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想得諾貝爾醫學獎 越等越久?

想得諾貝爾醫學獎 越等越久?#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科學界、醫學界,獲得諾貝爾獎是最大肯定。不過《美國醫學會期刊》刊載一篇有趣研究顯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年齡越來越年長,女性得獎者比例也越來越高。 諾貝爾得獎者 以歐美人士居多 研究人員將時間分成1950年至1982年、1983年至2015年兩段時間,分析這兩段時間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特徵,從整體資料來看,近九成獲獎人來自北美洲、歐洲或澳洲,這些學者取得學位、博士後研究所在地也多在北美洲、歐洲或澳洲,僅有三名獲獎者在亞洲國家接受研究訓練,這三名得獎者都是在1983年至2015年間獲獎。 女性比率上升 得獎者年齡偏年長 與1950-1982年相比,1983-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中,女性比率提升。以得獎年齡來看,1983年至2015年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為63歲,之前平均55歲。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兩段時期得獎者發表重要論文的年齡都是45歲。得獎者從發表重要論文到獲得諾貝爾獎肯定,1983-2015年得獎者平均花了17.4年,而1950-1982年得獎者平均只花10.8年,相差6.6年。 審核時間更長、更謹慎 研究學者分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醫學研究領域人才不斷增加,更重要的是,與過去相比,判斷重大研究的證據、標準有所提高,審核也更為謹慎,審核時間也跟著延長。 同樣分析諾貝爾得獎者資料,《英國廣播公司新聞》(BBC)將所有諾貝爾獎獎項逐一分析,發現除了和平獎,其他獎項得主皆有年齡上升趨勢,與這項研究結果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科學家、醫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肯定,除了需符合嚴謹標準,更需要時間的淬鍊與洗禮。 延伸閱讀 1) Redelmeier, R.J. & Naylor, C.D.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 to Recognition of Medical Scientists Awarded a Nobel Prize. JAMA, 316, 2043-44. 2) Dahlgreen, W. ( 2016, October 7) Why are Nobel Prize winners getting older? Retrieved January 17, 2017. 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37578899 3) 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1775/view/

狗狗嗅覺強大 幫助揪出致病菌

狗狗嗅覺強大 幫助揪出致病菌#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國外媒體常報導狗狗透過嗅覺幫主人及早揪出癌症、糖尿病的故事,狗狗除了可以緝毒、找炸彈,還可以找出腫瘤、糖尿病,現在說不定也能揪出致病菌。《英國醫學期刊》曾刊登研究,描述荷蘭一家醫學中心成功訓練米格魯辨識「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患者氣味,狗狗或許也能成為「緝菌犬」。 拖延確診 疫情容易擴大 困難梭狀桿菌是常見醫院院內感染菌,常導致嚴重腸胃症狀,及早確診、治療最能控制疾病蔓延,而一般檢驗至少需要一到兩天時間,患者從出現症狀到接受治療平均為2.8至7.7天,一旦拖延治療,疫情就可能擴大。 狗狗嗅覺好 有助找出困難梭狀桿菌潛在病例 狗的嗅覺比人類好上一百倍,科學家便想運用狗狗嗅覺能力,及早找出困難梭狀桿菌病例。荷蘭一家醫學中心團隊便訓練一隻2歲大米格魯嗅聞病患、病患檢體是否受感染。科學家先讓狗狗聞帶有病菌的木棒,再讓狗狗聞不同檢體,並以更稀濃度進行訓練,兩個月後,這隻名叫克里夫(Cliff)的米格魯一聞到困難梭狀桿菌病例,便會坐下或躺下。 狗狗對於困難梭狀桿菌檢體 敏感性100% 研究團隊設計重重關卡,在第一關,克里夫必須從100個糞便檢體辨認出其中50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檢體,克里夫成功找出50個病例,也辨識出另外47個沒有病菌檢體,剩下3個則不太確定答案。初步計算出狗狗對困難梭狀桿菌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約94%,很適合擔任篩檢工作。 在第二關,研究人員帶克里夫去病房,面對300位患者,其中30人為陽性,270人為陰性。克里夫依然交出亮眼成績:從30個病例辨識出25位,270位沒有得病的病患中,克里夫指出其中265名陰性病例,敏感度高達8成以上,特異性成績好一點,為98%。如果不確定的答案通通視為得病,敏感性為93%、97%。 患者沒腹瀉、沒檢體 狗狗就難以辨識 這個試驗仍有一些限制,約18-30%的患者雖感染困難梭狀桿菌,卻沒有腹瀉等症狀,也不見得有糞便檢體,米格魯因此聞不到這些味道。此外,狗狗巡房時,也容易受小孩子、食物與觸摸的干擾,導致準確性大受影響,或者像是長照機構,許多病患會彼此接觸,以致氣味混雜,不像臥床病人那麼容易辨識。 在未來 狗狗說不定可加入醫療團隊 透過狗狗快速篩選疑似感染困難梭狀桿菌病例,的確相當符合成本效益。不只困難梭狀桿菌感染,許多研究也指出,狗狗可以嗅出膀胱癌、肺癌、皮膚癌、攝護腺癌、卵巢癌與大腸癌等惡性腫瘤氣味,狗狗不只是人類忠實朋友,說不定往後還可以加入醫療團隊,幫助揪出病灶。 延伸閱讀 1) Bomers, M. K., van Agtmael, M. A., Luik, H., van Veen, M. C., Vandenbroucke-Grauls, C. M., & Smulders, Y. M. (2012). Using a dog’s superior olfactory sensitivity to identify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 stools and patients: proof of principle study. BMJ, 345, e7396. 2) Oh, Y., Lee, Y., Heath, J., & Kim, M. (2015). Applications of animal biosensors: a review. IEEE Sensors Journal, 15(2), 637-645. 3) Angle, C., Waggoner, L. P., Ferrando, A., Haney, P., & Passler, T. (2016). Canine detection of the Volatilome: a review of implications for pathogen and disease detection.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3, 47. 4) 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1772/view/

醫美皮秒時代來臨 關鍵技術是蜂巢式透鏡

醫美皮秒時代來臨 關鍵技術是蜂巢式透鏡#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醫美科技不斷進步,目前正夯的皮秒雷射,可說是開啟醫美的新紀元,使得許多愛美人士趨之若鶩。醫師強調,皮秒雷射可改善6大肌膚問題,包括斑點、細紋、膚色暗沉、痘疤、膚色不均,以及去除刺青;尤其搭配蜂巢式聚焦陣列透鏡(俗稱蜂巢式透鏡)治療,完全無修復期,可作為定期保養肌膚的方式。 755皮秒雷射 掃斑效果極佳 一名46歲女性,臉頰滿是雀斑,皮膚細紋也很多,且膚色明顯暗沉;第一次治療同時接受755皮秒雷射取斑,以及755皮秒蜂巢式透鏡治療;一個月後,第二次只以755皮秒雷射治療,結果雀斑可說完全清除,皮膚皺紋量明顯下降,膚色變白且透亮,效果令她非常滿意。 高效光震盪波 震碎黑色素 皮膚科診所院長郭健軍表示,755皮秒雷射與傳統雷射的差別,在於速度、波長、疼痛感、副作用及修復期。755皮秒雷射的速度比奈秒快了1000倍,治療效果高出7倍,利用高效光震盪波的作用,達到震碎表皮黑色素斑點的目的,大幅降低熱效應傷害周圍組織,治療時也幾乎沒有疼痛感。 修復期短 無反黑副作用 郭健軍醫師舉例,以治療雀斑為例,使用755皮秒雷射取斑,4至5天內結痂可完全脫落,經過1到2次的療程,臉上就能變得乾淨;而傳統雷射除斑需進行5次以上,每次修復期需7至8天,也容易產生反黑的副作用。 蜂巢式透鏡治療 一次改善4大效果 郭健軍醫師強調,755皮秒雷射搭配特殊的蜂巢式透鏡治療,可將70%雷射能量,匯集聚焦到130個蜂巢式透鏡中央,再釋放出20倍以上能量進入真皮層,震盪皮下的膠原蛋白、彈力纖維,一次達到改善細紋、痘疤、膚質、膚色4大效果,治療過程無傷口,術後5至6小時皮膚泛紅即能消退,完全不影響隔日上妝。 郭健軍強調,蜂巢式透鏡治療 一次改善4大效果。 755皮秒雷射 具有台美雙認證 如何選擇皮秒雷射呢?郭健軍醫師認為,目前755皮秒雷射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及台灣衛福部雙認證。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連續3個月接受755皮秒雷射,經過半年後進行皮膚切片檢查,結果發現,膠原蛋白、彈力纖維仍維持在很不錯的狀態。他建議經濟許可者,可以755皮秒雷射作為每個月例行的肌膚保養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1768/

巴金森病200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致力推動學術教育

巴金森病200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致力推動學術教育#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顫抖、僵硬及行動緩慢等症狀,國人熟知的巴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發現至今已屆滿200年!隨著老年化海嘯來襲,長照議題備受關注,這項國內第二大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患者勢必隨之增加,照護需求提高。有鑑於此,醫界提早動起來,不僅在全球巴金森及動作障礙醫學領域深耕多年且成果卓越,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將連續第三屆舉辦「台灣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疾病國際研討會(2017 TIC-PDMD)」,邀請來自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及台灣共58位國內外專家,分享其臨床經驗、最新的研究及治療,期能讓巴金森病醫療照護品質持續提升,同步把經驗傳承向下紮根。 巴金森病的發現與英國下午茶有關  英國醫師巴金森(James Parkinson)在每天例行的下午茶時間,開始觀察到一些行動不良、顫抖的運動者,並在1817年完成一篇相關論文,他描寫到6位病人,從身體某一部分不自主發抖,到肌力減退、走路開始身體向前彎曲,步伐由緩慢逐漸變成碎步、向前直衝,後來此種緩慢進行的身體退化疾病,被稱之為「巴金森病」,這也是全球首篇巴金森論文,發表至今剛好屆滿200周年。 好發於中老年 三大症狀警訊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吳逸如教授表示,巴金森病是台灣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50到79歲中老年人,60歲以上盛行率約1%,平均每100人就有一人罹病。 吳逸如教授解釋,巴金森病最主要有三大臨床症狀,第一是四肢的顫抖(震顫)、第二是肌肉的僵硬、第三則是動作的緩慢。除此之外,病患也會合併一些非動作障礙的症狀,包括姿態性低血壓、睡眠障礙、頻尿、便秘、憂鬱、焦慮症或嗅覺異常等。由於每位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可能有其特殊性,需經專科醫師進行檢查並診斷。 醫病同心 長期抗戰 吳逸如教授指出,治療巴金森病是場長期抗戰,醫病關係如同夥伴也像朋友,從罹病心情的調適,到因焦慮、憂鬱或藥物副作用等問題,整個病程都得共同攜手面對,醫病關係也是影響治療成效的重要關鍵,不但醫病更要醫心。 據行政院國發會預估,台灣在兩年後將邁入高齡社會,巴金森患者勢必隨之增加,台灣動作障礙學會長期致力於舉辦學術活動、國際研討會,增加與國外專家學者的經驗交流,提高台灣在國際能見度,同步向下紮根教育年輕醫師,將來可接棒照顧這群患者。 國際交流經驗傳承 提升照護品質 吳逸如教授說,台灣於全球巴金森及動作障礙醫學領域有很傑出的成果,今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將於2017年3月17日至19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台灣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疾病國際研討會(2017 TIC-PDMD)」。與會者逾20國,相信將增加國內從事此醫學領域之醫事人員進修及擴展視野的機會,期許未來巴金森病醫療照護體系更加完整,讓病患可以得到更好的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1732/view/

人工受孕會水腫?醫:打排卵針並非人人會腫

人工受孕會水腫?醫:打排卵針並非人人會腫#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潘潘日前自暴接受人工生殖後胖了20公斤,顯示出水腫非常嚴重;婦產科醫師指出,確實有少數女性會因為打排卵針導致水腫,但大多是因為體質上較為敏感,一般進行人工生殖的女性並不會發生。 人工生殖分為人工授精以及試管嬰兒 現代人多晚婚,以致選擇人工生殖的婦女越來越多;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黃貞瑜表示,人工生殖有分為人工授精以及試管嬰兒,前者的前提是輸卵管有通,將精子送入子宮後,精卵在母體內結合,後者則是精子與卵子在體外(也就是實驗室操作下)結合;做人工授精未必需要搭配排卵針,而試管嬰兒通常大多會打排卵針。 人工授精打排卵針必要性因人而異 如果問題是出在男方精蟲輕中度不足或活動力不佳,女方排卵正常且輸卵管有通、年紀不大,黃貞瑜醫師表示,通常會先選擇讓女方不用藥的自然排卵搭配人工授精,可節省花費,也減少多胞胎甚或過度刺激的風險,臨床經驗中也有不少人因此受惠,未必要花大錢做試管。但若沒有成功、或者本來就有排卵障礙、或者年齡因素卵子品質已下降,就會打排卵針以激發多幾顆卵泡成熟,增加受孕機會。 體質敏感會感覺有水腫 黃貞瑜醫師解釋,打排卵針是為了培育更多卵泡成熟,因此會造成雌激素暫時上升的比生理狀態程度高,在學理上的確會造成水分與鹽分滯留體內,因此導致水腫,但在臨床經驗中,其實大部份接受排卵針注射的女性水腫不明顯,只有少數個案體質較敏感,打排卵針會有水腫現象而體重增加。 黃醫師建議,無論是為了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療程,如果施打排卵針引卵過程感覺水腫不適,體重增加時,飲食上可調整為較清淡,避免過多鈉離子的攝取,可減少加重水腫的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1742/

攝取這兩種營養素 可減少肺癌風險

攝取這兩種營養素 可減少肺癌風險#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加拿大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無論有沒有抽菸,只要飲食含豐富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可幫助降低肺癌風險。 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 有助降低肺癌風險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腫瘤學探索〉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研究顯示,維生素C可幫助重度吸菸者降低肺癌風險,對於男性重度吸菸者,beta-胡蘿蔔素、alpha-胡蘿蔔素、beta-隱黃素、茄紅素等,也可以發揮類似功能。 研究首席作者研究生馬汀‧沙雷克表示,在這些抗氧化成分中,有些也能降低女性中度抽菸者、非吸菸者肺癌風險。研究發現,維生素C可以保護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幫助這些女性減少肺癌發生機率。過去研究並沒有這樣的發現,這次研究顯示兩者有所關聯。 這些抗氧化成分 對減少鱗狀細胞癌、腺癌、小細胞癌都有幫助 研究人員進行肺癌病例對照研究,針對三種常見腫瘤亞型做分析,研究作者瑪莉-伊莉絲‧帕倫特教授表示,研究觀察到,beta-胡蘿蔔素、alpha-胡蘿蔔素、beta-隱黃素、茄紅素與維生素C攝取量較高的人,鱗狀細胞癌的風險較低,而beta-胡蘿蔔素、alpha-胡蘿蔔素攝取量高的人,腺癌發生風險也會降低。此外,beta-隱黃素、茄紅素攝取量中等或攝取量偏高,也都可以降低小細胞癌風險。 抽菸的人多吃蔬果 有助保護肺部健康 抽菸是肺癌重要風險因子。在全世界,肺癌死亡率也是名列前茅,從這項研究成果來看,飲食似乎可以影響肺癌發生率。研究人員認為,對於非抽菸者、抽菸者,包括重度抽菸的人,多攝取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或可幫助降低肺癌風險。 美國癌症學會提醒,想預防肺癌,除了避免抽菸,也要避免接觸氡氣、致癌化學物質,盡量維持健康飲食,以減少肺癌發生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1734/

C肝患者服用口服新藥 應留意肝毒性

C肝患者服用口服新藥 應留意肝毒性#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亭蓉報導) 在數十萬肝患者殷殷期盼下,健保終於在今年1月24日有條件給付C肝口服新藥,不過,極少數患者獲准用藥後,突然出現肝炎、肝功能下降,危及生命。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騰裕提醒患者,儘管機率極低,但用藥之初,務必規律用藥,並遵守醫師囑咐,依照指示時間回診,抽血檢驗肝功能。 療程長的C肝口服新藥 肝毒性相對低 目前健保給付的兩種全口服新藥,分別是6個月與3個月兩種療程,肝毒性有所差異。療程較長、成分較單純的口服新藥,從臨床使用經驗來看,相對安全。臨床研究顯示,療程短的C肝口服新藥造成總膽紅素上升風險較高,恐有肝毒性疑慮。 李騰裕醫師表示,國外臨床研究發現,極少部分患者在服用療程短的C肝口服新藥後,產生肝炎,甚至肝衰竭,有人在用藥的一週後,突然嚴重黃疸,罹患猛爆性肝炎,肝功能急速下降。 因此,國外部分專家強烈建議,選擇組合藥物的C肝患者,最好能夠每周回診一次,抽血檢驗肝功能,一旦出現異狀,如肝炎、總膽紅素上升,就應提高警覺,考慮停藥,以免因為肝毒性,而導致肝臟衰竭,甚至不幸死亡。所以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應接受肝功能的檢測。 李騰裕醫師指出,早期肝功能異常並無明顯症狀,患者本身無從察覺,等到出現黃疸、小便顏色變深,都已經到了晚期,少數人的病情在短時間內急速惡化,令人措手不及。 年長患者治C肝 小心與降血壓藥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為了避免類似悲劇發生,李騰裕醫師強調,嚴重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C肝病人,在用藥選擇上更應謹慎,要非常小心肝毒性的問題,選擇肝毒性較低的藥物。 此外,在治療C肝同時,還應注意部份C肝口服新藥容易與部分降血壓藥產生藥物交互作用。為此,患者務必主動告知目前服用哪些藥物,由醫師評估後,擬訂適當的治療對策,不至於為了治療C肝而停止原先用藥。 「降血壓藥不要隨便停,否則將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李騰裕醫師說,國內60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高達五成,而C肝患者年齡大多介於50至70歲之間,因此,醫師必須慎選藥物,以避免C肝口服新藥與降血壓藥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用藥前病毒突變檢測 選擇合適C肝口服新藥 為了避免發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C肝治療效果,李騰裕醫師建議患者,在選擇口服新藥之前,最好接受病毒突變檢測(RAV)確認病毒是否有突變,作為評估用藥的重要參考依據,協助患者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 依照目前治療指引,如病毒突變檢測結果為陽性,也就是發現了抗藥性的變異病毒株,患者僅能服用其中一種藥物,如果為陰性,則兩種藥物均能選擇。 健保有條件給付C肝口服新藥,儘管第一階段僅有8000個名額,但間接已讓廣大C肝患者受惠,藥費大幅下降,李騰裕醫師提醒,有治療急迫性的C肝患者,不須為了等待健保給付而拖延治療時機,為了避免遺憾發生,如果經濟能力允許,應把握新藥治癒機會,考慮自費用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1720/view/

演唱會後竟耳鳴、聽損!護聽力注意這3招

演唱會後竟耳鳴、聽損!護聽力注意這3招#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30多歲女性參加知名樂團演唱會,回家後持續耳鳴兩、三天,就醫發現,不只耳鳴,連聽覺都受到損害。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力博宏提醒,民眾參加演唱會或平時聽音樂時,若想保護聽力,建議第一,不要太靠近喇叭。第二,音量若為110分貝,暴露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音量越大,暴露時間應縮減。第三,如果想靠近舞台、喇叭,最好戴耳塞,以減少傷害。 出現耳鳴、聽力受損 必須找出背後原因 力博宏主任表示,這名30多歲女性患者因為耳鳴就醫,接受純音聽力檢查發現,她單側聽覺受到損害,因此診斷為音響創傷型聽力損失合併耳鳴。治療這類疾病可使用促進血液循環藥物、維生素B12、類固醇等,一方面減少神經發炎、腫脹,另一方血液循環變好,就會帶走不好物質,提升供氧量。神經也可修復。 音響創傷型聽力受損 應盡早治療 經過治療後,這名女性患者的耳鳴、聽力損失狀況逐漸改善,目前已恢復正常。力博宏主任指出,這名患者很幸運,經過治療後,耳鳴、聽力損失都有改善。有些患者雖然聽力改善,但耳鳴困擾還是持續發生。 聽演唱會時 盡量遠離喇叭 以物理學來看,音壓對身體的影響,與音源距離平方成反比,舉例來說,在演唱會若一個人距離喇叭1公尺,另一人距離喇叭2公尺,雖然音量一樣,距離喇叭2公尺的人所承受的音壓為距喇叭1公尺者的1/4。 此外,參加演唱會時,盡量每30分鐘就去外面洗個手、走一走,避免持續暴露在大音量環境。若真想體驗前面舞台區熱歌勁舞,建議戴耳塞,減少大音量衝擊。力博宏主任也提醒,若出現耳鳴、聽力受損等狀況,應盡快就醫,接受詳細診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169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