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黃耆補中氣 助減緩癌後疲倦

黃耆補中氣 助減緩癌後疲倦#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癌後不適,可利用中醫合併調理!44歲的黃先生去年5月被診斷出口腔癌,化療期間容易感到疲倦,且有失眠、白天嗜睡和眼睛乾澀等症狀,於是在化療第三次後尋求中醫治療,經西醫化療合併中藥調理數週後,睡眠品質和白天疲倦也都有明顯的改善,有助於後續保有體力完成接下來的治療。癌因性疲倦 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曾碩平表示,黃先生是屬於癌因性疲倦(cancer-related fatigue),是一種與癌症或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四肢沉重等症狀持續2週以上,並干擾到患者的日常活動功能,則屬癌因性疲倦。疲倦可能和多重原因有關,包括癌症本身、貧血、睡眠障礙、治療的副作用、營養不良、疼痛和荷爾蒙低下等。人參、黃耆、補中益氣湯有效減緩疲勞曾碩平醫師指出,針灸和中醫藥調理有助於減緩癌因性疲倦,目前已有不少科學研究證據顯示人參、黃耆、補中益氣湯等都有不錯的療效,且即使合併西醫常規治療下,也無明顯的副作用。美國的醫學期刊資料庫uptodate中的文章也建議,有癌因性疲倦的病友可考慮配合使用這些藥物來改善其疲倦症狀。曾碩平醫師補充,在日常生活的保健方面,首先應避免相關癌症的危險因子,如口腔癌除避免菸、酒和檳榔、維持口腔環境的清潔。另外,調整好心情、攝取充足的營養、減少其他壓力、睡眠充足、適度運動和休閒活動,並多攝取含高抗氧化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等,都是各種癌症都適合的保健之道。

嘴張不開 吸菸嚼檳榔致癌變

嘴張不開 吸菸嚼檳榔致癌變#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5歲男性有吸菸、嚼檳榔習慣達10多年,右嘴角長出瘤狀物,有張嘴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的情形出現,進行口腔黏膜篩檢,發現已出現口腔黏膜纖維化,疑似口腔癌前兆,醫師立即給予衛教,建議戒菸及戒檳榔,並聽從醫囑接受治療。吸菸、飲酒嚼檳榔 得口腔癌機率高123倍研究顯示,同時吸菸、飲酒及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123倍高,也因我國每年約有5千人罹患口腔癌,約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故台灣將12月3日訂為檳榔防制日,提醒國人重視嚼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早期治療 存活率可達9成新營醫院牙科醫師張祥源表示,透過口腔黏膜篩檢,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可發現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藉由戒除嚼檳榔及吸菸習慣,可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已發生的病變外,更可減少日後罹癌風險。白、紅斑、疣狀增生 盡速就診張祥源醫師表示,若口腔黏膜發現疑似癌前病變(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疣狀增生等)或疑似口腔癌的病灶,即應儘速至醫院確診,並遵照醫囑每隔數月定期追蹤或接受治療。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 2年檢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嚼檳榔、吸菸與喝酒習慣,並盡量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呼籲年滿30歲以上民眾,每2年接受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應盡速就醫。

舌頭動不了 恐為口腔癌前兆

舌頭動不了 恐為口腔癌前兆#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是真的,光嚼檳榔籽會致癌!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1987年証實,「同時吸菸、嚼檳榔」會致癌,2003年,IARC又提出「檳榔籽是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光咀嚼檳榔籽就會致癌,有鑑於絕食檳榔對國人健康的危害甚鉅,衛福部乃定每年12月3日為口腔癌防治日。吃檳榔、喝酒 口腔癌機率高123倍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國內口腔癌罹病族群以彰化、雲林、南投、花東地區居多,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患者和嚼食檳榔,檳榔對於口腔癌的影響力比菸酒還嚴重,有9成的病人都吃過檳榔,據統計,吃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不吃檳榔的28倍,有抽菸、吃檳榔習慣者則是89倍,再加上喝酒便大幅提高為123倍。在衛福部及醫療單位戮力宣導下,近10年全台吃檳榔人口降了一半,由於嚼食檳榔的危害延續長達20年,即使已戒除,仍是口腔癌等疾病的高危險群,陳穆寬教授指出,雖然吃檳榔人口減少,但口腔癌發生率仍然持續攀升,估計4至5年後才會下降。口腔有紅斑、白斑、口腔張不開 快就醫陳穆寬教授提醒,一等親患有頭頸部癌症(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食道癌)、曾吃過或正在吃檳榔,有抽菸習慣者,應積極關心自己的口腔健康情形,若發現口腔潰瘍同一部位持續2周沒有癒合,口腔有紅斑、白斑、口腔張不開、口腔出現莫名流血、舌頭運動困難、口腔或頭頸部出現腫塊,請盡速就醫。這些族群 應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由於口腔癌晚期的預後不佳且影響生活甚鉅,衛福部次長蔡森田教授,積極推動口腔癌篩檢,針對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反菸拒檳 口腔癌變可治癒!

反菸拒檳 口腔癌變可治癒!#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戒除壞習不能等!58歲阿全,和朋友相處都用以菸酒檳榔來進行人際關係建立,每天都要接觸菸、酒、檳的生活持續了約35年,漸漸地發現周邊友人因罹患口腔癌、肺癌與下咽喉癌的病症相繼死亡,阿全也在1年多前出現口腔潰瘍,就醫確診罹患口腔癌末期,不治身亡。不明腫塊、口腔黏膜變白 立即就醫耳鼻喉科張紘䪸醫師表示,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是種細胞不正常增生的現象,當口腔出現傷口逾2周無法痊癒、不明腫塊、口腔黏膜變白或變紅、口腔不明疼痛等等症狀時,就應立即就醫檢查。癌細胞增生 口腔潰瘍、舌頭麻痺口腔癌後期,會因為體內癌細胞增生,口腔內會有肉色突起,嚴重恐造成口腔潰瘍、舌頭麻痺,說話不清等症狀,國健署統計指出,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早期治療 口腔癌存活率5年達70%每年約有5,400名口腔癌個案,2,300人死於口腔癌,張紘䪸醫師呼籲,許多研究也證實口腔癌發生與嚼食檳榔、抽菸及喝酒等危險因子有所關聯,因此戒除壞習慣,才能真正遠離危險因子,另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口腔癌存活機會,5年達70%以上。逾30歲 2年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口腔癌與各種癌症一樣,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癒後越好,凡30歲以上曾抽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每2年都可進行1次免費的口腔癌篩檢,符合資格的民眾為了自身健康與家人幸福,不僅應盡速戒除惡習,也該定期接受篩檢檢查。

2周還不好?口潰瘍恐癌變

2周還不好?口潰瘍恐癌變#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40多歲中年男性,口腔不適至醫院接受檢查,診斷後於左嘴角及左側下顎牙齦處發現腫瘤,醫師確診皆為口腔癌,考量患者未來工作、生活等因素,先採用化療讓腫瘤縮小,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保留患者大部分原來口腔功能與維持顏值完整,術後恢復良好,已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口腔癌死亡年齡 較其他癌症早10年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在台灣,90%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其餘10%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因基因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自體修補能力變弱,使得口腔黏膜上皮容易受損,不易自我痊癒,最後造成病變形成口腔癌。有爛牙根或戴不適當假牙 恐致黏膜病變一旦罹患口腔癌,輕則造成顏值、口腔功能受損,重則死亡,不可不防,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夏毅然主任表示,只要口腔內黏膜有潰瘍,且超過2星期無法癒合的狀況,都可能是口腔癌發生的徵兆,需要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台北慈濟醫院主任夏毅然也說明,除了上述致癌因素之外,嘴巴有爛牙根沒有處理或配戴不適當假牙,長期造成口腔黏膜磨損,無法修復,也會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口腔癌不是抽菸、喝酒、嚼檳榔的專利另外,長時間口乾也會造成口腔黏膜表皮的保護力受到破壞,讓有毒物質有機可乘,造成口黏膜產生惡性變化,而形成口腔癌,因此,口腔癌並不是抽菸、喝酒、嚼檳榔的專利,強調,有上述症狀的人,務必留意自己的口腔健康,以減少口腔癌發生的機率。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謝天渝教授是台灣口腔癌的專家,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暨亞太卓越口腔醫學與發展中心主任。他曾發表多篇與嚼食檳榔和口腔癌有關的研究論文。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謝天渝教授表示,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在嚼檳榔盛行的台灣,最近我們檢定口咽癌的時間趨勢,利用年齡—時間—世代分析方法(age-period-cohort analysis)來瞭解年齡、時間、世代效益對口腔癌及咽癌的影響。結果發現就時間效應而言,口腔癌發生率增加的速度較咽癌快,特別在年輕族群中,口腔癌和咽癌發生率的差距尤其明顯,另外,比較口咽癌歷年發生率和菸、酒、檳榔歷年消費量之趨勢,發現口咽癌──尤其是口腔癌──發生率之增加趨勢,和酒及檳榔消費量上升趨勢有平行關係存在。口腔癌82.7%病人有嚼檳榔習慣我們也曾分析703位被高醫診斷為口腔癌的病人,發現82.7%的病人有嚼檳榔習慣,當檳榔、菸、酒3種習慣都有時,得病年齡約為48歲,只有檳榔加菸,或檳榔加酒,或僅嚼檳榔得病年齡約為50歲。而沒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時則約60歲,換句話說,只要有嚼檳榔習慣,就可能讓你提前10年得口腔癌,此外,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病人的死亡相對危險率,比無此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者高出5倍左右。長期又大量吃 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我們分析口腔癌和檳榔種類、數量、嚼食時間之相關性後,發現得口腔癌者皆有嚼檳榔20年以上,每天吃超過30顆之經驗,僅嚼荖花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約占28%,而僅嚼荖葉檳榔為24%,荖花、荖葉混著吃為48%,顯示不管吃哪一種檳榔,只要是長期又大量,就是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因嚼檳榔而得口腔癌的病人,血中腫瘤壞死因子(TNF –α)的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同樣得口腔癌但不嚼檳榔者,這種因數則高出正常人或高出因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甚多,表示其功能正常,此外,正常人的免疫細胞如果加上檳榔的主要成分檳榔素時,腫瘤壞死因子及一些免疫促進激素皆下降,由此可知,檳榔成分的確會使免疫力下降。檳榔塊使免疫力下降我們也曾作過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突變性之研究,發現到檳榔塊(檳榔加紅灰加荖花)的致突變性最強、其次是荖花、再次是純檳榔,這表示檳榔本身即使不加任何添加物,也仍然有致突變性,從這些研究可知,檳榔塊成分不但有致癌及促癌作用,更會使免疫力下降,長期大量嚼檳榔者即使無任何病狀,體內的免疫力都受影響。(本文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牙齦萎縮、行動遲緩 檳榔鹼恐致癌!

牙齦萎縮、行動遲緩 檳榔鹼恐致癌!#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死因統計,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高居男性腫瘤死亡原因第4位(2015年發表),在台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佔所有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好發年齡集中在40~70歲間。牙齒變黑、磨損、動搖 恐致口腔癌社區醫療部健康管理師林嘉鈴首先和大家說明檳榔中的有害物質,藉以了解成分對食用會造成哪些傷害,像是牙齒變黑、磨損、動搖、牙齦萎縮造成牙周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口腔黏膜白斑症外,還會導致口腔癌。且根據調查,高達8成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攝食檳榔鹼 抑制大腦活動、行動遲緩社區醫療部主任陳汶均表示,檳榔中含有多種成分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大量攝食檳榔鹼時,不但會抑制大腦活動,使食用者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且實驗也發現會使腫瘤數目增加,石灰會在口腔內造成高鹼性環境,破壞口腔黏膜細胞,導致表皮細胞不正常增生及變異,進而演變成口腔癌。吃檳榔、吸菸者 2年一次口腔癌篩檢現今健康意識的提升與政府單位的積極宣導下,一般大眾對於檳榔危害的認知較清楚,但以罹患口腔癌的比例與平均年齡逐漸下降來看,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有嚼食檳榔或吸菸習慣的民眾,每2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呼籲符合條件之民眾定期篩檢。若有疑似癌前病變或口腔癌等症狀時,請儘速至醫院口腔外科或牙科確診,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驚!嘴破2周恐為口腔癌

驚!嘴破2周恐為口腔癌#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常會有口腔破洞的情形發生,也不是咬到,就是無緣無故的破了個洞,只要吃東西碰到,就痛得哇哇叫,有人說是火氣大,有人說是免疫力下降;營養師則是說,恐因缺乏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導致。 奇異果、番茄 助傷口癒合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缺乏維生素B群會使人口腔容易破洞,至於含有維生素B群的食物則是全穀根莖類,含有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和蛋類,也含有維生素B群,都可以幫助口腔修復;此外,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奇異果、番茄、柳橙、芭樂、甜椒等,也可以幫助促進傷口癒合,進而能使口腔破洞獲得改善。 免疫力低下 使口腔常破洞口腔常破洞,除了要多吃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的食物之外,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口腔常有破洞,不易癒合,也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除了要多吃維生素B群的食物及維生素C的食物之外,也應該要多運動及充足睡眠,而且最好是要均衡攝取營養。 逾2周恐為口腔癌 務必就醫鄭欣宜營養師並建議,如果口腔破洞一直都無法改善,而且即使是吃含有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的食物,口腔都還是經常會破洞時,可以服用左旋麩醯胺酸來緩解,然而,如果仍然都不能癒合時,務必就醫,萬一超過2周,有可能是口腔癌,必須進一步就醫確認。(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