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罹癌禍首!這九大病菌你不可不知

罹癌禍首!這九大病菌你不可不知#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整理)抽菸喝酒熬夜亂吃,眾所皆知,都是罹癌的主要原因,但撇除掉這些因素,你知道感染細菌或病毒,也是罹患癌症的禍首嗎?根據國際抗癌聯盟指出,約兩成的罹癌原因,都與病毒或細菌感染相互關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有九大類病菌最易引起癌症,包括從國人所熟悉的BC肝炎,到較為陌生的乳突病毒與幽門桿菌,都是肝癌、子宮頸癌、胃癌的導火線。八成女性曾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這九種病毒依序為哪一些?賴基銘說,B型肝炎病毒及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子宮頸癌、人類泡疹病毒第四型(EBV)引起的伯基特氏淋巴瘤、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幽門桿菌引起的胃癌、肝吸蟲引起的膽管癌、血吸蟲引起的膀胱癌、以及第一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所引起的成人T細胞白血病。舉例而言,幽門桿菌與胃癌的關聯性,根據統計,歐盟每年約有八萬人確診胃癌,其中四分之三的病例都被認為與胃癌相關,又,人類乳突病毒對於女性的影響更鉅,粗估,高達八成的女性,終其一生都曾受感染,性交為主要傳染途徑,近乎於百分之百的子宮頸癌,都是此病毒所引起,也因此女性應有「只要有過性行為,就須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觀念。九種病毒 BC肝最嚴重此外,甚為國人所知的且大流行的BC肝炎,也是肝癌的主因,約六成肝癌患者都合併罹患C肝,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常人的近百倍以上,然而,我國BC肝炎帶原者,就高達三百萬人左右,不免令人感到憂心。 賴醫師說,事實上,由於病毒或細菌性感染所導致的癌症,是可以透過實施接種疫苗等策略,以及改變生活方式、採取安全性行等控制措施來加以預防,因此國人應該更為重視疫苗的重要性,以及遵循正確的生活方式,來降低罹癌風險。也提醒BC肝炎帶原者、胃酸易過多者、所有女性,都能留意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才能遠離癌症。

風濕關節炎口服藥獲健保給付 年省40萬

風濕關節炎口服藥獲健保給付 年省40萬#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全台灣大約有六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時,全身關節往往出現紅腫痛等現象,再嚴重者,更可能導致重度殘廢,除了身體發炎對於關節的侵害之外,還可能合併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也因此如何減少身體持續發炎,避免關節與器官受到破壞,成了病患始終須面對的課題。初期治療沒效又怕打針 還有口服藥撐著過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發炎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等,則是治療手段的第一步,若病情尚未獲得抑制,可進一步申請健保,施打生物製劑,控制病情,但屬針劑的生物製劑,對於不喜愛打針的病患,有所恐懼,很可能影響治療意願。不過,小分子口服藥已通過健保給付,其效果將可望同等生物製劑,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小分子口服藥的作用機轉能阻斷體內發炎激素生成的訊息傳導路徑,可以直接抑制體內發炎激素的生成,降低發炎反應。口服藥並非無副作用 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科蔡嘉哲也說,相較於生物製劑來說口服藥的使用更方便,故對於怕打針、常到外地工作或是有出國需求的中重度RA患者,建議可視自身疾病狀況主動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但臨床上還是不排除有增加感染的可能,例如肝炎亦或肺結核,所以用藥還須審慎評估。整體而言,對於小分子藥物通過健保給付,患者若再經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下,症狀仍持續惡化,進行申請給付,每位患者每年約可省下四十萬的藥費,對於患者而言,實為一項大利多。

流感進入高峰期 快打疫苗防感染

流感進入高峰期 快打疫苗防感染#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寒流一波波來襲,目前國內已進入流感流行期,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應請多加留意自身狀況,且若是符合公費疫苗條件,但尚未接種者請儘快接種,以降低感染風險。流感持續升溫中 部分國家已進入高峰期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類流感急診病例百分比為10.13,社區流感病毒陽性率約為12.1%,顯示流感疫情已進入流行期;自去年起,全國已累計55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14名死亡,死亡個案皆有慢性病病史。另目前北半球整體流感活動持續升溫,部分國家已進入流感高峰期,病毒主要流行型別均以H3N2型為主,呼籲民眾加強個人防護措施,並接種疫苗。未滿50歲具高風險慢性者 可接受公費疫苗疾管署表示,截至目前為止0.5mL劑型及0.25mL劑型公費流感疫苗,剩餘量分別約13.5萬劑與1萬劑,因此自今年起,未滿50歲具高風險慢性病患,可與原計畫對象共同享有公費疫苗接種權利,至疫苗用罄為止。所以,符合條件者可攜帶身分證、健保IC卡或相關證明資料,至全國各縣市衛生所及流感疫苗接種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最後,提醒民眾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呼吸道衛生,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避免流感病毒侵襲,若出現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咳嗽等,請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以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老翁遭魚刺扎傷!小傷口感染險奪命

老翁遭魚刺扎傷!小傷口感染險奪命#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約80歲的先生於處理生魚遭魚刺刺傷,因為傷口小不以為意,然而2日後傷口周圍出現紅腫熱痛症狀,至醫院就診後,傷口附近出現深色的水泡,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治療過程中出現休克症狀,在使用抗生素以及緊急開刀,歷經十七天的住院治療後才順利出院。成大醫院急診部洪明原醫師指出,細菌報告顯示病患是受到海洋弧菌的感染,此細菌其特性為疾病惡化進展迅速,有可能由皮膚表層感染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而壞死性筋膜炎會造成筋膜、上層皮膚與脂肪組織廣泛的受損,若無適當治療在短時間內就會進展成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局部肢體也常因為感染嚴重,而面臨截肢的命運。症狀剛開始可能為皮膚紅腫熱痛,隨後出現水泡。 小傷口紅腫熱痛   要當心當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後,治療除了使用抗生素外,也需要手術。然而造成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有許多種,其中海洋弧菌的感染,可經由含有海洋弧菌污染的海洋生物,透過皮膚傷口接觸而產生,有肝硬化,免疫功能不全的病患是高危險族群,更要加倍小心。洪明原醫師也提醒,切莫輕忽小傷口,特別是跟海水相關的傷口,初步的傷口消毒包紮不得馬虎,若傷口紅腫熱痛或是出現發燒、低血壓等其他敗血性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治療,不然小傷口有可能會惡化,嚴重恐造成死亡或截肢。

秋冬防感染 從私密保濕做起

秋冬防感染 從私密保濕做起#感染

(撰文:Wendy Guo)(採訪諮詢: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舒摩兒行銷部經理 鄧潔珍)(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舒摩兒提供)男性為了追求女性,又或女性為了激起男性的愛護心態,曖昧不清的自稱或被稱「乾妹妹」,則是搭起兩性關係好感的第一步驟,然而,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女性最在意的問題,就是「乾燥」,若乾燥蔓延到私密處,導致分泌物減少,甚至抵抗力降低,招來細菌感染,則很可能成為名符其實的「乾妹妹」!過去女性只在意臉皮上的保濕,但隨著私密處保養觀念的興起,妳不可繼續忽略陰部保養的重要性。秋冬季節轉換會造成肌膚新陳代謝趨緩,若再加上喝水少、貼身衣物過緊,讓私密處悶熱且不透氣,更會減少免疫力造成細菌的孳生進而產生分泌物增加。除此之外,醫師表示,賀爾蒙、生活習慣等,也是間接影響體內生理機制的因素之一,可能造成女性私密處防護力下降、出現不適甚至老化乾燥現象哦! ▲台灣有高達8成以上的女性朋友有私密處不適的經驗,應注意保溼保養。(圖/優活健康網)調查顯示,台灣有高達8成以上的女性朋友有私密處不適的經驗,而且女性在30歲以後荷爾蒙會逐漸減少,這也會讓陰部越來越乾,肌膚越來越薄,尤其秋冬乾燥若無適當潤澤保濕,更易加快老化。「乾妹妹」有3種! 婦產科醫師蔡鋒博指出,整體而言導致陰道乾燥的原因有3種,分別為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少、自體免疫問題引起的乾燥症以及心理障礙,以下列點說明:1)荷爾蒙分泌問題/年過30歲,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就會逐漸漸少,到了更年期後,雌激素更會大幅下滑,陰部將會愈來愈乾燥,若未保養陰部會快速老化。2)自體免疫系統問題/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也就是一種發炎性的疾病,最常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此外還會直接影響陰道分泌物多寡,進而誘發陰道乾燥,此種問題則要尋求風濕免疫科醫師治療,才有望解決。3)情緒問題/若女性發生性行為時,卻性冷感亦或對性產生心理障礙,陰道分泌物就會不足,導致性行為疼痛,此種問題須加強兩性溝通,再無法解決,則可能要求助精神科醫師。舒摩兒行銷部經理鄧潔珍表示,私密處保濕保養,要避免皂鹼、沐浴乳的傷害,應選擇無刺激、無藥性的弱酸性產品作為清潔。再搭配含有乳酸成分能長時間鎖水的保濕凝露,加強滋潤防護作用,可以在私密肌膚形成天然的酸性防護網,抵抗外來入侵,舒緩乾燥不適。私密保養要酸得剛剛好 太酸易老化!大家都知道私密要弱酸,要酸得剛剛好,但不知道要多酸。私密酸度一定要裡應外合,裡面是pH3.2~4.5的弱酸、外面pH4.5-5.0的微酸,千萬不要用太酸的產品天天洗,因為pH3點多的產品太酸,反而會過度刺激加速外陰部的老化。 ▲女性私密處酸鹼值不同於一般肌膚,外部私密肌約 pH4.5-5.0,陰道內則是 pH3.5-4.5,維持私密肌膚適當的 pH 值才健康。(圖/舒摩兒提供)鄧潔珍說明,私密處的「防護力」關鍵在保濕與弱酸平衡,目前市面上的保濕潤澤劑則大致分為三種,包含荷爾蒙軟膏、潤滑液及以保濕成分為主的產品,潤滑液屬於短暫潤滑作用;荷爾蒙軟膏為治療使用藥品;而以乳酸為主成分的私密處專用保濕產品,有舒緩乾燥不適的作用,乳酸成份亦可提升防護力,頗受注重私密保養的女性歡迎。引進台灣14年 婦科醫師研發!以國際專業婦科團隊,將女性私密處保養品引進台灣14年,不斷傳達私密保養觀念與衛教正確資訊的舒摩兒,特別推出針對台灣女性生理環境、膚質設計的私密保養品-「私密緊實青春露」。「私密緊實青春露」採用獨家研發「氫化水合技術」,結合「乳酸防護配方」能改善私密部位鬆弛、乾燥、暗沉等現象,「創新水合技術」讓劑型更貼近人體天然分泌,結合乳酸防護配方,平衡弱酸環境,提升防護力,從青春期到更年期,一路守護所有女性的私密肌膚健康。 ▲舒摩兒青春露使用者調查結果指出,舒適滿意度高達96.5%,保濕滿意度達94.8%,防護力為86.3%。(圖/舒摩兒提供)

返鄉投票要當心!恐增登革熱感染機率

返鄉投票要當心!恐增登革熱感染機率#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疾管署公布上週高雄市新增9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造成1名女性死亡,且全台上週共新增1,07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其中高雄市佔了1,037例,病例增幅稍緩,但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13,030例登革熱病例,創下新高。其中今年入夏後本土病例為12,800例,而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印度、柬埔寨、諾魯、孟加拉、日本、法屬玻里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及吐瓦魯各。發燒、出疹要注意 恐是登革熱警訊最後,疾管署提醒,本週末為民眾返鄉選舉,南來北往交流機會增加,恐增加感染登革熱機率,因此,民眾應勿輕忽登革熱威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才可以降低感染率。另民眾應務必澈底清除戶內外孳生源,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返回原居住(工作)地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

今年首例!德國麻疹國內感染病例

今年首例!德國麻疹國內感染病例#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第6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31歲男性,自11月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及出疹等症狀並於隔日就醫,11日經檢驗確定感染德國麻疹,目前已解除隔離。因個案近期無出國史,疾管署研判為今年首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尚待進一步調查。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疫調查工作,並掌握215名接觸者,包括家人、工作地及就醫時曾接觸之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孕婦接觸者及有疑似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12月5日。孕婦、1歲以下 應盡速接種MMR疫苗今年迄今共6例德國麻疹確定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中國大陸2例以及菲律賓、印尼與馬來西亞各1例,另1例於國內感染。疾管署呼籲,不具德國麻疹抗體之孕婦、1歲以下及未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之嬰幼兒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而計劃前往德國麻疹流行地區的20~50歲民眾,如回國後會接觸到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者,可於出發前2至4週,可至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德國麻疹傳染性高 發燒、鼻咽炎為徵兆德國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疾病,在出疹前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可經由飛沫或與病人直接接觸而傳染,但可透過疫苗接種有效預防。請醫師提高警覺,若發現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一般人感染德國麻疹後大多症狀輕微,民眾如有發燒、疲倦、鼻咽炎、耳後淋巴結明顯腫大,及伴隨全身性不規則丘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愛滋年齡逐漸下滑 預防感染刻不容緩

愛滋年齡逐漸下滑 預防感染刻不容緩#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於9月所統計的資料顯示,全國愛滋感染通報人數已達29,113人,其中本國籍有28,173人,外國籍有940人,相較於102年12月底已經增加了1,748人,平均每天約有5~6人被通報感染愛滋,面對通報人數逐年增加且感染年齡層逐漸下降的情況,積極的愛滋防治已刻不容緩。對此,基隆市衛生局表示,愛滋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有3種,民眾應多加留意:1)性行為傳染/與愛滋病毒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時,均有受感染的可能。2)血液傳染/包括輸進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製劑、與感染愛滋病毒之靜脈藥癮者共用注射針頭、針筒或稀釋液,亦或者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移植。3)母子垂直感染/嬰兒也會由其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妊娠期、生產期、或因授乳而得到愛滋病毒,因此,落實固定性伴侶,並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避免性交易或性服務之消費,此外,也要避免不必要之輸血或器官移植。控制好愛滋 有助於延長壽命研究顯示,目前雞尾酒療法藥物可有效控制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量及維持正常的免疫力,並能降低愛滋病毒的傳染及散播能力,愛滋雖然不再已經是無藥可醫的黑死病。只要透過愛滋篩檢,即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愛滋感染者只要定期回診追蹤,並依醫囑規律服用藥物,愛滋病可以像慢性病一樣被有效控制,並可延長感染者壽命。定期病毒篩檢 可早期發現、治療衛生所提醒民眾,只要是有感染愛滋風險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行為未全程使用保險套、性病患者及靜脈毒癮者,應定期做愛滋病毒篩檢,以早期發現並有效預防愛滋病毒的傳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