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美研究:阿斯匹靈能改善婦女中風風險

美研究:阿斯匹靈能改善婦女中風風險#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編譯)根據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更年期的婦女若從食品中攝取太多反式脂肪,中風風險會比攝取低脂飲食的婦女還要高出39%的風險,反式脂肪主要來自於油炸食品、烘焙點心等,像是甜甜圈、蛋糕、酥餅、薯片餅乾等,不過研究者指出,若服用阿斯匹靈可能有助降低中風風險。(圖為阿斯匹靈,取自維基百科,作者Ragesoss)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進行,是至今規模最大的更年期婦女與飲食習慣的研究,針對8萬7025名50~79歲的健康婦女做研究,在研究中也發現,若一天飲食中,攝取高單位反式脂肪的婦女(每天6.1公克),動脈阻塞風險比每天攝取2.2公克的婦女,高出39%,這些最新的成果被發表在「神經學年報」中(Annals of Neurology)。一般阿斯匹靈被認為有其抗發炎和抗血小板凝結性功能,來減少中風的風險,領導這項研究,同時也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公衛學院的KaHe表示,研究中證實,更年期婦女若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會增加缺血性中風風險,服用阿斯匹靈確實可能會降低中風風險,而且研究團隊建議更年期婦女,除了應該減少攝取反式脂肪的飲食,更應該在停經開始時,額外服用阿斯匹靈。

中年走路速度慢 小心失智與中風

中年走路速度慢 小心失智與中風#中風

簡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罹患老人痴呆與中風的風險,根據一篇美國最新研究報告發現,中年人若是慢慢走路,老年後,罹患老年癡呆症、中風的機率也比較大,依據走路的速度,像是「慢步族」晚年罹患老年癡呆或中風的風險,是「快走族」的1.5倍,且若是65歲以上,步行速度較快者,可以活得比較久。(照片取自英國每日郵報)波士頓醫學中心Erica Camargo醫師與其研究團隊,針對2400位,平均年齡為62歲的人做測試,對他們進行步行速度測試、步行時的手握力及認知功能測試,且追蹤他們長達11年之久,除了發現65歲以上,走路較快的人不易得老年癡呆外,若是步行時,握力較強的人中風機會也會減少大約42%,而研究人員也表示,步行速度較慢,腦容量也會較少,在記憶、語言、判斷力上都會較差。目前這項研究,被專家認為在評估罹患風險上有極重要的價值,有許多醫師認為,透過「步行速度」、「手握力」的兩項測試,就能評估早期的罹患風險,為早期老年癡呆、中風風險提供一個全新的方向,而這項研究也將於四月份的紐奧良「美國神經學會」年會上發表。

天冷溫度變化大 心血管患者當心中風

天冷溫度變化大 心血管患者當心中風#中風

冷氣團來襲,台灣各地在過年後氣溫又逐漸下降,氣溫變化如此迅速,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發現,每當冬季氣溫漸低,就會多3成引發中風的患者,新北聯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優表示,由於氣溫下降快速,會使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分泌等生理反應,因此造成中風的機會大增。(圖片翻攝自衛生署網站衛教影片)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進入秋冬11月~3月期間,氣溫會不斷回升或驟降,高血壓的患者在這時容易產生血液循環不佳、肌肉抽筋、血壓飆高的跡象;心臟病患者則要注意溫度變化引發的胸痛、心悸、頭暈等情形,有可能是因為天冷致血流量減少、讓心臟缺氧,有些病患會誤以為是運動後的不適,若不適感在休息後仍未改善,應就醫診斷,避免中風發生的可能。腦中風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病情發生十分快速,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家屬應對中風症狀有所了解,如暈眩、嗜睡,等不易查覺的症狀或突發地劇烈頭痛、嘔吐、單邊四肢失去知覺等,延誤就醫會讓中風症狀更加嚴重。醫師提醒老人及心血管病患,注意氣溫變化,清晨及深夜溫度最冷,出外須做好保暖;高血壓患者須按醫師指示用藥,不可任意調整劑量,才不會讓中風找上門。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中風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在冬季心血管疾病易於清晨剛起床時發作,首要原因是身體在低溫狀態下,週邊的血管會收縮,使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因而增加腦溢血和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其次是遇到天氣寒冷,大部分的人都懶得動,造成如腦、心肌、內臟等身體器官的血流量減少。加上冬季因排汗減少,水也比較少喝,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覺差,常常攝取水分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增加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此外,冬季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的毛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氣喘,都會加重原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情。 江俊賢主任說,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無力之中風先兆,或胸口悶痛、呼吸急促、心頭小鹿亂撞等心肌缺氧症狀時,都應立刻送醫檢查。在溫度出現大幅變化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保暖及身體狀況,除了按時服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之外,許多人在冬季容易大吃大喝,攝取過多熱量、鹽份、糖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都會增加風險。江俊賢主任指出,對自己或是家有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應該要注意的是保暖,不要忽略穿厚毛襪,維持足部血液循環。其次要攝取適當而足夠的水份。飲食方面不要太鹹、太油,煮飯炒菜時要多採用清蒸或水煮,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海鮮內臟等。且要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

平安過新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3大政策

平安過新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3大政策#中風

今天正式迎接小年夜的到來,大家開始陸陸續續返鄉過節,準備在明天的除夕夜與家人吃個歡樂團圓飯,而國民健康局特別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做出提醒,沉浸在過年開心氣氛的同時,務必隨時注意落實3大政策,「請勿玩過頭導致過度操勞、請勿大吃大喝、避免情緒的起伏過大」,乖乖遵守讓自己平安過好年。(圖片翻攝自消防局衛教單張。)從今天起開始連續9天的春節年假,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小心,請勿讓身體過度勞累,如減少熬夜玩通宵的機會,以免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也避免讓自己太high,以免因為情緒起伏過大,導致發生血壓突然升高、心絞痛、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危險。國健局表示,民眾要隨時留意心臟病與中風的徵兆,一旦出現包括胸口悶痛、手臂疼痛、呼吸不順、噁心、頭暈與非常疲倦等症狀,請馬上送醫治療。而若是患者有冠狀動脈的病史,建議家屬先幫患者吞下醫師開的含片。另外,若是有疑似中風徵兆出現,民眾先幫患者做「FAST」的辨別動作: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至於血壓的維護,國健局提醒做菜時盡量以「少鹽、低鈉」為主,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取量勿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可利用醋或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增加菜色的味道,以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幫助減少飲食中鹽鈉的攝取,也請民眾準備購買市售食品前,仔細檢視包裝上的鈉含量,以避免意外攝取過多的鈉。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中風

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歡喜慶團圓的同時,國民健康局特別提醒罹患心血管疾病民眾,在享受年節歡樂氣氛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對自己健康的照護。農曆年前,婆婆媽媽開始準備大掃除以及忙碌於過年準備事務,提醒尤其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婦女,忙碌中要讓自己有適度的休息,不要太勞累,以及打掃時避免突然用力提起重物等。而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親朋好友聚集打麻將或是上網打電動,記得要定時起來動一動,注意不要熬夜或過度玩樂,以免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另也要避免讓自己情緒起伏太大,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發生。提醒民眾一旦於春節期間出現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發作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另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依據研究顯示,飲食中的鹽(鈉)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鹽(鈉)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均能降低血壓。春節期間、家族團圓、親友互訪時,國民健康局提醒在烹調一桌桌豐富料理款待親友時,別忘了「少鹽、低鈉」的料理主軸!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民眾在過年期間可經由醋或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可增加菜色的味道,減少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法的改變,來減少飲食中鹽鈉的攝取,讓您輕鬆煮出美味的減鹽健康佳餚。此外,大家準備年菜購買市售食品前,應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的鈉含量,避免攝取過多鈉含量的食品。春節期間,若遇寒流來襲,提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也要注意鞋襪防濕,以避免足部受潮,而引起凍傷,尤其需特別注意,長輩最易受天寒而影響身體的狀態,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讓長輩更感受到有天倫之樂的年節氣氛。年假期間,鼓勵民眾仍保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建議家中有早晨出門運動習慣的長輩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最好能結伴運動,並記得運動前要進行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須儘速就醫。掌握上述春節保健小秘訣,讓您健康快樂過好年。

器捐遺愛人間 腦死女捐心、肝、腎

器捐遺愛人間 腦死女捐心、肝、腎#中風

一位來自高雄因腦中風腦死的的葉女士,在親友的祝福下,捐出心臟、肝臟和兩枚腎臟,在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助人的心願。年過五十歲的葉女士,日前陪同友人到花蓮旅遊,在民宿被發現倒臥在地,轉送到花蓮慈院,經神經內科醫師劉安邦檢查為腦幹出血所引發的中風,隨即轉到加護病房治療。但是因為她的中風部位在生命中樞,造成腦死。她的家人決定幫她捐出可救人的器官,延續她喜歡助人的好心肝。因緣巧合,葉女士遠嫁瑞典的小妹,剛好在這段時間返回臺灣探視親友,她說,在與姊姊餐敘時,姊姊在言談中透露希望能多做好事的心願,而家人也深知器官捐贈不僅可以救人,也可以延續捐贈者的大愛在人間。於是,經家族兄弟姊妹討論後,由妹妹忍住悲傷代表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在完成腦死判定程序後,葉女士在弟弟、妹妹、女兒等親友祝福下,完成器官捐贈的助人心願。依照器官分配原則,捐贈者分別捐出心臟、肝臟、腎臟給臺大醫院、大林慈院、花蓮慈院的病人。這是花蓮慈院今年的首例器捐,去年度計有七例器官捐贈個案遺愛人間。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公布資料,目前全臺灣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7737人,其中等待心臟有138人、肺臟24人、肝臟1056人、腎臟5981人、胰臟74人、眼角膜 526人。

美研究:吃太多牛肉 恐增加中風風險

美研究:吃太多牛肉 恐增加中風風險#中風

再過一個星期左右就過年了,年夜菜免不了大魚大肉,但是最近有一項新的研究要特別注意了,哈佛大學公衛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發現,攝取很多牛肉會增加中風風險,但吃雞肉卻能降低風險,過去在研究中也曾發現,吃多了紅肉(像是牛肉)和高溫燒烤、碳烤的肉品,也會增加腎癌風險,另外在優活最近的一篇謠言解密中,營養師也說到,想延緩記憶力退化就要少吃紅肉,包含牛肉、羊肉、豬肉等。這項研究的領導人Frank Hu帶領研究團隊,針對近13萬名大約中年時期男女,追蹤他們飲食直到中、老年期,不過研究人員還未能完全證明牛肉會增加中風風險,不過該研究主要執筆人Adam Bernstein表示,中風關鍵元素可能在於紅肉所含的脂肪與鐵質中,在研究中也說到,雖然牛肉屬於高蛋白食物,且高蛋白質飲食可能對健康有益,但並非所有蛋白質都有相同好處,Frank Hu表示,這篇報告要傳達的訊息是,蛋白質種類或攝取量確實會影響中風風險,而這篇研究發表在「中風」(Stroke)期刊。根據東元綜合醫院衛教文章表示,預防中風有幾個要點,包括均衡飲食,攝取低糖、低鹽、低油及高纖食物為主,控制體重,保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24之間,且保持規律運動,運動頻率最好 每週做 3~5 次,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之有氧運動,另外一定要避免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若有慢性三高疾病者再搭配治療及正確生活習慣的維持,就是預防中風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