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惡性肉瘤肺轉移化療無效 口服標靶藥助控制

惡性肉瘤肺轉移化療無效 口服標靶藥助控制#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名30歲病人因為胸悶、氣喘,就診發現後腹腔長了惡性軟組織肉瘤,且已轉移至肺部,起初使用全身性化療治療,但效果不彰,改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3~4個月後,病情逐漸受到控制,目前持續治療中。醫師表示,軟組織肉瘤5成的病患會復發,最常見的是肺部轉移。好發於四肢、腹腔 為結締組織罕見腫瘤軟組織惡性肉瘤(STS)屬於罕見癌症,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發病人數約2千人,僅占總癌症人口2%。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偉武醫師表示,STS是一發生在結締組織的罕見惡性肉瘤,與一般癌症不同的是,STS好發於四肢、軀幹等脂肪、肌肉、神經、血管較豐富的部位。此外,全身臟器、後腹腔等,都可能是STS的發生位置。5成病患會復發 肺部轉移最常見陳偉武醫師指出,STS有非常多種亞型,因此分布年齡相當廣泛,像是惡性脂肪肉瘤好發於年紀較大的病人,平均約50~70歲,年輕族群則常見滑液囊肉瘤;目前治療對策為手術切除搭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但仍有30-50%的患者五年內會復發或轉移,最常見轉移到肺部,患者會出現長期咳嗽、易喘、呼吸不順等症狀。健保通過口服標靶藥物 延長疾病控制時間一般人對於此疾病的瞭解較少,能使用的藥物及資源也相當有限。目前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後續視腫瘤部位及組織型態,會加上使用放射線或是化學治療。若是已經有轉移、復發且無法手術切除的病患,又或是化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目前還有健保給付的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可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主要能幫助病患延長疾病的控制時間。與安慰劑相比,臨床試驗證實可使中位數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7 周延長至20周,減輕患者病情惡化快速的痛苦。陳偉武醫師進一步指出,透過口服的標靶藥物治療,不僅能減少化療副作用對身體的負擔,在家服藥更能降低患者對於住院的恐懼感,提升病患在治療期間的生活與精神品質。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肺癌晚期患者重燃生機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肺癌晚期患者重燃生機#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過去診斷出肺癌晚期,僅能進行傳統的化學治療,不僅有許多副作用,讓患者聞化療而喪膽,且效果不佳,更讓病友們受盡折磨。隨著醫學進步,漸漸研發出許多標靶藥物,而近期對患者幫助最大的,無非是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9月通過健保給付後,不僅大幅降低患者經濟負擔,更改善了生活品質!化療副作用多 平均存活期僅12個月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王金洲醫師表示,肺腺癌晚期病人常見的有2種,一種是EGFR基因突變,約佔60~70%,另一則為ALK基因錯位,約5~8%;而後者所佔比例少,在過去僅能接受傳統的化療,治療效果大約只有40~50%,平均存活期也只有6個月~1年。最困擾肺癌患者接受化療的地方,就是在抵抗力不佳時,無法接受治療;且化療因為沒有專一性,在治療後容易產生噁心、嘔吐、掉頭髮、食慾不振,甚至是抵抗力下降等副作用。ALK標靶藥物 延長2倍存活期而ALK標靶藥物問世後,病人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不但減少,噁心、嘔吐的頻率也跟著降低,此外,根據臨床統計發現,有ALK基因錯位的患者使用標靶治療後,約有60~70%的病人感受到成效,存活期拉長為20個月,是化療約2倍長的時間。王金洲醫師指出,以往若被診斷為ALK基因錯位肺癌,如欲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每個月就必須花上25萬元,對患者及家屬來說都是龐大負擔,但今年9月通過健保給付後,大大減輕病友家庭的經濟壓力,患者的生活也得到相對的改善。身心同調適 作息正常、保持正向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也強調,身體及心靈的調適同樣重要,三餐均衡、適時補充維他命、生活作息正常,不過度運動,都能維持患者身體的健康、抵抗力;此外,保持心情穩定、維持正向思考,家屬適時給予心理支持,更能幫助患者在抗癌的路上達到更好的效果。

凍精15年保「生」機 癌男療後喜得千金

凍精15年保「生」機 癌男療後喜得千金#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罹患癌症就等於不能再生育?據國健署統計,2012年初次診斷為癌症的96694人當中,約有12%年齡小於45歲。換句話說,每8位新診斷的癌友中,就有1位處於育齡階段,接受治療後恐斷「生」機;雖救命優先,但當癌症威脅減弱時,結婚生子仍是癌友的希望。15年前才24歲的Rick,在美國求學期間發現罹患淋巴癌,但因美國在地生育保存觀念的健全,使得他在治療前就接受了醫生建議做了精子保存,雖然在10年後舌癌也找上他,但也因為當初做了保存精子的選擇,讓他在2013年打算撫育新生命時,隔年順利得女!他呼籲癌友們,治療前主動與醫師諮詢及討論生育保存,就能有機會在康復後孕育下一代。育齡癌友 盼保留生育能力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對癌友來說,癌症威脅為生育選擇的主因,除了化療後精子或卵子的品質、癌症治療可能影響不孕外,並非每位癌友在治療前都了解治療對生育能力的影響程度,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有選擇生育保存的權利,故醫生未能充分告知或告知程度更為癌友判斷關鍵!為了解癌友生育需求,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訪談醫師及癌友,藉由醫病經驗的討論,破除罹癌後生育迷思。訪談發現,大部分癌友雖認為不一定要生小孩,但還是希望先保存生育能力;癌友阿純在受訪時表示,如果醫生有充分告知會影響生育,讓癌友自己選擇,權衡之下,若真的保命為重而不進行生育保存,至少是自己的決定,而非在不知情下失去生育能力。醫病3主動 癌友好孕非難事2006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就提曾出癌症癌友生育保存的建議,包含及早與育齡癌友討論治療可能造成的不孕風險、為有意進行生育保存的癌友轉介生殖專家等。然而大多數醫師以讓患者活下來為第一考量,忽略患者未來想生育的狀況,此外,並非每位癌友在治療前都了解治療對生育能力的影響程度,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有選擇生育保存的權利。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陳信孚表示,癌友可在治療前與腫瘤科醫師討論治療對於生育能力的影響,除可要求轉介生殖醫學專科醫師外,應與醫師討論生育保存的時間、準備等。王正旭更提出「醫病三主動」主張,呼籲腫瘤科醫師主動告知、生殖科醫師主動說明,癌友主動查詢,透過三方合作,育齡癌友好孕非難事!

健保終於給付ALK肺癌病患釋重負

健保終於給付ALK肺癌病患釋重負#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診斷肺癌後有高達九成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晚期,通常會針對腫瘤組織進行進一步基因檢測,研究指出除了「EGRF」基因之外,另一個致癌基因「ALK」也是啟動肺癌細胞的關鍵。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教授表示,基因檢測若是ALK有錯位突變的肺癌患者,若能施予標靶藥物治療,效果是較化學治療來得有所幫助。陳育民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ALK標靶藥物研發阻斷ALK基因異常所產生激酶活性,來阻斷癌細胞息傳遞路徑,患者使用上副作用較化療低,雖有產生肝功能異常或是視覺障礙等副作用症狀,但臨床上多數病患服用時副作用不明顯。過去幾年,健保給付EGFR為陽性的肺癌患者標靶藥物;但若患者被檢測出EGFR陰性、ALK基因錯位,則常因標靶藥物的醫藥費用負擔過重,讓患者及家屬苦不堪言,今年9月,衛福部終於通過ALK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造福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以往在沒有健保給付的情況下,一個月可能約有20-25萬元左右的花費。」陳醫師強調,標靶藥物治療是一種精準治療方式,通常使用標靶藥物的病患,不需再合併化療,除了能針對基因抑制癌細胞,病患也無需承受化療帶來的痛苦。陳醫師分享,診間之前有一名50多歲確診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男性病患,飽受肺癌引起的嚴重喘息之苦,長期臥病在床,經診斷判定來日不多,陳醫師心裡想,恐怕沒機會下回診間見,但病患卻自行購買ALK標靶藥物服用,下次回診檢查除發現腫瘤變小之外,病患更比當初判定的存活期延長了一年多的時間。陳醫師強調,當然不是鼓勵病患自行嘗試其他用藥,ALK標靶藥物臨床經驗上,能延長10個月以上的存活期,對於癌細胞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現行已有健保給付。建議患者在肺癌的治療上,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並積極配合治療,讓癌細胞得到良好的控制。

顛覆傳統!早期乳癌治療 手術與放療同步完成

顛覆傳統!早期乳癌治療 手術與放療同步完成#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早期乳癌治療又有新的進展,一位52歲的女性,平常並無任何症狀,一個月前自己摸到右乳內上方好像有一顆小小的硬塊,立即前往乳房醫學門診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確實有一顆約1.3公分大的腫塊,再經病理切片檢驗,證實是第一期乳癌。而在澄清醫院乳房外科和放射腫瘤團隊的合作下,於手術房同時完成乳癌切除和放射治療,顛覆手術後需長期放射治療煎熬的思維,澄清醫院乳房外科陳豐仁醫師表示,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只要接受賀爾蒙口服藥物即可。陳豐仁醫師表示,由於是早期發現的乳癌,經乳癌醫療團隊詳細評估,進一步檢驗出該患者癌細胞的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因子接受體第二型為陰性,因而建議接受手術與放射治療同步進行,以免患者於術後還要接受長期放療之苦。這項治療的另一重要指標,是患者的癌細胞尚未轉移到腋下的前哨淋巴,因此在進行乳癌患部切除同時,也要做前哨淋巴的切除以及切除邊緣的立即化驗,證實患者的前哨淋巴無癌細胞轉移,且切除邊緣無癌細胞後,接著進行放射治療,由放射腫瘤科醫師接手。早期乳癌同步治療有條件一般來說,傳統的乳癌治療,經開刀切除後,通常要再接受25〜30次的輔助性放射治療,為期約6週,患者並不輕鬆。放射腫瘤科鍾娜娜醫師表示,此患者當外科手術切除乳癌腫瘤後,立即進行低強度高劑量的放射治療,結束後,外科團隊再接手,進行開刀傷口的縫合。陳豐仁醫師表示,乳癌越早期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如果病患年齡大於45歲、腫瘤在3公分以下、荷爾蒙受體為陽性、HER2為陰性、癌細胞未轉移到前哨淋巴、切除邊緣無癌細包侵犯,接受手術切除同時加上放射治療,無疑是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化療副作用難抵擋 中藥+針灸助化解

化療副作用難抵擋 中藥+針灸助化解#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治療癌症的過程中,十之八九會發生不適,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抗拒治療。中醫師說,中醫藥在療程的各個階段及時擔任救援角色,減緩治療過程中避免不了的副作用。畢竟副作用影響的層面,除了病患生活品質與治療流程,照護者負擔也不容忽視。 中醫治腸胃道不適   補氣健脾提升食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廖芳儀醫師指出,一般常見的副作用出現於腸胃道,包括疲倦、食慾低落、腹瀉、嘔吐等症狀。這些屬於中醫所謂的氣虛和脾胃虛弱,治療時必須採取補氣健脾、行氣和胃的原則。適當以黨參、薏仁、茯苓、黃耆、白朮、陳皮等來提升食慾,還可改善排便,進而增加體力與免疫力。 至於比較嚴重的貧血、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等問題,通常以疲倦、發燒、瘀青等非特異性症狀表現。廖芳儀認為,處理血虛、氣虛兼血瘀、血熱,必須攻補兼施,才能矯正這類骨髓抑制症狀。枸杞、女貞子、生地黃、澤蘭、赤芍、牡丹皮等,都是常用的藥引。 勿信偏方 干擾正規治療廖芳儀醫師也提到,西醫的癌症療法,不外乎開刀、放療與化療。常見的副作用,除了前述的腸胃道不適和血液變化,掉髮與肢體麻木也很常見。無論在哪個階段,中醫都能提供輔助治療。譬如針對治療各時期設計的放心二號方、化福飲、逍遙湯、活力元氣湯、甘之飲、扶氣飲等處方,針灸與傷科也有配合療程。值得提醒的是,患者和家屬面對重病衝擊之際,心生徬徨,很容易採信來路不明的貴重偏方。事後往往證明,這些偏方不僅無濟於事,干擾正規治療,也徒然增加經濟壓力。

民歌手邰肇玫抗癌 找到方「髮」美麗又自信

民歌手邰肇玫抗癌 找到方「髮」美麗又自信#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在台灣,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每年至少約有10萬人因治療副作用而深受掉髮、皮膚暗沉及指甲撕裂等外觀改變的困擾。「如何因應外觀的改變」對病友來說,不僅能幫助其建立自信,更有助治療!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特於2014年策劃拍攝「藍色肩膀-邰肇玫病中日記」紀錄片,透過民歌手-邰肇玫365天抗癌身影全紀錄呼籲所有癌友,癌症非絕症,只要善用資源、誰說抗癌不能美麗與自信!學習與一身無毛相處 積極努力對抗癌症19歲那年,以一首「如果」成為家喻戶曉民歌手的邰肇玫,在2014年2月,因子宮內膜癌,讓她取消原定的演唱會,更打亂她的人生節奏!原以為頭暈、手麻只是更年期症狀,但因連續4個月不正常出血,且排出像手掌般大小的血塊,就醫檢查發現是子宮內膜癌第二期,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接受治療所造成外觀改變,尤其對於重視「形象」的公眾人物來說更是衝擊!選擇學習與無毛相處的邰肇玫,除了在化療時剃光了頭髮、採購不同款式的頭巾與帽子裝扮自己外,她更積極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的美麗守護班,和病友分享讓自己更美麗的經驗,她說:「掉髮對我來說,和大家一樣是害怕、無法接受,即便我理了光頭,還是一度不想出門、甚至不想看到鏡子裡的自己!但我知道,我不能這樣,因為我還有演唱會要巡迴,我還有好多歌想唱,我不能就此放棄!」邰肇玫選擇調適心情、坦然接受並積極治療,不僅將自己生病的心情,化作音符,創作「藍色肩膀」一曲,在得知癌症希望基金會拍攝紀錄片的計畫後,更欣然接受邀請,將罹癌的心情轉折、治療的影響與面對疾病的態度,以零距離的拍攝角度,無私地分享給正在與癌奮戰的病友,期望成為大家抗癌的「藍色肩膀」,給予心靈上堅強的依靠!30歲癌女「獲」髮力抗復發!除了民歌手邰肇玫努力抗癌外,30歲的小淳,在去年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及大腸癌腺瘤,不僅讓她一度想與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加上治療副作用所造成的掉髮,更讓她一度不能接受。直到她來到癌症希望基金會,才又燃起希望,今年6月發現復發時,她不僅不害怕,主動把頭髮剃光並到癌症希望基金會租借假髮,因為她知道,就算治療會讓她的外觀改變,但美麗的主控權是在自己,誰說病人不能打扮,生病也有美麗的權利!生病是一時 美麗是一輩子面對癌症,因治療所造成外觀的改變,常令癌友焦慮、不安、沮喪,失去自信,有的癌友甚至因無法適應,會萌生中斷或放棄治療的意念。但因治療所造成的掉髮、皮膚暗沉、變黑、粗糙及指甲撕裂等問題通常會在治療結束後恢復,故為幫助癌友積極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長期推動「癌友假髮租借暨美麗守護班」服務,為了讓病友在治療時也能重拾美麗與自信,希望透過多元的方式,減少治療副作用對癌友的影響,使其在重新美麗出發後,更有機會邁向康復!

第四期腸癌別放棄 健保給付兩次標靶降負擔

第四期腸癌別放棄 健保給付兩次標靶降負擔#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經手術切除後復發轉移,幾乎是被宣判為死刑,如今透過標靶藥物搭配化療,能延長存活期。一名60多歲陳先生確診為第二期直腸癌,手術切除後復原良好,一年後卻癌細胞卻轉移肺部,所幸在醫師建議下,使用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並搭配化療,穩定控制病情達一年半,比預期的還久。十大癌症之首 標靶藥物+化療延長存活期大腸直腸癌連續七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三軍總醫院腫瘤科何景良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發現時癌細胞多已發生轉移。而針對已發生轉移且手術難治癒的患者,治療目標僅設定為爭取患者存活時間。30年前,化療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的治療方式,隨著醫學進步,病人擁有多種、多線標靶及化療治療組合可選擇,過去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平均存活期只有5個月,現在提升至30個月,有的病人存活時間甚至長達五年以上,能夠親眼看到女兒結婚,還如願抱孫。健保給付有限,一線治療標靶藥物如何選?然而,目前健保僅給付一線及三線標靶藥物,一線標靶藥物可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或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而在接續三線標靶藥物治療時,由於標準嚴格,只有在一線選用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患者才能獲得健保給付。至於二線治療,衛生福利部2014年核准一線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患者,二線治療可續用此藥。臨床研究也顯示,搭配化療,能降低近2成死亡風險,疾病無惡化的時間可延長至近6個月。一線標靶藥物該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還是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何主任認為:「不論癌細胞基因是否有變異,患者一線治療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效果與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相當。第二線續用血管新生抑制劑,但需自費使用,日後若是基因野生型患者,可接續健保給付的第三線標靶治療,患者如果經濟條件許可,接受該治療策略,有機會爭取更多存活時間。」何主任提醒,大腸直腸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外食為主的民眾一旦出現長期腹痛不適及血便,應提高警覺查明原因。若確診罹患癌症,應積極與醫師配合接受正規治療,切勿盲目追隨民俗療法,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病情失控,後悔莫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