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腹瀉反覆未好轉 應懷疑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腹瀉反覆未好轉 應懷疑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健康醫療網

2020-03-3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勤洗手、戴口罩為防疫重點外,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但是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他們會擔心目前用藥降低免疫系統,是否更容易遭受感染?萬一社區大流行,罹病後病情是否會加重?他們也好奇,若自行短暫停藥,對病情是否真有影響? 疫情間「發炎性腸道疾病」者減藥? 醫師這樣建議 目前專家共識,若輕症病友使用氨基水楊酸類抗炎藥,不論是口服或是灌腸途徑,建議繼續用藥;針對中度嚴重性病友,若使用嘌呤類似物的免疫抑制劑,就要特別小心自我防護,避免到人群擁擠處,並且注意身邊家人朋友是否有旅遊或接觸史,若病情穩定則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是否可以慢慢減量。 至於重度病友若使用生物製劑,即便疫情期間,也不應貿然停藥,以免疾病惡化,導致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加劇,甚至面臨開刀切腸的更大風險。 治療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 生物製劑有兩種 治療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生物製劑,依據作用機轉,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和「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前者同時抑制蛋白質活性與腸道發炎,作用於全身,而後者的機轉為直接作用於腸道,一般而言造成結核菌或巨細胞病毒感染風險較低,亦無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炎的疑慮,並且對於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療效特別優異。 大學生暴瘦誤以為腸躁症 治療2年回歸正常生活 一名大學生看診時由爸媽推著輪椅進來,臉色蒼白且氣喘吁吁,當時抽血檢測血紅素僅剩5gm/dL(正常約為15),發炎指數偏高合併發燒,收住院經無痛內視鏡檢查,在盲辦以及乙狀結腸部位,因發炎造成出血和嚴重狹窄,衍生進食容易嘔吐、產生暴瘦。 這名病友過去幾年內,曾被誤以為是壓力大引起腸躁症!住院排除感染及腫瘤後,最後確診為克隆氏症;他在急性期先接受類固醇治療,之後幸運的通過健保給付生物製劑,對症下藥後,近2年來狀況好轉,生活可自理且正常工作。 疫情間追蹤有疑慮 與醫師多討論 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情追蹤,其實「症狀緩解」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目標是「腸黏膜的癒合」。一般常規檢查包括:抽血檢查白血球、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糞便內鈣衛蛋白等。在目前疫情尚未趨緩,若病友對於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或小腸鏡檢查有疑慮,或許可跟醫師商量,是否透過核磁共振腸造影術、膠囊內視鏡檢查,或是小腸超音波追蹤。文/張崇信(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650/

小孩染疫多輕症 研究深入重症孩童情況

小孩染疫多輕症 研究深入重症孩童情況#健康醫療網

2020-03-27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老中少都不能倖免,其中孩童患者似乎輕症較多。不過,《兒科》期刊16日一篇報告指出,分析中國2千名確診或疑似案例中,有6%屬於重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兒科助理教授Srinivas Murthy提醒,醫院仍要替兒童病患做好準備。 孩童多輕症 仍有6%變重症 《現場科學》報導,該研究是目前新冠病毒孩童患者最大的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1月16日至2月8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2,000多例確診和疑似的孩童案例。 研究發現,與先前報告類似,大多數病例(超過90%)屬於輕度或中度,兒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打噴嚏,有時甚至是肺炎等症狀。 然而,大約有6%的兒童發展成重症,包括呼吸急促和缺氧,或身體組織中的氧氣含量低。(作為比較,另一項研究分析了在中國44,672例確診成人患者中,約有18.5%屬重症。) 研究指出,在極少數情況下,兒童會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影響氧氣進入肺部,恐危及生命,也有病童死亡的案例。 在這項研究中,嬰兒和年幼的兒童特別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泰晤士報》報導,在125名重症病童中,超過60%年齡在5歲以下。 各年齡都會染病 所有族群要注意 不過,該研究有其侷限,並非所有病童都證實染病。僅34%人確診,其餘僅根據症狀、胸部X光和血液檢查結果,以及與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接觸來判斷。 報導也提醒,美國本土研究顯示,500名住院患者中,僅19%以下低於19歲,然而40%年齡介於20-54歲,而52%超過55歲以上。美國CDC呼籲,所有年齡都可能染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566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健康醫療網

2020-03-27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等待換心的過渡期該怎麼辦?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統計, 108年心臟移植等候者約有200人,同年僅86例成功分配到心臟,器官移植的捐贈者和等候者人數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所幸,醫學進步,患者在各種心臟輔助儀器下,有機會挺過危險的過渡期,等待換心的希望。快來看看振興醫院心臟加護中心主治醫師李永在解析常見的心臟輔助儀器。 人工心肺機:心臟外科醫師手術好幫手 進行心臟手術時,可能需使心臟停止,這時會使用人工心肺機。李永在表示,人工心肺機是一種體外循環儀器,在心臟手術時,暫時用來取代心肺功能,醫師趁此時對心臟動手術,因此使用時間很短。 這類體外循環機器,由幫助血液循環的幫浦,和交換氣體功能的人工肺臟組成。不過,為儲存全身血液,人工心肺機有較大的空間,難以在加護病房使用,對此有了另一利器─葉克膜。 葉克膜非萬能 醫:只能幫助,非改善心臟 葉克膜是用於搶救的儀器,李永在說明,有別於人工心肺機,葉克膜改以置入管子的方式建立患者的閉鎖式的血液循環─血液從靜脈系統經過人工幫浦和人工肺臟處理,再送回動脈,輔助心肺功能。 不過,人工管徑缺乏天然血管的抗凝血物質,葉克膜使用久了,會有血栓的風險。因此,醫師必須施打高劑量抗凝血劑來控制,但使用越久風險越高,出現中風、感染、出血和器官功能不足等併發症。一般而言,歐美使用葉克膜至多1週,但台灣因國情、設備等因素,有些患者會超過1週以上,容易併發症,以至於不容易存活超過2週。 「葉克膜絕非萬能,只能緊急搶救。」李永在強調,在患者有機會復原的前提下,葉克膜是一種「過度期」的使用,絕非所有病者都有效。 葉克膜搶救對象,包含肺炎感染、新生兒呼吸窘迫等呼吸衰竭的患者,以及肺功能不佳的心臟疾病患者,然而,「葉克膜對心臟可能沒有實質幫助,只是幫助心臟,維持心臟以外的器官功能良好,讓心臟有時間休息,有機會施行手術。」 例如替心肌梗塞患者爭取時間,趕快施行繞道、支架手術,待心臟恢復就可以拿掉。 針對無法挽救的病人,葉克膜只會延長病人痛苦的時間,「例如不能心臟移植的病人,葉克膜頂多延長一週生命,拿掉後仍無法避免死亡。」醫師說,很多病人都可以裝,但牽涉到是「有效」還是「無效」醫療,只要患者的程度有機會矯正,裝葉克膜就有效。 心室輔助器 助挺到換心 至於心室輔助器,適用於肺功能較佳患者,其保有幫浦,但移去人工肺,分左心室輔助器、右心室輔助器和雙心室輔助器,把心室的血液收集到幫浦裡,再送入血液循環中。李永在指出,裝左心室輔助器時,右心室功能要良好,反之亦然,都不好則裝雙心室輔助器。 為何有患者裝心室輔助器,而不是葉克膜?醫師解釋,人工肺引發血栓的風險較高,因此肺功能佳,不須使用人工肺的患者會考慮裝心室輔助器。 心室輔助器有不同幫浦設計,常分成有俗稱「短效型」及「長效型」。李永在解釋,「短效型」仍需外接管子、監視器等,大約是一顆西瓜大的機器,患者仍無法脫離加護病房,只能在電線範圍內移動。更因為外接管子仍有血栓風險,一般歐美都使用2-3週,台灣則因換心來源不足,常常達1個月。 「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則把幫浦縮小,連接在心臟,有一條電線到體外連接電池,因此患者可帶著到處趴趴走、坐飛機,因人工管子而血栓風險較小,漸成主流。因此,台灣把這類「長效型」視為可以長期過度到心臟移植的利器。不過,歐美很多較年長患者,不想心臟移植,也做為心衰竭末期的終點治療。醫師提到,振興醫院就有患者裝了「長效型」在家等心臟移植,也有人2-3年後,就不想移植了。目前歐美最長可使用8年以上。 患者可都裝「長效型」嗎?李永在表示,「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手術要停心,很多心衰竭患者,已做過繞道等心臟手術,再施行心室輔助器手術的困難度較高,需有經驗的醫師,不過歐美已較少使用短效型,若患者有存活機會,大都換成長效型。然而長效型價格較高,達上百萬,不是每個民眾都能負擔,目前台灣採有條件給付。 總之,心室輔助器有許多好處,無論長短效,患者都可以脫離呼吸器,至少在有限空間,甚至外出活動。 全人工心臟 精細複雜造價高 全人工心臟是非常複雜的機器,李永在說,更換全人工心臟時,原本的心臟要拿掉,讓肺臟和身體的血液到人工心臟,再由幫浦運送全身,包含左右心的調節、閥門設計、電源線模組都非常困難,採全植入式,雖歐美還有在做,但台灣、全世界都不流行。 與心室輔助器的差別?醫師解釋,目前右心室的輔助器體積仍大,導致雙心室輔助器仍需外接管子,又侷限了患者生活,才有發展全人工心臟的目標。不過,目前其價格、技術、醫療照顧門檻高,反而心室輔助器門檻較低,且70%患者大多是單側心室衰竭,單心室輔助器就夠了。 李永在強調,雖有上述心臟輔助儀器,但對於嚴重的心臟疾病患者,心臟移植還是最終目標。台灣心臟移植存活率遠高於歐美,至少5年存活率達6-7成,雖然有感染、排斥問題,還是會比機器的要好,是對患者比較好的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603/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健康醫療網

2020-03-26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台灣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是糖尿病患,敲響糖友們的防疫警鐘。醫師說,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染上新冠肺炎死亡率高8倍左右,因為血糖高低對免疫力大有影響。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醫師指出,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持續超過200 mg/dL一段時間,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白血球和巨噬細胞吞噬細菌與病毒的能力就會下降,所以如果在這種狀態下,血糖控制不好的話,就很容易受到感染。 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游能俊醫師形容,糖尿病患者血液就像含糖飲料一樣有黏性,因此紅白血球反應較慢,糖尿病人的發炎反應也較慢呈現,像是新冠肺炎感染,表現在免疫力好的人身上,很快就有發燒反應來對抗病菌,而糖尿病友因為免疫力低,等到出現發燒反應時,往往病毒量已經累積超出可控制範圍。 扎更少針! 24小時連續血糖監測新概念 糖友除了飲食要低糖、低油、低鹽、多纖維,適度運動、按時用藥,還要每天多次扎針測血糖,不過指尖血糖只能測出當下血糖值,無法了解前後趨勢,現在就有新的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在皮下埋入軟針就能24小時血糖監測不間斷。 黃建寧醫師表示,連續血糖監測會每隔5分鐘,就利用組織間液的糖分來反映目前身體的血糖,針對第1型糖尿病患,如果經常發生低血糖,或者血糖一直控制不佳,或是懷有身孕,這幾種特殊狀況下,健保有給付做連續血糖監測,有助於根據監測結果日後進行胰島素用量調整。 游能俊醫師比喻,指尖血糖就像導航行駛,直接告訴你如何前往目的地,也就是當下血糖是否控制在標準值內;連續血糖監測儀則是教你如何駕駛,以後就算不用導航,也知道如何走到終點。換句話說,患者能從連續血糖波動趨勢中了解生活習慣對血糖的影響,進行調整來控制血糖。 糖友備孕怕影響寶寶 即時血糖趨勢助調控 第1型糖尿病患者小予,每天需要施打胰島素,原本只測指尖血糖,後來為了結婚,備孕時就採用連續血糖監測儀穩定控糖,不只能減少胎兒畸形、胎兒過大、早產等風險,後期因為胰島素需求需大量增加,能方便地透過手機APP了解自己的血糖變化,及未來一小時內高低血糖的預警報,進而調整胰島素劑量及飲食方式,大大減少血糖的起伏,對於現在已經懷孕近8個月的她及寶寶都很有幫助。 小予表示,當初醫師建議採裝連續血糖監測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在飯後及生理期來時半夜的血糖起伏很大,這是在指尖血糖監測所沒發現到的現象。那時候剛好面臨結婚的人生大事,未來有生小孩的打算,所以覺得該要更嚴控血糖。 小予還說,懷孕很容易覺得飽,所以要少量多餐,而且後期寶寶如果踢到胃部就會很想吐,因此必須要更勤勞地監測血糖,透過手機能立即直接看到血糖變化,來決定要不要再吃東西或調整胰島素劑量,讓控糖變得方便很多。 沒酒精棉片肥皂洗手也OK! 勿斷藥耽誤控糖 防疫物資短缺,如果沒有酒精棉片做指尖血糖監測的消毒,醫師提醒用肥皂及清水清洗一樣乾淨,也提醒糖友防疫期間吃完降血糖藥物,就該回診取藥,別因過度恐慌醫療環境,耽誤了血糖控制。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616/

響應326世界癲癇日 愛就要這樣「紫」!

響應326世界癲癇日 愛就要這樣「紫」!#健康醫療網

2020-03-2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08年的某天,一名9歲的小女孩梅根用她最喜愛的紫色勇敢向世界發聲,期望大眾能重新認識她所罹患的疾病–「癲癇」。其後,世界各國紛紛響應,正式訂定每年3月26日為紫色癲癇日,紫色也成為癲癇專屬的顏色。今年台灣癲癇醫學會與社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也特別發起「就要這樣『紫』」,穿上紫色衣物或配飾,並hashtag#紫色癲癇日、#就要這樣紫,讓病友們能實際感受到關懷與愛的力量。 因誤解被迫離職休學 持續用藥其實可有效控制 癲癇因發作時症狀較特異,以往常被汙名化,或被誤解為精神疾病。「曾有患者在門診當場叫說寧願得癌症都不要有癲癇,認為這個疾病很不名譽」,社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施茂雄醫師以多年看診的經驗談到,「以往社會對癲癇認識不足,許多患者被迫離職、休學、甚至離婚,生活上常常遭遇到不平等的對待」。 其實癲癇為一種先天或後天因素造成腦部不正常放電的疾病,從幼童到老年人各種年齡都可能罹患,台灣約有十五萬到二十萬的病友。施茂雄醫師解釋,依不同腦部病變位置會有不同的發作現象,小發作可能只是動作暫停、眼口手腳出現不自主行為;大發作則可能發生全身抽蓄、雙眼上吊、緊咬牙關、甚至失去意識等。 雖然癲癇表現多元,但透過治療都有很大機會能被控制。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謝良博醫師分析,癲癇患者在接受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約有6成以上能有效緩解發作,剩下約3-4成則可以考慮癲癇手術或神經刺激植入器等外科方式來控制,效果都不錯。 癲癇病友也可圓媽媽夢! 家人平常心接納最關鍵 談到懷孕議題,兩位醫師都抱持正面的態度,鼓勵病友勇敢孕育下一代,也分享許多成功生產的案例,懷兩、三胎的病友也大有人在。「患者最在乎的多是孕期用藥,怕傷到胎兒」,謝良博醫師強調其實目前有多種抗癲癇藥物的致畸胎性都不高,重點是由備孕期起就與主治醫師以及產科醫師密切討論,確切配合醫囑。謝良博醫師提到,現台灣癲癇醫學會也針對有登錄收案之癲癇朋友,有條件補助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使癲癇孕婦及寶寶都能得到更完整的照護。施茂雄醫師也強調持續用藥的重要性,「停藥癲癇發作對胎兒可能造成的危險性比藥物還要來的高」。 罹患癲癇21年的病友王櫻桃分享她從初發病時的挫折,到現在勇於接受罹病、甚至感謝的心路歷程。「剛開始小發作時一直查不出病因,直到經歷多次嚴重大發作後,才終於確診癲癇,那時我才剛創業,面對病情也只能忍痛休業」,因為這樣的挫折,曾有兩年的時間她都待在家,後來因為家人的鼓勵與接納才讓她重新站起來。「家人的態度真的很重要,他們沒有把我當成重病的人,用平常心對待,讓我覺得自己要勇敢面對癲癇」,現在的櫻桃已經重新創業11年,認真積極面對疾病,也樂於擔任癲癇疾病大使,經常與人分享正確觀念,替病友們發聲。 今年326紫色癲癇日,台灣癲癇醫學會與台灣癲癇之友協會一起邀請民眾,穿上紫色衣物或配飾,並hashtag#紫色癲癇日、#就要這樣紫,讓「紫」愛的力量蔓延!施醫師與謝醫師也呼籲社會大眾應破除迷思,平常心對待病友,也期待所有病友能在求學、求職與其他生活領域中,獲得應有的尊重與體諒,活出精采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620/

預測本週全球新增50萬確診 專家曝這兩指標很關鍵

預測本週全球新增50萬確診 專家曝這兩指標很關鍵#健康醫療網

2020-03-25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本週將新增50萬確診?台大公衛副院長陳秀熙23日表示,預測扣除中國8萬人,全球至3月28日確診人數將累積達73萬人,並希望各國防疫升級,讓預測錯誤。此外,台大公衛運用各國陽性率和病例再生數計算成數學模型,建立「社區流行陽性率臨界指標」,估算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尚屬安全,但呼籲針對預防未來社區流行的封鎖進行超前部署。 預測本週全球50萬確診 累積73萬例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型,已有30幾萬人感染,1萬3千人死亡,陳秀熙指出,新冠肺炎早非生物病毒,已是社交病毒,一週內疾病負擔增加2倍,全球健康經濟損失14億美金。他更預測,扣掉中國,本週周全球將新增50萬案例,至3月28日確診人數將累積達73萬人,這兩週是全球的大流行高峰期,也表示希望預測錯誤,如果各國防疫更嚴厲,數字就有可能高估。 病例再生數和陽性率 疫情評估指標 為評估疫情,可參考病例再生數和陽性率兩項指標,台大公衛將各國陽性率和病例再生數計算成數學模型,建立「社區流行陽性率臨界指標」。 陳秀熙解釋,病例再生數超過2,陽性率臨界指標逾3%,代表社區大流行;病例再生數介於1-2之間,陽性率臨界指標2%,代表雖流行但可控制;至於病例再生數低於1,陽性率1.5%,代表疫情控制良好。 目前歐美有些地區陽性率臨界指標近30%,要降至3%以下才可能控制,至於台灣還在1以下,陽性率低於1.5%(0.3%),顯示控制良好。陳秀熙強調,只要低於1.5%就算安全,當台灣陽性率臨界指標大於3%,就會演變社區流行,必須做好封鎖措施,當陽性率1.5%、2%和3%,封鎖區域分別是半徑5、10和15公里。 機構小型感染 專家:做好疫調、隔離可消除 至於近期有照護機構護士確診,若有機構群聚感染怎麼辦?陳秀熙提到,根據歐美經驗,任何機構發生小型群聚感染,不需要全面封鎖,只要做好疫調、居家隔離,這種小型群聚感染自然可以消除。除非是小型感染進入社區、且是不明感染源,才考慮封鎖社區,作為提前部署。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591

高血壓起伏不定好危險!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助24小時穩定控壓

高血壓起伏不定好危險!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助24小時穩定控壓#健康醫療網

2020-03-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一名年約60歲高血壓患者林先生(化名),除腎功能差之外,即使同時服用6種降血壓藥物,在家測量之收縮壓仍常飆高至170~180毫米汞柱,家人十分擔憂。高醫附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維中為林先生進行「高血壓導管治療-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手術隔天即可出院。術後林先生固定回診檢查,血壓改善相當多,在門診測量之收縮壓甚至可以降到110毫米汞柱,可減少高血壓藥物的使用,進一步減輕了病患之用藥困擾。 血壓怎麼量都不準?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來幫忙 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容易併發腦及心血管疾病。蔡維中醫師表示,「夜間高血壓」與「清晨高血壓」患者,分別在夜間及清晨血壓飆高,對健康造成威脅。有些患者看見醫師時容易緊張,每次門診時血壓測量值偏高,回到家卻又回復正常,屬於「白袍症候群」患者;「隱匿型高血壓」患者則正好相反,居家測量時偏高、前往門診量測時又在合理範圍。 針對上述類型的患者,蔡維中醫師建議採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可隨時反應出血壓變化。將小型血壓器配戴於患者手臂上,每30~60分鐘自動量測一次,醫師可藉此得知病患24小時的血壓狀態,給予正確的診斷與後續的治療。 用藥不穩血壓難控制 「高血壓導管治療」助24小時控壓 蔡維中醫師指出,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長效型藥物一天服用一次,都可能無法達到24小時完整控壓效果;若是短效藥物則一天需要服用2至3次,除了病患會憂慮吃太多藥有副作用之外,多次的藥物服用更會影響病患服藥的順從性,造成血壓控制更加不穩定。 想要積極有效控壓,蔡維中建議患者可考慮行「高血壓導管治療」。由於腎臟~全身性交感神經過度活躍,乃是高血壓的重要因子之一,若能將其阻斷,能減少交感神經對於腎臟的影響,從而降低全身交感神經活性,達到24小時穩定血壓效果。 高血壓導管治療施作的方式,是在局部麻醉下,從患者鼠蹊部穿刺股動脈置入鞘管,藉由鞘管將導管置入腎臟動脈中,發出射頻能量燒灼,阻斷腎動脈旁的交感神經。不只安全性高、手術傷口小,無顯著併發症及副作用之風險。施作後,可達到超過1年以上的血壓控制,甚至三年之久,平均可協助病患減少使用1至2顆降血壓藥物。 高血壓導管治療 中度高血壓患者也適用 根據早期研究發現 高血壓導管治療適用於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備註1),在這一族群可看到有相當的療效。而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在近期的數篇研究也都發現,就算非頑固型高血壓(只吃1~3種降壓藥物)的中度高血壓患者,也適用「高血壓導管治療」,能有效控壓。 蔡維中醫師強調,「高血壓導管治療」可維持24小時全天候降壓,減低對降血壓藥物的依賴,對於血壓控制不理想、藥物順從性不高、想減少用藥的患者,是一個合理且值得考慮的治療選項。 備註1: 頑固型高血壓:病患吃了三種降血壓藥物(含利尿劑),門診仍血壓超過160毫米汞柱的患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5562/

疫情延長寒假釀學童近視! 掌握孩子2方面避免高度近視

疫情延長寒假釀學童近視! 掌握孩子2方面避免高度近視#健康醫療網

2020-03-24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小朋友寒假延長,更多時間使用3C產品,曝露在近視危機當中。小朋友近視,除了視力檢查,還要追蹤「遠視儲備量」以及「眼軸長」:天生就有的遠視儲備越早消耗完,也就意味著眼軸增長速度過快,就會越早開始近視。 連鎖眼科診所黃宇軒醫師指出,有效控制孩童近視增長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戴眼鏡加上點長效型低劑量散瞳劑;另一種則是配戴角膜塑型片。很多家長以為,散瞳劑及戴眼鏡只要其一就能控制近視,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兩邊都要做到才能有效控制近視。而近視是一種疾病,會造成早發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問題,不要等到發生才踩剎車,越早開始預防是越好的。 近視300急踩剎 選配好鏡片穩定控制近視 像是10歲的林妹妹,近視300度,若是沒有正確矯正,長大恐怕演變成高度近視,林媽媽就替她選擇了專為兒童特製的近視鏡片,讓她能穩定控制近視增長。林媽媽說,林妹妹配戴特製鏡片後,不管看遠看近都使用同一副眼鏡,在陽光底下玩耍時,還會變色提供更多保護,配戴舒適,她甚至連洗澡時都不捨得摘下。 國外特製兒童鏡片 成近視管理利器 兒童特製鏡片強調「周邊視力」及「調節遲緩」管理,兩種不同鏡片還能搭配變色片選項,成為兒童控制近視的利器。 德國鏡片廠商資深產品經理郭啟鉅解釋,周邊視力管理是透過在視網膜平面離焦的設計,來影響眼軸不要一直增長,進而得到很好的控制跟管理;調節遲緩管理則是讓看近更舒服,不需要那麼用力,達到近視管理的鏡片。 眼科診所推LINE@ 助家長掌握孩童視力狀況 為幫家長掌握孩童近視狀況,就有眼科診所推出LINE@服務,提供近視分析,記錄視力、度數、眼軸長變化,還有警示功能提供專業建議,有問題及時就能介入治療。 黃宇軒醫師表示,家長必須意識到,小朋友的視力要從小就開始關注,一般建議3歲左右就應該開始定期檢查,一旦發現開始有近視的傾向,就一定要每個月定期回診追蹤,才能把近視控制做得最好。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57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