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醫訊/中醫如何調理癌症

醫訊/中醫如何調理癌症#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患者在確認診斷之後,必須接受一連串的治療,在療程中常會出現如,血球低下、倦怠無力、口腔黏膜破損、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而必須暫停或中斷原本治療。這些不適症狀或問題,不僅降低病人生活品質,嚴重者將阻礙治療時程。在某些症狀或問題上,可以使用中醫治療調理,調整癌症患者體質,以便有足夠體力去完成後續治療及維持日常生活品質,也可以減輕或消除腫瘤引起的身體不適,或化療及放療引起的副作用。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將規劃「身心靈」活動,其中的「午茶話療聚會」系列,此次主題「癌症調理~中醫觀點」,特邀請衛生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徐瑜璟(中)醫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需要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症調理 中醫觀點時間:102年6月17日(一)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高雄分會(高雄三民區九如二路150號9樓之1)綜合教室洽詢:07-311-9137轉201、210報名: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1658

醫訊/頭頭是道~頸重要

醫訊/頭頭是道~頸重要#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部腫瘤有良性及惡性,區域為顏面、口腔、鼻腔、咽喉、鼻咽腔、頸部。民眾若發現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可以去耳鼻喉頭頸外科檢查。因此,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癌症資源中心、耳鼻喉科將舉辦「頭」頭是道 「頸」講座,邀請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主講「頭頸癌的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現況」;放腫科賴鵬安技術長主講「放射線治療用於頭頸癌病患現況」、另安排「病友分享時刻」。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需要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頭」頭是道 「頸」重要時間:102年6月15日(六)上午9:00~11:20地點: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台中梧棲區台灣大道8段699號)20樓交誼廳洽詢:04-265 81919轉3514枋護理師

醫訊/化療後如何居家照護

醫訊/化療後如何居家照護#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癌症患者都有化療的經驗,許多人剛發現罹癌時都聞「化」色變,擔心會掉頭髮,副作用導致健康與體力變差,還要受皮肉痛。化療後回到家裡,要如何進行居家照護呢?有什麼需要注意事項?為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規劃衛教講座,主題為「化學治療後居家照護」。由該單位廖秀楨個管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化學治療後居家照護時間:102年6月6日(四)下午15:00~15:5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台北常德街1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3或台北車站出口m8)1東第7講堂洽詢:02- 2312 3456轉62114

台每年9千人得肺癌 標靶新藥效果優於化療

台每年9千人得肺癌 標靶新藥效果優於化療#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綜合報導)亞洲肺癌人數佔全世界5成以上,也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及死亡率第一名,台灣每年都有超過9千位民眾得到肺癌,為提供肺癌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和存活空間,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將核准新一代不可逆性標靶藥物-Afatinib上市,除了台灣是該藥全球臨床試驗的主要執行者外,也是第一次台灣比歐美先進國家更早核准上市的新藥,該藥對於未曾接受治療的EGFR-TK mutation之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療效優於化療,可以延長無惡化存活時間。Afatinib在全球執行多個臨床試驗,台灣也有多家醫學中心,包括台大、三總、成大、林口長庚、嘉義長庚和台北榮總參與,台灣加入臨床試驗的病人高達566人,參與各試驗中心主持人也扮演重要角色,且擔任全球臨床試驗的總主持人。本藥試驗結果顯示,對未曾接受治療的EGFR-TK mutation之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療效優於化療,可以延長無惡化存活時間,雖有些副作用,如嚴重腹瀉或皮膚藥疹,但可以使用風險管理計畫,使醫師了解並熟悉用藥注意事項及處理方式。在亞洲,肺癌佔所有癌症的14%,同時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8%,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一名,亞洲肺癌患者人數佔全世界5成以上,發生率最高的地區在東亞,中國大陸每年診斷出超過50萬個新肺癌病例,日本每年超過8萬6千個病例,台灣每年則有超過9千例。新一代標靶藥物的核准上市,除了象徵作為第一線治療肺癌的新趨勢外,更重要的是提供肺癌病患藥物治療的新選擇。

癌症患者飲食均衡營養足 可提高治癒率

癌症患者飲食均衡營養足 可提高治癒率#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許多癌友在進行化療、放療期間,常有經神疲憊、怠倦、消瘦乏力等症狀,造成食欲不佳,越吃越少、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家人想要燉補品補充營養,但卻擔心吃太好,反而會養大癌細胞。康聯預防醫學營養師趙思姿表示,建議病患吃東西應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則,可先訂好正餐、點心時段,養成時間一到就吃的習慣,且先吃比較營養的食物,以能維持體力作為首要條件。趙思姿指出,營養不良幾乎是癌症病人最常遇到的問題,然而病患的營養狀況卻關係著治療的成敗。事實上,若能有積極性營養照護或補充,將可有效改善癌友的營養狀況,提高治癒率及存活率。其實均衡的營養補充對癌症病人是非常重要,不必因人云亦云,對食物過度禁忌或心生害怕,如造成營養不足反而不好。各種食物均衡吃,沒有哪種食物「特別好」,只要不讓體重大幅下降、體力變差,就能穩定病情並提高治癒率。癌友的營養需求與一般人並無太大差異,飲食原則還是以均衡為主,六大類食物,即五穀根莖類、魚肉豆蛋類、奶類、蔬菜、水果、油脂等,都應有足夠的質與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癌症治療期中,應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以利修補因手術、化療、放療而受傷的組織。雖然癌患的飲食沒有太大禁忌,但如果因為治療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就必須小心生食或食材不潔可能造成的感染問題。家屬若可在家準備餐食,建議烹調方式應多樣化,佐以溫和的調味料,豐富食材風味,以增加食欲。休息時可多參與日常活動,飯前可稍做散步以促進腸胃蠕動,有效增進食欲。坊間也有針對特定腫瘤設計的營養品,但售價不低,可考量本身經濟能力後,與營養師或專業人員諮詢後補充食用。

女子害怕開刀 三年間乳癌轉移肺、肝、骨

女子害怕開刀 三年間乳癌轉移肺、肝、骨#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43歲林女士,罹患乳癌已有三年時間,因害怕手術、化療而選擇逃避,不願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近來因出現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乳房潰爛等症狀,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乳癌已是第四期,乳癌不僅轉移到肺部、肝臟、骨頭,且乳房外觀也已出現潰爛出血的情形,林姓病患先接受雙側胸腔積水引流,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目前仍持續治療中。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于家珩表示,像林姓病患這樣已知罹患乳癌,卻不願就醫的病例經常出現,都要等到乳房潰爛、出血、疼痛不已時才到院治療,但常為時已晚,醫師只能盡力而為。而今天三月八號為國際婦女節,希望透過這個日子呼籲婦女朋友要更懂得珍惜自己,如果發現乳癌,患者要及早接受治療,讓病情得到控制並預防復發。于家珩呼籲,女性朋友沐浴後可先在鏡子前,兩手抬高檢查乳房是否有高低、大小、變形、隆腫、凹陷等異樣,還有注意乳頭有無變形、潰爛;再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腫瘤,並輕輕擠壓乳頭,注意是否有分泌物排出。乳房自我檢查可在每個月月經過後2天進行,如有發現上述任何癥狀,就應該盡速就醫,尋求乳房外科醫師的診斷檢查。國民健康局為了照護女性健康,提醒45歲至69歲的婦女可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有乳癌家族史的40歲至44歲婦女則可每2年接受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檢查結果如出現陽性反應,則須到醫院回診追蹤,呵護自己雙峰的健康。(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醫訊/如何能在化療期間遠離噁心嘔吐

醫訊/如何能在化療期間遠離噁心嘔吐#化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化療期間容易導致很多副作用,在對治癌細胞的過程中,也會殺死很多好細胞,並且容易導致嘔吐,這時候就需要用到嘔吐藥了。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在治療過程中能提升對於藥物上的認知,林口長庚醫院特舉辦本講座,邀請藥劑部鄭吉元藥師主講「如何能在化療期間遠離噁心嘔吐—正確使用嘔吐藥」,教導大家認識藥物及用藥安全資訊。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如何能在化療期間遠離噁心嘔吐—正確使用嘔吐藥時間:102年2月21日(四)下午14:00~15: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桃園縣龜山鄉復興街5號)病理大樓6樓化療等候室洽詢:03-3281200轉3563、5132社服課 張文庠、閻思汝小姐

化療裝置人工血管 降低手術併發症?

化療裝置人工血管 降低手術併發症?#化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罹患癌症的病人需要長期接受化學治療,使用人工血管可減少藥物滲漏及周邊靜脈炎之危險。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浩銘表示,病人如果需要長期且頻繁使用靜脈輸注藥物或是營養,通常會建議接受手術植入人工血管,植入人工血管之裝置,除了可以增加化學治療過程之安全外,而經由研究成果顯示,更可以減少手術之併發症。人工血管是一種植入式靜脈注射系統,由輸注座和一條連接的導管所組成,可完全植入於人體內,並於輸注座植入處之皮膚下有一個大約十元硬幣大小之突起物,藉此輸注座可用來注射藥物、靜脈營養或其他靜脈輸注液。在長期使用下,為防止在導管內逐漸形成血塊而阻塞,每次靜脈輸注後,必須用抗凝劑沖洗人工血管。在化學治療結束後,長期未接受靜脈輸注的病人,也必須定期回門診使用抗凝劑沖洗人工血管。那手術植入人工血管的有併發症風險嗎?醫師表示,人工血管為內植式輸液管,整個系統完全植入皮下及血管中,故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提高化學治療的安全性。 但是在手術過程中放置人工血管,傳統是採用穿刺血管後經由導線將人工血管之導管送入血管內,約有3%的病人在穿刺血管的過程發生氣胸或是血胸之併發症,而近年來血管探查,是在目視下直接將人工血管之導管送入血管內,至今未曾發生氣胸或是血胸之併發症,提高了手術之安全。人工血管長期放置後,約有0.1~1%的病人發生人工血管導管斷裂之併發症,而斷裂之導管可能會飄移至中央靜脈或是心臟內,可能會產生胸悶或是心律不整的症狀,需要至心導管室將斷裂之導管取出,以避免後續之併發症。而研究統計發現,若手術過程中採用血管探查的手術方式植入人工血管、人工血管植入的時間在200天以下、人工血管與鎖骨的距離保持2.5公分以上,可有效減少導管斷裂之併發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