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長期罹患乾癬恐併發關節炎 及早治療為關鍵

長期罹患乾癬恐併發關節炎 及早治療為關鍵#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0餘年的乾癬血淚史 現身呼籲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40歲的鄭先生,長期罹患乾癬10幾年,職場上經常遭受歧視,例如:滿地的皮屑和長年灰指甲讓同事誤認為衛生習慣不好,為了解決長期的皮膚困擾,早期到大陸尋求偏方,甚至使用過放血治療,針頭扎滿全身,床鋪滿是鮮血,但這些努力並未有所回報,讓他非常挫折與沮喪,並擔心年幼的女兒會因自己的疾病,遭受學校同學歧視。皮膚乾癬症狀甚至從原本全身面積10%引發到全身70-80%都出現斑塊,後期開始感到四肢關節及下背僵硬疼痛,例如:疼痛到無法下床、下樓梯需滑步前行、須拄枴杖才能走路。剛開始誤以為是年輕時所做的粗工造成的職業傷害,直至皮膚科檢查後才發現,因延誤就醫,疾病症狀已經合併為乾癬性關節炎,讓他後悔不已,並以自身經歷鼓勵其他乾癬患者,應及早發現自身狀況,盡速至大醫院進行診斷,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乾癬為自體免疫疾病 長期忽視恐併發關節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部、台大醫院台北總院皮膚部兼任主治醫師邱顯鎰表示,乾癬性關節炎是由乾癬引起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臨床常見症狀為關節紅腫、疼痛、僵硬,而且根據統計顯示,約有3成患者會惡化成乾癬性關節炎,建議乾癬患者要注意關節症狀,如果發現早上起床時關節紅腫脹痛情況明顯,最好趕緊就醫,隨著罹病時間增長,關節症狀也隨之嚴重,長期累積下來會造成關節不可逆的損傷。 及早就醫治療 患者輕鬆不卡關 邱顯鎰醫師表示,治療藥物的選擇上,目前市面上已有生物製劑可治療乾癬性關節炎,除了幫助患者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外,對於看不見的潛在關節病變亦有保護的作用,使關節組織不再遭受進一步的侵蝕損害。藉由兩週一次的生物製劑治療,搭配定時回診,可讓醫師更了解目前疾病控制狀況,進而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針,讓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也可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關節輕鬆不卡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9830/  

化療奶瓶好攜帶 唱歌出遊趴趴走無懼治療

化療奶瓶好攜帶 唱歌出遊趴趴走無懼治療#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朋友揪團健檢 首次篩檢就中標 「曾經丟過好幾次免費篩檢的通知,三年前朋友揪團一起去,沒想到一次就中!」今年50歲的吳阿姨,三年前切除大腸直腸癌腫瘤後定期追蹤觀察,直到今年發現癌細胞轉移,便開始接受居家化療療程。「聽到要化療的時候覺得很害怕,還以為要搬到醫院住了,想不到我可以不用住院,還能把化療藥物帶著走。」吳阿姨笑笑地與我們分享,精神飽滿的她幾乎看不出來是個癌症患者。 治療也可融入生活 不被癌症打倒 負責收治此案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柯道維主任表示,吳阿姨生性樂觀,知道癌細胞擴散後,很快打起精神治療,在醫院注射完六小時的化療藥後,化療奶瓶帶著就騎車回公司繼續上班、跑銀行,是他看過最活力充沛的治療患者。吳阿姨在旁補充,化療奶瓶體積很小,衣服蓋住根本看不到,不只去上班,吳阿姨有時還會帶著化療奶瓶去唱歌舒壓,拒絕過著病人般的生活,就是吳阿姨的生活目標。 居家化療提升患者治療意願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八年蟬連台灣地區發生總人數最多的癌症,1年約15000人左右。柯道維主任指出,除了基因遺傳外,最大原因還是與飲食有關。受到飲食西化影響以及對食物烹調方式的多元化改變,再好的食材經過燒烤或是高溫油炸後,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並會造成食物養分流失;此外,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運動量少,肥胖人數增加,進而普遍免疫力下降,都是大腸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柯道維主任補充說明,大腸直腸癌在0-3期時,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其中第3期患者於術後搭配預防性的化療,可降低癌症復發轉移機會並增加療效。此次吳阿姨採用的居家化療,有別於傳統住院化療,可將持續輸注化療藥物的化療奶瓶帶著走,免除患者等待病床的時間,降低住院感染機率,進而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及治療意願。 樂觀面對、積極治療很重要 吳阿姨分享,她都把化療藥想像成營養針在注射,藉此鼓勵所有病友,不要懼怕化療療程,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並遵循醫師指示配合治療。柯道維主任最後也提醒,大腸直腸癌屬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較高的癌症,民眾平時要做好自身的保養,少吃過度烹煮或是加工的食物、多運動提升自體免疫力及定期篩檢,才為避免大腸癌之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817/view/

「寶可夢」瘋潮!交通安全成隱憂

「寶可夢」瘋潮!交通安全成隱憂#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手機遊戲寶可夢風潮席捲世界各地,不過在美國、澳洲、日本等地,紛紛傳出駕駛人因玩寶可夢而發生交通事故傷害,有駕駛人因分心玩寶可夢,衝撞校園,也有駕駛人撞樹;在2016年8月底,日本還有一名駕駛人玩寶可夢分心,撞上兩名女性,釀成一死一重傷慘劇。 玩寶可夢 讓駕駛人、行人分心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刊出一份研究顯示,寶可夢的確會讓駕駛人分心,增加交通事故傷害風險。研究團隊在社群網站「推特」上搜索出十天內所有同時含「寶可夢」與「駕駛、車、開車」等詞彙推文,經過分析而得到上述結論。 研究團隊在十天內得到345,433則推文,從中隨機抽取4000則推文進行分析,推論推文者當下的情境。結果發現,這些推文中,高達18%是駕駛邊開車、邊玩寶可夢,又邊發推文,推文內容多半是「哇塞!我正開著車抓神奇寶貝」之類, 11%是乘客在車上玩寶可夢,推文內容可能是「我請姐姐開車帶我去抓神奇寶貝」等。 另有4%推文顯示,行人因玩寶可夢而分心,推文內容如「剛玩寶可夢,差點被車撞」之類,還有13%的推文帶有安全意識,推文內容如:「邊玩寶可夢邊開車的人真是傻瓜」、「剛剛有個路牌請駕駛不要玩寶可夢」。最後剩餘54%的推文則因情境不明確而無法歸類。 遊戲廠商、政府 應負起責任 研究結果顯示,共有33%的推文描述寶可夢讓駕駛、乘客或行人分心的情形,這是公共安全、交通安全上極大隱憂。因此,學者建議,當遊戲程式偵測到玩家移動速度過快,或進入危險路段、停車場時,應自動封鎖,以避免意外發生。 另外,隨著這類遊戲逐漸流行,政府應主動訂定相關法規,並與遊戲開發商共同發展出適當策略,如此一來,才不至於讓一個鼓勵民眾外出的遊戲,成了交通奪命殺手。 美國警方呼籲 多留意自身安全 美國警方提醒,無論是駕駛人、行人,都要隨時保持警戒、多留意周遭環境,民眾玩寶可夢時,最好結伴同行,以確保安全。開車、騎腳踏車、玩滑板,或駕駛其他交通工具時,千萬不要分心玩手機遊戲,或玩任何App,一個人無法安全地同時做這兩件事。 美國警方也提醒,玩寶可夢時,千萬不要進入別人私有土地,有些地方平常就不能進去,若不玩寶可夢,多半也不會去那樣的地方,玩了寶可夢,這些地方還是一樣不能進去。此外,寶可夢這類App會將現實中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因此成年人、家長要提醒小孩,注意陌生人可能帶來的危險。 有些第三方App宣稱可以增加玩家級數,這些App只想收集名字、e-mail、玩家活動情況等隱私資料,家長要特別留意這點。美國警方的提醒,也獲得澳洲、紐西蘭等國共鳴。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 翻譯人員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四年級學士生莊昱哲 2) 參考文獻 / John W. Ayers, Eric C. Leas, Mark Dredze, Jon-Patrick Allem, Jurek G. Grabowski, Linda Hill. Pokémon GO—A New Distraction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6, 2016.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6274 3) 參考文獻 / Police departm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re issuing warnings about 'Pokémon GO'. Business Insider-TECH Insider. July 13th, 2016. 4) 資料出處 / 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797/view/

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 拔罐也能緩解皮癢

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 拔罐也能緩解皮癢#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今年夏天在里約舉辨奧運期間,飛魚菲爾普斯因為拔罐舒解肌肉痠痛,一時之間使得拔罐蔚為風潮,殊不知,拔罐不只是能放鬆肌肉,竟然還能治療蕁麻疹。臨床上,就有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因為壓力大而在腳上長出蕁麻疹,癢的讓他坐立難安,經由拔罐治療後,進而獲得緩解。 這些體質的人易引起蕁麻疹 收治這名男子的桃園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高宇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或風團,可分為風熱、風寒、血熱、血瘀、氣血兩虛、濕邪等類型。蕁麻疹因熱引起紅腫並有熱感,且會有口乾舌燥、心煩等症狀;因寒引起較易在天氣轉涼時加重。血瘀多好發於受壓迫部位,顏色較暗紅;氣血兩虛易全身疲倦、食慾不振;夾濕者則易有水泡。 拔罐配合其他中醫治療效果更佳 但有些人不適合 高宇醫師指出,蕁麻疹屬於熱、瘀、濕者,使用拔罐可去除體內的熱、瘀、濕,並進一步緩解搔癢、紅疹、風團等症狀;若為氣血兩虛或有寒者,則除了拔罐之外,仍必須要配合艾灸或中藥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若有全身浮腫、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重度心臟病則不宜。 針對這些穴位拔罐能消癢 拔罐也是針對穴位來進行;高宇醫師進一步指出,蕁麻疹拔罐治療會選用背部穴位如大椎、肺樞、肝樞與脾樞等,以及在手腳則是會在曲池、血海、委中及足三里等穴位,都是較能祛風、清熱、涼血的穴道,並能疏通經氣,排除鬱積在體內的邪氣,自然可以使疹退癢消。 搭配針灸+中藥+避免誘發因素 高宇醫師強調,蕁麻疹的治療,除了拔罐外,若能搭配針灸和中藥,更能從根本改善體質,讓蕁麻疹不再輕易發作;此外,並應盡量避免吃辛辣或接觸過敏物質,注意各種誘發因素,也是改善蕁麻疹的重要方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9625/

挑對時間運動 效果更好!

挑對時間運動 效果更好!#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千萬不要三更半夜運動、晚上運動,效果並不好;反之,白天運動,效果較佳。美國西北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肌肉本身也有「生理時鐘」,依時間點不同,生理時鐘會調控肌肉運動反應,研究顯示,白天運動,肌肉反應會比晚上運動更好,這代表白天運動比晚上運動更能提升運動效率。 白天運動效果較好 晚上比較差 研究人員發現,肌肉有自己的生理節奏,肌肉生理節奏會調控氧氣量,因此白天清醒的時候,運動效果會比較好,晚上運動,效果就不像白天那樣理想。 研究資深作者約瑟夫․巴斯表示,在肌肉細胞當中,氧氣量多寡與內在生理時鐘密不可分,兩者互相作用,以產生能量,而運動時機點更會決定兩者是否協調、合作狀況是否順利。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細胞新陳代謝〉期刊(Cell Metabolism)。 「HIFs」蛋白 是重要關鍵 研究作者解釋,肌肉中的生理時鐘決定肌肉細胞與「HIFs」蛋白的互動狀況,當細胞氧氣濃度過低,為了讓肌肉細胞可以產生能量,這些蛋白就會加速細胞新陳代謝。 在一個人休息,或進行輕度運動時,肌肉會消耗氧氣,以產生能量。當激烈運動時,氧氣很快就用盡,氧氣消耗速度會加快,細胞中這樣的氧氣變化會刺激「HIFs」蛋白作用,這些蛋白便發送訊號給肌肉,刺激肌肉將糖分轉化為能量,這時乳酸量就會增加。 細胞氧氣不足 容易得癌症 研究作者解釋,細胞對氧氣的反應非常重要,這不只是肌肉細胞,對所有的細胞都一樣。當氧氣供應不足,便會造成心臟病、癌症,氧氣不足會促使癌細胞生長。研究人員以老鼠做實驗,因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認為,這些老鼠身上相關基因,人類也有,因此研究結果或許也適用於人類身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9638/

別怕胰島素 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獲健保給付助達標

別怕胰島素 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獲健保給付助達標#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衛生福利部統計,2014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五,已奪走9,845條寶貴性命,平均每小時造成1.1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預測,未來20年全球糖尿病人數將倍增,儼然成為世界公敵! 高血糖帶來一身病 控糖不難卻常因迷思而延誤 糖尿病屬於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一旦血糖控制不好,會帶來全身性不可逆的大、小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中風、心肌梗塞、下肢動脈狹窄或阻塞等併發症,嚴重影響健康並增加醫療負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陳清助醫師感嘆,血糖控制並不困難,但有部分患者卻因排斥使用胰島素而延誤治療,包括誤以為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截肢等錯誤觀念,但這些誤解,卻是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失敗、出現併發症的主因。 必要時儘早以胰島素治療 有效降血糖 在糖尿病的治療方式中,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長期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病情;但對早期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許可透過健康的飲食、生活型態及減重等,輔以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控制病情;但若血糖控制不佳時,就必須儘早接受胰島素治療,才能有效降低血糖值。 陳清助醫師指出,對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標準,建議糖化血色素需控制在7%以下,而當一次需合併使用3種口服藥物仍無法控制時,臨床上會建議患者應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穩糖更有效 已納入健保 陳清助醫師說明,傳統胰島素治療雖有屬於中、長效型,但注射後會有較長的高峰期,因此患者有較高的可能性發生低血糖;但隨著藥物的發展,如今已研發出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不僅作用時間更長、穩定性高,且沒有高峰期,可有效幫助糖尿病患達到平穩血糖控制的目標,此新一代長效基礎胰島素亦已於今年8月獲得全民健保正式給付,對糖尿病患不啻為一大福音。 控糖鐵三角:飲食、用藥、運動 任何改變都應諮詢醫師 糖尿病患者無論是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治療,都必須定期做自我血糖監測,醫師也會教導患者簡單適度調控用藥劑量,來達到最理想的血糖目標。陳清助醫師特別提醒,由於血糖控制與飲食、用藥、運動都有正相關,因此,當患者有食慾不振的情形時,一定要減少藥物的使用,或回診讓醫師進一步評估藥物劑量,才能有效達到血糖控制的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738/view/

腸癌找上年輕人 兩大特徵你有沒有?

腸癌找上年輕人 兩大特徵你有沒有?#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大腸直腸癌找上台灣年輕人!門診就有一名19歲男大生,在學校時,平常飲食習慣就是愛吃油炸、燒烤的食物,雖然偶而感覺肚脹不舒服,卻只認為是胃腸不適的小毛病,不以為意,直到一次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腸癌,癌細胞還已轉移出去。醫師提醒,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讓50歲以下變「篩檢空窗期」。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每年的大腸直腸癌新增個案數已經超過1萬5000人,高居癌症新發人數的第一位,而警訊是,已經出現年輕化趨勢。 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一般人印象大腸直腸癌似乎是過了50歲以後才要擔心的事,但門診觀察,年輕人罹癌越來越多,共同點都是體重超標的肥胖一族,且多愛吃燒烤,成為兩大特徵,而他看過最年輕的病例就是這一名19歲的男大生。 馮盈勳指出,以奇美醫院為例,一年收治的新增大腸直腸癌病人約600人,幾乎每天都有2人上下,其中體重越來越重、年紀越來越輕,兩者是最令人心驚的趨勢,且因為年輕常輕忽異常症狀,導致發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能夠做的已經不多。 哪些症狀需要注意?醫師歸納,包括不明原因的排便習慣改變、拉肚子或是便秘、大便變細,或是不明原因的腸道出血,千萬別以為只是胃腸問題或痔瘡就放過,不分年齡,有症狀就該就醫。 馮盈勳表示,大腸直腸癌中約有25%發現時屬於晚期,但其中若是轉移肝、肺且轉移腫瘤數量少者,仍有30%有機會可以全身性治療合併腫瘤切除根治,應該積極治療一搏,利用標靶藥物加上化學治療,力拚腫瘤縮小或延長存活時間。 比起單用化療,馮盈勳說,搭配上抗表皮生長因子或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約有6成以上腫瘤會縮小,比單用化療的4成來得好,即使第一線治療失敗,第二線選擇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也能增強化學治療對癌細胞的毒殺機會,提高至少1成以上。 馮盈勳強調,別聽到「晚期」兩個字就放棄,只要多跟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避開特定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就算是晚期的大腸直腸癌病人依舊有機會;至於一般人更要留心預防,除了50歲後該定期篩檢腸癌之外,只要出現有可疑症狀最好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727/view/

減重微創術甩油又甩糖 正宮被誤認為小三

減重微創術甩油又甩糖 正宮被誤認為小三#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年52歲的王阿姨,常常與老公和他的三五好友出去遊玩,熱愛旅行的他們,幾乎要把全台都玩遍了!「兩年前的我,根本想不到我可以擺脫藥物及注射胰島素,擁有這種輕鬆自在的生活。」王阿姨感慨的說。原來,王阿姨直到兩年前,都一直飽受糖尿病及肥胖帶來的種種困擾,直到去年年底,接受了減重手術,不但體重下降,糖尿病也穩定控制、好轉,經醫師診斷也無須再服用藥物,讓王阿姨好是驚訝。 擺脫肥油及藥罐 重返樂活人生 負責收治此案例的臺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副執行長楊博仁醫師表示,王阿姨去年底由內科轉介而來,身高152的她,體重為93公斤,BMI高達40。除了肥胖的的困擾外,王阿姨本身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服用四種降血糖的藥物,睡前還要施打胰島素,儘管如此,王阿姨的血糖仍然沒有在正常範圍內,糖化血色素數值一直超於標準值外。 經過術前縝密的評估後,楊博仁醫師替王阿姨實行縮胃手術,術後至今將近一年,體重減下30公斤,除了外表的改變外,最讓王阿姨及家人感到開心的是,糖化血色素的指數降至標準值內,不用再服用任何一種控制血糖的藥物,也不用再每天施打胰島素。且當王阿姨術後再與老公的好友一同出遊,竟然還被誤認為是老公偷偷交往的新歡,讓她是又好氣又好笑。 術前謹慎評估 術後積極追蹤 楊博仁醫師說明,肥胖會引起的相關疾病非常多,幾乎從頭到腳都有,像是心臟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糖尿病等,為此,臺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日前集結心臟科、內科、精神科、睡眠中心等各科專業醫師,按照患者不同的狀況檢查、評估,確認患者身心方面都沒問題後,才會實行減重手術。除此之外,術後有個管師、營養師、體適能師協助後續衛教追蹤,讓患者從術前到術後都能夠有完善的照護。 微創術復原快 提升生活品質 楊博仁醫師最後呼籲有相關問題的民眾,不要害怕手術治療,目前減重手術都採用微創方式進行,傷口小、復原快速,降低許多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住院天數也隨之減少,因此減低不少患者的負擔。對於術後的患者,楊博仁醫師也提醒,必定要定期回診追蹤,且遵從醫師及個管師建議,才能維持良好的體態,降低復胖可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9718/vie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