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頭暈是一般民眾常見的症狀,但在神經內科門診因頭暈來看診的病患,每個人形容自己的感受是各式各樣,不僅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天旋地轉,甚至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噁心嘔吐等現象,且各個年齡層皆會有頭暈症狀,尤其是在長輩族群。   頭暈症狀大不同,眩暈最常見 原因:眩暈症 症狀:搖晃如天旋地轉、冷汗想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常是陣發性的,患者感受有如天旋地轉,或是突然感覺如地震般晃了一下,嚴重時可能伴隨冷汗、嘔吐,或走路困難等現象。 原因:梅尼爾氏症 症狀:視力模糊、耳鳴 若有時還感覺視力模糊,其實是因為眼睛出現規則的跳動,也就是神經學所謂的眼震,表示內耳、腦幹及或小腦病變。常見原因是內耳的耳石掉到半規管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如果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現象,通常為梅尼爾氏症,有時因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所致。 原因:腦幹病變 症狀:走路不穩講話不清楚 如果走路不穩更勝於暈的感覺,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是後腦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小腦的灌流不足。如果伴隨講話不清楚、複視、臉及肢體麻木無力、意識不清或吞嚥困難,則可能是腦幹及小腦中風。 原因:焦慮、細菌感染、慢性疾病 症狀:常感頭痛、悶脹沉重 沒有天旋地轉的頭暈,常常讓人覺得頭部悶悶脹脹、重重不清爽的感覺,比較少是因為掌管平衡的神經病變引起的。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失眠、貧血、病毒或細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原因:自律神經失調、降血壓藥物 症狀:頭昏眼花又瞬間恢復 若是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甚至昏過去,通常幾秒鐘就恢復正常,這種情形最常是因為姿勢性低血壓。這種頭暈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失調或是降血壓的藥物,使得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血液回流減少,引起腦血流不足造成頭暈。 原因:受強烈刺激、心血管疾病 症狀:恐誘發迷走神經性暈厥 另外還有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情況,但少數心血管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治療頭暈醫建議前庭復健法 周友芳指出,頭暈的治療,除了針對頭暈原因使用適當的藥物治療,慢性頭暈也可以藉由「前庭平衡復健」(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來改善,是透過簡易的眼球動作控制、重複性頭部運動等動作,來加強平衡能力的訓練,可增進生活品質,預防跌倒。研究指出,同時並用前庭復健與藥物治療,比單獨服用前庭神經抑制藥物效果較好。雖然,對中樞前庭神經病變不是主要治療方式,卻仍有相當程度的療效。 前庭復健有許多方式,一些新的科技如虛擬實境、任天堂Wii系統,也有設計前庭平衡的復健,但是簡單的自我訓練也可以達到相當效果。例如,坐著或躺的時候,伸出一隻手臂食指比一,眼睛注視食指,頭往左往右往上往下轉動,頭轉動的時候,眼睛保持注視食指,如此反覆做20次。其他還有彎腰撿球、閉眼站立、坐姿轉圈、雜耍拋球、旋轉雨傘等遊戲復健方式。 周友芳提醒,頭暈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為跌倒外傷,引起生命危險。找到頭暈的原因,予以適當治療,並配合前庭復健運動,改善因為頭暈引起的步伐不穩,除了減少跌倒,期能重拾信心走向戶外,享受生活。

心房顫動難察,恐增中風、死亡風險!醫教「保命4招」

心房顫動難察,恐增中風、死亡風險!醫教「保命4招」#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林筱庭/採訪報導)心房顫動是成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症狀,全台心房顫動盛行率約為1.7%,即每6~7位民眾中,就有1位終其一生罹患心房顫動。但醫師指出,約有一半民眾因症狀不明顯或沒有症狀,往往都是中風後住院才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如何提早發現、降低中風機率,成為不可輕忽的課題。心房顫動大幅增加中風與死亡風險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心律不整暨電生理中心主任葉勇信表示,心房顫動是由於心房不規則放電,導致心房出現快速紊亂的顫動,每分鐘可達到300次,由於快速、紊亂、沒有效率的收縮,心臟血流在心房裡流動狀態不佳,便容易淤積形成血栓、血塊,並隨著血流跑到身體各處,若是跑到腦部血管,就會形成中風。「心房顫動為什麼可怕?因為它是中風和死亡相關的危險因子。」葉勇信說,根據臨床統計,每6位中風患者中,就有1位與心房顫動有關;而有心房顫動者,死亡風險相較一般人增加2至3倍,甚至會增加失智和心臟衰竭風險。心電圖是診斷心房顫動唯一方式但是,心房顫動的患者幾乎沒症狀,其中有1/3是陣發性心房顫動,另2/3則是持續性心房顫動。根據過去大規模統計發現,無論有無症狀,中風與死亡風險同樣都會大幅增加。葉永信提到,早期發現對於診斷心房顫動至關重要,「目前心電圖是目前診斷心房顫動唯一的方式。」他建議,民眾可採4種方式取得心電圖: 個人穿戴式裝置,戴在身上就可以即時記錄,例如Apple watch。 即時、便利型心電圖紀錄裝置,​​​​例如 Rooti or AliveCor。 長天期心電圖紀錄裝置,此為醫療院所使用。 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健檢: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葉勇信呼籲,心防顫動是多發性成因構成,年齡越高、有心臟相關病史及家族史者屬於心房顫動高危險族群,一定要主動進行心房顫動篩檢,及早診斷、治療,才能避免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家人中風,該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遊戲模式」陪他復健

家人中風,該怎麼辦?專家教你用「遊戲模式」陪他復健#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家人日復一日做復健,卻不易見到進步與改善,長期下來在心靈與身體上累積一定的壓力及負擔,加上健康的狀態突然間失去自理能力,面對這個狀況時,心情會低落、甚至久久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我們除了可以陪伴、多鼓勵家人外,能夠做些什麼幫助家人建立信心及持續復健呢?這篇整理了「愛長照-照顧者聯盟」FB社團裡,照顧者和專家們分享照顧中風家人的3項要點。第1點:了解自身狀態、建立目標和信心 讓中風家人在可以接受範圍知道自身狀況,共同設定他想要、可以達成的目標。 目標需要具體,並解說如何透過正確的復健過程達成。 從過往成功改善的案例裡,讓中風家人知道未來不是黑暗的。第2點:增加復建趣味性、正向鼓勵陪伴 多陪伴在可及之處復健。如:帶去醫療院所、附近安全的公園進行行走訓練、陪同練習走樓梯 。 除了耐心、並給予中風家人適當的尊重、激勵及鼓勵。 要能協助中風者理解指令、病情、原理,以及協助表達他的需求與疑問,尊重中風者的努力,給予他時間與空間去自己努力呈現成果。 透過遊戲模式讓復健不再那麼嚴肅。如:由中風者喊口令,抬臀、抬腿、踮腳,陪同復健的親友也一起做,來回的互動。 經濟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尋找專業治療師、居服員來協助患者進行復健;政府也有相關復健資源,可聯繫長照專線1966諮詢。 要配合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的指示,針對每一項能力去做復健,才能加快速度,逐漸恢復。第3點:這些話語要避免 用哄騙的方式,構築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美化復健過程中,時間、精神與體力的消耗。 批評不夠努力、沒有找對醫生、哪位家人當初沒有把你顧好等等負面說法。復健是一條漫長的過程,似乎看不見終點,因此中風家人抱持著正面的想法及每天積極復健是很重要的課題,我們每天的陪伴、鼓勵,其實也會給予中風家人堅持下去的動力,並且共同努力認識疾病和復建的知識。相信都會有機會改變現在的狀況。(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為:【照顧智慧】愛長照FB社團經驗分享:如何鼓勵中風家人復健)

頑固型高血壓,吃3種藥也無法降⋯恐隨時中風、心衰竭

頑固型高血壓,吃3種藥也無法降⋯恐隨時中風、心衰竭#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女兒陪著爸爸來看診時表示,爸爸患有高血壓已經有幾10年,目前光是血壓藥,一天就要服用5種,但血壓控制效果仍不佳,常常超過160毫米汞柱甚至有時會到180毫米汞柱多,調整藥量也不見起色。醫師確認檢查報告,發現病患除了高血壓外,也有高血脂的問題,腎功能亦較差,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4,已進入需要特別注意的程度。女兒表示,心臟科醫師原先建議爸爸做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後因腎臟血管合併腎功能不佳,因此作罷,才會希望以中醫調理身體,希望讓血壓穩定一點。服用藥物超過3種仍無法降血壓,恐是頑固型高血壓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當高血壓病患在經過同時使用或服用3種以上、且包含其中1種為利尿劑的降血壓藥物後,仍無法控制到目標血壓值時;或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肌酸酐大於1.5毫米汞柱,或尿蛋白大於每日300毫克)的病人身上,血壓仍大於130/80 毫米汞柱,即稱之為「頑固性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蔡易昌說明,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因此雖降血壓的西藥有很多種類,但也很常遇到不論怎麼調藥,血壓都無法控制得很好的狀況,時間一久對身體的傷害很大。根據統計,在超過2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500萬名高血壓病患中,卻有1/3患者不自覺,這是非常危險的,隨時可能會出現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心臟衰竭、主動脈瘤、廣泛性動脈粥樣硬化、肺栓塞、認知障礙、痴呆和慢性腎臟病等重大疾病風險。高血壓最新治療指引:130/80毫米汞柱以上蔡易昌進一步解釋:「過去認定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但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仍有出現高血壓併發症情形。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已調整高血壓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上,就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定義則維持於120/80毫米汞柱以下,希望可以提高民眾對於高血壓有更多的警覺性。」其實,在中醫沒有「血壓」這個名稱。蔡易昌指出,高血壓在古時候,多依其症狀分散在「眩暈」、「頭痛」等範疇,大多屬於肝、脾、腎功能的失調。最早的紀錄見於古籍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的「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以及《靈樞.海論》的「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內經》認為無論虛實皆可致眩。到了漢朝的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則使用六經辨證來區分不同的血壓眩暈問題,開啟了不同的思考。宋朝以後進一步豐富了各種論述,南宋的著名醫家嚴用和在《濟生方.眩暈門》提出:「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導致。」補齊了六淫七情所傷致眩的理論。到了元朝的朱丹溪,則提倡痰火學說,曾在醫學名著《丹溪心法》提到:「無痰不作眩。」而明朝溫補學派的著名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認為:「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當以治虛。」從此確立了中醫對於高血壓的病因病機,是屬於「本虛標實」。高血壓病機為「本虛標實」致眩,依不同體質調理蔡易昌表示,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為肝腎陰陽失調,陰虛為本、陽亢為標,因此透過中醫調理陰陽失調的情形,就是其治療重點。例如:肝火亢盛、陰虛陽亢、肝腎陰虛、陰陽兩虛、痰濕阻逆、氣虛血瘀等,皆為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依照每個人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就可以讓我們身體逐漸找回調控血壓的能力。對於頑固性高血壓,中醫這種針對體質的調理,反而比西藥更有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醫調理,該名爸爸回診時血壓大約都控制在130左右,和以前比起來穩定相當多。蔡易昌也分享,中醫對於高血壓的治療,並不是著重在於「用藥降血壓」,而是在於「讓身體自己可以調控血壓」。(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臉半垂、眼睛閉不起來⋯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

臉半垂、眼睛閉不起來⋯是中風還是「顏面神經麻痺」?#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潘律師有人稱現代潘安的英俊臉孔,加上一向能言善道,雖然年紀已近60歲,但仍活躍於職場上。這天早上準備要進事務所前,覺得左臉好像怪怪的,但也不以為意。進事務所後,秘書驚訝地問:「老闆,你的臉今天看起來有點怪怪的,很不對稱,嘴巴有點歪掉,要不要趕快去醫院?」潘律師照了照鏡子,再試著動動臉部肌肉,一顆心沉了下去,連忙請年輕人驅車送自己上醫院。經過一番檢查,醫師告訴潘律師:「這不是中風,而是俗稱『貝爾氏麻痺』的顏面神經麻痺問題。」潘律師稍微放下心中的大石,卻又遲疑地問:「現在該怎麼辦?我的臉從此就會這樣歪歪斜斜的嗎?」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是種會發生在任何年齡層的「急性周邊顏面神經麻痺」問題,通常最明顯的狀況就是臉部肌肉突然無力而導致表情異狀,半邊臉下垂,眼睛閉不起來,患側無法出現笑容。幸好,對多數人而言,貝爾氏麻痺是暫時性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看看貝爾氏麻痺的症狀、原因、與治療。貝爾氏麻痺的症狀貝爾氏麻痺會造成的外顯症狀(代表其他人會觀察到的變化)包含以下: 通常發生於單側臉部,只有很少數的案例會在兩側同時發生 眼睛無法閉起來,覺得眼睛很乾 眉毛下垂,整個半側臉都有下垂、垮掉的感覺 嘴角歪斜偏移,沒辦法露出笑容 流口水貝爾氏麻痺也會導致一些無法從外觀觀察,只有患者本身能體會到的症狀: 頭痛 受影響那一側的下巴和耳朵痛 聽覺變得過於敏感,音量過大時很難接受 舌頭前2/3失去味覺貝爾氏麻痺的致病機轉貝爾氏麻痺的確切原因還不甚清楚,但有許多證據認為此病是神經發炎所引起,而神經發炎的原因很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或說是病毒感染之後造成免疫反應引發神經變得發炎、腫脹,而導致了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影響到的神經是我們的「第7對腦神經」,或稱為「顏面神經」。顏面神經是混合性周邊神經,同時掌管了運動與感覺,因此能控制臉部肌肉動作,也與傳遞舌頭前方味覺、唾液、眼淚等有關係。目前認為與貝爾氏麻痺有關的病毒包括了: 會造成唇皰疹的單純皰疹病毒第1型HSV1 會造成水痘、帶狀皰疹(皮蛇)的水痘病毒 會造成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EB病毒 會造成呼吸道疾病的腺病毒 帶來流感的流感病毒罹患貝爾氏麻痺的危險因子任何年紀的人都可能發生貝爾氏麻痺,但在第3孕期的孕婦、剛生產1周內的產婦,糖尿病患者,體重過重的人發生機率更高。也有些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普通小感冒後出現症狀。貝爾氏麻痺的診斷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雖然我們提到貝爾氏麻痺會造成單側臉部肌肉控制不良而嘴角下垂、眼睛無法閉合,但這並不代表「臉部表情改變」就是罹患了貝爾氏麻痺。萬一有類似的神經學症狀,務必要趕緊去醫院就診,絕對不要等!先去醫院就診就對了!因為這些狀況也可能代表的是急性中風,務必要讓專業醫師診療,確定病因,並做緊急處理。貝爾氏麻痺症狀通常發展的挺快的,可能幾個小時內就變得嚴重,2、3天內症狀就很明顯了。醫師檢查時,會請患者動動臉部肌肉,包括抬抬眉毛、閉上眼、露齒笑開等動作。假使眼睛向上看的時候仍有明顯皺紋,代表前額肌肉控制沒有受到影響,就可能就不是周邊神經發炎,要改成考慮是否為中樞性的問題。如同前面所述,不僅貝爾氏麻痺會造成臉部肌肉失去控制,中風、腦瘤、其他感染問題也都可能會導致類似的症狀,醫師會依據神經學檢查的結果,安排肌電圖或其他影響檢查來確定診斷。貝爾氏麻痺的治療最常被用來治療貝爾氏麻痺的藥物是類固醇。在症狀開始3天內給予高劑量的口服類固醇,持續1星期,可以有效減少神經發炎並且增加神經恢復的可能性。另外補充維生素B12會帶來部分的效果,可以稍微縮短病程。多數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兩個星期時,就開始看到改善了,到第3周內,會有明顯的症狀改善,甚至大約7成的患者可以完全恢復。少數患者會留有貝爾氏麻痺的後遺症,包括:● 單側臉部的肌肉持續無力● 因為角膜過乾、受損而使視力變差● 臉部出現不自主的抽動● 因為神經修復時造成的異常,而導致在吃東西、喝水時會流眼淚總結貝爾氏麻痺貝爾氏麻痺是暫時性的顏面肌肉無力,因為顏面神經突然發炎,而顏面神經又是控制臉部表情的神經,一旦失能,肌肉無力、癱瘓,面部表情不聽使喚,半邊臉的表情看起來就像垮掉一般,眼睛關不起來,笑也笑不開。經過治療後,絕多數的患者會恢復正常。不過,若突然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早就醫檢查,確定診斷!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

心房顫動不是戀愛!小鹿亂跳恐因心臟「缺血性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氣溫驟降!年紀大及慢性病患者,應留意居家心血管健康。一位71歲男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在診所長期服藥,一年多前因突發性頭暈、心悸掛急診,十二導程心電圖顯示陣發性心房顫動,在藥物控制下很快回到正常竇性心律。另外在跟病人和家屬討論後,配合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預防血栓、減少腦中風風險,目前持續穩定追蹤治療。心房顫動是普遍但需要注意的心律不整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蔣俊彥指出,「心房顫動」是指心跳快速且不規則的跳動。近年來台灣人口老化加劇,患慢性疾病的比例亦隨高齡人口增長而越來越高,心房顫動的盛行率也明顯增加。蔣俊彥表示,心房顫動在心臟血管內科門診中,是很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會造成心悸、呼吸困難,甚至胸悶等症狀,常常發生在年紀大的病人。尤其本身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旦發生心房顫動,有時就會產生嚴重的肺水腫,甚至休克。腦中風無形殺手「8危險因子」分數評估心房顫動也是中風的無形殺手,許多心房顫動的病人因其症狀不明顯常忽視,其實容易導致心臟左心房左心耳的位置形成血栓。一旦形成血栓,隨著心臟搏動把血栓打到身體各處,就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血管栓塞的併發症。研究顯示,有2~3成的腦梗塞是因為心房顫動所引起,其血栓風險依病患本身共病多寡,恐有不同程度的中風危險。根據中風風險評估工具(CHA2DS2-VASc),以「8項危險因子」評估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風險。蔣俊彥解釋,分數越高,代表每年的中風風險越高。如果8項總分大於或等於2分,治療上則建議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心衰竭:1分 高血壓:1分 年紀超過75歲:2分 糖尿病:1分 曾經發生過腦中風或腦缺氧:2分 心肌梗塞或周邊血管動脈疾病:1分 年紀介於65到74歲:1分 女性:1分心房顫動的抗凝血藥物治療方法蔣俊彥進一步說明,由於心房顫動容易在心臟左心耳形成血栓,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動脈栓塞,恐增加病人發生中風比例3~5倍,為病人身體及工作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使得心房顫動抗血栓,在臨床治療上格外重要。心房顫動最主要的藥物治療為抗凝血藥物,可以減少心臟血栓的形成,進而減少缺血性腦中風發生,但近年來手術方面(如:冷凍電燒手術、迷宮手術和左心耳封堵術)來預防血栓也愈來越普遍,醫師須整體考慮病人身體狀況和出血風險,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過去用來預防血栓的維他命K抗凝血藥物,因出血風險高與食物或藥物上容易產生交互作用,干擾藥物濃度波動,成為使用該藥最主要的2項缺點。而近10年來,已有4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引進台灣,亦已於2012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除使用上較方便以外,出血副作用及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風險,也比傳統抗凝血藥物減少許多。蔣俊彥也補充,近日時序已進入深冬,氣溫明顯驟降,提醒民眾須留意自己的脈搏跳動,如心臟出現「小鹿亂跳、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由於心房顫動成因複雜,必須全面考量病人的身體狀況,充分討論及了解不同治療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勃起障礙?醫警告:不只床事問題,小心恐是中風前兆

勃起障礙?醫警告:不只床事問題,小心恐是中風前兆#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想「開機」的時候,總是力不從心?隨著年齡增加,人體機能不斷損耗與老化,直接影響男性性功能下降,輕則導致陽痿早洩,嚴重者恐引發心血管危機。不少男性步入中年後,和另一半親熱越來越力不從心,不是突然不舉就是途中軟下來。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不舉」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表示,根據臨床統計,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有1人患有勃起功能障礙,尤其是患有肥胖、三高等代謝性症候群的男性,會較早出現不舉或性行為時陰莖半軟不硬等勃起功能障礙;若是有有周邊血管疾病問題者,風險提高更2.6倍,憂鬱症患者性功能障礙風險則提高1.8倍。「勃起功能障礙」主要是因為陰莖動脈血管阻塞所致,常被視為心血管疾病警訊,而陰莖的動脈血管很細,只要有高血壓或是糖尿病,心血管若已發生硬化或狹窄,則陰莖的動脈血管會比心血管更快發生狹窄。陳煜表示,根據臨床經驗,只要陰莖動脈血管阻塞達50%,就會出現勃起問題,而此時冠狀動脈恐怕已有30%阻塞。因此,勃起功能障礙不單單是性困擾,更可能是心肌梗塞及中風前兆。5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 到院治療已是嚴重程度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蔡維恭解釋,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部分則是體型肥胖者。近年來也發現,患者年紀有年輕化趨勢,不少年輕患者就醫時是勃起功能障礙中度、重度,其中有近5成已達嚴重程度。蔡維恭指出,臨床上多以口服「第5型磷酸二酯酵素抑制劑」作為治療治療勃起障礙主流,但有8成患者會因為頭痛、胃食道逆流、臉潮紅、肌肉疼痛等副作用而放棄治療,也有少部分是因為藥物起效時間不如預期,而不願持續服用。「現在口服治療藥物已有更新發展,新一代口服藥物的副作用較低、藥物起效時間也大幅縮短。」蔡維恭提到,以往起效時間至少需60分鐘,新一代藥物可縮短至30分鐘起效,持續時間則可長達5小時,吃飯或少量飲酒「助性」也不影響,更符合現代人需求。陳煜補充,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原因複雜且多重,臨床上最好對醫院詳加檢查,對症下藥,才能正確治療病情,「現在醫學很發達,不需要開刀就能將病症治療好。」建議民眾有問題一定要先求診,才能有幸福生活。

中風後憂鬱女多於男!醫教「5招」把握復健黃金期

中風後憂鬱女多於男!醫教「5招」把握復健黃金期#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一直是許多病人與家屬的夢靨,除了高死亡率外,容易造成肢體障礙的後遺症。此外,很多家屬會發現病人在中風後整個情緒控制變糟、甚至意志消沉,對於復健非常挫折或是興趣缺缺,很有可能就是罹患憂鬱症了。中風後憂鬱症的機率憂鬱症是中風後重要的後遺症之一,常於中風後3個月內出現,一般比例約30~40%,女性多於男性。根據雙和醫院研究,發現中風後第1週憂鬱症發生的比率約12%、第1個月後持續攀升到約20%;若是經情緒評估量表篩檢,所有的患者不論中風後第1週及第1個月的憂鬱指數都達到病態的程度,同時也至少有70~80%患者焦慮指數達到病態程度。目前已知中風後憂鬱症的產生與中風的腦部病變部位、神經受損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礙的嚴重性有關。較大的腦部損傷,位於左側前額,及無法自我照顧日常生活能力的中風患者,較容易有憂鬱症狀。憂鬱症常見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復健動機差、對事情失去興趣、情緒低落、莫名的哭泣、睡眠困擾、悲觀想法、或甚至想死、想自殺的念頭...等等症狀。由於中風的黃金復健期是在中風後3~6個月,而中風後憂鬱症會減低患者做復健的意願,而減緩中風恢復的速度,甚至錯失中風黃金復健期的機會。目前已有證據顯示憂鬱症會影響中風病人的身體和認知功能,減低患者復健動機和意願、妨礙復健的成效及減緩中風恢復速度,甚至增加死亡的風險。因此家屬一定要密切觀察中風病人的情緒問題,並且適時尋求醫療的協助。如何照顧憂鬱症的家人1.陪伴:親友的陪伴永遠是對於病人最大的支持,但照顧這件事情不是只有1、2天,會是個長期抗戰。因此會建議家屬可以輪班陪伴,並且針對病人的狀況可以填寫照顧日誌,舉凡病人的心情、胃口、復健的狀況、醫囑等等,讓接手的家人可以清楚知道病人的最新動態。2.適度關懷與信任:不要過度關懷,會造成病人的挫折感,這點需要全家人一起來做,對於來訪的親友也溝通清楚。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情,可以多跟病人討論,如果他目前狀況可以做得到的,就鼓勵病人去做,建立信任感。3.訂定容易達成的小目標增加成就感:透過每天給予一些可達成的小任務,讓病人可以自己努力來完成,都可以幫助病人增加成就感,舒緩心情。4.語言並非唯一溝通管道:由於中風有可能導致語言能力受損,因此如何改用圖片、標語或手寫等方式來讓病人可以表達自我想法,正確的溝通方式對於穩定病人情緒非常重要。5.適時尋求醫療協助:中風後憂鬱症的治療,首重心理輔導、親友的支持關懷和鼓勵復健,近年來已有效果明顯副作用較少的抗憂鬱劑,對中風後憂鬱症的患者有所幫助。貼心小提醒腦中風雖然是無預警突然發生,但是可以治療的,如何把握黃金復健期就很重要,千萬勿信民俗療法。另外目前政府也有推出PAC計畫,可以提供部分病人1個考前衝刺班的概念,可以多跟醫生討論喔!(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中風與憂鬱症:影響後續復健成效的關鍵因素|家天使-找看護第一品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