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遺傳性罕病FAP醫藥費年逾百萬 病友急盼健保給付

遺傳性罕病FAP醫藥費年逾百萬 病友急盼健保給付#健康醫療網

2022-0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罕病患者與家屬的心聲,需要被聽見。由罕見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的病友與家屬組成的聯誼會,眼見病友身體狀況日漸惡化,但國外上市的藥雖已通過國內食藥署核准,卻在台灣用不上,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藥費定價一年高達700-800萬,對病友來說是相當承重的負擔,迫切期待健保署及早給付顯性遺傳的FAP藥物。 公共政策平台5千民眾支持 重啟審議 病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的「拯救台灣特有罕病FAP,呼籲加速FAP罕藥健保給付」提案,已經於111年1月6日達到5492人附議,正式通過成案門檻。懇請廠商能以更優惠的合理價格、政府能聆聽病友及家族的需求,讓此給付案能早日達到共識,順利通過。在健保未能給付之前,亦期盼國民健康署能依現行「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第33條予以補助,讓有急迫性需求之病友盡快有治療機會。 診斷不易 致命性迅速退化 FAP是顯性遺傳疾病,據醫師統計,台灣多以男性居多,多發生於50歲以上,且疾病惡化速度十分快,若沒有適當控制,可能在4~5年之內就退化至手腳無力、坐輪椅、無法自行吃飯等狀態,需要仰賴他人打理生活起居。中壯年正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倒下,不僅本人得放棄原本的生活,整個家庭也將跟著失序、陷入困頓。 家族噩夢 此代終結 陳冠如表示,FAP是遺傳性疾病,一旦有此基因,下一代高達二分之一的機率會罹病,因此經常一個家族會有多人深受病魔摧殘。家屬看著長輩發病、退化、失能無法自理,讓尚未有症狀的人也焦慮不安,害怕去做基因檢測,因為檢測出來也無法取得藥物醫治,相當煎熬;而婚育年齡的人,更不敢結婚、生育。因此,目前FAP之相關用藥對於病況較嚴重病友的最大意義,不在於恢復多少功能,而是維持、減緩退化之速度;而對於未發病之潛在病友,則能提供一線希望,使他們願意出來面對、檢測,並預防下一代的複製。 已婚病友筱芬(化名)在記者會上聲淚俱下表示,因爸爸是患者,自己也被檢測出顯性FAP,一旦考量懷孕,唯一能解的是透過試管嬰兒,揀選沒有顯性遺傳的正常基因進行胚胎培養。但陳冠如表示,這些費用卻高達70萬以上,生育這條路難上加難。因此若健保給付能通過,下一代有藥物及早控制病情,除了可支持生計,更可鼓勵家族中晚輩進行基因檢測,並透過產前遺傳診斷,預防下一代罹病,避免遺傳疾病的複製。 健保給付 唯一指望 「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於102、108年認列了兩種治療FAP的藥品,也有多位病友參與5~6年的臨床試驗,防止或延緩疾病惡化的效果很好,而且愈早使用,可避免無可回復的神經受損,病人的生活品質能有效控制。然而多年過去了,這兩款藥雖於109年取得藥品許可證,但藥價非一般家庭能負擔,因此納入健保給付是他們的唯一希望。 然而,110年12月「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因長期使用之臨床療效與副作用不明,藥物治療費用高、財務衝擊大等因素,決議暫不給付,讓病友及家屬的期盼落空,願早日再次進入審議,順利通過。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97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健康醫療網

2022-02-11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宣布,該日新增26例本土案例中,有22例為居家隔離陰轉陽。而以統計數據看來,自今(2022)年一月底開始居家隔離陰轉陽的個案比例即有增加的趨勢,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此現象一可能性為原始接觸者的直接感染,但於後期被檢測出來;二為在集中檢疫所中交叉感染。 究竟真實原因為何,全世界都仍在釐清中,然而,陳秀熙教授不諱言,以台灣目前現況看來,若要繼續維持將每日確診數控制在二位數以內的好成績,釐清確切原因迫在眉睫,再考量Omicron變種病毒株傳播力強、潛伏期短及感染時間短等特性,不能排除後者:自同一空間(包含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等)透過多元管道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物流群聚感染,包裹也不安全? 專家這樣說 自物流群聚感染事件爆發,許多人懷疑病毒是否會經由物流包裹接觸面傳染而緊張不安,對此,陳秀熙教授分析,雖然Omicron可在塑膠表面存活高達194小時;人類皮膚表面21小時,但根據研究顯示,如使用40%以上酒精擦拭、消毒,15秒後即可使Omicron病毒在塑膠表面及人體皮膚上完全失去活性。 由此可知,經由物流包裹傳染,對於國外確診個案數量極大的情況下可能性較高,但以目前台灣疫情控制得當的情形而言,經過物流收發清消流程,包含一般包裹於接收包裹及配發包裹時消毒,特殊來源包裹(醫院、高風險地區)除接收、配發包裹時清消外,還會在過程中進行二次消毒並靜置20分鐘不與其他包裹混放等措施,研判病毒並非經由物流包裹途徑傳染。   三月起莫德納基礎劑保護力下降 估計300萬人受影響 為抵抗Omicron的高度傳播力,「確保疫苗保護力」相當關鍵,陳秀熙教授指出,以台灣最早施打AZ疫苗基礎劑的族群來看,保護力約於去年底開始下滑,而台灣疫情確也於今年年初起升溫。 根據疫苗保護力統計數據顯示,三月起莫德納基礎劑施打者之疫苗保護力將開始衰退,若未及時施打追加劑,全台約有300萬人疫苗保護力會急速下降。因此,陳秀熙教授表示,第三劑疫苗應持續推廣施打,以避免疫苗保護力失效造成下一波流行發生。   ▲圖片來源/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畫面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59

連假後難收心?正念練習助孩子轉移開學焦慮

連假後難收心?正念練習助孩子轉移開學焦慮#健康醫療網

2022-02-1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結束了9天的春節連假,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為了避免孩子連假後難收心,門諾醫院心理師建議家長,除了提早調整生活作息、檢查寒假作業是否完成、利用空閒之餘多運動或是戶外踏青等方式協助孩子重回規律生活外,還可透過「正念練習」,轉移焦慮、倦怠等連假症候群。 減少用3C、調整睡眠作息、戶外運動 歡樂的年假後,回到工作岡位上,是否感到身體無力、提不起勁、憂鬱甚至是失眠,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連假症候群,許多大人都還無法一時收心何況是孩子?眼看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為了不讓連假症候群影響孩子開學後的學習,門諾醫院心理師徐沛瑄表示,收心是需要時間的,建議父母可利用最後幾天的假期,耐心的陪伴孩子,為開學做好準備。 如何讓孩子好好收心,除了減少3C產品的使用,最為首要的就是調整生活作息。寒假期間許多孩子因晚睡,所以早上也起得晚,心理師建議父母在開學前幾天就開使調整作息,才不會一開學就因睡眠不足而影響整天精神。另外,利用空檔帶孩子到戶外踏青、運動、多接觸大自然等,不僅能增進親子互動,也能緩解孩子面對即將開學的焦慮。 父母不要急著說教 引導孩子進行「正念練習」 連假過後,不論是幼童或是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不想上學的心態,其實這是可以被理解的,父母不必急著說教,反而可以透過正念練習的方式,引導孩子接受開學的事實,並從中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與樂趣。心理師宋佳樺說,所謂正念練習,就是讓自己不要被情緒影響,學習接納面對開學的心情與想法,而不是想要改變或忽視,如此才能讓自己更坦然面對心中壓力,建議父母與孩子每天利用5-10分鐘練習,不僅能夠幫助調整情緒,對於專注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舉例來說,開學在即是事實,父母除了引導孩子接受開學是確定的日程、同理與接納孩子的不安,還可試著與孩子學習專注於一件喜歡的事物上,如跑步、畫畫、專心吃某一樣食物等,並在過程中藉由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五感體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正在進行的事件時,便能轉移焦慮讓情緒更穩定。 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若孩子出現對開學、上學產生抗拒,父母應積極傾聽孩子的想法並適時溝通,通常連假症候群大約持續幾天後會逐漸恢復,如出現嚴重的身心症狀時,應求助於專業醫師、心理師,幫助孩子重新回歸正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64

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5項健康指數需留意

明金成心肌梗塞驟逝 5項健康指數需留意#健康醫療網

2022-0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出演過多部戲劇並演而優則導的明金成於2月8日深夜因突發心肌梗塞緊急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1歲。明金成才在農曆年節期間更新個人臉書封面照片,是他與老婆及一對新生兒女的全家福幸福照片,不料僅隔數日正值壯年卻傳驟逝,令人相當不捨。 溫差大、天冷易使血管收縮 間接引發中風及心肌梗塞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若遇上東北季風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影響,都有可能因此使心血管疾病發作,對健康造成危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說明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間接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尤其要注意預防中風及心肌梗塞。 錢政平副院長表示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而「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且嚴重的心臟疾病。當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被血管內的斑塊阻塞,導致瞬間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它所供應的心肌細胞,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時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死亡。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常伴隨有胸口疼痛、胸痛廣泛性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若發生疑似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請務必牢記分分秒秒爭取時間並盡速就醫。 五大危險群注意 心血管疾病風險超高 錢政平副院長也點出若有以下5項健康問題者,千萬要留意!以降低心血管相關疾病的發生及對生命的威脅。 高血壓: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血壓高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的估計與分類,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最要的危險因子。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逾26%,40歲以上更達38%,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若長期高血壓且未按時服藥,一旦發生血壓突然升高,就容易引發心肌梗塞。 肥胖:當腹部過度肥胖、內臟脂肪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會影響身體代謝。肥胖也容易引發高血脂以及高膽固醇症,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升高,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身體質量指數 (BMI)是體重控制的參考指標,BMI數值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態。腰圍則是,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當冠狀動脈開始出現硬化、血管阻塞,導致造成心臟缺氧,引發心肌梗塞。 抽菸:菸含有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進而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就曾發表過菸害報告,直指男女性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家族病史:家族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史者,發生心血管疾病會比一般人風險來的高。 定期掌握三高指標 降低致命危機 錢政平副院長建議民眾想遠離心血管疾病,定期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徹底掌控三高狀態是最基本要素,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安排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及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CTA)則可幫助發現冠狀動脈是否有堵塞情況。30歲開始就可主動安排健康檢查,幫助自己及早發現危險因子並提早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致命危機。   ▲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61

企業轉型接軌新世代 國際大藥廠推出全新品牌識別

企業轉型接軌新世代 國際大藥廠推出全新品牌識別#健康醫療網

2022-0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來自法國的跨國藥廠賽諾菲,於今日發布了全新的企業品牌識別。新Logo靈感來自於科技業簡潔並極具動感的特色,兩個紫色圓點象徵的是起點與終點,起點意味賽諾菲富有好奇心並勇於突破現狀的精神;終點則代表為病患找到創新解決方案後,綻放生命光彩的時刻,而這正呼應了賽諾菲追尋科學奇蹟的旅程。 深耕台灣近40年 賽諾菲幫助人類應對健康挑戰 身為一家引領全球的國際大藥廠,賽諾菲已發展為多元化的全球醫療保健公司,致力幫助人類應對健康挑戰,將科學創新轉化為整合性醫療照護方案。此外,賽諾菲除了在許多罕見疾病提供首見第一線藥物治療,以及建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臨床標準治療外,更矢志公共衛生承諾,每年幫助數以百萬人類免於流感的侵害,更在發炎性疾病的治療有了突破性創新。截至2021年底,賽諾菲目前研發的藥物和疫苗臨床研發項目有91個之多,其中34個處於三期臨床試驗或已交付法規審核。 賽諾菲於台灣深耕將近40年,在新冠疫情嚴峻時,確保病患持續獲得藥物治療,去年更為2000多位病友提供創新藥品,期間新藥證陸續被核准,包括治療多發性骨隨瘤的藥物取得上市許可證,以及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也新增更多適應症,這些都是賽諾菲積極為病患獲取更好藥物的成果。 全新品牌識別與現代接軌 體現創新醫學理念 而這次賽諾菲啟動全新品牌logo,賽諾菲執行長Paul Hudson 表示:「在公司成立近半個世紀之際,我們進行了歷史上最重要的轉型並與現代接軌。在2019年時,我們推出了 「Play to Win 全力爭 勝」的策略,利用創新平台,致力於生產首創和最佳的藥物及疫苗,給予患者更優質多元的治療選擇。此時的品牌識別革新,正如同我們與時俱進的醫學理念,邁向未來並迎接嶄新的世代。」 多元、專業、創新設計 賦予企業識別更多意義 賽諾菲香港及台灣區總經理林嘉莉表示,「透過更具現代意象的設計,賽諾菲的新Logo運用粗字體來表現立足國際藥廠的可靠形象,堅持恪守專業、勇於突破創新;而飽滿圓滑的字型,猶如賽諾菲多元、包容且人性化的企業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兩個紫色原點並非正圓形,表現了即便作為全球性藥廠,賽諾菲仍不忘謙虛為本的態度。」 不僅如此,為凝聚專一信念,使旗下品牌攜手實現共同願景,本次大動作的識別翻新,包含專注於疫苗研發生產的賽諾菲巴斯德和特殊醫藥的賽諾菲健臻,以及賽諾菲所收購的品牌也將同步跟進,讓多元繁茂的背景之下,也能策略性的整合應用資源。在品牌視覺一致的背後,代表著齊聚企業心力、推動突破創新,造福病患且為人類健康帶來更多福祉。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57

多發性骨髓瘤三藥療法 全口服免舟車勞頓

多發性骨髓瘤三藥療法 全口服免舟車勞頓#健康醫療網

2022-0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住在桃園的68歲馬女士,6年前感到骨頭疼痛,且痛到連翻身都很困難,後來發現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馬女士轉介至台北的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並接受了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表示,馬女士在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又復發,於是改用抗漿細胞免疫抗體針劑治療,效果不錯,讓她不再疼痛,但每次都需特地北上看診治療。由於此藥物需針劑點滴注射,其先在醫院附近住宿過夜,隔天再至醫院打針;女兒無法長期配合,又改用口服的蛋白酶體抑制劑,當天就可以來回,更加方便,至今也恢復良好。 多發性骨髓瘤常見CRAB症狀 好發於高齡者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癌症,由於骨髓內的「漿細胞」不正常增生,製造產生過多功能缺陷的抗體(免疫球蛋白),進而沉積在腎小管,影響腎功能,同時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同時帶來許多併發症。陳宇欽醫師說明,常見症狀有CRAB :C血鈣過高、R腎功能異常、A貧血、B骨頭疼痛,且約有八成患者會先出現骨頭痠痛,也有像李女士到骨折才發現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65歲,屬於好發於中高齡者的疾病,也因此許多症狀容易被誤認為老化而忽略。 只能骨髓移植? 治療策略依患者狀況調整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包含化學治療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植),移植與否則以70歲作為劃分點,陳宇欽醫師解釋,70歲以下的患者,評估身體狀況以及心、腎功能都正常的話,先考慮幹細胞移植;若70歲以上,或是心、腎功能較差者,只能完全以藥物治療。 在過去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疾病,曾有做過骨髓移植10年以上又復發的案例,有20%左右的高風險群,因染色體異常,移植過後復發風險較其他患者高。陳宇欽醫師說,「最近幾年有很多新藥出現,很高興研究有突破,過去只有化療跟類固醇,後來出現了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國外已經用了很久,台灣近年也核可使用,也有健保給付。」   ▲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 蛋白酶體抑制劑問世 全口服三藥療法疫情升溫治療也不中斷 陳宇欽醫師進一步解釋,蛋白酶體抑制劑針對傳遞細胞訊號的蛋白質作用,也算是一種標靶藥物,它能夠直接抑制骨髓瘤細胞的生長,促進瘤細胞的凋亡,並且抑制骨髓瘤細胞與間質細胞的結合。目前台灣有三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分為針劑與口服,針劑會有神經副作用或影響心臟造成高血壓或心臟衰竭的機率,口服副作用較少,心臟、神經毒性都大幅下降,但腎功能較差的患者藥量需減量。 陳宇欽醫師也提到,蛋白酶體抑制劑需要搭配類固醇共同使用,或是再加入免疫調節劑三藥共用,目前臨床效果看起來,三藥療法比兩藥好。尤其針對年長患者,交通不便的患者,或是沒有家人陪伴不容易常至醫院返診就醫的患者,全口服三藥療法就很適合,可以在家自行服用。但他也提醒,因為三藥非同一天服用,會附上手冊標示清楚何時該吃哪一顆藥,有疑問也都可以問個案管理師。 陳宇欽醫師也分享,前陣子疫情緊繃,全台三級警戒的時期,因為醫療降載,有些患者的療程因此被影響,「原本三週打一次針的,變成四週打一次,家人也不能進來醫院陪病,全口服藥的就比較不受影響。」 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多新藥出現,即使第一線藥物失效,也還有許多後線的藥物可以使用,陳宇欽醫師叮嚀,多發性骨髓瘤只要配合醫師治療,大部分都能控制得很好,即使在骨髓移植後復發,也有藥物可以治療,像李女士一樣,定期回診,也能正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662

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多線治療延生機

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多線治療延生機#健康醫療網

2022-0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及死亡人數,近十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根據國健署發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且每年平均約有5,000人死於大腸癌,為此自民國99年開始,政府積極推動四癌篩檢,讓民眾藉由定期篩檢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標。 落實四癌篩檢 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醫師表示,據歐美國家經驗顯示,每一至二年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可使大腸癌死亡率下降約18%至33%,因此台灣在政府大力推動四癌篩檢下,近年來雖然會看到大腸直腸癌的患者人數的統計數字連年攀升,有可能是因為無症狀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在早期就被發現,因此當未來篩檢普及率越高時,預期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會逐漸降低。 楊純豪醫師補充,民眾除了要定期篩檢外,一些生理上的改變,例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超過兩週)、血便或黏液便、不規則腹痛、不明原因體重逐漸減輕、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 或不明原因貧血等問題時,就應儘速至醫院檢查,若是確診為大腸直腸癌也要積極配合治療。 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多線治療仍為趨勢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鄧豪偉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統計,目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大約佔整體大腸癌患者的四成左右,這是因為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因此患者可能會發生初次診斷即為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另外還有一部分二、三期的患者,最後也可能會轉為第四期,但病友仍應保持樂觀心態,遵照醫師指示積極治療。 鄧豪偉醫師進一步說明,針對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目標,主要是希望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提升疾病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因此現階段講究多團隊合作的治療模式,由醫師團隊為病患制定治療策略,患者了解後也會更願意配合治療。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藥物治療上多以化療藥物搭配標靶藥物為主,據臨床資料顯示,患者在醫師評估規劃下接受多線治療,平均的存活期都可以延長到30個月左右,此外,患者應持續治療,不要因疫情延遲、不敢就醫或自行停藥,延遲治療可能會提高病情惡化風險,導致生命損失,而目前已有口服標靶藥物供選擇,建議多跟醫師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另外近年來癌症精準醫療已成趨勢,倘若診斷為大腸癌,建議可搭配基因檢測找出適合的藥物,提升治療效果。 多運動少吃紅肉 享受順暢人生 楊純豪醫師提醒,想要遠離大腸直腸癌還是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民眾除了應定期接受四癌篩檢之外,最好盡量少吃加工類食品及紅肉,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享有順暢幸福的人生。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48

莫德納研發新加強劑專門針對Omicron 舊的還有效嗎?

莫德納研發新加強劑專門針對Omicron 舊的還有效嗎?#健康醫療網

2022-02-08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莫德納製藥公司於1/26宣布,首名臨床試驗志願者已接種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型新冠疫苗追加劑,該追加劑為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株所研發。莫德納指出,此新型加強劑二期試驗預計收案600人,分別在美國境內24處進行,有些試驗志願者僅完成兩劑莫德納基礎劑,另外也有部分已接種莫德納追加劑。莫德納也承諾,會公開此試驗數據給國際公衛領導者,協助他們做出有證據可依據、最佳的追加劑決策。 莫德納執行長斯特凡‧班塞爾(Stéphane Bancel)說:「面對Omicron的免疫逃脫特性帶來之長期威脅,我們正增強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株研發之新型新冠疫苗,現在很開心地宣布已正式開始二期試驗,也正在評估是否要將此新型疫苗候選納入莫德納的多價追加劑計畫中。」 Omicron變異多 追加劑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下降較快速 隨著新加強劑相關訊息露出,不少人也好奇,現於國際間廣泛使用中的莫德納追加劑,其產生之中和抗體對於Omicron病毒株是否具有保護效力?對此,莫德納製藥表示,相關研究數據已刊登在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從此項研究結果看來,施打50毫克的莫德納追加劑,不到四週即可對Omicron病毒株提升20倍的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但在6個月後卻觀察到下降6.3倍,相較對原始病毒株6個月後,中和抗體效價水平下降2.3倍來得更加快速。而CNN報導中提到,輝瑞BNT加強劑之相關研究數據亦跟莫德納相差不遠。 人體產生免疫記憶 專家:抗體下降不表示沒有保護力  莫德納研究團隊(包含杜克大學、埃默里大學、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貝勒醫學院、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及美國國家衛生院)現也持續在分析莫德納疫苗接種者的血液數據。發現有85%的人施打第二劑,隔月即誘發出可偵測的中和抗體,但在7個月後,其中僅55%的人,體內仍有中和抗體與病毒結合的現象,幾乎下降1/3。 杜克大學外科部教授Dave Montefiori對此現象回應:「不論是對mRNA疫苗或一般疫苗,人體皆會產生免疫記憶,抗體水平下降並非不常見,常是因人體發現他沒有必要繼續維持高水平量,並不一定代表沒有保護力。」近來,人們多關注病毒是否因變化太大,導致現有疫苗需要被調整,Dave Montefiori認為,以現況來說,資料並不明確,且即使是面對Omicron,現有疫苗仍有效,追加劑的施打更可協助增加其效力。 Omicron出現至今不到三個月,卻已成為全球主導病毒株。目前研究數據多半受限於時間短暫、樣本數有限,僅針對血液中產生之抗體進行分析,並非真實世界數據,無法完全反映針對各種族人口可能產生的結果,因此,各方各界對其看法不盡相同,但皆有一共通點,即為「施打追加劑有其必要性」。 參考來源: 《CNN》Moderna begins next phase of Omicron-specific booster trial as study finds that antibodies remain durable despite 6-fold drop over 6 months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72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