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治腰痠去「脊」病 1根細線搞定!

治腰痠去「脊」病 1根細線搞定!#疾病‧預防

(撰文/徐平) (諮詢/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 (圖片來源/取自優活健康網、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 腰酸背痛是許多現代人的文明病,除了因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導致的後遺症,還有患者在做了脊椎手術後,承受長期的慢性疼痛,脊椎病人經過保守或手術治療,患部疼痛問題仍然沒有改善,或者是脊椎感染、曾動過脊椎手術嚴重沾黏者,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表示,這類患者不適合再次接受手術,脊髓電刺激療法可做為另一選擇,可以透過疼痛控制來緩解神經痛,使病人不再受慢性疼痛所苦。   (脊椎刺激療法,不受體質、體型、年齡因素影響,只要一根極細導線,就可以迅速改善脊椎疼痛問題。 圖片提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頑固疼痛 電極導線可解決 阮威勝院長表示,目前治療脊椎疾病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藥物、物理治療、傳統手術、微創手術等,但若術後病人症狀沒有改善,仍然持續腰痠背痛或下肢疼痛,並無法得到滿意的療效,醫學上通稱為「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對於這類頑固疼痛的患者,一條極小的電極導線就能夠解決。 電流可以發出抑制疼痛的訊息 脊髓電刺激療法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師會從患者背部切開一個小傷口,接著再放入一條極細的電極導線,另外,再透過埋於下腹部的神經刺激器,透過神經刺激器,電流可以發出抑制疼痛的訊息,由此解決患者的慢性疼痛,與一般復健診所的電極貼片、磁力貼相比,不但可以預先進行控制住疼痛,結果顯示更能有效達到制痛效果。   (脊椎刺激療法不但可以緩和慢性疼痛,對於下肢血液循環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圖片提供/取自優活健康網) 改善血液循環 截肢比率降3成 除了適用於「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FBSS,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患者,脊椎刺激療法還適用於糖尿病、高血脂病人,也可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對於糖尿病及高血脂病人,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造成的缺血性下肢疼痛,脊髓電刺激療法不僅能減輕,還可改善血液循環,使截肢比率降低至大約3成。 遙控器控制 避免導線亂放電 保守的患者常擔心這種療法會不會有漏洞,電極導線有沒有漏電的可能,導致身體發生不自然反應,阮威勝院長表示,植入神經刺激器的病人出院後,可由患者或家屬協助使用病人遙控器來控制疼痛,可避免電極導線亂放電,另外,電流是直接刺激疼痛的部位,所以對身體的其他部位不會有不良影響。   (此種療法對於不同體質、體型、身高或肥胖程度並沒有影響。 圖片提供/取自優活健康網) 不受體質、體型、身高、肥胖程度影響 除了孕婦不適用此種療法之外,脊椎刺激療法病不受個人體質、體型、身高、肥胖程度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傳統的脊椎治療對民眾沒有良好的效果,那麼都可以與醫師討論使用此種療法,另外,完成脊椎刺激療法後,植入後的6~8星期內,為防止電極導線移位,需限制部分活動,日常飲食照舊即可。 阮威勝院長提醒,此療法只能緩和疼痛,不能夠完全根除疼痛,對慢性疼痛患者而言可藉由緩和疼痛來恢復正常生活,使他們不再腰背酸痛、夜不成眠,根據研究,脊髓電刺激療法可減少患者約5到7成的疼痛感,不但可以改善長期使用止痛藥物的習慣,也可以趁機解決頭痛等副作用問題,脊椎疼痛的解決效率也可以更快速,9成的疼痛都可有效控制,早期就醫,找出疼痛成因,就可以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遵守3大方向 居家養骨好方便

遵守3大方向 居家養骨好方便#疾病‧預防

(撰文/徐平) (諮詢/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 (圖片來源/取自優活健康網、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 年紀漸長後,許多民眾發現走路變得吃力,突然站立時有困難、容易軟腳,體力大不如前,因此開始嘗試保健食品,希望藉由補充營養,幫助回復年輕時的體力及活動力,然而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阮威勝建議,平時的脊椎養護應從日常均衡飲食著手,藉由營養補充品雖然可輕鬆攝取特定的營養成分,但若攝取過量,易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所以保健食品較適合作為補充用,透過每日飲食攝取營養,運動保健身體,避免不良姿勢3大方面著手,才是保健良方。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阮威勝院長建議從飲食、運動及姿勢3大方向來保養脊椎。 圖片提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保持肌力避免腰痛 延緩脊椎退化 脊椎退化引起的腰痛與骨骼、肌肉、神經、血液循環等因素息息關關,維持適當規律的運動也可預防脊椎退化,運動的重點可放於負重和阻抗活動,看似輕鬆,卻能在運動過程當中,有效訓練腿部肌肉,例如步行、慢跑、跳舞及舉重,保持肌力對於避免腰部痠痛,延緩脊椎退化有相當的助益。   (透過多運動,如跳舞、慢跑等,可以增強肌力,延緩脊椎退化。 圖片提供/取自優活健康網) 避免不良姿勢 每日補充3.5杯牛乳 平時維持正常的坐姿及站姿,避免不良姿勢,避免因玩3C產品及線上遊戲而長期低頭,40歲以後鈣質便會逐漸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經後,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因此每天需要補充成人所需鈣質為700毫克,相當於3.5杯牛乳,但要提醒的是,每日若攝取3克以上鈣質,容易引起泌尿道結石,破壞體內礦物質平衡,反而引發身體機能障礙。 鰻魚、杏仁 促進循環、改善麻痺 若想要維持良好的骨骼、肌肉健康,富含鈣值的牛奶、小魚、綠色蔬菜,是最好的選擇,香菇、蛋黃等富含維生素D,害怕骨鬆,蛋黃將是你預防老化的口袋名單,許多人擔心蛋黃的膽固醇高,盡量避免攝取蛋黃,阮威勝院長表示,適量蛋黃可以提供維生素D,補充不常運動的缺失,另外,黃豆富含蛋白質,增加胺基酸外,還有助組成肌肉,鰻魚、杏仁富含維生素E,可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麻痺等症狀,另外,蛤蜊富含維生素B12,可修復受損神經,恢復正常機能。 背肌與腹肌強壯時 脊椎較不易退化 阮威勝院長表示,多做核心肌群運動,加強背肌、腹肌,當背肌與腹肌強壯時,脊椎比較不易退化,或是做負重運動,來增加骨質密度,平時如果肩頸痠痛,適當的利用按摩、徒手治療來放鬆,會有所幫助,以下提供在家就可以做的核心肌群鍛鍊招式,來幫助增強背肌與腹肌: 1) 平躺,雙腳屈膝打開與骨盆同寬,收小腹,先吸一口氣,吐氣時將脊椎從尾椎骨起一節節抬起到肩胛骨,膝蓋與身體呈一直線,再吸一口氣,一邊吐氣,同時從胸口起,把脊椎緩慢放下。(示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王思翰 圖片提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2) 雙手平放,收小腹。吸一口氣,吐氣時用核心心肌群力量,將上背往上延伸如C字的弧度。再吸一口氣,吐氣時將背部緩慢放下。(示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王思翰 圖片提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耳機族你今天KRASY了嗎? 遠離聽損5字訣

耳機族你今天KRASY了嗎? 遠離聽損5字訣#疾病‧預防

(撰文/湯蕎伊) (諮詢/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馬英娟聽力師) (圖片來源/取自優活健康網)    (圖說:上下班通勤聽音樂解悶,小心音量過大恐傷耳!) 許多人都有在上下班通勤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的習慣,聽音樂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但若忘情地讓音量過大,就可能對耳朵造成傷害,長時間下來更可能會導致聽力損失,然而,耳機的使用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危險因子呢?就讓專業的聽力師來告訴你。 聽力師馬英娟表示,若長期戴耳機且音量過大的情況下,聽力會因為受到過多刺激而有暫時性的受損,大多數人會有耳鳴的症狀,少數人會感到耳朵發脹,或是幾天聽不清楚聲音,若是不再繼續受高分貝音量的刺激,嗡嗡聲的耳鳴症狀會慢慢改善, 但如果還是長期暴露在高分貝音量下,就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聽力受損。 逾90分貝持續8小時 就會損傷聽力 (圖說:長時間處於90分貝以上環境,可能演變成永久性的聽力受損) 至於,多少的分貝數就會對耳朵造成傷害呢?聽力師馬英娟說明,各國規範不一,但一般來說聲音超過90分貝(dBA),且持續聽8小時就會對聽力造成損害,聽力受損分為暫時性跟永久性,暫時性的聽力受損,是短時間內出現聽不清楚以及耳鳴的症狀,通常休息幾天就會恢復正常,但若長時間累積傷害並且多次暫時性的聽力受損,就有可能演變成永久性的聽力受損。 若聽力已出現損傷的狀況,應先確認損傷類型是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如果是暫時性的聽力受損,可透過充足睡眠以及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就能獲得改善恢復正常聽力,但永久性的聽力受損,無法透過藥物或手術達到治療效果,若影響生活及溝通,最終需戴助聽器來做聽力矯正。 越吵雜的地方 越不適合戴耳機   (圖說:環境越是吵雜,就越不適合戴耳機聽音樂。) 大部分的人都使用手機來聽音樂,而現今手機多有音量警示的功能,當音量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出現警告的提示,提醒使用者要注意別超過標準音量,以免損傷聽力,而在耳機的選擇方面,聽力師馬英娟說明,塞耳式的耳機因為大小不一,不一定能完全貼合耳朵隔離噪音,一旦處在吵雜環境,恐會為了想聽得更清楚,而將音量一直往上提升,不知不覺就傷害了聽力,在一般環境下,越是吵雜的地方,越不適合戴耳機聽音樂。 覆耳式的耳機阻隔環境噪音的效果會比塞耳式還好一些,但不論是哪一種耳機,音量還是需要受到控制,塞耳式耳機可透過一個評量準則,來測試音量是否安全不傷聽力,若戴著耳機,別人站在1公尺的距離跟你講話,仍能與他溝通,則設定的耳機音量就是比較安全的。 避免使用棉花棒挖耳朵 可用毛巾擦拭外緣 (圖說:沐浴後拿棉花棒挖耳,有可能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習慣恐對耳朵造成傷害呢?聽力師馬英娟指出,一般人洗澡後都會使用棉花棒來挖耳朵,萬一力道過大或是他人不小心的撞擊,都有可能會對耳朵造成傷害,建議可用毛巾擦拭耳朵外緣,促進耳道自然排泄功能即可,另外,許多人感冒時都沒有留意到檢查耳朵的重要性,若是鼻塞伴有耳朵脹痛或耳鳴,就要檢查一下耳朵,因為可能是感冒所誘發的中耳炎,應請醫師一併檢查確認。 關於噪音保健,聽力師馬英娟提供以下保護聽力的口訣-你今天KRASY了嗎?  1)Keep Away - 若知道自己將會處於噪音環境一段時間,請盡量遠離噪音源(如:喇叭、舞台),或使用耳塞。 2)Rest - WHO建議每日使用智慧性手機聽音樂的時間勿超過1小時。 3)Assessment -定期追蹤聽力,成人建議每五至十年要檢查一次。 4)Safe Volume -將手機的音量調整到安全範圍。 5)Your Awareness -自己應該要避免做一些會傷害聽力的活動。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疾病‧預防

          (圖說:白內障年輕化 平均六十歲民眾患有白內障/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與頭髮變白、皮膚出現皺紋的道理一樣,眼球裡面的水晶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變白老化,造成某種程度的混濁,進而影響視力,這就是俗稱的「白內障」。眼科張正忠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的手術多半落在7、80歲的長者,但近年來臨床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平均來講,60歲就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越來越多。 白內障年輕化  主因多為3C產品藍光 張正忠醫師說明,白內障可分為老化性與病發性白內障,一般而言,是以老化性白內障,也就是退化型的白內障為最大宗,少部分是因為糖尿病、虹彩炎、青光眼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發性白內障。 而最近發現,白內障手術有年輕化的趨勢。張正忠醫師解釋,的確以往我們發現接受白內障手術年齡多半是落在7、80歲的老年人,但隨著手術技術與材料進步,白內障手術已不再是等病徵成熟後才能做。所以很多60歲的民眾,一旦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會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儘早接受手術,以恢復視力與生活品質。 尤其是現在3C產品普及,藍光問題造成眼睛病變的案例越來越頻繁,張正忠醫師分享,自己的病患來接受白內障手術,十之八九都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我們的眼睛,原本就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功能,一旦置換人工水晶體,就要特別小心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要求手術患者,應要避免光害,尤其室外活動,一定要配戴太陽眼鏡。 避免黃斑部病變 抗藍光水晶體降低惡化速度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失明問題的第一名,跟藍光絕對有間接的關係!」張正忠醫師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水晶體被移除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兩年的研究論文也指出,抗藍光水晶體的確可降低黃斑部病變惡化的速度。 也就是說,假使民眾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在3C產品如此普及的現代,站在醫師的角度,提醒接受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一定要有防藍光的觀念,保護自己的視網膜。 很多病患都問,抗藍光水晶體比較貴,那是否平時多吃含有葉黃素的食物,也可以避免黃斑部病變?張正忠醫師解釋,葉黃素僅是預防黃斑部病變的營養素之一,像玉米黃質素、胡蘿蔔素都是必須的營養素,其實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方法有許多,例如透過外在遮陽、植入抗藍光的水晶體或者是正確攝取必須營養素等等。建議民眾也可以跟眼科醫師討論,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之道。   (本衛教訊息由愛爾康協助刊登)

開學季將至!聽力師:輕度聽損難發現 務必重視

開學季將至!聽力師:輕度聽損難發現 務必重視#疾病‧預防

(撰文/黃雅芬) (諮詢/雅文基金會聽力師 楊琮慧) (圖/優活健康網) (圖說:9月開學季,家中孩童有做過學前聽力篩檢沒?) 9月就是開學季,您的孩童做過學前聽力篩檢了嗎?因為新生兒聽力篩檢和學前聽力篩檢的普及,愈來愈多聽力損失兒童被發現,其中輕度聽損的孩童因為問題不明顯,家長常疑惑到底該不該讓孩童戴助聽器,或不知該如何協助孩童。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楊琮慧建議,輕度聽損的孩童仍應配戴合適的助聽器,輔以聽語復健課程,才不致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人際互動與自信心。 孩童有無輕度聽損?家長日常觀察不可少 (孩童輕度聽損不明顯,家長日常生活應細心觀察) 輕度聽損的孩童因為語言發展沒有較明顯問題,家長通常很難發現,除了經由聽力篩檢發現,若孩童對噪音或遠距離聽反應不佳、有時會遺漏聽取語句中的部份語音、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反應慢等情況,就可能有輕度聽損的狀況,應及早接受聽力檢查,若是孩童曾反覆罹患中耳炎、長時間曝露在高分貝音量下,即使孩童通過聽力篩檢,其聽力仍可能受到損傷,家長平常生活中仍須觀察孩童是否有聽力損失的跡象。 輕度聽損仍會影響語言、社交及學習   (圖說:家中孩童若有聽力損失情形,恐對學習與社交發展造成影響) 根據國際標準聽損程度分類定義,若能聽到的最小音量為26至40 分貝,就屬輕度聽損。一般說話時的音量約為50分貝,輕度聽損者在安靜環境下溝通不成問題,因此才容易被輕忽。楊琮慧聽力師指出,輕度聽損的孩童就需要配戴助聽器。因為即使是極小的聽力損失,仍可能對說話、語言發展、專注力、學習能力、行為與社交發展造成影響,孩童如果長期處於「聽不清楚」的狀況,勢必將影響其在語言發音上的清晰度,等到孩童養成說話習慣時,要再實行語音矯正會有一定的困難度。 配戴聽能輔具 視學習狀況輔以聽語療育   (圖說:孩童反應慢,可能由聽力損失所導致。) 楊琮慧聽力師說明,輕度聽損的孩童雖然可以察覺聲音,但聽得到不表示聽的清楚,他們較常遇到的問題有「聽不清楚遠距離或吵雜環境中的小聲訊息」,因為聽不清楚,必須特別努力去聽,也容易因聽覺疲乏,造成他人誤解其反應慢,對於孩童的人際、社交互動,及孩童本身的自信心均會造成影響。所以輕度聽損的孩童仍有配帶聽能輔具的需求,並且需視學習狀況輔以聽語療育復建課程,加強孩子在吵雜環境及團體中的聽能技巧。 選配助聽器有三要:要儘早、要適合、要能連接FM   (圖說:助聽器搭配FM無線調頻系統,有助孩童學習成效) 說到聽能輔具,許多人第一直覺想到的就是助聽器,然而該如何選配助聽器,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毫無頭緒,聽力師楊琮慧提出以下3點注意事項: 1)要儘早配戴 楊琮慧聽力師表示,因為輕度聽損縱使沒帶助聽器也聽的見,所以年齡較大的孩童初次使用助聽器常會抱怨不習慣或是有悶塞不適感;反觀若是新生兒聽力篩檢就發現異常後就戴上助聽器,這樣的嬰幼兒對助聽器的適應性反而較好。建議儘早為孩童配戴合適的助聽器,並透過聽力檢查來追蹤孩童使用助聽器前後的效果。 2)擴音條件要符合孩童的聽損狀況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各家廠牌推出的助聽器日新月異,然而較昂貴的助聽器不見得適合孩童。建議家長選配前應讓孩童接受「分耳」及「分頻率」的聽力檢查,這樣的檢查結果有助選擇適合孩子的助聽器。家長可瞭解助聽器公司聽力檢查的方式,並提供孩童的聽檢報告給助聽器公司,亦可多與聽力師討論孩子現階段年齡的使用需求,以確保挑選的助聽器符合孩童需要。此外,孩童剛開始戴助聽器需要數週適應時間,期間若有問題,建議務必回助聽器公司詢問或調整。 3)要能連接FM無線調頻系統 雖然助聽器已隨著科技進步,但其收音範圍仍有限,學習環境的背景噪音也會影響孩童聽取聲音,因此,在學校裡,可請老師配合使用FM無線調頻系統,老師上課時佩戴麥克風和發射器,老師講課的聲音就能直接透過無線電波傳送至孩童助聽器上的接收器,如此便降低了噪音、距離或回響的影響,幫助孩童聽清楚老師授課內容。因此家長在購買助聽器時,需確認孩童所使用的助聽器能否正確與FM系統連接。 目前政府備有FM系統供聽損學童申請,可洽各縣市政府的特教資源中心。此外,家長也可請老師將聽損孩童的座位安排在教室中間靠近前方的位置,更靠近老師,讓孩童聽得更清楚。 孩童輕度聽損勿驚慌 雅文助孩童「聽」與「說」   (圖說:透過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早發現聽力損失問題,早接受療育課程) 快開學了,若孩童經醫師確診有輕度聽損,可向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洽詢,雅文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幫助聽損兒童學會「聽」與「說」,並助其融入普通學校就讀。若您需要進一步瞭解相關訊息,可上雅文基金會官網(www.chfn.org.tw)查詢,或撥打免費嬰幼兒聽力問題諮詢專線:0800-889-881或0800-800-832。

孕媽咪私密處易感染 保養這樣做?

孕媽咪私密處易感染 保養這樣做?#疾病‧預防

(撰文/Megan Chen) (諮詢/林新醫院婦產部副部主任林宗毅醫師) (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圖說:懷孕是女人最喜悅的事情,但要小心私密處感染唷!) 懷孕是女人最辛苦也最喜悅的過程,看著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對於迎接新生命的喜悅無人能比,然而,隨著懷孕的開始,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跟著改變,身體也開始產生各種症狀,「私密處感染」就是其中之一。想透過外用藥或內服藥來改善,又擔心對寶寶造成影響,到底懷孕期間對於私密處的預防之道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媽媽也保護胎兒呢?就讓醫師來告訴你。 荷爾蒙改變 孕媽咪私密處感染最大因素   (圖說:私密處常見黴菌或細菌感染,可從顏色、味道、形狀來判斷。) 「為什麼孕媽咪容易有私密處感染的症狀呢?」婦產科林宗毅醫師解釋,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女性孕期荷爾蒙的變化,懷孕期間女性動情素升高,會使得陰道分泌物增多,常讓孕媽咪感到黏膩不舒服,若再加上天氣悶熱,穿著不透氣的布料式褲裝,就很容易引發私密處不舒服。 至於常見的症狀有哪些?林醫師解釋,如果黴菌或細菌感染私密處的話,可以從分泌物的顏色、味道、形狀,以及有沒有不適感來做判斷,一般來講,正常的分泌物是無色無味,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但只要私處受到感染,分泌物可能會出現乳白、綠色的顏色,形狀也會變得黏稠,甚至會伴隨著搔癢、紅腫,嚴重連排尿都會有不舒服的刺痛感。 孕媽咪私密處感染 最好不要用藥?   (圖說:孕期私密處感染用藥會擔心,自然痊癒是最佳方式。) 很多人認為,孕媽咪因為肚子裡有寶寶,治療上最好不要用到藥物,林醫師認為,站在胎兒健康的立場,不使用藥物是最好的,但目前私密處常見用藥,也因考量到肚中胎兒,多半是不會影響懷孕安全,所以孕媽咪可以放心接受治療。 不過,林醫師說,最好、最棒的治療方式還是自己痊癒。林醫師補充,女性陰道本來就屬於弱酸性,裡頭住著乳酸桿菌來維持陰道弱酸性的環境,所以在發現自己陰道感染時,可藉著補充乳酸桿菌,及時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重新建立私密處正常菌種生長,讓乳酸桿菌重新成為陰道的優勢菌,這樣就不容易私密處感染。 益生菌產品 選擇有投入人體臨床試驗尤佳   (圖說:購買益生菌產品認明國家標章,最好有臨床試驗才可靠。) 雖然適量補充益生菌,尤其是乳酸桿菌能夠預防私密處感染,問題是,坊間產品那麼多,到底要怎麼選擇才正確?林醫師解釋,當然最好是有投入正式人體臨床試驗是最棒的,這是能證實產品安全性的最佳代言,另外,有沒有通過衛福部認證之檢驗機構如SGS、全國公證、德國杜夫萊茵等,檢驗合格也是很重要的,透過這幾點,就能選到優良的乳酸菌攢品。 至於補充多少量才是最適合的呢?林醫師表示,最大的重點是持續,量的部分,消費者按照產品的說明書使用即可;另外要注意的是,因為乳酸桿菌遇高溫會死亡,所以在攝取時應該搭配涼開水才對,早晨醒來或是睡前空腹用都很適合。 6生活習慣 避免私密處感染 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私密處感染的重要手段。林醫師分享,只要維持6項生活習慣,懷孕媽咪基本上就能避免私密處感染。 1)孕媽咪儘量穿裙裝,保持私密處的乾爽。 2)避免穿緊身褲襪。 3)如果有用護墊習慣的女性,最好要勤換護墊,大約每兩個小時就換一次是最適合。 4)喝的水量要夠,不要憋尿。 5)要懂得釋放壓力。 6)適度運動,不要久坐。

私密處這樣保養 更年期也能性福久久!

私密處這樣保養 更年期也能性福久久!#疾病‧預防

(撰文/Avon Huang) (諮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龍震宇醫師) (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圖說:更年期來臨,除了更年期的症狀外,私密處也是一大重點!) 更年期的到來,除了更年期症狀發生,也影響或傷害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健康與外觀,進而導致私密處老化,不少更年期婦女有陰道乾澀、搔癢、灼熱感,甚至細菌感染散發異味等困擾,卻因為視為正常現象而不予理會,或害羞不敢求診,直到影響與伴侶之間的性生活,才驚覺代誌大條!因此,對於更年期的私密處保養,應是每位女性的必學課題!  更年期的難言之隱 與陰道酸鹼值上升有關   (圖說:更年期來臨,除了更年期的症狀外,私密處也是一大重點!) 婦產科門診上經常遇到有些更年期女性欲言又止,害羞表示她停經後陰道乾澀、常常感染搔癢、加上性交疼痛、性慾降低長達1~2 年之久,有時還會合併頻尿、漏尿等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龍震宇醫師指出,門診中50歲以上的女性因更年期造成私密處困擾,而前來求診的比例高達一半以上, 龍醫師進一步說明,女性荷爾蒙不足會造成陰道酸鹼值上升,陰道中的益生菌乳酸桿菌減少就容易造成感染;也會造成尿道黏膜萎縮、空腔增加而產生輕微滲尿、尿失禁的狀況;在生殖系統方面則包括陰道變得鬆弛、陰道壁變薄、乾澀,造成性交疼痛而容易性趣缺缺的困擾,這些症狀一直都是許多更年期女性心中的難言之隱。 而女性面對更年期私密處感染病徵,龍醫師表示常見治療的方式有3種: 1)使用安全低劑量的荷爾蒙短期療法(3-6個月),但醫學研究顯示,服用動物性荷爾蒙藥物有可能讓乳癌及子宮內膜癌風險提高,因此有些女性對動物性荷爾蒙藥物產生疑慮,改從飲食或保健食品中攝取植物性雌激素。 2)在醫師建議處方下,使用陰道玻尿酸凝膠或含天然植物萃取的雌激素軟膏或凝膠。 3)陰道雷射治療,透過雷射光熱效應,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 更年期女性預防私密處感染 6件事一定要做   (圖說:預防更年期女性私密處困擾,緊身衣物盡量避免。) 至於更年期女性如何預防私密處感染呢?龍醫師提出以下6點,給女性做參考: 1)少穿緊身衣褲與不透氣合成纖維的衣物。 2)洗澡時不使用過熱的熱水沖洗私密處,泡湯也不宜超過半小時以上。很多女性會把私密處洗得太乾淨,洗完澡反而更乾燥,忍不住搔癢就易抓破皮而感染。 3)洗完澡擦拭乾淨再穿內褲,內褲要曬到全乾。 4)避免濫用陰道灌洗液及使用有芳香劑的女性衛生用品習慣。 5)多喝水,睡眠充足,及適當的紓解壓力和運動,也能促進陰道壁細胞正常代謝,減少乾澀、發炎的風險。 6)多食新鮮蔬果及含活性乳酸菌優格。 另外,醫師也提醒,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高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適時補充益生菌保健品 降低私密處感染風險   (圖說:挑選益生菌產品,首重SNQ與臨床實驗,才買的安心吃的有效。) 龍醫師說明,陰道益生菌中最主要的就是乳酸桿菌,坊間也有許多的乳酸菌飲料及營養品,但是大多缺乏嚴謹的臨床試驗來證實效果,除了平日飲食可以多食新鮮蔬果及含活性乳酸菌優格外,也可選擇適合自己保健品來補充。不過,龍醫師提醒,若出現更年期相關病徵,除了應就醫診治外,在挑選營養補充品時,可以選擇有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及具有嚴謹科學實證的產品,在產品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才具有可信度。 龍醫師也呼籲,更年期女性常出現陰道乾燥、搔癢、尿失禁及反覆性尿道感染等症狀,雖然不會致命,卻時時困擾著大多數的停經婦女。但慶幸的是,只要婦女朋友願意就醫,大多數泌尿生殖道老化的問題皆可迎刃而解。

OL久坐、水喝不夠 小心「妹妹」鬧脾氣!

OL久坐、水喝不夠 小心「妹妹」鬧脾氣!#疾病‧預防

(撰文/Avon Huang) (諮詢/台北榮總婦產科何積泓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圖說:職業女性常求好心切,一忙起來連水都忘記喝!) 現代女性,常常家庭事業兩頭燒,想要生活又要賣命給工作,上班族女性一旦忙碌起來,常會一連坐上好幾個小時,好不容易喘氣喝口水,當尿意一來,卻也因為工作而憋尿,或者乾脆不喝水,這樣的情況,每天都在上演,久而久之下來,這些壞習慣容易為私密處帶來感染的風險,若忽略初期的感染症狀而延誤就醫,反而會釀成更嚴重的疾病!上班族女性該如何照顧私密處呢?就讓醫師來告訴你。 細菌性+霉菌性 私密處感染2大主因   (圖說:私密處感染除了常見2大主因,水喝不夠也是易造成的原因之一。) 台北榮總婦產科何積泓醫師表示,在婦產科門診中,時常可以看見因私密處感染引發陰道發炎的女性OL患者來求診,其中常見的包括細菌性陰道炎及霉菌性(念珠菌)陰道炎。有些患者甚至會有反覆性發炎的情況,三不五時就要到婦產科門診報到。 何醫師解釋,念珠菌是一種真菌(黴菌)類的微生物,有數十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也是最常見的陰道發炎原因,其症狀為陰道或外陰部搔癢、外陰部紅腫,且帶有白色濃稠、似起士狀的分泌物。大部分女性的陰道原本就有念珠菌的存在,而陰道中的乳酸菌會抑制念珠菌生長,只是乳酸菌濃度一旦下降,陰道pH值上昇,念珠菌就會增生,導致念珠菌陰道炎發生。 而細菌性陰道炎通常與性行為相關,原因是陰道pH值改變,另外習慣性經常的陰道灌洗、使用含有芳香劑的女性衛生用品,也可能會改變正常陰道酸鹼值而誘發細菌性陰道炎,它的特徵為陰道產生灰白色的分泌物而帶有魚腥味。  除了細菌性與霉菌性感染,對長期久坐的OL來說,水喝不夠、生理期來棉墊未定時更換、喜歡穿著緊身衣褲、如廁擦拭方向錯誤,或過度濫用陰道清潔液清洗陰道者,都會導致陰道細菌孳生,使陰道發炎發生。 預防勝於治療 5點擺脫惱人私密處困擾   (圖說:常見治療方式有塞劑或藥膏,但復發率高,建議從生活作息開始改變。) 至於私密處感染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有哪些呢?何醫師表示,一般常見的治療方式是抗細菌或抗霉菌的陰道塞劑或藥膏治療,通常是在睡前將栓劑塞入陰道中,這種病症的治癒率高,但是再感染的比例也高。何醫師解釋主要原因就在於,陰道原本具有保護作用的益生菌環境,因為發炎而破壞之後,始終未能重建,所以感染復發的機會就大增。 因此,與其等到感染後再來治療,不如從生活作息開始改變,何醫師提出5點,讓女性做參考:1、少穿緊身衣褲與不透氣合成纖維的衣物。2、洗完澡要擦拭乾淨再穿內褲,內褲要曬到全乾。3、非生理期不要使用護墊。4、避免濫用陰道灌洗液,及使用有芳香劑的女性衛生用品習慣、5、多喝水,保持睡眠充足,適當的紓解壓力和運動。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以及嗜吃甜食者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選對益生菌保健食品 讓你對私密處感染說不   (圖說:適量攝取益生菌可預防私密處感染,切勿相信偏方。) 其實,若想避免私密處感染反覆發生,何醫師補充:『想要固本培元,就得從恢復陰道的益生菌下手,重建陰道的保護作用。』陰道益生菌中最主要的就是乳酸菌,坊間也有許多的乳酸菌飲料及藥劑,但是大多缺乏嚴謹的臨床試驗來證實效果,甚至有婦女聽信偏方,以養樂多飲料灌洗陰道,反而造成嚴重的陰道發炎。所以,建議女性平日飲食可以多食新鮮蔬果及含活性乳酸菌優格,若擔心市售產品含糖量太高,則可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來補充。 至於市售益生菌保健品琳瑯滿目,要如何選擇才可以吃得安心呢?何醫師提出以下4點,讓女性進行評估:1、包裝需有清楚標示成份。2、建議挑選多活菌成份產品。3、認明通過衛福部認證之檢驗機構,如SGS、全國公證、德國杜夫萊茵等品質檢驗合格;或是具有SNQ國家品質標章。4、產品生產製造為藥品級而非食品級廠商,藥品級生產較嚴謹,有一定規範,相對比較有保障。何醫師補充,良好的益生菌保健品雖可改善陰道環境,但女性若有嚴重私密處感染問題,仍要諮詢專業醫師,接受正確的治療,切勿迷信偏方,而加重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