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有圖》中風肌肉痙攣怎麼辦?嚴重程度、治療選擇一次看

有圖》中風肌肉痙攣怎麼辦?嚴重程度、治療選擇一次看#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急性腦中風常年佔據台灣10大死因之一,也是造成肢體殘障的重要原因。根據台灣腦中風登錄統計,缺血性中風病人在1個月後仍然有超過6成的人需依賴他人照顧。其中肢體肌肉痙攣是急性腦中風後常見的合併症,臨床上稱為腦中風後痙攣(post-stroke spasticity,PSS),不僅會造成照顧的困難、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也會影響神經功能的恢復,因此如何及早介入治療就很重要。什麼是腦中風後痙攣?腦中風除了會引發肢體無力,一部分的病人也會併發痙攣使肌肉容易呈現高張狀態,出現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以及不正常的肢體擺位,進而導致關節活動角度受限、軟組織僵化及疼痛等表現。會產生痙攣的狀況主要有兩種,第1種是因為中風後,大腦對於周邊的肌肉控制力下降,原本可以抑制肌肉運動神經興奮的功能喪失,使得肌肉不自主的抽動或緊縮。第2種是因產生痙攣以後,肌肉退化,結締組織增生,軟組織纖維化,進而導致關節僵硬、變形,進一步加劇痙攣的情況。若是不進一步治療,不僅會增加照顧上負擔,也會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腦中風後痙攣盛行率與好發位置根據統計,腦中風後痙攣在腦中風後1年的盛行率約25%至43%。最常發生於手肘(79%)、手腕(66%)、 腳踝(66%)及肩膀(58%)等關節。在臨床上會使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來評估肌肉痙攣的狀況,若是MAS在3級以上,就代表痙攣嚴重度足以影響肢體動作功能或活動表現,被稱為失能性痙攣(disabling spasticity),根據統計上肢(18.9%)比起下肢(5.5%)更容易出現此種狀況。  中風後攣縮治療目前臨床上改善中風後攣縮的方法常見以下幾點:藥物、手術、復健等幾個面向。(1)常見的藥物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Botulinum Toxin-A):肉毒桿菌素是目前多個指引認同並且強烈建議的使用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改善被動功能(像增加關節活動度和減少阻力)、降低攣縮帶來的疼痛、於下肢部分可以增加步態速度,但並無法增加肢體與手部的主動運動能力。施打肉毒桿菌素的時間,目前沒有統一明確建議。一般來說以中風後6個月為切點,分為早期注射(6個月內),以 及晚期注射(滿6個月後) 。晚期注射根據目前研究都效果顯著;早期注射目前雖然目前研究證據不夠明確,不過若在中風後3到6個月內施打,已有明確療效。口服抗痙攣藥:雖然能有效舒緩張力造成的不適,然而疲倦、嗜睡、肌肉更加無力等副作用,反而會引響後續復健的情況,因此通常是採小劑量的方式來使用,並且洗腎的病人若要使用,需特別注意。(2)手術治療當痙攣已影響生理結構的問題,像:攣縮後肌肉或肌腱縮短、關節變形,才會進行像是肌腱轉移術、阿基里斯腱增長術等等的手術治療。根據過往研究發現,以外科手術處理之後,因肢體痙攣失能的患者可以改善移動能力、較能穿正常的鞋子、以及減少輔具的穿戴需求。(3)復健治療常見的復健治療包括拉筋運動、擺位與固定、儀器治療等等。若痙攣評估MAS ≥ 2或合併疼痛情形,醫生一般會先採取口服藥物或局部注射治療,幫助緩解症狀以後的,再針對攣縮的關節與肌肉進行相關的復健治療。但若痙攣症狀不顯著(MAS < 2)且未合併疼痛情形,也可以直接進行復健。雖然痙攣並不是造成病人活動受限的主要因素,但積極的治療痙攣可以減少後續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可以增強病人的日常活動能力,也可以讓中風照護者在照顧時的便利性增加,對於病人與照顧者都有積極的影響!(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腦中風後肌肉痙攣不可忽視,適當的復健治療以及肉毒桿菌素可以改善情況!)

未40就中風,原來是心房顫動作祟!心臟科醫圖文解說

未40就中風,原來是心房顫動作祟!心臟科醫圖文解說#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先生對工作非常投入,雖然壓力很大,但正值壯年的他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未滿40歲的他,卻突然中風了。 台中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鴻回憶,C先生當時是因感到手腳無力,所以趕緊就醫,確診為栓塞性中風。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心房顫動,而且還有卵圓孔未關閉的狀況。 C先生平時喜歡騎腳踏車,但是常常在衝刺時感到使不上力,心跳非常快,很不舒服;偶爾也會感到頭暈、胸悶、疲倦,只是休息一陣子後便改善。陣發性心房顫動容易被輕忽的原因就在於,患者平時心跳節律都很正常,但是會在某些時候出現短暫、間歇性的心房顫動,導致心悸等不適。 「我們利用電氣燒灼術治療心房顫動,並把卵圓孔用閉合器關閉起來。」李政鴻表示,「中風的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對於人生的看法也有些改變。從前都是拼命工作,現在他曉得生命中不是只有工作,必須好好照顧身體,才不會透支健康。我也提醒他,運動不能過度,騎腳踏車不必像從前那麼拚,畢竟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成績。」 心房顫動4至6成常無感心房顫動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般,不再規律收縮。根據統計,有4至6成的患者並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症狀表現比較輕微,可能是倦怠、全身無力;嚴重一點,會感到胸悶、胸痛、活動會喘;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心跳非常快的時候,心輸出量變差,患者的日常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感到明顯不適,臨床表現非常多樣,而且部分患者屬於陣發性心房顫動,時好時壞,李政鴻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偶爾可以摸摸脈搏,若是發現脈搏不規則,要盡快就醫。 使用心電圖便能診斷心房顫動,若是發作較頻繁、症狀較明顯,早期診斷的機率就比較高,如果做檢查時沒有偵測到心房顫動發作,可以做24小時心電圖,甚至是連續7天到14天的長時間監測,有助增加診斷率。 心房顫動不治療,小心中風跟著來心房顫動雖然是心臟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併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心房顫動可能使心房裡的血液凝結形成血栓,當血栓打到腦血管裡,就是腦中風;根據臨床經驗,當血栓打到腸子的血管,會造成腸子缺血、壞死,就是腸中風;當血栓打到腎臟的血管,會出現突發性腰痛,就是腎臟中風;當血栓打到四肢的血管,會出現手腳無力、不能動,就是肢體中風。​由於心跳速度偏快、不規則,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根據臨床經驗,當患者的心臟有其他問題時,若發生心房顫動,可能會造成肺積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心衰竭症狀。 部分患者的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如果停頓太久,也可能產生昏厥,容易產生意外,李政鴻說,「若在走路、騎車時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及早治療,控制心律、預防中風心房顫動的治療會朝幾個方向進行,包括控制心跳節律、控制心跳速度、及預防中風。李政鴻解釋,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有機會讓心跳恢復正常節律,減少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或者盡量把心跳速度限制住,避免心跳速度太快而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心房顫動患者終身都需考量中風的風險。」李政鴻指出,「為了降低中風風險,可以使用抗凝血劑。臨床上會根據患者年紀、性別、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中風史及血管疾病等,評估整體中風之風險,並給予合適的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總括來說,每一個患者都需要考量預防中風的必要性,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控制心跳速度,還有部分患者需要嚴格控制心跳節律,以避免心房顫動發作。除了按時服藥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心臟保養,李政鴻說,「高壓的工作,容易導致心房顫動發作,務必妥善調適工作壓力,該休息、就休息,盡量不要熬夜。」 李政鴻提醒,飲食方面要避免高脂飲食、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適量鹽分攝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肥胖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建議維持理想體重,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運動,維持心肺功能。抽菸、喝酒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可以的話要趕緊戒掉。 心悸頭暈、胸悶易喘,勿掉以輕心心房顫動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很多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容易錯過治療時機,等到中風發生時,才發現事態嚴重。 如果偶爾會感到心悸、頭暈、胸悶、容易喘,或是摸到脈搏有不規則的狀況,就要進一步檢查,即使症狀自動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李政鴻叮嚀,「健康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努力維持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過生活,並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就醫、及早治療!」(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為:不到40就中風,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頭暈是一般民眾常見的症狀,但在神經內科門診因頭暈來看診的病患,每個人形容自己的感受是各式各樣,不僅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天旋地轉,甚至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噁心嘔吐等現象,且各個年齡層皆會有頭暈症狀,尤其是在長輩族群。   頭暈症狀大不同,眩暈最常見 原因:眩暈症 症狀:搖晃如天旋地轉、冷汗想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常是陣發性的,患者感受有如天旋地轉,或是突然感覺如地震般晃了一下,嚴重時可能伴隨冷汗、嘔吐,或走路困難等現象。 原因:梅尼爾氏症 症狀:視力模糊、耳鳴 若有時還感覺視力模糊,其實是因為眼睛出現規則的跳動,也就是神經學所謂的眼震,表示內耳、腦幹及或小腦病變。常見原因是內耳的耳石掉到半規管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如果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現象,通常為梅尼爾氏症,有時因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所致。 原因:腦幹病變 症狀:走路不穩講話不清楚 如果走路不穩更勝於暈的感覺,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是後腦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小腦的灌流不足。如果伴隨講話不清楚、複視、臉及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或吞嚥困難,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中風。 原因:焦慮、細菌感染、慢性疾病 症狀:常感頭痛、悶脹沉重 沒有天旋地轉的頭暈,常常讓人覺得頭部悶悶脹脹、重重不清爽的感覺,比較少是因為掌管平衡的神經病變引起的。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失眠、貧血、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原因:自律神經失調、降血壓藥物 症狀:頭昏眼花又瞬間恢復 若是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甚至昏過去,通常幾秒鐘就恢復正常,這種情形最常是因為姿勢性低血壓。這種頭暈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失調或是降血壓的藥物,使得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血液回流減少,引起腦血流不足造成頭暈。 原因:受強烈刺激、心血管疾病 症狀:恐誘發迷走神經性暈厥 另外還有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情況,但少數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治療頭暈醫建議前庭復健法 周友芳指出,頭暈的治療,除了針對頭暈原因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慢性頭暈也可以藉由「前庭平衡復健」(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來改善,是透過簡易的眼球動作控制、重複性頭部運動等動作,來加強平衡能力的訓練,可增進生活品質,預防跌倒。研究指出,同時並用前庭復健與藥物治療,比單獨服用前庭神經抑制藥物效果較好。雖然,對中樞前庭神經病變不是主要治療方式,卻仍有相當程度的療效。 前庭復健有許多方式,一些新的科技如虛擬實境、任天堂Wii系統,也有設計前庭平衡的復健,但是簡單的自我訓練也可以達到相當效果。例如,坐著或躺的時候,伸出一隻手臂食指比一,眼睛注視食指,頭往左往右往上往下轉動,頭轉動的時候,眼睛保持注視食指,如此反覆做20次。其他還有彎腰撿球、閉眼站立、坐姿轉圈、雜耍拋球、旋轉雨傘等遊戲復健方式。 周友芳提醒,頭暈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為跌倒外傷,引起生命危險。找到頭暈的原因,予以適當治療,並配合前庭復健運動,改善因為頭暈引起的步伐不穩,除了減少跌倒,期能重拾信心走向戶外,享受生活。

心房顫動難察,恐增中風、死亡風險!醫教「保命4招」

心房顫動難察,恐增中風、死亡風險!醫教「保命4招」#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林筱庭/採訪報導)心房顫動是成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全台心房顫動盛行率約為1.7%,即每6~7位民眾中,就有1位終其一生罹患心房顫動。但醫師指出,約有一半民眾因症狀不明顯或沒有症狀,往往都是中風後住院才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如何提早發現、降低中風機率,成為不可輕忽的課題。心房顫動大幅增加中風與死亡風險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表示,心房顫動是由於心房不規則放電,導致心房出現快速紊亂的顫動,每分鐘可達到300次,由於快速、紊亂、沒有效率的收縮,心臟血流在心房裡流動狀態不佳,便容易淤積形成血栓、血塊,並隨著血流跑到身體各處,若是跑到腦部血管,就會形成中風。「心房顫動為什麼可怕?因為它是中風和死亡相關的危險因子。」葉勇信說,根據臨床統計,每6位中風患者中,就有1位與心房顫動有關;而有心房顫動者,死亡風險相較一般人增加2至3倍,甚至會增加失智和心臟衰竭風險。心電圖是診斷心房顫動唯一方式但是,心房顫動的患者幾乎沒症狀,其中有1/3是陣發性心房顫動,另2/3則是持續性心房顫動。根據過去大規模統計發現,無論有無症狀,中風與死亡風險同樣都會大幅增加。葉永信提到,早期發現對於診斷心房顫動至關重要,「目前心電圖是目前診斷心房顫動唯一的方式。」他建議,民眾可採4種方式取得心電圖: 個人穿戴式裝置,戴在身上就可以即時記錄,例如Apple watch。 即時、便利型心電圖紀錄裝置,​​​​例如 Rooti or AliveCor。 長天期心電圖紀錄裝置,此為醫療院所使用。 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健檢: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葉勇信呼籲,心防顫動是多發性成因構成,年齡越高、有心臟相關病史及家族史者屬於心房顫動高危險族群,一定要主動進行心房顫動篩檢,及早診斷、治療,才能避免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家人中風,該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遊戲模式」陪他復健

家人中風,該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遊戲模式」陪他復健#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家人日復一日做復健,卻不易見到進步與改善,長期下來在心靈與身體上累積一定的壓力及負擔,加上健康的狀態突然間失去自理能力,面對這個狀況時,心情會低落、甚至久久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我們除了可以陪伴、多鼓勵家人外,能夠做些什麼幫助家人建立信心及持續復健呢?這篇整理了「愛長照-照顧者聯盟」FB社團裡,照顧者和專家們分享照顧中風家人的3項要點。第1點:了解自身狀態、建立目標和信心 讓中風家人在可以接受範圍知道自身狀況,共同設定他想要、可以達成的目標。 目標需要具體,並解說如何透過正確的復健過程達成。 從過往成功改善的案例裡,讓中風家人知道未來不是黑暗的。第2點:增加復建趣味性、正向鼓勵陪伴 多陪伴在可及之處復健。如:帶去醫療院所、附近安全的公園進行行走訓練、陪同練習走樓梯 。 除了耐心、並給予中風家人適當的尊重、激勵及鼓勵。 要能協助中風者理解指令、病情、原理,以及協助表達他的需求與疑問,尊重中風者的努力,給予他時間與空間去自己努力呈現成果。 透過遊戲模式讓復健不再那麼嚴肅。如:由中風者喊口令,抬臀、抬腿、踮腳,陪同復健的親友也一起做,來回的互動。 經濟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尋找專業治療師、居服員來協助患者進行復健;政府也有相關復健資源,可聯繫長照專線1966諮詢。 要配合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的指示,針對每一項能力去做復健,才能加快速度,逐漸恢復。第3點:這些話語要避免 用哄騙的方式,構築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美化復健過程中,時間、精神與體力的消耗。 批評不夠努力、沒有找對醫生、哪位家人當初沒有把你顧好等等負面說法。復健是一條漫長的過程,似乎看不見終點,因此中風家人抱持著正面的想法及每天積極復健是很重要的課題,我們每天的陪伴、鼓勵,其實也會給予中風家人堅持下去的動力,並且共同努力認識疾病和復建的知識。相信都會有機會改變現在的狀況。(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為:【照顧智慧】愛長照FB社團經驗分享:如何鼓勵中風家人復健)

頑固型高血壓,吃3種藥也無法降⋯恐隨時中風、心衰竭

頑固型高血壓,吃3種藥也無法降⋯恐隨時中風、心衰竭#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女兒陪著爸爸來看診時表示,爸爸患有高血壓已經有幾10年,目前光是血壓藥,一天就要服用5種,但血壓控制效果仍不佳,常常超過160毫米汞柱甚至有時會到180毫米汞柱多,調整藥量也不見起色。醫師確認檢查報告,發現病患除了高血壓外,也有高血脂的問題,腎功能亦較差,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4,已進入需要特別注意的程度。女兒表示,心臟科醫師原先建議爸爸做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後因腎臟血管合併腎功能不佳,因此作罷,才會希望以中醫調理身體,希望讓血壓穩定一點。服用藥物超過3種仍無法降血壓,恐是頑固型高血壓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當高血壓病患在經過同時使用或服用3種以上、且包含其中1種為利尿劑的降血壓藥物後,仍無法控制到目標血壓值時;或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肌酸酐大於1.5毫米汞柱,或尿蛋白大於每日300毫克)的病人身上,血壓仍大於130/80 毫米汞柱,即稱之為「頑固性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蔡易昌說明,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雖降血壓的西藥有很多種類,但也很常遇到不論怎麼調藥,血壓都無法控制得很好的狀況,時間一久對身體的傷害很大。根據統計,在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00萬名高血壓病患中,卻有1/3患者不自覺,這是非常危險的,隨時可能會出現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主動脈瘤、廣泛性動脈粥樣硬化、肺栓塞、認知障礙、痴呆和慢性腎臟病等重大疾病風險。高血壓最新治療指引:130/80毫米汞柱以上蔡易昌進一步解釋:「過去認定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仍有出現高血壓併發症情形。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已調整高血壓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就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定義則維持於120/80毫米汞柱以下,希望可以提高民眾對於高血壓有更多的警覺性。」其實,在中醫沒有「血壓」這個名稱。蔡易昌指出,高血壓在古時候,多依其症狀分散在「眩暈」、「頭痛」等範疇,大多屬於肝、脾、腎功能的失調。最早的紀錄見於古籍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的「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以及《靈樞.海論》的「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內經》認為無論虛實皆可致眩。到了漢朝的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則使用六經辨證來區分不同的血壓眩暈問題,開啟了不同的思考。宋朝以後進一步豐富了各種論述,南宋的著名醫家嚴用和在《濟生方.眩暈門》提出:「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導致。」補齊了六淫七情所傷致眩的理論。到了元朝的朱丹溪,則提倡痰火學說,曾在醫學名著《丹溪心法》提到:「無痰不作眩。」而明朝溫補學派的著名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認為:「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當以治虛。」從此確立了中醫對於高血壓的病因病機,是屬於「本虛標實」。高血壓病機為「本虛標實」致眩,依不同體質調理蔡易昌表示,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為肝腎陰陽失調,陰虛為本、陽亢為標,因此透過中醫調理陰陽失調的情形,就是其治療重點。例如: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痰濕阻逆、氣虛血瘀等,皆為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依照每個人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就可以讓我們身體逐漸找回調控血壓的能力。對於頑固性高血壓,中醫這種針對體質的調理,反而比西藥更有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該名爸爸回診時血壓大約都控制在130左右,和以前比起來穩定相當多。蔡易昌也分享,中醫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並不是著重在於「用藥降血壓」,而是在於「讓身體自己可以調控血壓」。(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臉半垂、眼睛閉不起來⋯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

臉半垂、眼睛閉不起來⋯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潘律師有人稱現代潘安的英俊臉孔,加上一向能言善道,雖然年紀已近60歲,但仍活躍於職場上。這天早上準備要進事務所前,覺得左臉好像怪怪的,但也不以為意。進事務所後,秘書驚訝地問:「老闆,你的臉今天看起來有點怪怪的,很不對稱,嘴巴有點歪掉,要不要趕快去醫院?」潘律師照了照鏡子,再試著動動臉部肌肉,一顆心沉了下去,連忙請年輕人驅車送自己上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師告訴潘律師:「這不是中風,而是俗稱『貝爾氏麻痺』的顏面神經麻痺問題。」潘律師稍微放下心中的大石,卻又遲疑地問:「現在該怎麼辦?我的臉從此就會這樣歪歪斜斜的嗎?」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是種會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的「急性周邊顏面神經麻痺」問題,通常最明顯的狀況就是臉部肌肉突然無力而導致表情異狀,半邊臉下垂,眼睛閉不起來,患側無法出現笑容。幸好,對多數人而言,貝爾氏麻痺是暫時性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看看貝爾氏麻痺的症狀、原因、與治療。貝爾氏麻痺的症狀貝爾氏麻痺會造成的外顯症狀(代表其他人會觀察到的變化)包含以下: 通常發生於單側臉部,只有很少數的案例會在兩側同時發生 眼睛無法閉起來,覺得眼睛很乾 眉毛下垂,整個半側臉都有下垂、垮掉的感覺 嘴角歪斜偏移,沒辦法露出笑容 流口水貝爾氏麻痺也會導致一些無法從外觀觀察,只有患者本身能體會到的症狀: 頭痛 受影響那一側的下巴和耳朵痛 聽覺變得過於敏感,音量過大時很難接受 舌頭前2/3失去味覺貝爾氏麻痺的致病機轉貝爾氏麻痺的確切原因還不甚清楚,但有許多證據認為此病是神經發炎所引起,而神經發炎的原因很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或說是病毒感染之後造成免疫反應引發神經變得發炎、腫脹,而導致了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影響到的神經是我們的「第7對腦神經」,或稱為「顏面神經」。顏面神經是混合性周邊神經,同時掌管了運動與感覺,因此能控制臉部肌肉動作,也與傳遞舌頭前方味覺、唾液、眼淚等有關係。目前認為與貝爾氏麻痺有關的病毒包括了: 會造成唇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第1型HSV1 會造成水痘、帶狀皰疹(皮蛇)的水痘病毒 會造成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EB病毒 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腺病毒 帶來流感的流感病毒罹患貝爾氏麻痺的危險因子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發生貝爾氏麻痺,但在第3孕期的孕婦、剛生產1周內的產婦,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的人發生機率更高。也有些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普通小感冒後出現症狀。貝爾氏麻痺的診斷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雖然我們提到貝爾氏麻痺會造成單側臉部肌肉控制不良而嘴角下垂、眼睛無法閉合,但這並不代表「臉部表情改變」就是罹患了貝爾氏麻痺。萬一有類似的神經學症狀,務必要趕緊去醫院就診,絕對不要等!先去醫院就診就對了!因為這些狀況也可能代表的是急性中風,務必要讓專業醫師診療,確定病因,並做緊急處理。貝爾氏麻痺症狀通常發展的挺快的,可能幾個小時內就變得嚴重,2、3天內症狀就很明顯了。醫師檢查時,會請患者動動臉部肌肉,包括抬抬眉毛、閉上眼、露齒笑開等動作。假使眼睛向上看的時候仍有明顯皺紋,代表前額肌肉控制沒有受到影響,就可能就不是周邊神經發炎,要改成考慮是否為中樞性的問題。如同前面所述,不僅貝爾氏麻痺會造成臉部肌肉失去控制,中風、腦瘤、其他感染問題也都可能會導致類似的症狀,醫師會依據神經學檢查的結果,安排肌電圖或其他影響檢查來確定診斷。貝爾氏麻痺的治療最常被用來治療貝爾氏麻痺的藥物是類固醇。在症狀開始3天內給予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持續1星期,可以有效減少神經發炎並且增加神經恢復的可能性。另外補充維生素B12會帶來部分的效果,可以稍微縮短病程。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兩個星期時,就開始看到改善了,到第3周內,會有明顯的症狀改善,甚至大約7成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復。少數患者會留有貝爾氏麻痺的後遺症,包括:● 單側臉部的肌肉持續無力● 因為角膜過乾、受損而使視力變差● 臉部出現不自主的抽動● 因為神經修復時造成的異常,而導致在吃東西、喝水時會流眼淚總結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是暫時性的顏面肌肉無力,因為顏面神經突然發炎,而顏面神經又是控制臉部表情的神經,一旦失能,肌肉無力、癱瘓,面部表情不聽使喚,半邊臉的表情看起來就像垮掉一般,眼睛關不起來,笑也笑不開。經過治療後,絕多數的患者會恢復正常。不過,若突然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早就醫檢查,確定診斷!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