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

常在非月經期出血 恐藏這警訊

常在非月經期出血 恐藏這警訊#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女性若常在非月經期出血、腹部感到疼痛或飽漲、頻尿,有可能藏這一健康警訊──子宮肉瘤。子宮惡性肉瘤是少見的只佔婦科惡性腫瘤的1%以下,國外統計年好發率約每十萬女性1.23-1.7例,為全部子宮惡性腫瘤2%〜5%。利用超音波檢查無法分辨子宮肌瘤與子宮肉癌郭綜合醫院婦產科林大欽部長表示,子宮肉瘤不是肌瘤,而是惡性腫瘤。子宮惡性肉瘤是一種從子宮肌肉或其他支撐子宮的組織的中形成惡性疾病,是非常罕見的癌症。在臨床症狀或超音波檢查,子宮肌瘤與子宮肉癌區分不出來的,這就是子宮肉癌可怕的地方。郭綜合醫院婦產科林大欽部長表示,源於子宮肌肉的"平滑肌肉瘤(癌)(LMS)",佔全部子宮肉瘤癌的 40%;在子宮內膜基質中產生的肉瘤是佔全部子宮肉瘤癌的 10-15%。在子宮「內膜」中產生的癌惡性肉瘤,佔所有子宮肉瘤癌的40%。子宮頸抹片無法檢查出惡性肉瘤術前診斷可以經由子宮頸抹片及子宮鏡檢查暨子宮刮搔術檢查。但是子宮頸抹片檢查常常檢查不出來,且一半以上的子宮平滑肌惡性肉瘤無法由子宮鏡檢查暨子宮刮搔術檢查中檢測出來。因此手術通常是診斷的主要手段,也是所有子宮惡性肉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如果是術前已診斷為子宮惡性肉瘤的合適患者,可以行腹部子宮切除術,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和骨盆腔和主動脈內選擇性淋巴切除術,及網膜和上腹部的徹底檢查。另外,輔助化療或放射治療對子宮肉瘤患者幫助不大,並未改變子宮肉瘤的患者的生存率。但因有高風險的復發率,許多醫生仍然會考慮使用輔助性的化療或放射治療。

經血量大又經痛 恐為子宮肌瘤徵兆

經血量大又經痛 恐為子宮肌瘤徵兆#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1歲的佳佳於年初與長跑多年的男友完婚,8月中旬肚子便傳來好消息。在自我檢測確認懷孕後,由於這是兩個家族間第1位孫子,眾人無不歡欣鼓舞地迎接這個好消息,對佳佳的照顧也無微不至。然而,在第1次做產檢超音波後,才意外發現,她的子宮中長有2顆約3公分大小的肌瘤。雖然醫師表示生長位置預計不會影響胎兒成長、生產,但這消息還是像顆大石頭一樣,沈甸甸地壓在佳佳心上,成天煩惱著寶寶是否會因此有異狀。子宮肌瘤發生原因不明 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顯示,臨床上四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可能罹患子宮肌瘤,可謂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而在國內,子宮肌瘤又好發於30歲以上女性,比例高達20%,40~50歲女性發生率更高達30%。子宮肌瘤為生長於子宮平滑肌上的腫瘤,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僅能推測與遺傳、個人體質、動情激素的變化有關。除此之外,不孕、未曾生產以及肥胖婦女,因賀爾蒙變化,均是罹患的高危險族群。及早就診遵醫囑示 排除子宮肌瘤恐懼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明,子宮肌瘤依常見生長位置,主要又可分為子宮最內層的黏膜下肌瘤、子宮間質層的子宮壁內肌瘤,和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下肌瘤等三類。主要症狀就是經期大量出血,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有因肌瘤壓迫到泌尿器官,導致頻尿、排尿困難等現象。部分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因會影響受精卵著床或阻擋產道,還可能導致女性不易受孕,甚至重複流產。郭安妮醫師表示,目前臨床上對子宮肌瘤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控制與外科手術,一旦罹患也不用過於操心,只要儘早接受專業診療,即能加以避免、舒緩相關症狀。如案例中的佳佳,懷孕期間定時回診,在郭醫師一路陪伴解說、追蹤下,也逐漸放下心中憂慮,最終順利自然產下一名白胖健康的男寶寶。且因腫瘤不大也無明顯症狀,經醫師診斷無需動刀,只需於日後定期回診追蹤。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有兆儘速就醫診治雖然子宮肌瘤惡變率不高,但仍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影響,平時生活中不當飲食,也可能刺激疾病發生機率或加重。因此均衡攝取飲食以及培養運動習慣,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郭安妮醫師提醒女性,如有經血量過大,或嚴重經痛、性交疼痛等疑似罹患子宮肌瘤的症狀,應儘速就醫求診,才能儘早辨識並對症下藥,免於各式症狀之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子宮肌瘤易復發 治療方式怎麼選?

子宮肌瘤易復發 治療方式怎麼選?#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若有子宮肌瘤,嚴重可能引起貧血、腹痛,造成日常生活困擾,許多女性會選擇接受手術治療,但卻可能會一再復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子宮肌瘤呢?醫師建議,越年輕的女性,子宮肌瘤越容易復發,而肌瘤復發與體質有關,後續治療方式要根據肌瘤的生長速度、大小、位置進行評估,若沒有明顯症狀,觀察即可。生育年齡女性 肌瘤發生率高達40%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顯微內視鏡科主任吳珮如表示,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生育年齡女性的發生率高達30至40%,成因與先天遺傳體質及後天飲食習慣有關,大部分沒有症狀,嚴重會有經血量過多、痛經、嚴重貧血、腹脹、腹痛、便秘、頻尿,甚至造成不孕。越年輕的患者越容易復發子宮肌瘤容易復發嗎?吳珮如主任強調,子宮肌瘤生長與女性荷爾蒙供應相關,尤其年輕女性分泌荷爾蒙旺盛,越容易促進子宮肌瘤生長,也越容易再復發,建議日常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食用豆類、四物、蜂王乳、山藥、秋葵、帶殼海鮮,以及油炸食物。治療子宮肌瘤使用藥物優先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有藥物及手術兩種方式。吳珮如主任說明,針對年輕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通常會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抑制荷爾蒙藥物及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前者雖可讓肌瘤縮小,但停藥後會再復發;後者則可維持肌瘤縮小狀態,達到有效改善症狀目的,最多可使用4個療程,一個療程為3個月。沒有生育需求 切除子宮可根治至於手術部分有保留子宮及切除子宮的選擇,吳珮如主任指出,海扶刀、子宮動脈栓塞通常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但手術困難度較高,且需要等待肌瘤慢慢縮小;而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會伴隨嚴重貧血、腹痛,若沒有生育需求,則會建議選擇切除子宮的根治性方式。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治療 肌瘤明顯縮小對於尚有生育計畫的患者,要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呢?吳珮如主任舉例,曾收治一名19歲年輕女子,經常臉色蒼白、掉頭髮,每次月經來時都過量,血紅素掉到6 g/dl,引起嚴重貧血,需要到醫院輸血治療,檢查發現,子宮內有一顆6公分肌瘤,導致子宮腔扭曲,引起不正常收縮,造成經血量過多;考量病患較年輕,建議使用選擇性黃體素受體藥物治療3個月,肌瘤縮小至4公分,經血量恢復正常,血紅素也回到正常值。(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子宮肌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不少中年婦女早已完成生育任務,不想再忍受子宮肌瘤的種種症狀,以及避免日後一再復發,於是選擇將子宮連同肌瘤一起切除;但是這個決定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呢?女性荷爾蒙刺激 子宮肌瘤越大越多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表示,子宮的功能為孕育新生命,沒有懷孕的女性,每個月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子宮肌瘤的形成原因是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肉層,隨著每次月經來潮,荷爾蒙反覆刺激進而造成子宮肌瘤的體積越長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直到更年期後,缺乏女性荷爾蒙,子宮肌瘤才會逐漸萎縮。子宮肌瘤生長位置 決定症狀表現若子宮肌瘤位置靠近子宮內膜,容易發生經血量過多、強烈痛經;子宮肌瘤太大壓迫到膀胱、腸胃道或輸尿管,會造成頻尿、尿不乾淨、無法排尿、便秘、腎臟水腫;子宮肌瘤靠近子宮內腔,則可能導致流產、不孕症。由於子宮肌瘤造成的種種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有許多婦女常詢問是否可以切除子宮肌瘤?童寶玲醫師表示,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必須一顆顆取出,再將子宮縫合,可能發生腸沾黏,會導致便秘、腸絞痛,沾黏到輸卵管而造成不孕症,或是增加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但子宮肌瘤仍會持續復發,若沒有生育需求就建議將子宮切除。留意手術危險併發症 子宮次全切除副作用少子宮切除可選擇子宮全切除、子宮次全切除,但要留意手術的危險併發症。童寶玲醫師舉例,子宮肌瘤過大時,手術會增加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而子宮次全切除可保留子宮頸,切除的組織較少,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較低,同時可維持子宮頸周圍韌帶構造,比較不容易發生手術後尿失禁等問題。藥物治療為優先 傳統藥物副作用多童寶玲醫師認為,治療子宮肌瘤應以藥物為優先選擇,例如子宮收縮藥物、避孕藥、止痛藥,雖然可以暫時減少經血量,但有血壓升高、強烈胃痛等副作用,且藥物使用劑量容易越來越多,最後仍需手術切除子宮肌瘤;而注射抑制腦下垂體藥物,可暫時進入假性更年期,達到縮小肌瘤的效果,但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情鬱悶等副作用,長期使用更會造成骨質疏鬆,一旦停止使用,子宮肌瘤又會再復發。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 8成患者肌瘤萎縮近年國內已有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可阻斷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瘤,連續服用3個月、停藥2個月,高達8成患者肌瘤萎縮、變小,同時減少月經出血量;即使停藥後,子宮肌瘤也不會長大。童寶玲醫師曾收治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子宮布滿百顆肌瘤,造成嚴重貧血,曾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都無效,接受肌瘤切除手術仍復發,經過使用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3個月後,經血量過多獲得改善,血紅素回到10g/dl,讓她終於不再愁眉苦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子宮肌瘤好發4體質 子宮保暖為上策

子宮肌瘤好發4體質 子宮保暖為上策#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子宮肌瘤是婦女很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生育年齡婦女中,每5人就有1人罹患,而更年期前後,每2人就1人有子宮肌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子宮肌瘤好發於4大體質,包括肝氣鬱滯、氣滯血瘀、虛寒凝滯、濕熱下注等4型,而要治療子宮肌瘤,就要從改善子宮環境著手。肝氣鬱滯型:要排除壓力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肝氣鬱滯形成的子宮肌瘤是因壓力引起,壓力會影響身體賀爾蒙的運作,累積的壓力會造成子宮的免疫功能異常,當壓力太大或是情緒低落時,情志影響氣機調暢,進而會引起免疫功能失常,婦科問題也會層出不窮,子宮肌瘤就會生成;這時適當地排除壓力,對於改善子宮肌瘤很有幫助。氣滯血瘀型:要多運動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常見於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女性,周宗翰醫師說明,氣滯血瘀體質大多具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徵。骨盆腔與腹腔循環出現障礙,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臨床上氣滯與血瘀往往是並存,這也是非常容易造成子宮肌瘤的體質,而運動是最好改善氣滯血瘀的方式。虛寒凝滯型:飲食忌生冷至於虛寒凝滯型所形成的子宮肌瘤,通常與自身體質以及飲食習慣有關,周宗翰醫師分析,有些女性天生冷底,血管容易痙攣,血行遲緩或凝滯於微血管。虛寒子宮非常容易產生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這種體質要避免食用生菜沙拉等偏寒食物,以免影響身體代謝,並應在太陽下山之前就要把當天要吃的水果吃完,從裡到外保暖,就會改變肌瘤體質。濕熱下注型:飲食宜清淡周宗翰醫師指出,濕熱下注型體質通常喜食油膩厚味、甜食,愛喝酒或攝入過多鹽分,飲水不足都會導致血液過分黏稠,而台灣天氣常是濕熱狀況,內在飲食失調加上外面環境干擾,濕熱氤氳而生,內外皆顯得「濁」,就容易產生子宮肌瘤;而濕熱體質者,飲食最要緊,改善濕熱體質要從脾胃著手,建議平時儘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也不要喝酒,以免加重濕熱症狀。肌瘤快速生長 恐引起排尿、排便困難周宗翰醫師提醒,子宮肌瘤轉為惡性機會不高,但如果子宮肌瘤發生病變,有可能會壓迫膀胱、直腸和輸尿管等部位,引起排尿、排便困難和腰痠背痛;另外,當出現疼痛,要及時檢查疼痛源頭,例如下腹部、腰背部,而嚴重痛經也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骨盆腔神經受到肌瘤壓迫引發不規律子宮收縮。若肌瘤生長快速就要小心病變,建議患者每半年要做1次肌瘤大小的追蹤。(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妳有更好的選擇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妳有更好的選擇#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8歲女性罹患子宮肌瘤,每次月經來都過量,需要跑醫院輸血,就醫檢查發現子宮內有一顆黏膜下肌瘤、多顆肌層內肌瘤,長期貧血的結果,血紅素掉到僅5g/dl,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都無效,經醫師建議使用新型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劑,第一個月血紅素就提升至8g/dl,第二個月已經回到正常數值,可以手術摘除,術後追蹤已經半年,子宮肌瘤未復發,目前為懷孕做好準備。每2至5名女性 罹患子宮肌瘤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統計,國內子宮肌瘤發生率約為20-50%,好發年齡層為40-50歲婦女。員林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榮良表示,大部分子宮肌瘤為良性腫瘤,只要是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都可能發生,停經後缺乏荷爾蒙刺激,子宮肌瘤則會逐漸萎縮。子宮肌瘤有3種 黏膜下肌瘤症狀明顯吳榮良醫師說明,子宮肌瘤會根據生長位置而有不同症狀,可分為肌層內肌瘤、黏膜下肌瘤及漿膜下肌瘤,其中以肌層內肌瘤最為常見,患者通常不會感到身體不適;黏膜下肌瘤則因靠近血管,患者幾乎都有經血量過多、月經異常、痛經、貧血等症狀;而漿膜下肌瘤超過5公分以上,才可能壓迫腸胃容易出現腹脹、腹痛等腸胃道症狀。4大狀況 子宮肌瘤需進一步治療子宮肌瘤需要治療嗎?吳榮良醫師強調,大部分的子宮肌瘤沒有症狀,只需追蹤即可;若出現經血量過多、痛經、貧血、造成不孕,則應進一步評估治療方式,目前有藥物治療、海扶刀療法、子宮動脈栓塞及手術治療,但僅2-3成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傳統黃體素副作用多 新型口服藥大幅改善吳榮良醫師進一步說明,針對經血量過多、痛經等症狀,可使用口服子宮收縮藥物、止血劑及黃體素;不過黃體素每天需服用4-6顆,容易產生水腫、長痘痘、毛孔粗大、便祕等副作用。目前已有新型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劑,一天只需一顆,通常一周內經血量過多、腹痛情形便會減少,下個月痛經則會大幅改善,建議連續服用3個月、停藥1個月,持續使用1年,僅有些微的頭痛、頭暈副作用。子宮肌瘤別怕 手術非唯一治療方式吳榮良醫師呼籲,罹患子宮肌瘤不要害怕治療,目前治療準則以藥物治療為先,最後一步才需傳統手術治療;如今,新型黃體素接受器調節劑,可有效舒緩不適症狀,可說是患者的一大福音。(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

月經量多易貧血 子宮肌瘤惹禍!#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女性都有經痛的困擾,甚至是月經量很多,因而導致貧血,而若是有這些問題時,可別以為只需要去調經就能改善,因為這些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子宮肌瘤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年輕的上班族因為經痛且月經量多就醫,結果發現有個5公分子宮肌瘤,在服用藥物治療後,不但子宮肌瘤縮小了,月經量也減少,而且貧血也獲得改善。正常血紅素為12gm/dl以上 她不到7gm/dl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文毅表示,這名33歲女子來就醫時,臉色非常蒼白,且常會有頭暈目眩、頭痛、心悸、喘等症狀,經由檢查發現,她除了有個5公分的子宮肌瘤,而且因為經血量多有貧血問題,她的血紅素不到7gm/dl,一般正常人的血紅素為12gm/dl以上;但她由於工作因素不想手術,因而選擇服用全新機轉的口服藥來使肌瘤縮小。肌瘤太大壓迫器官 嚴重時會不孕或流產子宮肌瘤最主要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吳文毅醫師指出,若是出血量多,就會造成貧血,並會導致頭暈、頭痛、臉色蒼白、心悸、胸悶、體力變差;子宮肌瘤甚至會壓迫到膀胱、輸尿管與腎臟等周邊器官,進而有頻尿、排尿困難與水腫等問題,肌瘤太大時也會因壓迫而有經痛與腹痛,並會壓迫到輸卵管與子宮,嚴重時會造成不孕與流產。治療方式有手術與非手術 手術切除會復發治療子宮肌瘤則是有手術與非手術方式;吳文毅醫師解釋,手術就是切除子宮肌瘤,對於很大顆與很多顆,若是單純切除會復發,有人是選擇全子宫切除;至於是否要手術需考量不舒服症狀是否無法忍受,或是有可能是惡性時也要考慮手術切除。而非手術則是服用止痛藥與止血藥,但是效果有限;此外,目前則是有使腫瘤縮小的針劑藥物,以及全新機轉使腫瘤縮小的口服藥物。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 大量出血可快速止血吳文毅醫師指出,治療子宮肌瘤全新機轉的口服藥物基本療程要3個月,完整療程要吃3個月後休息2個月再吃3個月;臨床顯示,全新機轉口服藥物可使肌瘤縮小1/2,而且可維持較長時間,不會快速長回來,女性荷爾蒙會降低,但是不會有更年期症狀。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往往不只長一顆,且會有大量經血,此藥物並且可快速止血,因而可做為大量出血的止血劑,也有人肌瘤大到10公分,不用超音波檢查,用手都摸得到,但是服用此藥後就可以感覺腫瘤縮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腹中危「肌」 痛經原來是子宮肌瘤作祟

腹中危「肌」 痛經原來是子宮肌瘤作祟#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部分女性都可能潛藏肌瘤種子!32歲楊小姐月經期間屢次經痛、頭暈甚至出現大量經血,嚴重時曾因貧血而昏倒,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就醫後才發現原來子宮竟全是密密麻麻的肌瘤。後因體質導致肌瘤不斷生長,嘗試多方治療都未見改善,醫師建議她使用新型口服藥物治療,除了貧血的狀況獲得改善外,肌瘤也明顯縮小,後藉由子宮鏡手術將部分已縮小肌瘤切除,使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非經期異常出血、腹脹、腹痛要注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主任洪滿榮指出,大部分女性都可能潛藏肌瘤種子。肌瘤除了與體質有關之外,飲食習慣、後天環境也是關鍵。因患者大多無明顯症狀,往往是在例行健康檢查當中,透過抹片檢查或超音波掃瞄,才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子宮肌瘤是婦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好發於30-45歲,據統計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約75%患者幾乎沒有症狀,但其餘25%患者則常伴隨月經經血過多、經痛、非經期異常出血、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頻尿、尿失禁、排便困難等,造成患者生活品質降低,也可能導致不孕或流產。新型藥物可在7天內快速控制出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龍震宇表示,傳統上藥物的治療多以控制症狀為主,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新型口服藥物,能使月經暫時停止、緩解出血過多,改善貧血、易疲累狀況,甚至可抑制子宮肌瘤細胞新生。新型藥物可在7天內快速控制出血,止血成效可達8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未婚或未生育的女性、接近更年期之婦女及肌瘤體積過大過多的患者使用上更為合適,不僅使症狀緩解快速,還能使肌瘤縮小,且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因此可長期服用,避免動手術或降低手術風險。減少攝取山藥、蜂王乳洪煥程醫師呼籲患者,子宮肌瘤雖無明顯症狀,若開始發生不正常出血、經血過多、腹痛、頻尿等症狀則須儘早介入治療,避免造成不孕症甚至自然流產。此外,預防子宮肌瘤應由日常保健開始,作息正常不熬夜,飲食上注重攝取均衡營養,減少攝取含荷爾蒙的食品及藥品如山藥、蜂王乳,降低罹患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