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元前2400年,古希臘人就使用含有阿斯匹靈(Aspirin)的柳樹皮來幫助病患解熱、鎮痛,到了現今社會,阿斯匹靈雖然比較少用來解熱鎮痛,但他卻因另一種療效出現在民眾用藥中,幫助預防血栓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阿斯匹靈的相關研究。
早在西元前2400年,古希臘人就使用含有阿斯匹靈(Aspirin)的柳樹皮來幫助病患解熱、鎮痛,到了現今社會,阿斯匹靈雖然比較少用來解熱鎮痛,但他卻因另一種療效出現在民眾用藥中,幫助預防血栓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阿斯匹靈的相關研究。
許多中風患者在中風之前其實就發生「小中風」的徵兆,不過因為症狀通常會在24小時內消失,而容易被忽略。到底小中風的病癥有那些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提醒冬季日夜溫差大,民眾應留意小中風5大徵兆,掌握小中風病徵才能及早預防維持身體健康,預防未來腦中風的更大風險。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好好的,卻被診斷出中風呢?腦中風是指突發性的腦部某一區血管發生堵塞或破裂,造成該區腦細胞死亡或損傷,進而導致該區支配的肢體、認知、語言或吞嚥功能出現障礙。《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整理不同類型的中風,當受傷位置不同,伴隨症狀也會不同。
冬季氣溫驟降,隨著聖誕節、跨年活動接踵而至,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歡慶佳節時應做好保暖,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高齡長者及三高族群,更應採取正確的抗寒方式,特別是頭頸與四肢的保暖,留意心臟病及中風大警訊,也要注意避免喝酒暖身、取暖燙傷等2大NG行為,慎防低溫帶來的健康傷害。
30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柏霖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全台冷吱吱!今年首波冷氣團強襲,氣溫明顯急凍,而劇烈降溫對心血管健康可能造成危害。對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分享「寒冬護心指南」,讓民眾在寒冷的冬季裡,保持溫暖舒適,減少對心血管的負擔;國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提醒,低溫或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容易使血壓上升,在長者尤其明顯,有服藥的民眾建議規律服藥。
寒流來襲恐增中風風險!近期迎來首波大陸冷氣團,研究顯示,低溫與腦出血型中風具有高度相關性,當氣溫低於攝氏20度時,心房顫動引發血栓所造成的栓塞性中風風險亦顯著升高;尤其寒流來襲時,氣溫低於攝氏10度,更容易導致中風,呼籲若有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
入冬小心腦中風,許多中風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還要當心中風後肢體痙攣造成失能。鍾先生在33歲時,體重達133公斤,某日上班途中出現嚴重頭暈症狀,說話、走路嘴巴歪斜,左半身中風失去知覺,緊急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爸媽、妹妹輪流照顧他,讓家人工作、照護兩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