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剛出生的小祐自醫院返家後,爸媽發現他吃奶時嘴角會不自主抽動,左手會出現不正常的姿勢,甚至常有溢奶的情形。緊急送醫後被診斷為新生兒抽筋。進一步檢查發現為低血鈣導致的抽搐。新生兒抽搐不明顯 家長觀察力很重要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醫師吳博銘提醒,一般民眾對於抽搐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上口吐白沫,眼睛上吊,但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新生兒抽搐年紀越小表現越不典型,抽搐多是以局部性為主,因此家長的良好觀察及警覺性非常重要。根據國外統計,平均要花費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找到癲癇的證據,進而及早治療,以避免留下後遺症。新生兒抽搐係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每1,000名兒童約有1.5-5.5例,發生率不低,且多於出生後1週內發生。且據國外統計,有20-30%的小病童在兒童期會有癲癇的情形。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立即送醫吳博銘醫師表示,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主要原因以新生兒於出生過程生產不順所造成的缺氧性腦傷為最大宗。提醒家長,若新生兒抽搐在短時間內反覆發作,且發作完後意識未立即回復,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都可能影響以後的智能發展,應立即送急診,至加護病房進行重症照護。吳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抽搐發作後,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需長期門診追蹤,除了發作型態外,神經發展也是長期追蹤的重點,需要專業醫療團隊來積極介入,以維持兒童的良好神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