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早期發現、治療 遠離口腔、大腸癌威脅

早期發現、治療 遠離口腔、大腸癌威脅#口腔癌

大林慈濟醫院在大廳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大腸癌防治聯合服務站」,現場發現有少數民眾口腔已有白斑症狀,若不治療可能演變為口腔癌。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名男表示,沒檢查不是沒問題,而是不知道問題。口腔癌、大腸癌都是雲嘉地區民眾常見的疾病,應定期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呼籲民眾踴躍前往檢查。 配合嘉義縣衛生局,即日起在醫院大廳的服務站同時結合口腔癌篩檢及「健康享瘦 Easy Go!!」體重控制競賽活動,除了有醫師幫民眾做口腔癌篩檢外,並提供大腸癌篩檢容器,方便民眾帶回家中採集檢體。活動將持續至9月底,每星期一至五上午9點至12點,希望民眾能主動前往檢查,達到預防照護的功效。 台灣男性平均壽命較女性短,林名男指出,因為男性通常較鐵齒,不會自己注意和主動就醫,尤其工作應酬常接觸菸酒、檳榔的機會大,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另外,大腸癌也是男性較常見的疾病,糞便中潛血就是罹患大腸癌的前兆,應盡早就醫。 在現場替民眾做檢查的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李丞永醫生表示,接受檢查的民眾中還是有少數有口腔白斑的症狀,若不治療可能演變為口腔癌,而這些民眾都有嚼檳榔的習慣,所以預防口腔癌,李醫生認為還是要從落實檳榔防治著手。86歲黃先生今天來醫院拿藥,碰巧看到有口腔癌篩檢活動,立即報名接受檢查,他表示,雖然沒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但還是檢查看看比較安心。 兩年前罹患咽喉癌的袁名裕,也特別到現場鼓舞民眾勇於受檢。他說,開刀割除了聲帶,但靠著助聲器和太太的幫忙,一樣可以講話。太太石慧慈說,保持心情愉快、適當的運動,正確的飲食,就能有利於病人術後的復原情況。 林名男呼籲,民眾可以邀家人朋友、左右鄰居一同到醫院或衛生所接受癌症篩檢,50~69歲民眾可以免費接受大腸癌篩檢、30歲以上民眾可以免費接受口腔癌篩檢。預防勝於治療,子女們也一同為家中長輩的健康把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拒絕菸、酒、檳榔,就能遠離口腔癌和大腸癌。

父親節愛拔拔 免費大腸癌、口腔癌篩檢服務

父親節愛拔拔 免費大腸癌、口腔癌篩檢服務#口腔癌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名40歲以上男性罹患大腸癌或口腔癌,這兩種癌容易早期發現,經過適當治療後治癒率也可達9成。隨著父親節來臨,疼愛辛苦的爸爸,為了爸爸的健康,如果他有吸菸或嚼檳榔(已戒檳榔),陪父親去做口腔黏膜健康檢查;如果他年齡已經有50歲了,更應該陪著父親去做糞便潛血的檢查,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於100年8月8日開始,至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門診大樓一樓的「癌症篩檢服務中心」,完成大腸癌篩檢或口腔癌者,即可獲得牙刷牙膏組乙份,限量200份,送完為止。若是同時完成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者,即可獲得歌林晶鑚電動刮鬍刀乙支,限量50份,送完為止。也歡迎媽媽一起來做子宮頸抹片及乳房攝影檢查。活動地點: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門診大樓1樓癌症篩檢服務中心,諮詢電話:06-2200055 轉2612或2936。諮詢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9點~12點及下午14點~17點。癌症篩檢項目為乳癌(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40歲~44歲二親等內血親曾患乳癌(如祖母、母親、女兒、姐妹)。兩年檢查一次)、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年檢查一次)、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民眾,兩年檢查一次)、大腸癌(50-69歲,兩年檢查一次)

別再抽菸嚼檳榔了 遠離口腔癌危害

別再抽菸嚼檳榔了 遠離口腔癌危害#口腔癌

臺灣地區罹患口腔癌的危險因素就是嚼檳榔,在口腔癌病人中約有88%的個案,有長期嚼食檳榔的習慣,29日下午,由嘉義市東區衛生所主任葉衍鵬醫師率領醫療團隊於興安里順興宮,為民眾提供免費口腔癌篩檢。並藉由陽光基金會的「口友」 現身說法,希望喚起社會大眾的注意,盼紅唇族引以為戒。

戒掉檳榔遠離口腔癌 無奈滿口紅牙已出狀況

戒掉檳榔遠離口腔癌 無奈滿口紅牙已出狀況#口腔癌

署立嘉義醫院檳榔戒除班28日結業,許多紅唇族成功的戒掉檳榔,以為遠離了口腔癌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是沒想到檳榔戒掉後發現開始牙痛,不敢吃酸的,再就醫才知道牙齒琺瑯質已經被檳榔磨損,甚至口腔衛生不佳,已患有牙周病;署立嘉義醫院社區護理長溫秀蓉說,過去檳榔族吃太多檳榔,造成口腔神經麻痺,不知道自己有牙周病,因此不吃檳榔後感到牙痛,其實牙痛才是正常。署立台東醫院牙科主任莊素惠主任指出,很多檳榔族都不太注重口腔衛生,加上抽菸、喝酒,又不喜歡刷牙,因此容易罹患牙周病;她說,嚼食檳榔確實會磨損琺瑯質,造成敏感牙齒,吃到酸或冰冷的飲食,牙齒就受不了,因此很多檳榔族都不碰酸的食物,看到就怕。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也證實,嚼食檳榔會致癌,台灣檳榔人口平均每年每人嚼食檳榔數約1000顆,因此推動檳榔防制工作是相當必要。莊素惠主任表示,長期嚼食檳榔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黏膜會遭破壞,導致頰黏膜變硬、張口困難,吃到辣及較刺激的食物會感到痛,持續惡化就病變成口腔癌。國民健康局指出,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

來不及說出「我愛你」 隋棠邀你關懷口腔癌病友

來不及說出「我愛你」 隋棠邀你關懷口腔癌病友#口腔癌

凝望今生最摯愛的嬌妻和一對寶貝兒女,簡單一句「我愛你」卻無能吐出隻字片語…崔先生因為罹患第四期口腔癌,不僅造成顏面缺損,甚至最基本的進食與溝通都相當吃力。回想與這一家四口拍攝公益廣告時的互動情景,身為守護大使的隋棠不禁動容,呼籲民眾發揮愛心,慷慨解囊響應捐款活動,一起幫助弱勢家庭脫困。在近期「哪位名模轉型後表現最亮眼」的網路民調中,隋棠以壓倒性票數大勝師姐林志玲,演藝事業大鳴大放的她人氣扶搖直上,儘管如此,她不忘熱心公益,在便當袋與T-shirt等愛心商品簽名後,她微笑說:「透過這次的合作,才深刻了解原來身邊存在許多弱勢家庭,因為經濟困難,導致小孩求學免臨危機,希望藉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民眾關注口腔癌的問題。」根據衛生署統計報告指出,全國有30,909人因口腔癌持續就醫,每年新增病例超過5千7百人,去年死亡人數更高達2,370人,也就是每1.5個小時就有人罹患口腔癌。誠如隋棠在影片中所說:「每4個小時就有一位父親因為口腔癌倒下。」由於罹病口友多數是30至49歲的家庭經濟支柱,進而更造成家中孩童求學中斷。有鑑於此,陽光基金會打頭陣大舉號召愛心人士,發起守護危機家庭行動,即日起開始募集「顏損家庭脫困基金」,期許藉由活動能改善口腔癌病友的失業問題,幫助他們突破家計與孩子就學困境,讓更多與崔先生有類似遭遇的人,在為人夫、為人父和為人子的角色上不缺席。延伸閱讀「口腔癌公益活動宣傳短片」:http://www.uho.com.tw/HotMsg.asp?aid=11322

妙齡女舌潰瘍一年! 檢查驚覺舌癌上身

妙齡女舌潰瘍一年! 檢查驚覺舌癌上身#口腔癌

舌頭潰瘍時,吃東西或喝水都很痛,如果超過一年都還沒可要當心;台中市有一名年輕女性,舌頭上的潰瘍長達一年都沒癒合,到醫院做切片檢查才發現得舌癌;還有一名老婦人兩年多來感覺自己的舌頭老是麻麻的,甚至有時會痛,服藥不見改善,深入檢查後也發現是舌癌,所幸手術後恢復良好。耳鼻喉科醫師表示,舌癌屬於口腔癌的一種,發生原因與口腔長期受刺激產生細胞病變有關。發病時可以發現口腔內膜有變白或是紅色腫塊、潰瘍長期未癒合等症狀,一般而言只要及早發現、治療,通常5年的存活率可達70%以上。 醫師指出,抽菸、喝酒或嚼食檳榔等都是發生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如果發現舌頭經常會有麻痺或疼痛的感覺,或是舌頭潰瘍超過兩個禮拜都未癒合,建議儘速至醫院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治癒率高的舌癌 ˙服用女性荷爾蒙會致癌? ˙致癌與防癌

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皆已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四位

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皆已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四位#口腔癌

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是治療關鍵對於口腔癌及咽喉癌,該如何有效的預防其發生及避免其為害?首先需定期的自我篩檢口腔和頸部、均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及運動、並戒除檳榔、菸和酗酒的不良習慣。其次若有以下的症狀,則須趕快就醫進一步檢查,包括: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頸部發現腫脹和硬塊、口腔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兩星期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口腔內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和牙關緊閉等症狀。咽喉癌常見的症狀:咽喉異物感或疼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頸部腫塊和久治不癒的咳嗽或咳血等症狀。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連景峯表示,一旦發現在口腔或咽喉有惡性腫瘤,需盡速就醫,因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治癒率就越高,且造成顏面醜形、吞嚥障礙和語言障礙等殘障的機率就越低。根據衛生署統計公佈民國97年十大癌症中,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發生個案數5,781人,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人數的7.24%,而當年因此惡性腫瘤死亡人數2,420人,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5.88%。其中,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死亡率排第五位,僅次於肝癌、肺癌、腸癌及乳癌。解剖學上,口腔包括上下唇、頰黏膜、齒齦、硬顎、舌前三分之二、口腔底和臼齒後三角區域。口咽則包括軟顎、腭扁桃腺、口咽壁及舌後三分之一。下咽又稱為喉咽,上從舌骨下達環狀軟骨下緣所形成,包含梨狀窩、下咽後壁和環狀軟骨後區。喉頭則上從會厭頂下至環狀軟骨下緣,內部細分為聲門、聲門上區及聲門下區。其中,下咽的主要功能是吞嚥,承接由口咽下來的食物,經由梨狀窩導流至食道。喉頭的功能包括呼吸、發聲和保護下呼吸道,然因喉頭與下咽相鄰,致使下咽疾病影響喉頭的功能。對台灣男性而言,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皆已躍居第四位,且男性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為55歲,這對家庭及社會的生產力,會產生很大的衝擊。民國97年,咽喉惡性腫瘤發生個案575人,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的0.72%,而死亡人數241人,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0.59%,其發生及死亡人數遠低於口腔癌。從民國70~97年間,口腔癌(含口咽和下咽癌)個案發生人數,已由470人攀升到5,781人,達12.3倍;而喉癌僅由207人升至575人,僅達2.8倍,同時間台灣人口僅從一千八百多萬增加到兩千三百多萬人。其中,口腔癌死亡率最高縣市分布在中南部與東部,這與台灣紅唇族人口的分布似乎呈正相關。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也已於民國92年將檳榔視為一級致癌物,可見嚼食檳榔的戒除已是刻不容緩。口腔癌的治療,原則上以手術為主,切除原發腫瘤,並保留安全距離1~2公分,部分病人需要頸部淋巴廓清手術和自由皮瓣重建手術,由術後病理報告所呈現的危險因子來決定術後是否需要追加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輔助療法,五年存活率早期多在70%以上,而晚期則較差約40%以下。咽喉癌的治療較為複雜,早期可以部分(咽)喉切除手術、二氧化碳雷射手術或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晚期則需全(咽)喉切除、頸部廓清、氣管造口及部分病人需要的咽部皮瓣重建手術,加上術後放射或術後同步放射化學治療。晚期的咽喉癌也可直接以保留喉功能的合併放射和化學治療的另一種療法。因全喉切除後,日後的發聲需仰賴的包括:氣動式的人工發聲器、食道語、裝於氣管食道間似鈕扣的Brom-Singer prosthesis、或新喉部所留下的肌肉黏膜發聲組織。咽喉癌的預後中,早期的咽喉癌五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而晚期的喉癌可達50%,下咽癌則只有30~40%。預後的結果,由好到壞分別是喉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由存活率和功能保留的觀點來看,晚期的癌病人明顯較早期的癌病人有較差的5年存活率,且喉功能的保留也明顯較為困難,日後的生活品質影響極大。故為了提高存活率及保留喉功能,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預防癌症的發生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策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