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

眩暈、流鼻血、手指麻…..冬季天冷溫差大小心腦中風前兆

眩暈、流鼻血、手指麻…..冬季天冷溫差大小心腦中風前兆#頭暈

「醫生,我頭好痛呀!是不是快中風了,醫師我腳麻頭暈?是不是快中風了」天氣一冷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常常緊張個半死以為自己快要中風,確實中風前的許多徵兆千萬不得不小心,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均可能以急性頭痛開始,身體血管有阻塞或視神經有壓迫,通常也是以手麻腳麻為表徵,所以提高警覺這個觀念絕對是正確的,但是不要過度緊張,因為中風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以外常常還會伴隨其他神經症狀,如半邊肢體無力、單側感覺異常、語言障礙、行為變化或意識改變,當有這些狀況出現,才需要盡快去急診,不然是建議先以中醫針灸治療為優先,因為中醫對於改善微循環是非常有療效的。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師吳宛容中醫師表示現代上班族久坐、運動量少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這多半與氣滯血瘀體質相關 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或是淋巴回流不佳,而囤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間,都統稱為血瘀。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大多與心臟與血管的循環有關。  如何觀察自己有氣滯血瘀的體質呢首先觀察舌下絡脈是否有瘀斑、面色是否晦暗唇色是否紫暗。嚴重的血瘀容易成為血栓、出血、腦中風、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血瘀會產生實質性的病理產物,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早期病變、形成、生長變大,直到最後崩潰堵塞血管,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嚴重阻礙血液流動,出現頭疼、頭暈等症狀的時候才來就診,其實在這之前斑塊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沒有人注意。年紀的增長也會造成管腔的狹窄,所以斑塊塞到哪,就是哪裡中風,如果被診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是下肢動脈血管被斑塊阻塞導致血流不暢,而形成腿的酸脹疼麻。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師吳宛容中醫師說明中藥對於斑塊的處理常常用丹參、 天麻、三七、山楂、烏藥、桃仁、紅花,其中地龍與水蛭對於斑塊的處理效果是最佳的,如中醫很有名的方劑抵擋湯與補陽還伍湯裡面就有這類型的蟲類用藥。蚯蚓即是中醫俗稱的地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地龍性不寒不燥,有清熱、怯風活絡、活血化瘀、治療氣虛血滯、氣喘胸悶、 心悸氣促之效」。活血化瘀的中藥在使用前還是建議先諮詢一下醫師的建議,如果本身就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就不建議再重用,怕而造成出血及溶血的狀況,四肢容易瘀青、皮膚容易冒出細小紅點的人也要注意,因為這代表你的血管比較脆弱,不適合再補充具有通絡血作用的保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本身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否有在吃活血化瘀的中藥配方。包括冬季進補常用的當歸、丹參、川芎、川七、紅花、洛神等食材也都具有活血的效果,再搭配上要先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才對。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師吳宛容中醫師說要預防腦中風,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平日飲食注意營養均衡也是預防小中風的要訣。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此選擇順序: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例如蝦、蟹、魷魚等食物。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 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增加病情的惡化,所以不僅是食用鹽需要留意,避免過量以外,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來預防中風的。

一起床就噁心、頭暈?恐是前庭功能退化!醫教你按「5穴位」有效舒緩

一起床就噁心、頭暈?恐是前庭功能退化!醫教你按「5穴位」有效舒緩#頭暈

天氣變化大,不僅容易造成感冒,還可能會增加眩暈的發生。70歲黃奶奶最近飽受眩暈困擾,尤其是在起床或姿勢移動的時候更加明顯,經中醫治療並透過針灸、按時服藥後,狀況明顯改善。門諾醫院壽豐分院中醫師唐漢維表示,眩暈除能用藥、針灸改善,也推薦對應「5大穴位」舒緩症狀,平時可多按摩保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

7旬婦「頭暈、流鼻血」10年治不好?耳鼻喉醫揪元凶竟罹「這罕病」

7旬婦「頭暈、流鼻血」10年治不好?耳鼻喉醫揪元凶竟罹「這罕病」#頭暈

台中69歲黃女士10多年來,一直因頭暈問題困擾不已,曾經至台中各大醫院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和心臟科求診,始終未能找到頭暈的根本原因。近日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醫師發現她長期流鼻血,並在下唇發現一些類似血管瘤的小突起,內視鏡檢查有出血現象,加上眼白非常白,走進診間時明顯無力、呼吸急促,懷疑她可能患有「遺傳性出血性血管增生症」。

老婦頭暈吃藥2年未改善⋯竟是「狹心症」害的!醫示警:9類人小心

老婦頭暈吃藥2年未改善⋯竟是「狹心症」害的!醫示警:9類人小心#頭暈

一名70歲老太太,之前有頭暈症狀,至他院耳鼻喉科就診,未查出有眩暈症等相關病因,但為治療仍持續服用止暈藥達2年,不過因症狀持續未改善。後續,再至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病人右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下壁缺氧,確診為「狹心症」。所幸,經心血管中心醫師以氣球擴張術,將狹窄血管內壁撐起,重建血流後,病人不再頭暈⋯

頭暈虛弱竟因身體缺水!網議「3大脫水警訊」小心這1種已嚴重脫水

頭暈虛弱竟因身體缺水!網議「3大脫水警訊」小心這1種已嚴重脫水#頭暈

夏季氣候酷熱,在外活動時常需要曝曬在大太陽下,令人滿身大汗,若水分流失過多又未及時補充,則容易導致身體脫水的情形。以下整理出網友熱議「3大脫水徵兆」,包括頭暈、肌肉虛弱、常常口乾舌燥等症狀,預先做好補水準備,才能預防脫水情形發生。至於不愛喝白開水該怎麼補水?中醫師也提供了加味小秘方。

尿量減少、倦怠頭暈⋯當心「急性腎損傷」7尿毒症狀:腎功能已壞掉

尿量減少、倦怠頭暈⋯當心「急性腎損傷」7尿毒症狀:腎功能已壞掉#頭暈

一位77歲婦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史,平時吃藥控制,但在一週前吃到不新鮮食物出現腹瀉,到診所就醫卻未改善,親友擔心她多日腹瀉身體虛弱,好意買養身雞精補充體力,不料,病患不但情況未改善,反而感到頭暈、出現全身無力症狀,送急診檢查後顯示腎衰竭合併嚴重高血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