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膀胱癌症狀為何?危險因子有哪些?

膀胱癌症狀為何?危險因子有哪些?#化療

根據民國97年衛生署年報統計,膀胱癌發生個案數為2040人,男女比例約 2.8:1,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 8 位,女性為第15位,死亡個案數為 811 人,死亡率於男性排名為第12位,女性為第11位。膀胱癌盛行率在開發工業化國家與都市比較未開發國家與鄉村地區為高,文獻報告其危險因子可能有抽煙者、某些行業(如染料、橡膠、皮革、油漆、有機化學、紡織、印刷、電纜等)、長期在使用導尿管的病人(如中風病患)、膀胱結石病患、以及曾受埃及住血吸蟲感染者,但潛伏期有些可長達15至25年。在台灣烏腳病流行的台南縣北門地區盛行率亦較高,其流行病學仍有待研究。阮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朱銘祥醫師說,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為血尿,約佔病患主訴的八成。這種血尿與結石病患最大的不同就在它是無痛的,且在小便整個過程都會發生。至於膀胱癌的確定診斷,必須由醫師進行膀胱鏡檢查,對懷疑的區域做切片然後送病理化驗,確認腫瘤的型態及分化等級。此外電腦斷層攝影可以診斷腫瘤是否侵犯膀胱附近器官及腹腔淋巴腺,並可使用胸部X光及核子醫學骨頭攝影來偵測是否有肺或骨的遠處轉移。朱銘祥醫師表示,治療膀胱癌最常用的就是手術,具體手術範圍和方法應根據腫瘤的分期、惡性程度和病理類型以及腫瘤的大小、部位、有無累及鄰近器官等情況綜合分析確定。

化療輸液器納給付 施打後返家免住院

化療輸液器納給付 施打後返家免住院#化療

中央健康保險局表示,用來做為大腸癌、胃癌、頭頸癌及食道癌等病人的化療藥「5─fluouracil」(簡稱5─FU),居家化療用的「攜帶式輸液器」(見圖,中央健保局提供)已納入健保給付,每次估計能為患者省下數千元的住院醫療費用,不但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又便利。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科長蔡文全指出,以往施打5─FU化療藥物一次,必須要住院一至二日,每次住院費用病房費約537元,住院護理費約643元,住院注射費約1676元,對患者無非是一種經濟負擔。但「攜帶式輸液器」經醫師判斷患者無嚴重副作用,便可以在醫院打針後,返家休養,待藥劑滴注完畢,再返回醫院移除裝置即可,便利性提高許多。健保局表示,居家化療使用的輸液器,在健保給付前,病人要花1500元自費購買。但從99年7月1日起納入給付範圍後,輸液器因不同流速分為1日型及2日型兩種規格,健保給付價格1日型每支約1000元,2日型每支約1100元。不過健保局也提醒,對5-FU有嚴重副作用或病情不穩定的病人,仍以住院施打較適宜。

染黴漿菌引發肺炎 小兒科門診增兩成

染黴漿菌引發肺炎 小兒科門診增兩成#化療

氣溫變化大,小朋友就容易感冒,在小兒科門診病房外常常可以聽到小朋友咳咳咳的咳嗽聲,不過當父母的可能要注意了,當小朋友咳嗽不止時,最好盡快就醫,日前一名一歲多男童因發燒、咳嗽超過兩周,就醫時甚至還咳到臉部發紫,眼白布血絲,診斷發現是感染黴漿菌引發肺炎,若不及早用抗生素治療,可能惡化為肺膿瘍,有致命危機。醫師表示,近來相同症狀的病童,已增加約2成,經過肺部X光的檢查後,當時這名男童幾乎肺裡全是痰,把醫師下了一跳,若是沒有盡快處理,恐怕會有肺積水,甚至致命的可能性,醫師也提醒父母,若是咳嗽超過兩周,醫定要緊急送醫治療。根據國軍花蓮總醫院衛教文章指出,黴漿菌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會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傳染方式是以唾液飛沫及鼻腔分泌物經由親密接觸所形成的,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都可看到,呼籲幼童勤洗手、咳嗽時戴口罩並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病童剛開始會感覺到全身疲倦無力、頭痛、咽喉痛及輕微發燒,接著2-4天會出現乾咳,年齡越小的病童症狀越輕微,反而是年齡較大的學齡兒童或是青少年,症狀反而較明顯且嚴重,治療方面則是以抗生素治療為主,可使用紅黴素治療10-14天,治療後可以減輕病童的症狀及減緩病情,文章中也提到在疾病過程時,最好多休息、補充水分,但當高燒不退時最好避免使用冰枕或冰毯控制體溫,因為有時身體在對抗黴漿菌時的抗體在低溫下會引起紅血球凝集及溶血,使病童發生嚴重貧血。

晚期肺腺癌治療 化療與標靶並重

晚期肺腺癌治療 化療與標靶並重#化療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九成,而非小細胞類中的肺腺癌更是國人最易罹患的肺癌之一,佔了整體發生率的五成,且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高達八成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發展為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晚期肺腺癌。林口長庚醫院胸腔科李岡遠醫師表示,晚期肺腺癌是指第三b期或第四期,無法進行手術而言,通常的治療方針為施行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於適當時機使用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表示,許多患者都會因為畏懼傳統化療的副作用,希望改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但其實化療與標靶藥物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在醫師專業判斷下配合使用,才能達成最佳療效。李岡遠醫師解釋,目前對晚期肺腺癌最有效的標靶藥物是對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此一生物標記進行抑制,而促使腫瘤停止生長、繁殖以及凋零(死亡)。臨床上在第一線使用時會先進行EGFR基因檢測當作評估用藥的指標,在肺腺癌中約有六成的患者有此基因突變現像,若無基因突變的患者,標靶藥物效果就較差,腫瘤反應率不到兩成。李岡遠醫師說,其實不論是否有基因突變的情形,晚期肺腺癌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化學治療,接受化學治療的整體存活期,並不比標靶治療來的差,且目前肺癌化療已十分進步,相關副作用較傳統輕微許多。李岡遠醫師表示,晚期肺腺癌傳統化療的毒性較強,若是再搭配順鉑類的藥物,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副作用,但近年來新一代以抑制葉酸為機轉的肺腺癌化療藥物,已經能夠大幅緩解包括掉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且注射時間縮短,大多數的患者皆不需住院,仍然維持日常生活與工作。李醫師舉其自身門診案例,一位六十多歲的茶農,在接受化療近半年的期間,依舊每日到茶園工作、採茶,目前預後狀況十分良好。李醫師表示,不論化療或是標靶藥物,都是晚期肺腺癌治療上有力的武器,兩者應互相搭配,不需去區分好壞,同時李醫師也鼓勵患者,目前肺癌醫療的預後與存活期都已有很長足的進步,應積極接受治療。李醫師提醒民眾,早期肺癌的治癒率很高,若是有咳嗽達三週以上或咳血絲等情況,應就醫接受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驗,或是現在有些醫院也有低劑量電腦斷層儀器,可供民眾進行更加精準的檢驗。

聞腸癌色變!少吃燒烤紅肉多蔬果吧

聞腸癌色變!少吃燒烤紅肉多蔬果吧#化療

最近很多名人相繼驚傳罹患大腸癌,讓不少人聞「腸癌」色變,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表示,飲食西化、嗜吃燒烤紅肉、高油脂食物,加上少食用高纖的蔬菜水果等,讓國內每年新增的大腸癌人數持續攀升。在台灣,每年的癌症以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為第一名,而台南市立醫院每年診斷的癌症病人中,目前以也大腸直腸癌估第一位,李楊成醫師強調,初期腸癌不需化療,開刀後定期追蹤即可;第二期開刀後,醫師將依照癌症風險高低,決定是否需要化療及電療等輔助治療;第三期開刀後最好要接受化療,若直腸癌也要接受局部電療;第四期以化療為主,但患者可做基因檢測,根據基因是否突變,搭配不同的標靶藥物。李楊成醫師指出,個人化醫療是目前的治療趨勢,選擇適合自的「標靶治療」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是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新趨勢,兩者結合治療大大提昇治療反應率和完全手術切除率,進而提高存活率。

影音/MIT! 中藥能改善化療副作用

影音/MIT! 中藥能改善化療副作用#化療

癌症化療的病人,有八成以上都會有疲勞、食慾不振、免疫力下降、嘔吐等副作用,造成病患極大的痛苦。國內業者現在利用有機大豆,以特殊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發酵製成萃取液,歷時14年的研發,投入了十多億的經費,終於通過臨床三期的測試,取得了國內第一張中藥新成藥的許可證。這項新藥在台北榮總和新光醫院癌症中心進行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證實了服用口服液的病人,在疲倦感和食慾,比沒有輔助療法的化療病人有明顯改善。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表示,這是第一件國人研發、核可上市的中藥新成藥,意義重大。衛生署表示這項化療輔助新成藥,不用受限醫師處方,一般藥房通路就買得到,但半年藥價大約四萬五千元,並不便宜。

首件國人研發中藥成藥!改善化療副作用

首件國人研發中藥成藥!改善化療副作用#化療

國人研發中藥新藥有成,第一件由國人自行研發的中藥新成藥將於21日核發藥品許可證。此中藥新藥為有機大豆發酵的內服液,由國內藥商委託國內GMP藥廠製造,並經教學醫院依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GCP)進行臨床試驗療效評估,歷經數年時間終獲完成。該中藥新藥查驗登記申請,經提交衛生署中藥藥物諮詢委員會決議,同意核發藥品許可證,適應症為改善癌患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出現的疲勞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此中藥新藥為國內第二件經由中藥新藥臨床試驗(IND)及中藥新藥查驗登記(NDA)通過的新藥,除代表國內生技產業具有研發中藥新藥的能力,更顯示我國中藥的審查品質,已能依照現代化及科學化方式進行,有助於激勵國內業者,開創中草藥新紀元。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指出,業者經過14年時間、投入超過10億元經費研發,研發出有機大豆發酵內服液,且經人體臨床試驗,可改善化療後疲勞與食慾不振等情況。

轉移性胃癌 邁入個人化醫療時代

轉移性胃癌 邁入個人化醫療時代#化療

臺灣為胃癌的高罹患率地區之一,根據我國97年度癌登資料顯示,胃癌的發生率佔第7位,是國人主要的好發癌症之一。胃癌的症狀包括上腹部脹痛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與一般的消化性潰瘍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故較難僅由症狀來斷定胃癌,容易被輕忽,導致許多患者被確診時已形成轉移性胃癌。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腫瘤科陳明晃醫師表示,確診時已為轉移性胃癌比例約占5成,因為已形成遠端轉移而無法手術,在治療上多以化學治療為主。近年來,隨著醫學的進步,發現約16%的轉移性胃癌患者具有HER2基因呈陽性反應的特性,研究顯示,若在治療這些患者時能將化療合併單株抗體標靶治療,患者的預後狀況與整體存活期,都較單純化療來的好。陳醫師提到其自身在臨床上,以標靶藥物治療轉移性胃癌的經驗,曾有一位患者的胃癌再度復發,且轉移至肝臟,經檢測後發現其HER2基因為陽性,故在化療外輔以標靶治療,經過6個月的多次療程,竟發現患者的腫瘤消失,且原本有的腸阻塞現象也得到舒緩,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陳醫師也表示,轉移性胃癌在整體存活期與生活品質提升後,患者的生命延長,預後照護更顯重要,特別是應如何補充營養,是臨床上很重要的課題。台灣癌症基金會近來也針對胃癌飲食推出「胃癌飲食呵護手冊」,免費提供給民眾參考,請向全省各大醫院癌症資源窗口,或電洽(02)8787-9907索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