼底等檢查。還包括角膜弧度及眼軸長度的測量,可以評估置入之人工水晶體的度數。大多數白內障手術雖然不需全身麻醉、手術時間也短,但卻並非一般人認為的小手術,它是一個相當複雜而仔細的手術,目前這類手術的成功率相當高。不過,為確保治療的黃金時間,千萬不要等到白內障過熟、無法使用超音波乳化術,甚至引起急性青光眼的時候,才考慮開刀。提醒您,這是不可掉以輕心的。

豔陽曬太多,小心得眼翳

豔陽曬太多,小心得眼翳#白內障

東台灣地區陽光強烈、內含紫外線數值高。民眾若長時間在戶外做活動,容易接受到太多紫外線照射,致使眼睛容易長翼狀贅肉,嚴重時,必須靠手術切除來治療。提醒您,大白天要多戴太陽眼鏡來保護眼睛。  翼狀贅肉,俗稱眼翳,在日照充足或風沙大的地方是相當常見的眼睛毛病。台灣每年都有數千新病例翼狀贅肉逐漸往角膜生長。台東基督教醫院 莊雪霞醫師指出,病因是眼睛結膜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後,細胞發生變性,慢性發炎,漸漸地細胞增厚,組織變肥厚,且由結膜中間往角膜(黑眼珠)生長。可以長在內眥部(眼白靠鼻側的部位)或角膜外側。因為生長極緩慢,故早期不易察覺。多數等到較為嚴重(如圖)時,才有所警覺。且眼睛常會紅紅的,有異物感,又因角膜上淚液膜會覆蓋不均,有時眼睛會乾澀。多數翼狀贅肉不影響視力。雖然有的看起來很有份量,但也不太影響視力,除非非常嚴重,長入角膜,甚至侵犯到瞳孔(角膜中央)。白內障則是眼球內水晶體變混濁,導致視力慢慢減退。外觀上沒有明顯的異常,但是視力會慢慢變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