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怎麼對待家人間的孤獨:承認家人有各自的世界

怎麼對待家人間的孤獨:承認家人有各自的世界#家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不會因為有家庭,而卸下孤獨的包袱。某位朋友是個家庭主婦,面對不愛說話的老公和青春期的兒子,她常說自己單身的時候還不會像現在寂寞呢。「我跟老公說話時會感到焦躁,所以只跟他交代要做的事。兒子整天只知道玩手機,吃飽飯就關進房間。照顧雙親搞得我筋疲力竭。我時常會因無性生活而寂寞。我總想著,這樣的人生好嗎?」 雖然有家人,但是找不到幫手,也沒有人了解,獨自品嘗與社會隔絕般的孤寂。我想,無法獲得認可的焦慮,似乎不只是自己的問題。 但是,這些或許只有你自己才能解決。因為不管你有多少家人,都無法控制他們。你的孤獨感好像內心空了一角那般。大概你的內心深處藏著「親愛家人」、「親密子女」這樣的理想家庭大合照吧。當理想與現實脫節時,就會感到寂寞……。 然而現實生活裡,沒有理想的家庭。這些因緣際會所創造的家庭,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就算因為「種種原因」而分開,或暫時不在一起,彼此之間仍有很強的羈絆,想要共同生活,這就是家人。請正視這些無形的價值。 不管我們有沒有家庭,請務必了解我們仍需一個人邁向人生的道路。因此重視自己的世界,也尊重家人的世界。不要悲嘆「為什麼不幫忙」、「話不投機半句多」,自己先敞開心胸傾聽家人的話,也誠實說出你想說的話(不過,請注意說話的方式)。家人之間的牽絆,既不埋在心中,也不接近理想,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創造出來的。有時可能會彼此不了解。不過我想,能自然的呼吸生活、家人各自獲得幸福,比互相了解來得重要吧。 我在高中曾經有段逃學的危險時光。那時母親對我說:「我只要小孩活著就好,你怎麼生活、你的人生觀,都和我沒關係。」我當下明白父母不會插手,第二天就乖乖去上學。直到現在,我都很感激母親,她這句話是讓我學會自立的關鍵。(本文作者/有川真由美)(摘自/練習心平靜/遠流出版)

藥師到府健康照護 上百萬家庭將受惠

藥師到府健康照護 上百萬家庭將受惠#家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指出目前台灣有11%的老年人口,10年後則會達到20%,也就是說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健康照顧與用藥需求;因此,iHealth政昇藥局特別與中國人壽獨家合作,以「藥師到府健康照護服務」照顧中國人壽的保戶及其家人,預估超過上百萬個家庭受到照顧。 「藥師到府健康照護服務」是針對中壽保戶提供7大服務,內容包含「藥師送藥到府服務」、「24小時用藥諮詢」、「健檢報告分析建議」、「家庭用藥與保健食品使用建議」、「即時數位用藥資訊提供」、「出院關懷服務」及「長照諮詢服務」,所有服務完全免費。 政昇藥局致力於提供長期照護領域的服務,目前已與超過500家的安養機構合作,提供專業的藥事服務,針對一般民眾,也透過來自醫學中心、連鎖藥局、藥廠等各領域的專業藥師免費提供慢性病處方箋藥品送到府的服務,此次特別與中國人壽合作,希望藉此照顧到更多的民眾。政昇藥局王照允執行長表示,藥師免費送藥到府是第一步,未來將結合營養師、護理、居家照服員、醫療等相關專業人員打造行動醫療平台提供完善的到宅服務。

樂閱讀/將心比心 了解父母的苦心

樂閱讀/將心比心 了解父母的苦心#家庭

壓力源:因為不良的溝通,而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化解法:求同存異,將心比心為對方著想。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與親人的疼愛,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有的人因為父母太過嚴厲、偏心、忙於工作無暇陪伴等,對他們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結,彼此的關係十分疏離。在我國中時期,那個盛行打罵教育的年代,有位同學的父母很與眾不同,他們幾乎從不體罰小孩,也很少大聲斥責,而是用說教、手指敲頭的方式代替處罰。這樣的管教方式已經算是非常溫和,不會傷及小孩的自尊,沒想到卻造成我同學的罪惡感,他會對做錯事感到自責,隨時準備接受父母的責備。長久下來,這份罪惡感變成了煩惱的根源,而長期的壓抑導致情感上的退縮,讓他非常畏懼雙親。直到現在,他若心煩或遇到無法解決的事,仍不敢讓父母知道,表面上裝得很快樂,其實內心十分苦悶。父母管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出發點是為了子女好,但最好的方式不是放任或嚴厲,而是不斷地鼓勵他們,因為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負面的效果。曾在報上看過一則讀者投書,作者的母親極具掌控欲,無論她做任何事,母親都會懷疑質問,連同學與好友都說:「妳媽好像武則天喔,我才不敢打電話給妳,妳自己再跟我聯絡。」當然,有這麼一個嚴厲的母親,沒有同學敢去她家。高三時,她發誓一定要考上外地的大學,逃離母親的掌控,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後來她如願以償,自由快樂的在外地唸書。忙碌的生活,讓她很少回家,慢慢地,和母親的距離愈來愈遠。她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但她實在太害怕母親了,即使想化解心結,也不知從何做起,她感到非常困擾。雖然父母有管教子女的義務,但手段不能太過極端,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輕者形成自卑心理,嚴重者則叛逆不羈,變成社會中一顆不定時炸彈。愛之深,責之切。為人父母者,千萬要把握好管教的方向,除了給予基本的衣食住行外,更應該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用鼓勵代替責難,而不是漠視孩子的感受。子女與父母的代溝,不大可能一夕之間填平,想做到兩全其美,只有互換立場著想,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也尊重彼此意見不同之處。著名的CNN創辦人泰德.透納是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他為人寬厚,頭腦敏捷,是新聞界和娛樂圈的焦點人物。然而如此成功的他,每當被問及最遺憾的事,他總是難過地回答:「沒能做一個像樣的兒子。」泰德的父親是知名廣告商,與兒子在想法上有許多隔閡,兩人很難有意見一致的時候。知情者說,這對父子只要單獨在一起超過十分鐘,便會吵得不可開交,每次都搞得不歡而散。那時年輕氣盛的泰德認為,有個性的人必須堅持自己的主張,即使面對親生父親也不例外。直到後來,雙方為了是否賣出一部分名下產業而徹底對立,正當人們觀望這對父子誰會占上風時,泰德的父親突然引彈自盡,雖說此舉並非完全與此事有關,至少也是因素之一。泰德為此深受刺激,後悔不已。他深信如果沒有那麼激烈地爭論,以至於傷了父親的自尊,而是先把觀點放在一旁,慢慢用事實說服父親,也許他就不會死。自己能與商場的對手求同存異,為什麼對父親卻做不到?求同存異是改善親子關係的好辦法,可以溝通心理情感,對彼此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將心比心,願意為對方著想。它不僅可以保有子女自以為是的一些優點,也能在兩者之間找到對雙方有利的地方。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說:「家是世界唯一的地方,在那裡人們的缺點與失敗被隱藏,但同時它也藏著甜蜜的愛。」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期盼,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千萬別怨恨你的父母,他們做任何決定的出發點都是為你好,如果你暫時無法化解心結,只要不放棄愛,未來就有希望。【減壓小語】作家菲爾說:「家是情感的中心,我們心靈中最好的願望,都圍繞這個中心。」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如果你仍矛盾、焦慮、恐懼、怨恨或罪惡,表示你沒有面對真正的自己。人世間的一切,都因親情而溫暖。(本文作者/林慶昭)(摘自/你有什麼好煩的?/哈林文化出版)

驚!家庭暴力平均4分鐘就有1件

驚!家庭暴力平均4分鐘就有1件#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中,家暴案件越來越多,怵目驚心的新聞正持續發生中,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102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突破13萬件,平均4分鐘就有1件發生,其中婚姻暴力約佔5成,使得許多受暴者為逃離家庭暴力,不得已須離家求助。現代婦女基金會副林美薰執行長表示,家暴傷害的不止是婦女,孩子的身心也會受創。對此,為呼籲男性朋友加入反家暴的行列,現代婦女基金會特別發起活動,邀請羅志祥為公益代言人。拒絕暴力3叮嚀 建立安全的家羅志祥表示,爸爸從小教我要尊重女性,家事也一起分擔,哥哥爸爸們都在辛苦為家庭打拼,同時也是家庭的支柱,男人的雙手是用來打拼事業、保護家庭的,不能用拳頭解決問題,不應該使用暴力。最後,羅志祥提出3點叮嚀,幫助大家建立安全的家:1)男人告訴男人,不使用暴力/除了自己承諾不使用暴力,也要適時提醒身邊的好朋友,停止對女性不友善的語言和行為。2)尊重另一半,作孩子的榜樣/在生活當中做示範,尊重身邊的女性,共同分擔家庭責任和家務,讓孩子從小學習健康平等的兩性關係。3)存愛反家暴/用實際的行動,幫助現正面臨家暴的媽媽和孩子,因為她們都是有安全急迫需要的一群人,救命、安全不能等。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美薰也表示,去年現代婦女基金會服務7千名家暴被害人,接受「受暴婦幼扶助計劃」的個案有9成家暴獲得終止。但是仍需要社會大眾一起幫忙。今年希望能招募1千名扶助天使,透過每月定期捐款,幫助受暴媽媽和孩子遠離傷害。

寄養家庭受表揚 守護兒童平安長大

寄養家庭受表揚 守護兒童平安長大#家庭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為感謝長期無私照顧失依兒童的寄養家庭,同時喚起更多愛心人士了解寄養服務的意義,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臺北市績優寄養家庭表揚大會」,共計有172戶績優寄養家庭接受表揚。「寄養家庭」是兒少保護的重要防線,台灣世界展望會承接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辦理寄養家庭服務迄今已超過20年,許多曾經因為心靈受到傷害而畏縮、封閉、行為偏差的寄養兒童,因著多年來寄養父母悉心的關愛照顧,得以重新找回家庭的溫暖,走出生命陰霾。此次接受「終身成就獎」表揚的高阿庚、高卓月嬌夫婦,陪伴受助童小龍(化名)走出失依困境、邁向希望未來,是家庭寄養服務的模範。 守護兒童 平安長大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南岳君表示,家庭寄養服務的路真的不好走,因為孩子們受到太多、太深的傷害,沒有得到生存所需的滿足,更在成長的過程中,看見或感受到人性最殘忍、冷酷的一面,「要承擔一個失依或受虐兒少的照顧,不只是要有愛人如己的心腸,更需要耐心、體力與智慧,來處理及善解孩子給的各項挑戰。」南會長感謝每一位寄養父母,為這些受苦的孩子撐起溫暖的家。他也呼籲社會大眾與台灣世界展望會一起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守護天使,給孩子更多的保護與溫暖。

為幫棄養兒找家楊一展獻溫暖 參加義賣活動

為幫棄養兒找家楊一展獻溫暖 參加義賣活動#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景氣緩慢復甦,物價卻快速飛漲,公益團體的募款工作也面臨空前挑戰,此時,企業對社會缺口的長期挹注,更顯得刻不容緩。對此,遠傳電信攜手兒福聯盟,關懷棄養與收養兒已堂堂邁入第七屆,不僅幫助近六千位收養與棄養兒找到家,昨(27)日更以「助我長大、幫我找家」為主軸,於台北信義威秀舉辦全國義賣活動。關懷兒童 期盼每一個孩童都能有家兒盟指出,活動中除了邀請兒福聯盟愛心大使樂樂、楊一展,現身響應「寶寶造型茶包」的粉絲競標義賣活動,藉此拋磚引玉,現場還有精采小丑魔術秀與各式互動遊戲,雖然遇到大風雨,仍不減現場民眾熱情,讓上週末的信義商圈被幸福環繞,透過義賣活動將眾人點滴之力,集結成一股堅實愛心後盾,希望能夠募集更多善款,幫助更多需要家的棄兒寶寶。楊一展也指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個家、有愛他的家人照顧他長大。希望能透過此次活動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大眾對這群弱勢孩童的關懷與幫助,讓他們等家期間可以更好的照顧,並早日完成找家的希望。最後,兒盟再次呼籲號召大家,都能夠付出愛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一個溫暖的家庭!

樂閱讀/在家培養對話的能力

樂閱讀/在家培養對話的能力#家庭

家庭是小孩子最早學習會話的地方。我的父親與母親都不是多話的人,不過,家人之間的對話倒是偏多。由於我們習慣各自說出當天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能掌握彼此的狀況。而且,由於我在一個對話頻繁的家庭中長大,所以我也懂得傾聽與訴說時的基本態度。如今回頭想想,我的家人都擅於傾聽,這是很難得的。我們把回家後報告當天發生的無聊小事視為理所當然,但這一定是因為母親扮演了聆聽者角色之故。不只是母親,父親、哥哥都會聽我說話,接著再說出我們的意見與感想。因此,家中幾乎不曾上演過相互爭吵的事情。家人想說話時, 我也會有意識地扮演好聽者的角色。由於全家人都擅於聆聽,所以我也會提醒自己成為良好的傾聽者。由於工作之故,父親經常晚歸,但他都會在我們兄弟就寢前回家,所以我們會利用短暫的時間聊一聊。不過,父親不會在家中談論工作上的事,我們也不會討論時事問題。只是,可能是小孩子愛逞強,我曾經和父親爭辯過。我不太記得事情發生的緣由,只記得當時我一直在想該怎麼說才能說服對方,思考自己的說話方式。雖然不是什麼正規理論,不過也許是學會了那樣的說話方式吧,小學六年級時,父親曾經很感動地說:「我快要辯不過這孩子了。」我在學校也經常和朋友說話。不過,學會傾聽的態度、坦率表達自己的想法, 還是家庭環境的功勞最大。(本文作者/三井淳平)(摘自/積木玩出好腦袋/時報出版)

樂閱讀/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EQ的關鍵

樂閱讀/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EQ的關鍵#家庭

孩子對待自己的情緒和環境的態度有很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可以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生活的氛圍,對孩子EQ的發展有著最關鍵性的影響。著名的心理學家諾爾蒂〈Dorothy Law Nolte,擅長於家庭動力學〉如此描述家庭環境與孩子成長的關係:「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內疚;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  如果孩子生活在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  如果孩子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如果孩子生活在相互信任的環境中,他就學會信任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讚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認和友好的環境中,那麼他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尋找 愛。」【案例】小濤今年讀小學三年級了,是一個有禮懂事的乖孩子。有一天他在家裡寫作業的時候,曬在陽臺上的衣服被樓上的李阿姨澆花給弄濕了。小濤爸爸立刻衝上去理論,並罵著走回來,嘴裡不停地數落鄰居的不是。小濤看著爸爸生氣的樣子,表情顯得有些複雜。到了週末,對面張爺爺家的小狗在小濤家門口小便。小濤看見後立即破口大罵起來,說小狗把他家的門口弄髒了,非要張爺爺洗乾淨。這讓張爺爺哭笑不得,也令小濤的爸爸大吃一驚。爸爸沒有想到,他的一舉一動會被小濤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日後若有類似情況發生,小濤就會以爸爸的行為做準則,依樣畫葫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之所以沒有父母想像中那樣的好脾氣,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本身也沒有那樣好的修養。像小濤的例子,父母與他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最好能避免在孩子面前與對方理論;若實在無法避開,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必須要有所收斂。事後,還應該對孩子分析事情的對錯,教孩子別犯對方所犯的錯誤。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不僅接受父母教給他們的東西,而且還會有意或無意地模仿父母的語言和行為,有時甚至是情緒化地表達。在父母婚姻美滿幸福的家庭裡,孩子會跟著父親學習擔當,跟著母親學習細膩、善解人意,在和諧寧靜的環境裡成熟自己的心智……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才會有高EQ,他的人生也將會有一個高遠寬闊的天地。(本文作者/陳添富)(摘自/IQ決定成績,EQ決定成功/人類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