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改善孕期水腫10大妙招

改善孕期水腫10大妙招#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院長暨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   水腫是懷孕期間幾乎無法避免的症狀,尤其是孕媽咪在中後期時,水腫情況會日益嚴重,因此,美人魚時尚婦產科診所院長暨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將與大家分享,孕期水腫的改善方法。 改善水腫10妙招 第1招 腳部墊高&抬腿 @內:如果輕微的下肢水腫,建議晚上睡覺時,將腳部墊高,水腫自然就會消退一些,平時坐著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以免阻礙靜脈的回流,可將雙腳放於小板凳上,躺臥時,則用枕頭墊高雙腳,而每天睡前可做抬腿動作,以利靜脈回流。  第2招 左側臥躺睡眠 @內:懷孕中後期,肚子將隨之變大,右側臥躺容易壓迫到下腔靜脈,朝向左側臥躺的姿勢睡眠,有助於下腔靜脈血液回流順暢,比較不會造成下肢水腫,也可減輕靜脈曲張的症狀,提升睡眠品質,但睡眠時仍然可以自由變換睡姿。 第3招 按摩腿部 @內:按摩小腿及腳背,可以舒緩水腫,若肚子太大而無法按壓,可以請老公協助按摩,或是找專門孕婦按摩的店家,而按摩時可由下往上按,從末端往心臟的部分按摩,讓淤積的血液回流至心臟,增進血液循環,若是按摩方向錯誤,可能會使水腫更嚴重,務必多加注意。按摩力道只要孕媽咪覺得舒服即可,睡前按摩還可以同步改善孕媽咪失眠的症狀。 第4招 泡腳 @內:泡腳可以使末梢血管擴張,增強擠壓血管力道,讓靜脈能夠回送血液,使得多餘水分不易堆積四肢末端,以攝氏40至42度的熱水泡20分鐘,泡腳是利用滲透壓原理,刺激末梢神經,改善下半身循環不良的問題,泡腳時,水深起碼要高過腳踝,最好到達小腿肚,因為腳踝是人體經脈運行到腳掌的樞紐。 第5招 避免維持同姿勢  @內:孕媽咪水腫的原因大多是血液循環不佳,所以不要久坐或久站,以免影響靜脈回流,平時要多站起來走動,稍微活動一下筋骨,如散步、伸懶腰或手腳甩動,可舒緩血流不順的狀況。即使只是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也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第6招 控制孕期體重 如果體重超重,會增加孕媽咪的身體負擔,更不利於靜脈回流,因此建議整個孕期的體重增加,應控制在12至15公斤以內。 第7招 穿彈性襪預防 如果因為平常工作必須久坐或久站,擔心自己腿部伸展不足,可以從懷孕中期就開始穿孕婦專用的彈性襪,藉此來減輕腿部受到的壓力,改善下肢靜脈循環。 第8招 充分放鬆休息 對於孕媽咪來說,充分休息是必須的,只有在全身放鬆的時候,體內器官才能好好休息。如果身心過於勞累,會增加肝臟、心臟、腎臟的負擔,甚至造成內分泌失調。所以,孕媽咪必須衡量自己的身體耐受度,保有適當的工作量及充分休息,才能幫助孕期更順利。 ※原文刊載於2016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認識3大產兆 待產不慌張

認識3大產兆 待產不慌張#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  懷孕滿38周後稱之為足月生產,產兆的發生皆為正常現象,但若是在35周前出現產兆則需進行安胎,而35~37周因胎兒各器官大致上皆發育成熟,若出現產兆大部分不會積極安胎,順其自然生產也可以接受。 產兆1落紅 落紅是呈淡紅色或暗紅色的濃稠黏液。出現落紅主要的原因為進入生產過程前,子宮收縮造成子宮頸軟化並產生擴張與變薄,而造成微血管破裂的生理現象,加上子宮頸在生產前,本為一密合的管狀構造並內含黏液,當血液混合黏液並從陰道流出,便形成所謂的落紅。 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表示,臨床上初產婦落紅約1周後才會真正進入產程,只要陰道出血現象符合落紅的特徵,便不需過於緊張;經產婦變數較多,若出現落紅則需儘速到醫療院所做檢查,透過內診可評估子宮頸擴張程度與胎頭下降的情況。落紅出現於37周後是正常的,可安心待產,但如果於35周前出現落紅現象,無論是初產婦或是經產婦,都需要至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產兆2破水 寶寶生長在子宮腔並被包覆於羊膜之中,當羊膜受到子宮收縮的擠壓就會出現破水,而破水容易與陰道分泌物和尿失禁混淆。懷孕時陰道分泌增加為正常現象;受到子宮壓迫膀胱以及黃體素的分泌使得肌肉放鬆,尿失禁容易出現於大笑、咳嗽、打噴嚏、搬提重物等造成腹壓上升的行為時。 若是孕媽咪有破水的疑慮,無論周數、初產婦或是經產婦,都需立即前往醫療院所做檢查,透過酸鹼試紙測試,可區分出是呈微酸性的陰道分泌物,還是呈弱鹼性的羊水。吳文毅醫師表示,若是在35周前破水可考慮安胎,35周後則須住院待產,另外坊間對於足月破水需於24小時內生產是錯誤的迷思,只要沒有發燒或白血球升高等感染跡象就可以繼續待產。 產兆3陣痛 非進入產程,單純子宮收縮造成的陣痛感,稱之為假性陣痛,吳文毅醫師表示,假性陣痛大約在懷孕32周後就會出現,所以建議孕媽咪要多休息、不要太勞累或是搬抬重物等,容易造成子宮收縮的行為,只要孕媽咪坐下或躺下休息,陣痛感都能得到緩解,也不會合併出血現象,其不適感並不會延伸到背部或是尾椎。 真性陣痛的特徵則為:1.陣痛頻率會愈來愈密集。2.強度愈來愈強。3.疼痛感持續愈來愈長且無法透過休息得到緩解。因此,吳文毅醫師建議,當發生以上特徵,要懂得做時間的記錄,一般而言,初產婦規則性陣痛頻率約15~20分鐘一次,可準備前往醫療院所,而經產婦因生產過程變數較大,只要出現規則性陣痛就必須到院檢查。若懷孕35周前出現「子宮早期收縮」,因為隨時可能會進入產程,需進行安胎;若發生於35周後,則視為產兆,必須做待產的準備。 吳文毅醫師表示,疼痛感因人而異,透過胎兒監測器,才能了解子宮收縮的情況、頻率與強度,疼痛感不僅會出現在下腹部,還會延伸到尾椎和背部,也因為子宮收縮強度愈來愈強、頻率愈來愈密集,就會將子宮頸撐開,可能出現落紅現象。 產兆出現因人而異 三種產兆的發生並無先後順續,不同產兆對初產婦和經產婦來說也有不同的意義,許多孕媽咪已明顯感受到強烈陣痛,醫生卻還是要求媽咪多到附近走走或甚至是回家休息?吳文毅醫師表示,通常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還沒進入「規則產程」,一般只要在沒破水的情況下,會希望產婦不但要有子宮規則收縮,子宮頸須開到3~4指才會留院待產,多走動、爬樓梯則是為刺激子宮規則收縮,讓子宮頸能夠逐漸打開,讓產程更加順利。 ※原文刊載於2016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概論篇尊重生命‧保育動物

概論篇尊重生命‧保育動物#媽媽寶寶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暨科普作家張東君 參考資料‧部分動物圖片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官網(http://www.zoo.gov.tw/) 攝影/蘇俊億‧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漂亮媽咪劉紫媛&bobo李夏妤&bobo李蓓蓓) 孩子的好奇心源源不絕,如何同時讓孩子在滿足對動物興趣之餘,學會尊重生命及保育動物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這次邀請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暨科普作家張東君來為家長們解答。 理解動物生命可貴 張東君老師說明,讓孩子和動物近距離的親密接觸,孩子透過觸摸及觀看才會知道動物非常脆弱,進而更清楚動物的習性及好好對待動物,如果只是用電動玩具中的遊戲來認識動物,當遊戲結束,動物死掉只需要重新開始又會復活,孩子就無法理解生命可貴之處。 此外,家長需要教導孩子,摸動物及看動物該注意的部分,不然就連抱家中的寵物或要將動物抓起來時,都可能會害牠受傷、脫臼,但張東君老師建議,避免讓6歲以下的小孩抱動物或是抓動物,因為他們不懂如何控制力道,可能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就會傷害到動物或反而讓自己受傷,最好仍由大人抱在手上或放在腿上,然後讓小朋友蹲在旁邊學習輕輕觸摸。 正確認識動物名稱 無論寶寶現在是幾歲,帶領認識動物時,所講述的知識及事實都是一樣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認為他不懂就胡亂說一通,例如看到長臂猿就說是「猴子」,但長臂猿沒有尾巴,家長不該將沒有尾巴的靈長類告訴孩子是猴子,即便真的不知道也可以觀看解說牌或書籍後,再清楚地告知名稱,好好跟小孩解釋,千萬不要應付了事,別以為孩子年紀還小,若講錯也沒關係,其實反而小時候記性最好,等孩子長大很容易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的理解是不對的,因此,應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大家一起去查出正確解答,反而別有一番樂趣。另外,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用疊字的說話方式,來講述動物名稱,例如狗狗、貓貓、猴猴、兔兔等,但應該從小正確教導名稱比較適當。 趣味探索動物園 家長帶孩子去動物園也可以有別於以往的方式,平時可以多看有動物的繪本及多聽動物的兒歌,接下來再一個一個依據目標去將動物找出來,對於孩子雖然不用要求一定要知道動物名稱,但至少要分得出大方向的類別,舉例來說,不一定要知道這種蝴蝶是鳳蝶或小灰蝶,但起碼不要把蝴蝶和蛾給搞錯,秉持知道多少就說多少,不要和孩子瞎說,至少還有簡潔的描述方式,只要形容外觀或顏色,例如說是紅色的鳥、綠色的蟲等,正確帶領孩子一起開心的探索動物園。 不跟隨風潮飼養寵物 很多人養寵物只是把動物當做裝飾品,跟隨現在電影流行,《再見了,可魯》上映時想養拉不拉多、《忠犬小八》上映想養柴犬、《海底總動員》跟著養尼莫(小丑魚)及多莉(藍倒吊魚),等到電影熱潮一過,就會發現很多流浪狗是該品種,讓人不勝唏噓。張東君老師補充,也曾發現有打晶片的寵物,飼主害怕丟棄寵物被查獲,結果竟然狠心將狗身上的晶片硬挖出來,查獲時發現被丟棄的狗狗受傷流血,使人看了十分不忍。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5大原則‧孕媽咪吃點心好easy

5大原則‧孕媽咪吃點心好easy#媽媽寶寶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陳郁雅) 對於孕婦來說,縱使知道營養對於母胎的重要性,但難免會有嘴饞的時候,偶爾會想吃點心,滿足口腹之欲。這時候,如何選擇適合的點心,格外重要。 點心,簡而言之就是指「非正餐之間的飲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陳郁雅表示,點心的種類沒有限制,唯須注意其「分量」不應該比正餐的還要多,以免影響胃口、甚至導致無法均衡吸收到所需營養,對母胎健康幫助不大。 食用點心注意事項 陳郁雅營養師表示,現代多數的孕婦比較難發生嚴重缺乏營養的困境,反而部分會有「營養過剩」的問題。因此,她建議孕婦及其家人首先應拋開「一人吃兩人補」的傳統觀念,仔細檢視母體狀態、諮詢醫師和營養師,再準備適合的點心。 1.【時間】餐與餐之間 點心是正餐以外的補充食物,最佳食用時機為餐與餐之間。尤其有些孕婦的正餐食量變小,一下子就飽,但沒多久又感覺餓,或甚至有孕吐、食欲不振的狀況;這時候,可採「少量多餐」方式,適度以點心止飢且補充所需營養。建議可於早午餐間、午晚餐間和宵夜補充點心,即每天分成「六小餐」。 2.【分量】每天總量管制 為了健康、穩定控制體重,她特別提醒孕婦「每天總量管制」的重要性,即以一整天需攝取的熱量、營養素等分量來看,分攤在當天內所吃的每一餐,就能避免攝取過量或不足的情況發生。例如午餐外食的是高油脂、高鹽的熱炒料理,下午的點心就建議以少油或無油、不添加調味料的種類為主。 3.【種類】加工愈少愈好 陳郁雅營養師表示,就算只是滿足口腹之欲的點心,仍然要慎選種類。原則上,她建議孕婦優先選擇「加工較少」、「看得到原形」的食物,例如吐司搭配無糖豆漿或牛奶、熱水沖泡燕麥片和堅果粉、全穀餅乾、少許青菜或水果(有別於正餐的攝取,量不宜多),如此才能兼顧口感和營養,使母胎健康。 4.【補充】保健食品應量力而為 近年來,愈來愈多孕婦會把保健食品(養生品、錠劑、媽媽奶粉等)當做孕期營養的攝取來源之一。但她表示,對於許多女性熱愛的養生品(燕窩、滴雞精、珍珠粉等),實際上相關的科學實證研究並不多,沒有確切的答案,其對人體的功效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因此,若孕婦想採購養生品來補充,建議從可負擔成本程度、產品來源等因素來考量。 至於錠劑類和媽媽奶粉的保健食品,陳郁雅營養師提醒,「避免一起食用,以免攝取過多脂溶性維生素」。她建議,應先諮詢醫師和營養師,經檢查後若確定需補充,再遵照指示,服用適合且適量的綜合維他命或單一營養錠劑(鈣片、鐵劑等)。另外,坊間媽媽奶粉常標榜添加多種營養素,有時候並非必要(大部分可從平日飲食取得),孕婦應考量自身健康與飲食狀況,再考慮是否採購;若決定以此為點心,也須依罐上說明沖泡,不宜過量,避免造成體重增加過多的問題。 5.【禁忌】空熱量&寒涼食物 對於孕婦來說,絕對要完全避開的就是「空熱量食物」,如油炸、燒烤、精緻甜點等。陳郁雅營養師表示,若長期以此為點心,媽媽容易有血糖、血脂、血壓升高的問題,進而使孕婦體重直線上升,胎兒有成長為巨嬰的趨勢,不但可能引發妊娠疾病、危害胎兒健康,甚至影響產程而不好生產。 另外,寒涼屬性的食物(如薏仁),容易使體質敏感的孕婦感到腸胃道不適、或出現疑似宮縮跡象,一般多建議孕期先避開此類食物較佳。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追奶祕笈大公開開心是不二法門

追奶祕笈大公開開心是不二法門#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博仁綜合醫院小兒消化專科醫師及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毛心潔 妝髮‧攝影/Bingo Bunny 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帥氣爸比于自超‧漂亮媽咪邱欣怡‧可愛寶寶于少騏)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停止哺乳的主要原因是奶水不足,但是奶水不足,究竟是真的不足?還是「擔心」奶水不足呢?博仁綜合醫院小兒消化專科醫師及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毛心潔表示,好好支持「擔心」奶水不足的媽媽,讓哺乳媽咪開心地享受哺乳過程,就能讓哺乳之路更順利! 建立供需平衡‧依照寶寶需求餵奶 毛心潔醫師強調,絕大部分的母親只要遵守「依照寶寶需求餵食」的原則,就能夠分泌出寶寶需要的奶水量,不必擔心奶水不足的可能性。哺乳上軌道後,母親製造的母乳量與孩子需要的母乳量會自然慢慢地達成供需平衡,若是想增加奶量的媽咪,等寶寶想吃就餵;吃完一邊乳房還想喝奶,就餵寶寶另外一邊,吃完一邊不想吃,就等下一次再讓寶寶喝另外一邊的乳房,想辦法觀察寶寶的需求,身體就會達到足夠奶量;但若是奶量供過於求的媽咪,也是依照寶寶需求餵食,等餵飽寶寶以後可能仍然覺得胸部脹痛,這時只要適時擠掉一點,讓胸部只要舒服就好,千萬不要擠到完全軟,利用這種機制,告訴身體不用製造這麼多奶水。 品嘗喜愛食物追奶‧感受身心愉悅 毛心潔醫師指出,如果不餵奶、不擠奶,單純靠食物想追奶有其困難度存在,但如果今天頻繁的擠奶、餵奶,也許吃了某些東西就會對於奶量有幫助,而什麼東西最能幫忙呢?叫做「開心的東西」,只要哺乳媽媽喜歡吃,吃了以後會很愉快的食物都可以嘗試,只要秉持均衡飲食原則皆可,如果為了追奶勉強自己吃不喜歡的東西,身體不開心反而使噴乳反射變差,導致奶量不增反減。 民間傳說有許多祕方,哺乳媽咪們都可以嘗試看看,結果因人而異,不見得都會有效果,但這些食物通常都具有「高油脂、高蛋白」的共通性。另外,哺乳媽咪每天都要記得補充足夠水分,喝水的量只要記住「口渴就要喝」的原則,不要讓自己覺得口乾舌燥,無論要喝湯、喝水或喝喜歡的飲品都好。 ‧食物:地瓜葉、豬腳、雞肉、魚肉、蝦子、蚵仔、海鮮、大豆卵磷脂、榴槤、油炸類、奶製品。 ‧湯品:魚湯、雞湯、麻油雞、滴雞精、青木瓜排骨湯、山藥排骨湯、花生燉豬腳湯、酒釀芝麻湯圓、紅豆湯、芝麻糊。 ‧飲料:豆漿、牛奶、優酪乳、養樂多、黑麥汁、奶茶、山藥薏仁豆奶、紅棗枸杞茶、玉米鬚水。 許多媽咪擔心會吃到退奶食物,讓奶量瞬間下降,但其實重點不是食物本身,只要依照寶寶需求餵奶,讓擠奶及餵奶過程是很開心的、順暢的,即使真的變少,就讓寶寶多喝一點追回來,但毛心潔醫師提醒,人參、炒麥芽是他聽過最有效的退奶食物,因此哺乳媽咪們千萬小心別誤食。 保持心情放鬆‧切勿陷入數字迷思 觀察臨床上的哺乳媽咪,毛心潔醫師發現,大部分影響奶量的原因都是心情,如果受到眾人支持哺乳的媽媽,沒想太多慢慢擠、慢慢餵,奶量自然而然就會衝上來;反之,總是被質疑母乳量、母乳的營養價值,或是自己給自己很大壓力,就會擠不出奶,甚至太多哺乳媽咪心情不好,在婆家擠奶怎麼擠都擠不出來,出門後心情放鬆就擠出比平常多的分量,所以如果希望哺乳媽媽們奶量豐沛,大家就要多鼓勵,讓媽媽保持心情愉悅。另外,提醒親餵的媽媽們,親餵後擠乳通常只能擠出少量奶水,只要額外可擠出15至60c.c.,就已經是很厲害的媽咪,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怎麼擠不出奶。 毛心潔醫師也要請哺乳媽媽思考,自己是真的沒奶還是自以為或擔心奶水不足,只要泌乳顧問或醫護人員一看發現其實奶水豐沛,這些家長通常都是認為嬰兒哭、頻繁吃、吃的時間長就是奶水不足,沒看到實際喝下的奶量就不安心。不要對奶量數字過於焦慮,避免給自己太大壓力,反而不利於奶量增加,開心哺乳,才能幫助奶量源源不絕。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嬰兒口水疹

嬰兒口水疹#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媽咪惠娟.大寶寶丞丞&小寶寶叡叡)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輕微的口水疹並不會造成寶寶的不適,但若是寶寶因發癢而搔抓出傷口,就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預防口水疹,除了加強皮膚清潔之外,也可透過醫囑使用藥物,給予寶寶最適當的治療。 寶寶唾液特別多? 唾液的分泌,主要是透過大腦皮層的控制,像是年齡、飲食習慣、生活環境等都會影響其分泌。正值快速成長的嬰兒時期,開始學習吸吮、吞嚥、咀嚼等動作時,口腔肌肉都不斷地在發育;另一方面吞嚥食物時,也需要分泌唾液來達到潤滑的效果,自然而然唾液的分泌就會開始增加。在牙齒生長的過程中,唾液腺同樣會受到刺激,大量分泌,吸吮奶嘴亦是。 唾液是造成口水疹的源頭 口水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唾液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較長,而導致唾液中的消化酵素,有機會溶解掉表皮最外層的「角質」所造成的傷害。角質層內的細胞含有角蛋白,有助於減少水分的流失,保持皮膚濕潤。一旦角蛋白受破壞,水分便容易流失,形成皮膚乾燥、發癢、脫屑的現象。無論是成人或是嬰幼兒都會有同樣的影響,但由於寶寶的皮膚較薄,比其他年齡層的人更容易發炎。 細菌感染才是問題的開端 輕微的口水疹並不會造成寶寶不適,但當角質層不斷受到唾液中的消化酵素溶解,從發紅、脫屑,使寶寶發癢的現象就會陸續發生。當皮膚出現傷口,細菌感染的問題便接踵而來。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白色念珠菌,此兩種細菌都是皮膚常見的菌種,當數量皆維持在一定的平衡之下時,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但當皮膚出現傷口,容易形成細菌大量孳生,破壞原有的平衡。當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口會形成類似金黃色的膿包結痂;感染白色念珠菌,皮膚會出現凸起的小紅疹或白色顆粒。趙昭明皮膚科診所趙昭明醫師提醒,輕微的口水疹並不需要用藥,但當發展成細菌感染,就不得不用藥治療。 寶寶口水疹用藥須知 只要父母注意寶寶的皮膚清潔與保養,口水疹是可以根除的。當發現寶寶下巴有輕微的發紅,可定時使用綿布沾清水輕輕擦拭掉嘴邊的唾液,再塗抹顆粒較細的凡士林或乳液,隔絕口水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就能輕鬆與口水疹說再見。趙昭明醫師指出,一般外用的類固醇,分為七個等級,用於治療較嚴重的口水疹大多使用藥效最溫和的第七級或第六級,除類固醇之外,也會適時使用抗生素。塗抹時,必須遵照醫師指示,趙昭明醫師提醒,只需在患部塗上薄薄的一層即可,多塗反而會造成皮膚的負擔。 容易與口水疹混淆的皮膚炎 一般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與脂漏性皮膚炎,與口水疹同樣都會有皮膚乾癢脫屑的問題,也因此容易被混淆。異位性皮膚炎,百分之八十來自於遺傳,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的發炎症狀,容易反覆發作,好發於寶寶的雙頰,並同時於手彎與腿彎處出現病徵。出生至3個月大的寶寶,皮脂分泌旺盛,容易出現脂漏性皮膚炎的問題,好發於胸部以上的脖子、臉部、耳朵、頭皮等油脂分泌旺盛之處。透過皮膚科醫師的診斷,才可確認病因,給予寶寶最即時且適當的治療。 預防口水疹從你我做起 引發口水疹的元兇就是唾液,平日應加強寶寶皮膚的清潔,也要儘量避免過於頻繁的親吻動作,另外也要呼籲家長,清潔動作務必放輕、放柔,以免擦出二次傷害的細菌溫床。如寶寶有吸吮奶嘴的習慣,要注意容易往嘴邊擴散的唾液,減少寶寶吸吮奶嘴的時間,也是預防口水疹的小撇步。而當寶寶到了開始接觸副食品時,流口水的狀況會漸漸得到改善,皮膚的抵抗力也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強化,口水疹形成的機率便逐漸下降。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守護寶寶未來的口腔健康8大方針‧孕期護牙不馬虎

守護寶寶未來的口腔健康8大方針‧孕期護牙不馬虎#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主治醫師趙子婷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牙疼不是經常發作,但若真的痛起來卻難以忍受,常被孕媽咪忽略的牙齒健康,原來與胎兒的未來口腔健康息息相關,建議媽咪把握孕期護牙對策,讓牙病的發生不再這麼難以控制。 「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是迷思 除了懷孕期間牙齦因為充血或照顧不周而讓細菌容易孳生的原因之外,孕期飲食習慣改變也會影響口腔環境,讓口腔細菌增加,並增加齲齒發生的機率。趙子婷醫師指出,無論是妊娠初期因為孕吐、突然愛吃酸的食物、少量多餐、吃飯時間拉長或是嘴饞持續進食與愛吃甜食,都會讓口腔處於酸性環境,有利口腔細菌的生長,若再加上潔牙習慣不佳與就醫習慣不良,就容易形成蛀牙或其他牙病,進而讓「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的傳說成為結果。懷孕期間,為協助胎兒發育,孕媽咪的鈣質需求量雖大幅提升,但卻不至於從母親的牙齒中溶出鈣質以提供胎兒,絕大多數反而是因為飲食習慣改變與潔牙照顧不周全所導致。 為寶寶的口腔健康做準備 孕期的口腔保健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於,研究發現,孕媽咪若患有牙周病,早產與生出低體重兒的機率上升,且因為寶寶出生後,與媽媽最為親近,若母親口腔衛生不佳,口中所含細菌量較高,與寶寶之間無論是親吻、共用餐具或不經意的口水交換,都容易造成母子間口腔細菌的垂直傳染,讓寶寶從小就容易罹患蛀牙,因此,孕媽咪妥善照顧自己的口腔清潔,不單是為了自身健康,更是為了寶寶將來的口腔健康做準備。 孕期護牙方針 懷孕期間牙齒既然對口腔細菌防禦較弱,那麼周全的潔牙與飲食習慣就十分重要,趙子婷醫師提供孕期護牙對策如下: 1.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 早晚刷牙幾乎已經成為一般人的習慣,除了睡前潔牙,建議早上的刷牙可以延遲安排在吃過早餐後,讓早餐的食物殘渣即時被清潔,午餐過後,行有餘力可以多刷一次牙,讓口腔儘量保持不留食物殘渣的狀態。此外,因為刷牙已屬每日例行習慣,動作容易變得不仔細,建議孕媽咪可以重新檢視自己的刷牙方式,讓動作更精確仔細,以提高潔牙效率。 2.每日使用牙線 建議每日最少睡前以牙線清潔牙齒一次,可協助減少齒縫間殘存的食物殘渣與牙菌斑。 3.定期洗牙 牙結石清除術,即俗稱的洗牙,健保一年給予兩次的補助,懷孕期間更是多提供一次,讓孕媽咪一年內有三次清理牙結石的機會。牙結石是口腔細菌孳生的溫床,定期處理牙結石不但有益口腔健康,也能幫助抑制口腔難聞的氣味。 4.攝食集中 懷孕婦女因為容易飢餓,因此除了少量多餐,更容易陷入整個下午或晚上一直持續進食的狀況,使口腔一直殘留糖分,增加蛀牙機會,建議無論是吃水果、正餐或點心,一天最多分六次,讓口腔因進食呈現酸性的頻率減少,使口腔細菌的活動不會持續活躍。 5.慎選食物 甜食、精緻類加工食品與酸口味的食物,都會讓口腔更容易處於酸性環境,建議孕媽咪儘量少吃。 6.木糖醇口香糖 研究發現,嗜糖的口腔細菌會將木糖醇誤認為糖分吸收,進而因為誤食而無法正常代謝,造成抑制口腔細菌增生的結果,因此,無法刷牙時,以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做為護牙輔助是可行的,只是趙子婷醫師提醒,口香糖畢竟無法為牙齒進行清潔,所以無法取代刷牙。 產前開始注重口腔保健 孕媽咪的牙齒健康狀況與胎兒的未來健康有所相關,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除了重視身體的調養,也不要忽略口腔的保健,最好在孕前先執行全面的口腔檢查,若有牙齒不適症狀,懷孕前及早接受治療,也可避免孕期不得不接受治療所可能產生的風險。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想懷二寶,該注意什麼?

想懷二寶,該注意什麼?#媽媽寶寶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沈思佑) 有的媽媽在大寶還小時,就不小心懷了第二胎;有的則擔心高齡懷孕大不易,因而趕進度準備懷孕。無論是哪種狀況,媽媽們都應該深思熟慮。 萬芳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沈思佑表示,就醫學角度來看,較希望健康的成年女性(沒有嚴重家族病史、其他生理疾病等)能儘早懷孕,因為此時的生理、卵子品質與體力俱佳,較不會陷入高危險妊娠的情境中;此外,若女性有意願孕育第二胎,建議事先計畫,儘量避免兩胎間隔太近,對母胎的影響也會比較小。 準備懷二寶的最佳時間點 無論懷第二胎的時間是否已滿34歲(高齡產婦為34歲以上懷孕女性),沈思佑醫師表示,在沒有經濟負擔、家庭能給予支持、本身有意願的前提下,同時考量女性生產完身體復原的時間,「第一胎生完後約1年半至2年,再準備懷孕較佳」。 然而,近幾年晚婚比例升高,特別是超過34歲(35~40歲初)、想擁有至少兩個寶寶的女性,總是希望能趁著身體狀態穩定、體力仍充足的時候,愈早懷孕愈好;對此,沈思佑醫師則表示,「在確定體力可負荷、生理無重大疾病症狀下,產後約1年左右,即可準備懷第二胎」,但建議先諮詢醫師較佳。她更強調,「不建議產後6個月內再度懷孕」,這對母體健康與胎兒發展絕非良事。 想懷第二胎‧可能面臨2狀況 大寶的年齡與生活狀態,將影響媽媽懷二寶的狀況。以下特別歸納兩種可能面臨的狀況,並提供建議以供參考。 狀況1:大寶1歲內 沈思佑醫師表示,一般並不鼓勵媽媽在第一個寶寶未滿1歲時懷第二胎,主要原因在於寶寶的作息狀態(能否一覺到天明)、飲食習慣(喝奶或副食品)等尚未穩定,且仍處於依賴家人懷抱的階段,連帶導致媽媽的生活節奏不定、精神容易焦躁(部分可能有憂鬱傾向)的狀況。 因此,她提醒,若媽媽考量到自身已屆高齡產婦,而希望儘快再度懷孕生子,應該先評估自我的精神、經濟、生理、生活影響度等狀態,並主動諮詢醫師;等到做好準備,再來懷孕也不遲。 如果確定懷孕,尤其前3個月,媽媽更應該主動尋求家人的協助,例如幫忙抱大寶、分擔部分家務等,才能減輕負擔。 狀況2:大寶滿1歲至學齡前 當寶寶超過1歲,睡眠、飲食等習慣已逐漸固定,而母體也已獲得足夠時間的休息,此時正是準備懷第二胎的好時機。 然而,沈思佑醫師表示,學齡前的小朋友活動力旺盛,媽媽可能有管不動、拉不住的狀況;加上孩子的認知、情緒敏感度提高,或多或少會對即將出生的胎兒懷有排斥感、甚至鬧脾氣,無形中也會增加媽媽的精神壓力。她建議,除了主動請先生和其他家人幫忙外,也要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弟弟或妹妹不是來搶走媽媽的,而是來陪全家人的小天使」,給予正向的連結,減少其不安。 此外,縱使大寶已經能跟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但難免會發生以下情況:先照顧大寶用餐,等他吃飽後,媽媽才開始吃(甚至還只吃大寶留下來的食物),因而有不定時不定量、營養攝取不均衡的風險。她提醒,「媽媽應先餵飽自己,才能給予胎兒足夠養分,也有餘力去照顧大寶的狀況」。 ※原文刊載於2016年0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