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大醫院交通、排隊好費時! 氣喘就醫越近越好

大醫院交通、排隊好費時! 氣喘就醫越近越好#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粘小姐氣喘多年,常跑大醫院就醫,但交通及人潮讓就醫變得很費時,後來改到住家附近社區診所就醫,再也不必舟車勞頓,掛號費也較便宜。診所加入健保署的氣喘照護計劃,可以為她追踪病情,醫師對診斷及用藥也都有詳盡說明,也會搭配衛教文宣,加深理解,目前她胸悶、喘不過氣的頻率已大幅降低,生活品質也大有改善。 冬季空氣亮紅燈 氣喘孩童門診增三成 冬季霧霾、PM2.5濃度增加,空氣品質又亮紅燈。胸腔專科丁良文醫師指出,除了空汙問題,入冬的氣溫變化大也是誘發氣喘的主因,入冬以來因氣喘問題求診的孩童增加了近三成。 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參與者住院率僅1.6% 健保署2001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透過醫療團隊給予民眾完整且正確的衛教資訊,加強病患的自我照護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發生。截至2016年追蹤結果顯示,近三成氣喘患者已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照護。相較未參與方案患者的3.5%住院率,參與改善方案的患者降至1.6%,顯示參與此方案降低了五成以上的住院率。 「台灣健康肺計劃」 院所連結優化氣喘治療品質 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多數氣喘患者缺乏正確知識且無良好的疾病管理方式,因此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與台灣阿斯特捷利康共同推動「台灣健康肺計劃」,連結學會、基層診所,一起優化「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申報系統,並提供完善的氣喘病患衛教資訊,落實分級醫療制度。 逾500家氣喘認證照護機構 醫病關係UP 目前全台已有526家健康肺氣喘認證照護機構,民眾治療氣喘不用再捨近求遠執著於大醫院看診。在計劃下,透過簡單易懂的歸納整理,病患可以清楚了解自身狀況,促進醫病溝通交流,讓他們更重視氣喘自我照護及按時用藥與規律回診。 氣喘患者注意! 病情監控勿輕忽 醫師提醒,病患最容易忽略氣喘病情的監控,千萬不要因為救援治療效果好,就誤以為不需要任何控制。氣喘跟三高一樣必須長時間監控,也需要醫病共同配合,期望持續透過「台灣健康肺計劃」,強化基層院所的氣喘患者照護,將患者急性發作的比率降到最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97/

吃鍋好胖!正確食材+順序享「瘦」無負擔

吃鍋好胖!正確食材+順序享「瘦」無負擔#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冬日時光無論天氣冷或熱,都想用一頓火鍋饗宴來感受冬季氣氛。儘管美食魅力難敵,但又會理性地告訴自己火鍋熱量高、可能成為肥胖元凶!對此,中醫師陳峙嘉提出「吃鍋撇步」,提醒民眾,留意食材選擇及食用順序,讓吃火鍋成為享受,無須再膽戰心驚。 想吃又怕胖 改變習慣打破吃鍋迷思 將各式各樣的食材放入熱呼呼的美味湯底中滾滾沸騰,是許多人在冬季的享受。不過,許多民眾對於吃得健康、又兼具美味常有疑慮;因為擔心肥胖而忍耐不吃、或是拒絕火鍋餐敘的人更比比皆是。陳峙嘉說明,大眾可以打破「吃鍋」迷思,在湯底、內容物、食用順序作些變化、設計,也可以輕鬆享受。 過多調味負擔大 天然食材維持身體健康 陳峙嘉指出,現代飲食口味常被調味料影響,造成身體負擔。因此,從湯底選擇就要留意,如:清爽蔬菜、新鮮海鮮,都是很好的天然甜鮮味來源;調味、辣油較多的麻辣鍋則要注意,切勿油膩飲食。不過他也提醒,若是本身有痛風、三高狀況的民眾,還是要避開海鮮,以清燉蔬菜為湯底。而內容物部分則建議以「天然食材」為主,捨棄加工品,讓味蕾保持敏感,也使身體可以較輕鬆消化、吸收。 最後再吃澱粉 避免過度飲食輕鬆享受美食 除了「吃什麼」,「怎麼吃」也相當重要。放入多元食材前,可以先將部分火鍋湯撈起,準備稍後飲用,避開燉煮豐富食材後提高湯底熱量。另外,整體的飲食順序切記將「澱粉」置於最後,以蔬菜、肉類為先,若發現飽足感不足,再適量食用,避免自己陷入過度飲食狀態,最後落得飽到走不動的窘況。陳峙嘉呼籲民眾無須在美食與健康之間拉扯,其實只要留意食材選擇並注意食用順序,「吃火鍋」便不再是罪惡美食的代名詞,每次的聚餐都能輕鬆享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38/

讀懂腫瘤基因 「液態切片」讓癌症無所遁形

讀懂腫瘤基因 「液態切片」讓癌症無所遁形#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但很多癌症早期並無症狀,因此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隨著醫學進展,目前也可經由基因檢測的方式來做癌症篩檢,透過「液態切片」了解健康狀況,抽血即可篩檢,不需侵入式檢驗;同時,對於腫瘤的治療成效及預後,也能藉「液態切片」追蹤得知,協助醫師提供適合的治療方式,提供個人化的醫療服務。 每五分鐘一人罹癌!  傳統癌篩有限制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台灣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對此,基因檢測公司執行長蘇怡寧醫師表示,隨社會變遷進步,如環境污染、飲食習慣都可能是致癌原因,當癌症發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確認診斷及後續治療。 他進一步說明,目前在常見癌篩工具中,包括影像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攝影等,不僅需暴露於放射線與顯影劑風險中,且仰賴人為判讀,準確度有待商榷;內視鏡以及其他侵入性檢測,因對民眾心理負擔較大,接受度相對低。而近年熱門的腫瘤標記,其敏感度太低,即使指數異常也不代表罹癌,而指數正常,更不等於癌症不會找上門,因參考性較低,對早期癌症發現的幫助有限。 液態切片vs影像檢測  「癌篩檢」早188天揪腫瘤 癌症其實是一種基因變異,蘇怡寧醫師指出,當身體出現癌細胞,就會產生特殊的腫瘤游離DNA,因此大部分癌症是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結果;隨醫學進步,目前「基因癌篩檢」利用先進的高端血液分析技術,找出血液中的腫瘤游離DNA,進一步分析癌細胞的可能種類,此過程稱為「液態切片」。蘇怡寧醫師補充,液態切片屬非侵入性的檢測方式,只要抽血10-20cc,即可檢測全身主要的29種癌症,甚至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中,也顯示比傳統影像檢測提早188天發現腫瘤。 「癌掃描」掌握癌變化 醫師判斷治療有幫手 罹患癌症最怕復發以及突變,而「基因癌掃描」同樣透過「液態切片」,便可檢出臨床常見的肺癌、大腸癌以及乳癌的基因變異,了解癌細胞是否有復發或新突變產生,協助醫師評估標靶用藥、確認成效與後續追蹤。 蘇怡寧醫師舉例,十大癌症之首的肺癌,已得知其具有EGFR突變基因,國際藥廠也研發出治療該基因型的標靶藥物,以延長肺癌患者生命:過往需透過「組織切片」才能作用藥檢測,但常受限於侵入性的組織切片,僅適合身體狀況較佳的患者,也因無法定期穿刺,在病情監控上有所限制;而「液態切片」因藉由血液就能取得檢體,也能定期抽血追蹤,對醫師或患者來說,便利性大幅提升,醫療團隊也可將檢測結果作為治療評估及長期監控的指標。 新健檢新觀念!「非侵入性基因檢測」新選項 蘇怡寧醫師強調,不論是ㄧ般人適用的癌篩檢,或罹癌患者使用的癌掃描,兩者皆是透過非侵入性的基因檢測方式;癌篩檢提供民眾新的健檢選項,建議一般人每年應做一次基因檢測,如已發現基因突變者則可以每半年做一次;針對罹癌患者則是可透過癌掃描,每三個月應定期追蹤,積極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77/

牙科數位新技術 打造一日全瓷美齒

牙科數位新技術 打造一日全瓷美齒#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口好牙,但卻有不少人因喝茶、喝咖啡或其他不良因素,造成牙齒留下色素沉澱,甚至因為齒列不整、缺牙等問題,對生活品質影響甚鉅;其實,現在擁有一口美齒很簡單,透過牙科數位新技術,在假牙製作療程中,使用數位全彩口腔掃描儀,將口內的牙齒狀況轉換成3D圖檔,再經由專業人員配合全瓷牙冠研磨機,就能打造出專屬的晶透全瓷牙冠,一日內擁有美齒不再是夢想。 愛美不分性別 牙齒美觀需求多 現代人十分重視牙齒美觀,牙醫診所美學中心副主任沈志容醫師分享,從臨床觀察發現,前來求診的患者不外乎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口潔白的牙齒,但不少人天生牙齒偏黃,或是因有喝茶、喝咖啡、抽菸、嚼檳榔等習慣,進而加速牙齒變黃的速度;此外,即使擁有一口皓齒,若有齲齒、暴牙或是齒列不整等問題,對牙面美觀影響更不容小覷。 牙齒美白療程分3項 適用方式因人而異 沈志容醫師說,讓牙齒美白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愛喝茶、咖啡或有抽菸、嚼檳榔者,常會遇到牙齒色素沈積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就可以利用噴砂美白的方式,將覆蓋在牙齒表面上的汙垢清除,讓牙齒恢復成原本的色階;而最常聽到的冷光美白則是以LED光照射牙齒,有點類似把衣服漂白的方式,進而將牙齒底色改變,約可美白2個色階。若為牙齒外型缺損、不對稱,或四環素牙染色等問題,則建議採全瓷貼片美白的方式進行,其概念像是女性做水晶指甲,在牙齒外層覆蓋貼片,不僅能改善牙齒外觀缺損的形狀,同時能讓牙齒達到美白效果,可說是一舉數得。 數位口腔掃描儀+牙冠研磨機 一日即可完成全瓷牙冠 而當牙齒無法以填補的方式修復,或有缺牙的狀況時,就必須做假牙以恢復牙齒列的整齊與美觀。沈志容醫師指出,傳統假牙其內裡為金屬材質,外層烤瓷,一旦時間久了,牙齦邊緣容易變黑,讓人不敢開懷大笑,且透明度差,易有死白不自然的感覺,不僅會對牙齒美觀大打折扣,問題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浮現。現今則是可使用不含金屬材質的全瓷冠假牙,其透明度與原本牙齒相近,與人體相容性高,亦不會造成過敏症狀;更重要的是,全瓷牙冠耐用度相當高。 沈志容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假牙以壓模方式進行,所需時間較長;現在數位全彩口腔掃描儀,則能將病患口內的牙齒狀況以3D清楚呈現,省去傳統印模流程,接著經由牙技師利用全瓷牙冠研磨機,以電腦切削鋯塊,客製化出適合患者牙齒牙冠的形狀,其不僅容錯率較低,且大幅縮短假牙製作時間,約一天內就能完成全瓷牙冠。 護牙從潔牙開始 定期檢查是關鍵 沈志容醫師強調,在接受美白牙齒或假牙治療前,一定要先經專業的牙醫師評估與溝通,若有深咬問題、磨牙習慣者,都應先解決問題再進行療程,才能使牙齒使用年限更久遠,同時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美觀;而在療程後,牙齒清潔仍不可忽視,最重要的還是應定期回診,才能讓錢花在刀口上。 【延伸閱讀】 *擔心植牙不成功? 「數位導板」輔助降風險 *高科技數位設備+牙科美學認證 打造完美全瓷牙冠 *3D數位植牙新技術 植牙服務再進化 *牙科數位新技術 打造一日全瓷美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42/

散光發威 白內障視力雪上加霜

散光發威 白內障視力雪上加霜#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散光視力下降、看東西有疊影,看久了有人甚至會頭痛、噁心、想嘔吐!不只造成夜間視力不良,看東西有眩光,若是長輩們更需小心上下樓梯,避免看不清導致跌倒。這是因為眼球表面像橄欖球直徑不一,曲率較高,折射不規則所致。 眼科診所陳逸川院長指出,像是100度散光的人,大概等同於50度近視的影響,年輕時眼睛還保有良好的調節力,尚可彌補這樣的光學誤差。不過當年紀慢慢增長,加上老花,又有白內障,視力品質下降的情況就會更加明顯。 水晶體變模糊 微創手術處理不怕痛 當年紀漸長,加上白內障來報到,水晶體蛋白質逐漸退化渾濁,視覺模糊情況可能會雪上加霜。有些人擔心白內障治療要在眼睛動刀好可怕,醫師說現在都採取微創方式進行,不僅傷口很小,疼痛感低,恢復期也較短。 陳逸川院長表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會先以超音波的乳化術,在2mm的小傷口裡用超音波探頭,快速將白內障震碎成細小碎塊,再用水循環的方式把白內障吸出來,這時再將人工水晶體以注射的方式植入水晶體原本的囊袋中,相對安全性較高。 散光白內障併除 術後視力更清晰 跟眼鏡相處了大半輩子,白內障手術之後如果不想再繼續受散光困擾,現在的手術其實就能一併矯正,擺脫靈魂之窗的枷鎖。 陳院長說,現在因為光學非常進步,已經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一併矯正原本的散光。而散光消除,可以讓患者術後的視力更加清晰,這在以前是辦不到的事情。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解決近視、遠視,更甚者連老花也都能一同去除。 看不清影響生活 儘速手術救視力 白內障對每個人影響不一,只要發覺視力品質已經影響生活,就是手術的最佳時機,再依據個人需求選擇手術方式,還是能恢復良好視力。 【延伸閱讀】 *不想戴眼鏡! 雷射術後白內障該怎麼辦? *老花、散光、白內障! 一次了解3眼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44/

乾燥症患者靜坐也會喘? 當心肺動脈高血壓

乾燥症患者靜坐也會喘? 當心肺動脈高血壓#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54歲女保險員在罹患乾燥症的若干年後,突然出現喘不過氣的症狀,連爬一層樓、安靜坐著也在喘,根本無法工作。不尋常症狀嚇得她趕緊回到過敏風濕免疫科就醫,還會診了心臟科與胸腔科醫師,透過心臟超音波估算,肺動脈壓力竟超標達120毫米汞柱,再經右心導管檢查後,確診為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隨時有猝死威脅。醫師告誡病患持續控制治療乾燥症,也同時服用肺動脈高血壓專屬藥物,目前她已恢復體力正常工作。 平均延誤診治兩年 自體免疫疾病恐引肺動脈高血壓 三軍總醫院醫療副院長鄭書孟表示,很多中壯年族群以為體力變差,是工作忙碌疲累導致,但「又喘又累」的徵兆可能就是肺動脈高血壓所引起,診間可見很多病患等到受不了才就醫,甚至跑遍各科門診,平均延誤治療一至兩年。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可能引起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其中修格蘭氏症候群又稱「乾燥症」,病患會有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等症狀,女性好發率高於男性,由於身體免疫系統破壞心臟及肺部組織,使得肺動脈血流阻力增加,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 心臟功能受影響 「又喘又累」是徵兆 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看似是肺部疾病,但「心臟也是肺動脈高血壓的受害者」,鄭書孟說,由於肺動脈壓力上升,阻力增加,長期導致右側心臟耗費更多能量,才能將血液送至肺臟進行氣體交換,若沒有及時治療,恐演變為右心室肥大,心臟衰竭,影響全身循環和周邊器官,猝死機率高。蔡長祐也感嘆,曾遇過病人「早上才跟你打招呼,下午就猝死,令人措手不及!」 兩位醫師都指出,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最明顯的症狀是「喘」,病人只要稍作運動、行走就喘不停,甚至與過往相比,原本可以爬三層樓,但現在無法爬樓梯,活動耐受性變差就應當心。 「自體免疫疾病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藥物 健保給付!  近年治療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的藥物愈來愈多,鄭書孟指出,相較過往只有單一藥物可使用,目前健保署已給付自體免疫疾病續發性肺動脈高血壓的專屬藥物,提供患者接受合併藥物治療的選擇,也減輕其經濟負擔。蔡長祐說,曾遇過病患因一線用藥未達理想目標,因此再加上第二種肺動脈高血壓專屬藥物合併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 跨專科團隊照護 定期檢測心肺功能 蔡長祐也說,很多病患不曉得自己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等到喘不過氣,前往心臟科或胸腔科就診,才發現其實是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動脈高血壓導致,因此這類患者需要跨專科團隊照護,建議避免到高海拔地區活動,天氣冷熱交替之際注意保暖,且必須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鄭書孟也建議,病患應接種疫苗降低流感和肺炎感染,減少劇烈運動,定期檢測心肺功能,追蹤病情,降低猝死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02/

皮秒雷射術後保養不確實 效果恐打折扣

皮秒雷射術後保養不確實 效果恐打折扣#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42歲的蔡小姐至醫院進行皮秒雷射,想讓臉上的斑點消失,但術後馬上就和姊妹淘跑去喝下午茶,沒有確實冰敷,沒多久就泛紅一片,臉上燒燙燙,跟長痱子一樣,嚇得她趕緊再回去找醫師求救。收治案例的聯新國際醫療壢新醫院醫學美容科/皮膚科許時琮主任表示,像蔡小姐一樣術後不當保養的人不少,常常忽略皮膚還在脆弱階段需要小心呵護,大意反而使皮膚再次受傷,若修復階段因傷口癢用手摳掉結痂者,更可能造成黑色素沉澱,得不償失。 皮秒雷射 速度快 不易造成黑色素沉澱 皮秒雷射的脈衝比傳統雷射速度快上7-9倍,利用機械震波效應打擊斑點,清除效率更好,也因為速度更快,不容易造成黑色素沉澱。許時琮說明,傳統Q-開關雷射,是應用選擇性光熱分解的原理利用熱能來分解黑色素,對皮膚影響也稍微多一點;而皮秒雷射根據波長分為兩種,755nm和 532nm,波長越長穿透力越深,前者多用於除斑、痘疤或毛孔粗大,後者針對去除橘紅色的刺青最佳。 針對深層斑點效果佳 並非全對象都須皮秒雷射 許時琮主任強調,並非所有肌膚問題都需要以皮秒雷射治療,像雀斑或較淺的曬斑這種淺層點狀斑點,使用Q-開關雷射就可以治療.脂漏性角化症(俗稱老人斑),可以使用汽化性雷射如鉺雅鉻雷射先將角化增生的部分汽化掉,否則色素性雷射無法穿透厚厚的角質。 深層斑點是指,如黑色素位於基底層以下的真皮性斑點,如顴骨斑,或較厚的曬斑,或是毛孔粗大、皮膚較厚的患者,通常斑點也會比較厚,比較適宜穿透力越深的755nm皮秒雷射。而先前使用淨膚雷射太頻繁者,因為淺層的黑色素結構被淨膚雷射破壞,有些黑色素反而掉到深層,也可以使用755nm皮秒雷射加蜂巢式透鏡治療;許多亞洲女性困擾的肝斑,因為成因複雜,須先了解是否有其他疾病造成,才能避免事倍功半。 關鍵在術後保養 冰敷、防曬要確實 至於療程次數,已有許多研究顯示皮秒雷射 比傳統雷射縮短一半左右,但許時琮主任也表示每個人狀況不同,療程次數應依第一次療程結束後的狀態下評估最準確。且療程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是術後保養,因為震波效應大,術後3-5小時需要冰敷及吹冷風來適當降溫,返家之後也應適當間歇性冰敷,術後三天用乾淨清水或食鹽水清潔,並搭配醫師給的藥膏或乳液保養。最重要的一點是,絕對不能把結痂摳掉,必須讓傷口恢復後自然脫落,一般7-10天後便會掉落,即可進行一般保養。 結痂脫落後便是防曬關鍵時刻,兩週內都必須避免紫外線照射,尤其10點至下午3點,若必須出門則須做好防曬,佩戴帽子、口罩、墨鏡等。許時琮主任說明,術後保養才是關鍵,應詳細閱讀醫院診所發放的注意事項,才能避免反黑、反紅。而消費者在選擇療程之前,應先想好最困擾的問題為何,再由醫師根據個人斑點狀態、深淺、膚質來判斷應使用何種雷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20/

雙癌侵襲 30多歲女子焦躁盜汗竟是更年期!

雙癌侵襲 30多歲女子焦躁盜汗竟是更年期!#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延禧攻略的繼皇后晚上出現熱潮、出汗,諸多現象疑似更年期已報到。但別以為更年期只會出現在40、50歲中年階段,年輕女性熱潮紅、盜汗、情緒焦躁、眼神帶殺氣,也可能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徵兆。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醫師表示,門診曾有一位30多歲女子,因家族史緣故,罹患乳癌及卵巢癌兩種癌症,年紀輕輕就切除乳房及卵巢,造成她更年期提早10多年來臨。 情緒敏感又暴躁 典型更年期需積極治療 郭安妮進一步說明,這名女子未曾懷孕生子,因摘除乳房及卵巢緣故,導致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更年期提早出現且症狀明顯,除了一再尿道膀胱發炎,前陣子更熱潮紅、盜汗嚴重,還合併情緒焦慮,整個人變得非常敏感,講話急躁具攻擊性,且目露兇光、殺氣騰騰,一到診間好像大家欠她幾百萬元似的,一副想打人模樣,十分典型的更年期症狀。幸好在接受治療後,女子不適症狀立刻獲得緩解,態度也360度大轉變,眼神更變得溫柔無比,講話輕聲細語。 傳統賀爾蒙療法有限制 非人人適用 郭安妮說,更年期定義是指停經,台灣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齡49到50歲左右,通常停經前一年容易出現熱潮紅、盜汗導致衣服濕透無法入眠,有些人還合併情緒暴躁、陰道乾澀、膀胱泌尿道經常發炎感染等,甚至還會出現骨質疏鬆症、整個人胖了一大圈。 「更年期不適症狀如果已經造成困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最好就醫治療。」郭安妮說,女性荷爾蒙可以讓人變漂亮,維持小蠻腰、豐胸與翹臀的完美身型,女性雖可透過短時間、最輕劑量來適度補充荷爾蒙,進一步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但本身若有卵巢、乳癌、子宮及肝腎功能不佳、或血栓病史、老菸槍癮君子等族群,也不適合補充女性荷爾蒙,如此恐會加重病症及血栓風險。 更年期「非荷爾蒙類」用藥 造福血栓患者 「她來就診前,已經看過4、5位婦產科醫師。」郭安妮透露,數月前收治另一位47歲女子,曾因右腳紅腫脹痛就醫,檢查發現是血栓。由於女子出現明顯熱潮紅、燥熱等更年期症狀,但因有血栓病史,使用女性荷爾蒙是禁忌症,醫師都不敢給藥,女子已經長達一週都無法好好睡覺,讓她苦不堪言、四處求診。 面對血栓或卵巢、子宮、乳房等婦科疾病患者,因為無法使用荷爾蒙藥物緣故,過去醫師也愛莫能助。但郭安妮說,現在醫界有了「非荷爾蒙類」的其他用藥選擇,像是北美升麻(俗稱黑升麻)萃取物,它具有血清素促效劑的作用,透過神經傳導可直接作用在下視丘受體,達到調節體溫、改善血管及熱潮紅、盜汗現象,還能緩解情緒及睡眠問題,對於不能使用荷爾蒙藥物的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 生理期異常 應儘快就醫詳細診治 「生理期亂經是判斷更年期的重要指標。」郭安妮說,一般正常月經週期為28天加減7天,亦即21到35天就會來潮,且每次約3到7天內結束。如果生理期沒來超過一週,或月經量銳減、經血量大到不到2小時衛生棉就滿出來、出現大血塊等,有可能是更年期或其他婦科腫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問題引起,建議趕緊就醫治療,才能擁有健康良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80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