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運動消除壓力 保持好心情憂鬱掰掰

運動消除壓力 保持好心情憂鬱掰掰#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運動心理學及公共衛生學者的研究發現,運動不但可以降低焦慮及憂鬱症兩大心理疾病,更可以增加生活的品質及滿意度,建構一個人的正向自尊、促進個人心理安寧和消除壓力。投入一項運動更可以增加生活的重心,從中獲得成就感。以跑步或快走來說,是門檻最低的有氧運動,只要換上一雙適合跑步及走路的鞋子,走出戶外,立刻就可以讓自己增加全人健康!在情緒調節方面,學者們認為運動時腦垂體分泌一種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稱為腦啡因,具有止痛和欣快感的作用,可能會降低憂鬱的消極情緒;活動的過程中能調整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等和負面情緒相關的內分泌激素。此外,運動伴隨的生理機能改變,更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我駕馭感,提高自尊及自我概念,產生卓越的成就感。根據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分析發現,近期民眾主訴的問題多為夫妻溝通、親子溝通導致的情緒困擾,溝通的過程常發現當事人容易侷限某個角度看待問題,並因為堅持立場而導致關係日趨緊張;也鼓勵民眾能培養興趣和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促進多和別人交流的機會外,運動本身可分散或轉移注意力,因而減緩焦慮的情緒,並且活化思考的彈性;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全民一起「聰明吃,健康動」,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時時注意自己的健康,隨時測量心情的溫度,創造神清氣爽的人生。

上班族健康操 15分鐘紓解肌肉緊繃

上班族健康操 15分鐘紓解肌肉緊繃#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工商業進步的職場是屬於自動化與資訊化,不過,絕大多數的工作性質偏向靜態的工作,每天消耗的能量也有限,而工作使用電腦者久坐電腦桌前,短期來說,會造成肩頸痠痛或骨骼、肌肉不適,久而久之,心血管疾病也就容易找上門。澎湖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利用15分鐘的「上班族健康操」,讓上班族舒筋活骨。 由於上班族活動量不足,相對的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也跟著提高,心肺功能指數也偏低。多數的上班族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次數頻繁,但利用時間做伸展操的人卻很少,長時間下來,上班族常自覺骨骼肌肉不適、痠痛,其中又以頸部、肩膀、與下背及腰部的部位最多。澎湖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邀請職場做「上班族健康操」只要花15分鐘做運動,可以紓解上述肌肉緊繃問題,還可贏得健康。衛生所呼籲民眾,天天運動可以使心情愉快,且每天30分種達130下心跳的運動還可以幫助血壓、血糖的控制,避免久坐、久臥,可培養規律週期的運動,對於長期沒有活動量的上班族們相當有幫助。

多蔬果多運動 健康滿分、課業加分

多蔬果多運動 健康滿分、課業加分#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攝取足夠的蔬果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除可提升健康體能狀況,控制體重,減少慢性疾病發生外。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指出家長及這些大孩子們,每日都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才能健康滿分、課業加分。依據衛生署101年3月份公布之營養攝取指南,16至18歲的男生每日建議攝取4至6份蔬菜(每份約半碗)、3至4份水果(每份約1個拳頭大);而女生每日建議攝取3至5份蔬菜、2至4份水果。另國民健康局建議每週必須至少從事210分鐘以上的中等費力(會覺得有點喘、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的身體活動,孩子如蔬果攝取不足、運動時間不夠以及長時間的靜態活動,很容易就成為代謝症候群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候選人。為了讓學生能養成多吃蔬菜、水果的習慣,並增加每日的身體活動量,提供以下小秘訣,聰明吃:以蔬菜水果當點心,減少含糖飲料及高熱量零食的攝取,每天攜帶水果到學校食用,外食時,早餐選擇有蔬菜水果的三明治或漢堡,午晚餐要吃到1碗蔬菜;請老師以水果作為獎勵,取代含糖飲料或其他高熱量零食。快樂動:走路或騎自行車上下學、下課到戶外運動或健走,可抒解壓力並提昇體能;上下樓也盡量走樓梯、幫忙做有助提昇體能的家事,如蹓狗、倒垃圾、擦地板等;假日與家人去爬山或從事戶外休閒活動。歡迎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共同學習如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為國家未來主人翁預約一個健康的未來。

職場男性要注意! 半數以上都過重

職場男性要注意! 半數以上都過重#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去年(100年)調查,職場員工有高達37.6%有過重或肥胖,其中男性有超過一半(51.7%)有過重或肥胖情形,若依行業別來看,職場員工過重或肥胖前三名行業分別為:運輸及倉儲業(50.2%)、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48.9%)、農林漁牧業(48.7%)。國健局為促進職場員工健康,擺脫肥胖及慢性疾病的威脅,今年(101年)持續推動「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活動,並於6月6日號召全國職場動起來,邀請公部門及企業約130位帶頭揪團捐油,提供健康活力的就業環境,鼓勵員工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在職場帶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風潮,打造健康經濟。另外國健局也舉例各職場發揮創意所研發出來的妙招,像是友達光電依套餐之卡路里級距,於餐點牌上方區以綠(699大卡以下)、黃(700~900大卡)、紅(900大卡以上)顏色區分不同卡路里數之套餐,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則舉辦每月1日無紅肉日,並於公司內之便利商店,提供多樣化蔬果等,此外有鑒於上班族三餐老是在外,常常蔬果攝取量不足,永豐餘公司提供員工自製健康蔬果汁課程,讓員工在辦公室也能輕鬆達到每日三蔬二果之健康飲食建議。而上班族除了飲食上需要多注意外,運動量不足也是健康大敵,因此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科分公司公司舉辦圍尼熊戰動營,辦理運動及體適能班等運動課程,並聘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指導、協助進行,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爬樓梯運動比賽、呼拉圈比賽、3對3籃球比賽、員工家庭日、保齡球大賽等,鼓勵員工多運動等。國民健康局同時提供「健康生活動起來-企業篇」教戰手冊,可至國民健康局網站「手冊專區」下載,內容包括「老闆10法寶」、「推動5環節」、「管理5要領」及「行動5妙招」等秘笈,讓職場全面動起來,促進員工身心靈的健康,以愉快、正向的心情工作,減少缺席率,提昇工作品質、效率與活力,使企業健全成長與永續發展。

運動後肌肉酸痛 可靜態伸展酸痛部位

運動後肌肉酸痛 可靜態伸展酸痛部位#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人運動後常有肌肉酸痛的困擾,運動後疼痛立即出現,但其消失得也快,這種叫做「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種則運動後幾小時或一夜之後才出現,伴有疲倦乏力,甚至會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這種肌肉疼痛消失比較緩慢,常常3至4天甚至6到7天之後才能完全恢復,這種症狀則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或「運動後疲勞」。 如何預防運動後肌肉酸痛?1.運動前應熱身10至15分鐘,運動後做放鬆運動至少5至10分鐘。2.循序漸進,避免運動過度:運動的負荷、運動的時間要採用漸進式的方式逐漸增加,不要超過個人的能力範圍。3.避免陌生運動:中老年人對於不熟悉的運動項目,應儘量避免參與,除非有教練指導,否則易出現肌肉酸痛或運動傷害。4.養成規律性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可以提高身體耐受性,減少肌肉酸痛的發生。 基隆市立醫院復健科邱儷雯物理治療師提醒民眾,肌肉酸痛發生時記得多休息、靜態伸展酸痛部位、拍打按摩及熱敷來減緩肌肉酸痛,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並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營養的供給與修復,使之恢復正常,但如肌肉酸痛透過以上方法並無得到緩解,則可能是肌肉或韌帶損傷,牽拉反而會使疼痛加重,建議尋求醫學方式解決。

健康快樂動 跟憂鬱說掰掰

健康快樂動 跟憂鬱說掰掰#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中,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四面八方的壓力,然而如何去紓解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的方法及方式,例如:腹式呼吸、打坐、逛街、聽音樂、睡覺、打電動、運動等。究竟「運動」這項紓壓方式,有什麼好處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調整心情:運動會刺激腦部分泌左旋色胺酸、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引發快樂、放鬆感受的出現。紓解壓力:運動可以緩衝我們遭遇的壓力,減輕壓力造成的不適。運動時,個人也較能專注在此時此刻的感受,覺察當下的身心變化,避免腦海中不斷反芻過去不愉快的生活經驗或將思緒集中在尚未發生的事務上。增加自信:經常運動會令人產生健康意識及正向意念,且對本身擁有較佳的身體意象,因而更喜歡與接納自己。在完成設定的運動目標時,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及強化自我價值,進而提升個人自信。幫助睡眠:睡眠品質的好壞與情緒穩定、腦機能發揮有密切關聯。專家指出,對於無運動習慣者,有運動習慣者往往入睡會較快,睡得比較沉,且持續時間也較久。改善腦力:隨著老化,大腦的認知功能(如:記憶力、注意力、抽象思考能力等)也會每況愈下,而運動可以保養腦機能,減緩不靈光的情形出現。運動心理學及公共衛生學者研究指出:運動的確可以降低焦慮及憂鬱症兩大心理疾病。且短期運動可降低焦慮效果維持2至24小時,但天天做運動則可防止慢性焦慮的出現,並可建構一個人的自尊,促進個人心理安寧、生活品質和消除壓力。 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運動是很好的紓壓管道之ㄧ,可創造好心情,向憂鬱及壞心情說掰掰。

肥胖及缺少運動 當心三高找上門

肥胖及缺少運動 當心三高找上門#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民眾,有四成患有三高之任一項疾病,以此估計全國20歲以上民眾目前約有715萬人罹患這些疾病。但並非所有民眾都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疾病!年輕族群的自知率都是最低的,提醒三高患者,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之高危險群,須特別注意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預防及保健。基隆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果您已經是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或是有抽煙的習慣、缺乏運動、肥胖者,平常應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每次心跳達到一百三十下的保持長期規律的運動,如年輕人可多做慢跑、游泳、競走運動;中壯年人可多從事爬山、健行、太極等培養耐力活動;至於老年人不妨鍛鍊氣功來養生。此外,每天花兩小時盯著電視、電腦螢幕的人,罹患心臟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一倍。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要加強眼睛保健,建議在電視、電腦、電動玩具等高度用眼力的時間,在每隔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並以不超過兩小時為原則,以免眼睛過度疲勞。勿緊盯電腦、電視螢幕,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相對增加。預防方式除定期檢查控制已有的慢性病外,切勿長時間久坐,並適時活動四肢,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

拒絕菸品 高雄辦樂活健行運動

拒絕菸品 高雄辦樂活健行運動#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了使市民更加了解菸品的危害、呼籲拒絕菸害的觀念,進而從自身影響到家庭與社區,同心齊力以具體行動支持拒絕菸品,共同營造無菸健康大高雄,並為維護市民健康,特別舉辦「2012無菸防癌一身輕 健康城市向前行樂活健行活動」將於5/19週六上午八點在愛河河西路旁熱鬧展開,藉此建立民眾正確飲食觀念、養成規律運動及定期癌症篩檢之習慣,期望高雄市成為一座健康樂活的城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平均有540萬人死於菸害,平均每6秒即有1人死於菸害,使用菸品者平均壽命減少約15年;事實上,吸菸幾乎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即使不直接造成死亡,對於吸菸者的生活品質也多少會有影響,例如:呼吸困難、工作不便等。吸菸更是致癌的主因之一,菸草中含有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至少有60種已知的致癌物,所有癌症的死亡有30%都可歸咎於吸菸行為;菸草內主要引致癌症的物質來自焦油,可能直接引發的癌症包括肺癌、口腔癌、咽頭癌、喉頭癌、膀胱癌、食道癌,而間接可引發的癌症包含頸癌、血癌 (骨髓性白血病)、胃癌、肝癌、腎臟癌、胰臟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所有癌症死亡人口中,有30%和吸菸有關。而戒菸,則可以降低罹患及死於癌症的風險,效益會隨著戒菸期間越長而增加,但會因每個人的菸齡和菸量有所差異;即使是已罹癌的吸菸者,戒菸都能降低罹患第二種癌症的機率;然而,每種癌症的罹患風險降低不一,例如:肺癌在戒菸5年後即大為減少,但要到20年以後才會降至非吸菸者的水準,膀胱癌則是即使戒菸25年,也只下降60%的相對危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