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中風非老年專利!青壯三高族群要留意

中風非老年專利!青壯三高族群要留意#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日強烈冷氣團報到,氣溫下探10度,天氣冷、溫差大正是中風好發季節,未滿30歲年輕男性因中風而送醫並非單一個案。醫師提醒,近來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不佳,中風已非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亦可能遭中風突襲,定期量血壓是掌握身體狀況的不二法門。長期忽視高血壓 天冷促中風發作一名男性未滿30歲,因長期值夜班、飲食習慣不佳,偏好高油高鹽,加上抽菸且無固定運動習慣,成為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一族。發生突然講不出話、昏迷不醒、肢體癱瘓的症狀,遭親友緊急送醫。醫師診治後發現病因是俗稱腦中風的「自發性腦出血」。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杜肇偉說明腦出血分為外傷性腦出血和自發性腦出血(腦中風),後者導致原因為腦退化、血管脆弱導致血管破裂,一般好發年齡層約為60歲以上,佔比達5成。上述病人年紀輕實屬罕見,杜肇偉醫師進一步診斷,發現病人長期忽視高血壓,疏於就醫導致疾病發作。中風約1/3會留下後遺症、1/3嚴重殘障或死亡高血壓是身體警訊,長期輕忽恐成隱形殺手。杜肇偉醫師表示,近年因國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不佳,三高越趨年輕化。若是季節交替、氣溫冷熱急遽變化,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中風發生機率也可能提高。同時,抽菸、飲酒、沒有運動習慣、作息日夜顛倒也是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杜肇偉醫師提醒,高血壓並不能只靠吃藥控制,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每天早晚定時各一次,養成習慣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中風是臺灣十大死因的第4名,腦中風病人1/3恢復良好,1/3會遺留下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後遺症,另1/3會導致嚴重殘障或死亡。身邊親友若突然出現一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症狀,極有可能是中風,須盡快送醫急救。

外出辦年貨 禦寒之道好「心」年

外出辦年貨 禦寒之道好「心」年#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開始採買年貨,為歡慶年節活動提前做準備。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未來一週天氣冷颼颼,23日北部最低溫約降至11度,24日清晨持續低溫,西半部日夜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在年節前外出採買年貨時,需穿著禦寒衣物,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保暖,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外套,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的衣物。另外年終尾牙聚餐時節,別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減少高鹽、高油及高熱量與過度加工食品,多攝取蔬果及喝溫熱開水。氣溫降低血壓升高 保暖措施要做足每當溫度降低或氣溫驟降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也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風險,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長輩,不適合在天氣最冷的清早外出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採買年貨時,同時也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除了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帽子和圍巾是保暖2大必備品。如有天冷及風雨,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的外套,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並建議結伴同行,相互照應。此外年關將近,吃尾牙、忘年會場合比平時來得多,別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挑選多蔬菜、豆類、白肉及少肥油的菜色,並可請餐廳調整上菜順序,先享用蔬菜及水果,增加飽足感。減少大魚大肉的攝取,高鹽加工食品淺嚐即止,降低身體不必要的腸胃及三高失控等負擔。聚餐結束,外出返家時務必做好保暖措施,減少往返室內、戶外間溫度驟變對心血管的影響。辨明心臟病、中風徵兆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每次天氣一變冷,心血管疾病因身體不適就診病人就會增加。國民健康署提醒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不能間斷。規律服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天天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減少天冷造成心血管的健康影響。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1) 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立即就醫接受治療。2) 中風徵兆/牢記「臨微不亂」口訣,辨別中風4步驟,把握「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1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減少罹患死亡及病後遺存功能障礙的機率。相關宣導衛教影片請參考https://goo.gl/DGxYX8及台灣腦中風學會修編的「腦中風防治手冊」。

兒童也會中風!別錯失復健黃金期

兒童也會中風!別錯失復健黃金期#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年僅小學3年級的男孩,日前因在家中劇烈頭痛伴隨半側無力至急診就診,經檢查後發現為右腦缺血性腦中風,造成左側肢體無力。家長得知檢查結果後驚訝不已,表示孩子從小未有特殊疾病,且家中無遺傳病史。兒童腦中風徵兆和成人不同 包括劇烈頭痛、嘔吐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王貞懿表示,臨床上兒童中風的徵兆和成人中風的徵兆「FAST」有所不同,兒童中風症狀有劇烈頭痛、嘔吐、嗜睡、頭暈、失去平衡或協調等。兒童腦中風的原因跟成年人不太一樣,成年人中風原因大都和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管硬化等慢性疾病有關,而兒童腦中風的因素就複雜許多,包含心臟疾病、血液疾病、微生物感染、血管病變等,臨床上需要詳細評估才能釐清病因。小兒中風治療 把握黃金期3至6個月王貞懿職能治療師說明,小兒中風後的治療黃金期為3至6個月,在此期間藉由復健訓練提升功能相當重要。雖然文獻上指出兒童中風會造成一定比例的功能障礙,但藉由密集復健訓練,可以提高功能恢復的機會。中風可能影響生活功能的執行,家長應該及早讓孩童自行執行日常生活功能,如吃飯、穿脫衣物等,預防後續的功能退化及依賴。另外中風後兒童因肢體失能帶來的挫折感,可藉由專業人員介入幫助孩童進行心理調適和應對策略,家長也應陪伴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

天冷好發高血壓 這些奪命徵兆要注意

天冷好發高血壓 這些奪命徵兆要注意#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氣冷颼颼。因應接下來的冷天氣,國民健康署提醒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氣溫降低、溫度驟降血壓易升高 增心臟病、中風率聖誕節、跨年活動即將到來,目前也正值流感流行期,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時,記得戴口罩、注意保暖。每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血管內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注意心臟病及中風徵兆 盡速就醫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不能間斷,規律服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天天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減少天冷造成的影響。長者及高風險民眾溫差大時,仍應注意三高控制、健康飲食、保暖措施及避免菸害,如果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請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中風徵兆/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1) 「F」-FACE/微笑或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 「A」-ARM/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 「S」-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 「T」-TIME/當上面3種症狀出現其中1種,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時間。

心律不整不一定有症狀 嚴重恐中風!

心律不整不一定有症狀 嚴重恐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8歲的徐女士多年前開始心悸不適,固定在診所就診、定時服藥。但近幾個月心悸、胸悶益發嚴重,發作時間拉長,經常連4、5個小時間歇發作無法平復,甚至伴隨頭暈,噁心。檢查確定為「心室早期收縮」的心律不整,執行心導管3D立體定位熱射頻燒灼術,解決心頭大患。徐女士復原良好,住院2天後出院。心律不整種類多 大致可歸類為3種情況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說明,心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而心臟電氣傳導系統能主宰心臟跳動收縮。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至100下,如果心臟電氣傳導系統發生異常,出現不正常心跳,就是心律不整。心律不整種類繁多,大致可歸類出3種情況:1) 早期收縮/心室或心房收到正常心臟傳導系統傳來的訊號前,便自行跳動而產生不規則心跳。如心室早期收縮、心房早期收縮。2) 快速心律/與心臟異常放電或異常傳導等有關,會依發生位置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如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頻脈等。3) 慢速心律/心臟結構異常者較常發生。如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礙。台灣約1%人口有心房顫動問題張耀庭醫師說明,心律不整是常見心臟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心房顫動」約占台灣人口1%,比例相當高。上述徐女士的心室早期收縮,會因是否合併其他心臟疾病而有不同的發生率及預後。病患求診心臟內科時,醫師會詢問病史、以心電圖檢查診斷,無法判斷時,則會藉24小時心電圖、運動耐受性心電圖、心導管電氣生理檢查等方式,進一步判斷。不同類型的心律不整會有不同機轉及表現。醫師依患者罹病類型決定要以藥物治療、裝置人工心臟節律器或心臟電氣燒灼術治療。心臟熱射頻燒灼術 治療成功率高心臟電氣燒灼是以高射頻能量經電極導管將不正常的心臟異常放電或異常傳導路徑破壞,阻斷不正常心律的技術。心臟熱射頻燒灼術在心室出口處的心室早期收縮心律不整,治療成功率達85-92%。過往沒有3D技術時,使用導管在偌大心臟找尋問題點猶如大海撈針,耗時、成功率不高。3D立體定位利用電腦儀器將心臟腔室用定位導管建構出三度空間立體圖,利用影像畫面協助醫師看到心律過速的來源與路徑,大幅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成功率、增加安全性。然而3D立體心導管電氣燒灼術屬於侵入性技術,有風險存在,加上並未適用於所有心律不整,民眾如有需求應與心臟科醫師討論治療方針再決定。心律不整不一定有症狀 嚴重可能中風、休克張耀庭醫師提醒,心律不整發作時不一定會感到不適,有些患者甚至毫無症狀。但嚴重時卻可能導致中風、休克、心臟衰竭、猝死等嚴重併發症,不可掉以輕心。出現不適症狀時,必須儘早就診找出病因,確定心律不整類型,極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中風後痙攣難復健 肉毒桿菌注射舒緩

中風後痙攣難復健 肉毒桿菌注射舒緩#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9歲的洪先生在國小擔任美勞老師,去年10月因急性腦梗塞中風,造成左半邊肢體偏癱無力,雖然積極復健想回復正常生活,但因疼痛性痙攣,造成肩膀緊繃、手肘打不直,手心更會緊握拳頭無法打開,感到非常挫折。後來到神經內科就醫施打肉毒桿菌治療,中風後疼痛性痙攣明顯消失,也讓復健效果持續增加,逐步恢復生活自理。中風病人通常有半邊肢體癱瘓無力情況大林慈濟醫院神竟內科醫師劉瑞貞表示,中風病人通常有半邊肢體癱瘓無力情況,病發1個月內,約有2成病人的手部會出現不正常收縮,導致復健受阻,成效不彰;直到3個月左右,約4成的病人在出力時,會遇到強大的張力,感受到嚴重的疼痛感。針對中風病人,一般神經內科醫師幾乎都使用口服抗痙攣的藥,但藥品將發揮全身性作用,吃完後就昏昏沉沉無法復健,病人也會拒絕吃藥;另一種用在沒有辦法治療的痙攣性患者,可採用全面性的神經阻斷術來改善,但這類治療屬於不可逆的手術。肉毒桿菌素則是取口服用藥與手術的中間值,能依病人情況不同來量身訂作,針對每一塊肌肉施打不同的劑量,讓病人痙攣在沒有副作用下得到最好的效果。肉毒桿菌素注射 減少疼痛性痙攣目前健保針對手部痙攣給予3次的治療機會,為了減輕患者生活負擔,醫護人員會先協助申請肉毒桿菌素注射健保治療。劉瑞貞醫師表示,開始施打肉毒桿菌素7到10天後,疼痛感消失,關節變很鬆。大約3到4個月後,緊度又會慢慢回來,當病人復健的成效愈來愈高,需要肉毒桿菌的劑量也會逐步減輕。劉瑞貞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扮演的角色是消除疼痛性的痙攣,讓張力下降,使病人更有力氣及耐心去接受大量復健,復原效果也會更好。由於中風後3至6個月為復健治療黃金期,建議中風病人初期就到神經內科門診評估,越早接受治療,效果會越好。

中風失智率高3成!當心血管性失智症

中風失智率高3成!當心血管性失智症#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病患家屬阿強說,爸爸中風後,他已經很努力帶爸爸去復健了,卻沒有太大起色。近來,爸爸經常會自己偷偷跑出門,怎麼說都說不聽,好幾次花了幾個小時在大街小巷奔走才將爸爸找回來。因為他是主要照顧者,又要外出工作,蠟燭兩頭燒,他也嘗試鎖門,爸爸卻還是自己開門出去。直到他在網路發文,有網友提醒他,爸爸會不會是中風後引發失智症呢?最好去檢查看看,他也懷疑:中風真的會引發失智症嗎?中風失智高3成「中風後確實可能發生血管性失智,中風患者失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三成,而且中風也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提醒,如果在中風後三個月內患者的認知功能有明顯變化,可能要預防失智的可能性。中風患者發生失智的比例有多高?徐文俊說很難計算,因為每個人一生中約有20%的機率至少發生一次中風。腦中風可大可小,長庚醫院過去就分析在該院進行「腦神經高階健檢」的民眾資料時,發現竟有近兩成受檢者曾發生過沒有症狀的腦中風。血管性失智,可能是因為一次大中風引起,也可能是經由多次沒有症狀的小中風累積而發生。因為中風本身會造成腦組織壞死;就像膠片唱盤,或是電腦光碟,即使只有一個小點狀的損壞,都可能引起唱片不斷跳針、光碟卡住。哪些部位的中風容易引起失智?1) 視丘部位的中風/視丘為腦部重要神經通路經過,若中風阻斷易引起失憶。2) 角迴區/為大腦重要訊息彙整區。3) 尾核/為通往額葉指揮中心的中繼站。4) 和記憶特別有關的巴貝茲迴路。5) 在邊緣系統和後側關聯區。但並非其他部位就不重要,當腦部組織損傷到達某一臨界點時,腦部失去代償能力,或多次大大小小的中風累積而造成加成效應,使受傷的腦組織到達引起失智症的量,都可能造成失智。哪些狀況可能顯示有血管性失智?1) 通常容易合併憂鬱症。2) 容易合併步態變小、走路不穩等巴金森氏症的運動性障礙。3) 感覺患者的狀況每況愈下,病患家屬常形容「階梯式變壞」,一次比一次差。這些有助中風後認知改善1) 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2) 協助排除患者的情緒障礙。3) 平常慢慢做認知學習。徐文俊說,所幸中風的患者大多有進步的空間。過去也有統計,有些患者初期認為有認智功能損傷有失智狀況,但是復健一年後評估卻又是正常的;所以家屬要協助患者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惡化的危險因子。很多中風後的失智,首先出現的不是失憶,而是情緒障礙,所以要幫助患者情緒的控制;也要像教剛在學習的孩子一樣,看小圖卡認物、讀字、讀報等等,幫助患者平常認知上的促進練習,慢慢的進步。照顧者可尋求協助徐文俊建議,家屬如果覺得患者有狀況,到醫院回診的時候可以詢問醫師,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如果確診是中風後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可以諮詢醫院的個案管理師,依照患者的狀況申請重大傷病卡、殘障手冊等。現在的長照服務其實幾乎就是失智症照顧服務,透過諮詢尋求符合各別需求的醫療資源。(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胸口長期悶痛小心!心房顫動恐致中風

胸口長期悶痛小心!心房顫動恐致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的老婦雖無嚴重疾病纏身,但胸口長期出現陣陣悶痛,某日突然出現半邊無力症狀,由於上個月老婦丈夫才因中風送醫,兒女機靈察覺有異,即刻將老婦送急診,醫院也隨即啟動中風搶救機制,在黃金時間內透過導管手術將血塊取出,讓老婦脫離險境,癱瘓的半邊也恢復功能,事後確診本次中風為心房顫動引起,為降低日後再次中風,老婦聽從醫囑開始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以預防類似的狀況再次發生。心房顫動以老年居多 但中壯年也不容輕忽!收治上述案例的臺大醫院心臟內科游治節醫師說明,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可能ㄧ發作就心悸或呼吸困難,促使患者不得不盡快就醫,也有可能無明顯症狀,或發生症狀時選擇隱忍,此舉動將使得患者因習慣而耽誤治療,往往等到心房已擴大纖維化,甚至導致心臟衰竭才就醫,此時想要試圖矯正回正常心律或改善心臟功能,可能為時已晚。心房顫動治療愈早開始,無論是對疾病或是對中風預防才愈有利。游治節醫師指出,尤其80歲以上年長者,每10人就有1人罹患心房顫動,但也有不少三、四十歲的中壯年,因為其他因素而提前引起心房顫動;因此,任何小症狀都切勿輕忽,心房顫動已是現代不容忽視的文明疾病。守護心臟降低意外風險 專一反轉劑全方位守備游治節醫師解釋,心房顫動為什麼會容易引發中風,主要是因為心房顫動會使心臟內的血液滯流而產生血塊,當血塊從心臟內壁上脫落,並隨血液流入腦中,便會造成腦中風;對此,患者可透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降低血液栓塞的機率。然而,抗凝血劑顧名思義便是使血液不易凝結,倘若患者因意外大量出血或需要緊急手術時,需要在短時間恢復凝血功能,此時專一反轉劑便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短時間即反轉抗凝血功能,使患者能盡速接受下一步治療或急救;因此,有反轉劑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守護心臟的同時,也能讓患者保有風險管理的守備之力。心房顫動從小地方注意 聆聽身體發出的警訊最後,游治節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應從日常注意著手,當生活作息不正常時,自律神經失調或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就容易引起心律不整,至於危險因子包含瓣膜異常、甲狀腺亢進、貧血、呼吸中止症候群等,或是有抽菸、喝酒習慣等也都容易引起心房顫動。當發覺自己時常出現胸悶、心悸、喘等症狀時,千萬不要忽視這些身體發出的警訊,應盡速就醫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與預防併發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