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每個月都會經歷的便是生理期,又稱月經、或是部分人暱稱的「大姨媽」。一般月經來時的生理週期大約是28天,前後多或少7天,都是在正常範圍內,而每次生理期長度約3~8天,但有些人的週期不規則。因此,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是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
女人每個月都會經歷的便是生理期,又稱月經、或是部分人暱稱的「大姨媽」。一般月經來時的生理週期大約是28天,前後多或少7天,都是在正常範圍內,而每次生理期長度約3~8天,但有些人的週期不規則。因此,觀察月經週期以及經血量,是判定子宮健康的重要指標。
90%的乳房腫塊是透過乳房的視診、觸診發現的,而乳房的檢查非常簡單方便又易學,所以提醒女性朋友,應該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的習慣。一般婦女在月經過後5~10天內,可進行乳房自我檢查,停經後的婦女則應選擇每個月固定1天檢查。
一位40歲女性患者主訴月經失調已長達1年多,且經血總是滴滴答答流不停,去了好幾家的醫療院所就診,婦科超音波皆顯示無明顯異常,加上患者未有過性行為而不便內診檢查,因此只依仗荷爾蒙藥物調經,但反覆經血異常的情況依舊沒有改善,幾經輾轉至安南醫院婦癌科主任陳昱任門診後,才發現是「子宮內膜癌」。
月經失調是指月經周期、經期和經血量異常,是不少女性常見的問題,其中過度減肥、疲憊、生活不規律、強烈壓力等都可能造成月經不順。然而,減重過程中的月經失調稱做「下視丘停經」,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不孕、骨質疏鬆等嚴重後果。醫師表示,若想要改善下視丘停經,必須把握「多吃少動」的原則,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和營養師。
日前,一名30歲王小姐至醫院就醫,表示每個月總是有幾天特別容易心情煩躁,情緒莫名沮喪而且很容易生氣,同時伴隨著乳房脹痛、下腹脹痛、頭痛以及四肢水腫等不舒服的症狀。經醫師詳細詢問後,發現這些症狀總是在月經來之前,隨著月經來了之後,一切又恢復正常,這就是典型的「經前症候群」。
根據統計,10個女生有7個都有經痛的困擾,雖然我們真的不想要經痛,不過自己的身體卻沒得選擇,那我們能做些什麼,好讓自己舒服一點?奧地利芳療學術與芳香照護學會理事英格麗.克蘭迪恩—用(Ingrid Kleindienst-John)於《奧地利奶奶給妳的居家芳療小藥鋪》一書中,分享植物藥草與芳療知識,教導讀者透過芳療舒緩身體不適。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位37歲女性,近期飽受腹痛所苦,甚至有不明原因嘔吐的症狀,就診婦產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長在右側卵巢有一呈沙狀質地的腫瘤,診斷為巧克力囊腫,且有骨盆腔內沾黏的情形,後續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蹤至今尚無復發情形。
女性在月經來時,總有諸多不適及不便,但你知道嗎?荷爾蒙的影響不是在月經開始時才發生作用,早至月經來潮1週前就有可能影響身體,「經前症候群」指的便是這些生、心理變化,約5~8成的女生會有輕、中度的情況,而少數女性甚至會有更為嚴重的經前不悅症,需藥物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