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中風、腦傷患者治療後 應把握黃金復健期

中風、腦傷患者治療後 應把握黃金復健期#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國內40歲以上人口,平均每9人有1人發生過小中風,且日後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另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全台約有25萬人中風,且隨著年齡增加有比例遞增趨勢。中風的可怕除了嚴重可能致死之外,其後遺症更往往帶給病患與家屬極大的身心負擔與生活壓力。復健專科醫師曾清祥指出,由於目前台灣醫療體系主要以照顧急性及慢性病患為主,但中風和腦傷患者,在急性治療期後,最需要把握0-6個月的黃金復健期,即亞急性的復健醫療照護,積極進行復健治療,以進行神經的修復並增強身體的功能。曾清祥表示,隨著老年人口日漸攀升,常有感於患者對於復健醫療照護需求的日增,加上復健醫療近年在全球發展迅速,應讓患者在急性住院或手術後,有個專心照護的場所,把握黃金治療期,才能讓復健之路能夠有事半功倍之效。

心房顫動易導致中風 嚴重者恐癱瘓!

心房顫動易導致中風 嚴重者恐癱瘓!#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全台約有23萬人因心房顫動深陷中風危險,相當於每5小時,即新增1中風病例。一名66歲的男性病患,因突發性左半身無力而住院。該病患以往僅有高血壓病史,且規則服用藥物,血壓控制良好。但平時偶有心悸、心跳不規則的感覺,並未加以理會。住院後,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為右大腦多處梗塞,確診為梗塞性中風。心電圖發現心房顫動,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顯示左心房有血塊,住院3周之後才恢復部分生活功能而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指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其發生率隨年齡逐漸增高,在65歲以上的人口可達5%以上,80歲以上人口可能達10%以上。過去曾經認為傷害不大,因其無立即生命危險,但心房顫動是最容易導致中風的疾病之一。林中行解釋,因為心房顫動會讓心跳忽快忽慢,使心房收縮功能不佳,心臟血流不順,產生較大血塊。當血塊從心臟衝出,容易導致梗塞性中風,嚴重者恐癱瘓、動作遲緩等。過去50年來醫界不斷研究,終於在近幾年研發出多種新型抗凝血藥物。這兩年健保局已通過兩種新型抗凝血藥物給付。研究顯示可以比傳統的抗凝血劑多降低中風及血栓栓塞機率達二成到三成以上,預計將有20萬心房顫動患者受惠。由於新型抗凝血藥針對個別凝血因子作用,抑制對象專一,幾乎不與飲食藥物相互作用,也不需監測藥效,對患者來說,可望省去麻煩,提升生活品質。林中行建議,有心悸或感覺心跳不規則等,疑似心房顫動的民眾,即早於心臟內科門診就醫。如診斷確定,醫師會依個人風險給予適當抗凝血藥治療,並請確實與醫師配合,方能降低未來中風之可能,避免憾事發生。

牙周病恐導致腦中風 年輕人最危險

牙周病恐導致腦中風 年輕人最危險#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牙周病會增加腦中風的發生率,定期洗牙與接受治療將可有效降低?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興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與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洗牙與牙周病的治療,將可降低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5%至22%,特別是對於20~44歲的年輕族群,牙周病對發生中風的影響更為明顯,所以年輕人更要注意。李雅玲指出,此項研究是利用健保資料庫追蹤2000年至2010年,十年間共72萬餘位超過20歲且沒有腦中風過的人,再依有無牙周病及有無接受牙周病治療來觀察其發生中風機率。結果顯示,牙周病有接受治療的病人,其腦中風發生率小於未接受治療的人。對45~64歲的人來說,效果更明顯,有接受牙周病治療的病人,其發生腦中風機率甚至比一般人還低。相反的,有牙周病而未治療的人,其發生中風危險性是一般無牙周病的人1.15倍,其中20~44歲的危險性更高達2.17倍。李雅玲表示,年輕人的中風發生率原本較低,因其較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共病症。但依此研究結果顯示,牙周病對年輕人的腦中風影響,反而比其他年紀較大族群來的嚴重,因此年輕人更應多維護自己牙周的健康。李雅玲說,牙周病是盛行率相當高的一種慢性疾病,台灣及全世界有90%以上的人有牙周病。牙周病產生主要是因口內的特定細菌,造成牙周組織慢性發炎反應與破壞,慢性發炎會導致血清中的某些發炎蛋白因子,如CRP的濃度提高等,慢性發炎反應過程也會導致血管粥狀硬化而增加腦中風發生危險。此研究顯示,牙周病確實會增加發生缺血性中風機率,但牙周病是可以治療及預防的,李雅玲呼籲,多重視口腔健康,定期洗牙來維護牙周健康並及早治療牙周病,就能降低發生中風發生率。

高血壓易罹心房顫動 女性死亡率高出2.5倍

高血壓易罹心房顫動 女性死亡率高出2.5倍#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地區罹患高血壓之民眾人數逐年上升,根據統計民國110年將全台高血壓患者將突破450萬大關,而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今年的公共健康主題就是高血壓,並且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其患者年齡層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羅東聖母醫院心臟內科曾元登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包況高血壓、年齡、糖尿病、中風病史、抽菸等,並且高血壓患者罹患心房顫動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1.42倍。由於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淤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中風、脾動脈、周邊(肢體)動脈栓塞等,尤其女性若有高血壓及心房顫動與男性相比,中風率高5倍,死亡率更高出2.5倍。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不僅分別高居二、三位,並且人數仍逐年攀升。研究發現,缺血性中風患者約有六分之一有心房顫動,而心房顫動的患者大多數(五成至九成)都罹患高血壓。心房顫動好發於65歲以上的民眾,但由於症狀多元且不明顯,包括心悸、頭暈、胸悶等,易與低血糖、糖尿病、貧血等老年疾病混淆。曾元登指出,病人要自我把脈檢測心房顫動是相當困難的,即使護理師的準確率也僅六、七成。曾元登表示,目前已有新式電子血壓計,除可協助民眾長期監控血壓,更具偵測心房顫動的功能,初步臨床研究(與心電圖相比)結果顯示具有優異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或可協助成為民眾居家篩檢的一項利器。名廚阿基師(鄭衍基)也以自身經驗分享「抗顫保心三撇步」:食(原味)、量(血壓)、測(心顫),呼籲患有高血壓之民眾(尤其是女性)重視健康,每天早晚量測血壓,長期監控血壓與注意是否有心房顫動。(圖片/羅東聖母醫院提供)

少吃鹽、多吃含鉀食品,防中風?

少吃鹽、多吃含鉀食品,防中風?#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一項研究發現,愛吃含「鉀」食品的人,中風的機率降低了24%。不僅富含鉀的水果能降低血壓,少吃含鹽量高的食品,如:洋芋片,也能起相等作用。以前認為,由於老年人的腎臟對血液裡清除鉀的能力有限,所以含鉀的食品對老年人有害;但根據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的新研究結果顯示,鉀不會對腎功能起副作用。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高血壓患者提高鉀的攝取量的話,他們的血壓也將逐漸穩定。此項研究是針對約13萬人做了超過33次測試,研究人員指出,多食用如香蕉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對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有益的」。香蕉富含「鉀」元素,每根香蕉約含420毫克的鉀,而成年人每天鉀的最高攝取限額為3500毫克。每年英國由於中風死亡的人數大約為5萬3千人,雖然有約十萬名患者被搶救成功,但大多留下嚴重殘疾。且另一項研究顯示,連續四周以上適當減少鹽的攝入量,將明顯降低血壓。這樣也會減少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率。英國中風研究協會的沃爾頓博士表示,健康的飲食習慣是控制中風風險的不二法門。他說:「高血壓是引發中風的最大禍首。把飲食習慣調整得越健康,長時間下來,也能把血壓控制在可控制的範圍。」少吃鹽、多吃含鉀食品,如:香蕉、棗類、菠菜等,將能降低風險。(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Steve Hopson.)

遠離高血壓 健康生活六守則

遠離高血壓 健康生活六守則#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局資料指出,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2.84倍、1.93倍及1.66倍。而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的第一名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為喚起全球對高血壓危害的重視,今年4月7日世界健康日的主題呼籲透過高血壓防治來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生。對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規律就醫及服藥以外,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是達成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國民健康局提供以下訣竅,幫助國人遠離高血壓的威脅:1. 減鹽: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醃製、減少加工,以及含鈉量高之調理食品;吃火鍋的時候,可以把握「多吃新鮮食材、多用蔥、蒜、蘿蔔泥等天然調味料,少喝湯、少吃加工食材、少用沙茶醬及豆瓣醬等調味料」的原則。2. 減重:維持BMI 18.5-24的健康體位,男生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生腰圍不超過80公分。3. 戒菸:戒菸的好處在第一天就看得到!吸菸者在戒菸的20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8小時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2週至3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1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而戒菸5年後中風之機率甚至可降低至與不吸菸的人一樣。4. 節制飲酒:每天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drinks/day),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約相當於啤酒360毫升,葡萄酒120~150毫升,白蘭地等烈酒30~40毫升)。5. 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或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身體活動也很好,如走路上下班、上下樓爬樓梯、幫忙做家事等。6. 量血壓:定期量血壓是及早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國民健康局呼籲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超過140/90 mmHg就應該諮詢醫師。而正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更應該要有系統的在家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幫助醫療人員瞭解病人血壓控制情形,也可顯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血壓藥物之控制情形。

把握中風復健黃金期 拖太久恐致肌肉萎縮

把握中風復健黃金期 拖太久恐致肌肉萎縮#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風造成終身行動不便,成了家人永遠的負擔,復健的漫漫長路更需要家屬不斷地協助。阮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怡嘉表示,中風一定要復健,中風後三個月至半年是復健黃金期,只要保握這段時間,認真進行復健,效果都很不錯。若中風後不立即復健,只躺在床上,很可能造成肌肉、關節萎縮。中風雖然會有許多後遺症,但比起癌症來仍然幸運很多,它至少不是絕症;曾經有發生中風的病人必須預防它的復發,有人說:第一次中風是上帝給的警告,如果不能有警惕,那麼隨時都會有復發的可能。病人的復健,最好的時段是在中風後立刻開始,才不會產生進一步的殘障。常有人安慰病人說:「慢慢來,不急,不急。」但太慢了可能就永遠沒機會。因為一個正常人只消躺個三、五天,便會覺得全身沒勁,而一個有病的老人在床上躺了幾個禮拜,全身肌肉一定萎縮。可知中風的復健必須把握時效,不過,對於年長的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動得太厲害。對於因中風而導致身體半身麻痺的病人,復健計畫通常可以分為:臥床期,站立期,走路期及爬樓梯期等四期。醫師表示,復健最重要還是要看病人意志力,假如病人不肯走路,站在醫生的立場即使有天大的能耐,也幫不上忙。至於手部功能恢復,一般經過復健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的病人只有3成5,許多上了年紀的病人,即使是能夠恢復也不方便自理生活細節的緣故。不論如何,若能按照病人復原的情況,必要時立即做復健項目的更改,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母乳餵養半年 可降低癌症風險

母乳餵養半年 可降低癌症風險#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一項研究發現,長達六個月以母乳餵養嬰兒的婦女們,癌症死亡風險降低了10%,不僅如此,連心臟病發以及中風死亡的機率也減少了17%。在遵守所有健康建議的生活習慣之後,死亡疾病風險整個減少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員研究了包含9個歐洲國家38萬人超過12年,結果發現聽從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的人,死於多種疾病的機率大幅降低了近34%。而這些建議,像是維持健康的體重、保持一定的活動率、減少肉類和酒精飲料的量、攝取多一點植物性食物、在哺乳期的母親們,母乳餵養至少六個月。減少疾病死亡風險建議是盡可能維持正常體重(但不過瘦)還有多吃植物性食物。限制酒精攝取量和遵守植物性食物飲食建議,最多可降低死於癌症的風險分別為21%跟17%。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是第一個把母乳喂養跟部份生活方式改變相結合,以觀察死亡風險上的影響變化。結果也顯示,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可減少17%婦女因癌症死亡的機率以及降低10%循環系統疾病的風險。其實,以前的研究就有發現有力的證據表明,母乳喂養可以降低母親患乳腺癌的機率,每年可減少約4%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副組長Panagiota Mitrou博士說,這項研究表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症研究所提出建議的實質價值,預防的不只是癌症,還有那些常見的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