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達20%~35%。20日為世界骨鬆日,行政院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提醒民眾年輕時儲存骨骼「骨本」,平常可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的食物,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適度曬太陽、避免熬夜,多從事跑步、健走、球類運動、健康操、爬樓梯等,可以促進骨質密度增加的負重式的運動,就能輕鬆預防骨鬆。調查結果發現,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體位不正常的民眾(過輕、過重、肥胖)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體重過重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因此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均衡飲食及運動是維持理想體重的不二法門,肥胖者必須努力「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