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有的動物通常隨著生殖期結束而失去生命。以人類和黑猩猩為例,據說兩者的基因僅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不同。母的黑猩猩一旦生理期結束,沒多久之後就死亡。動物實驗經常使用的鼠類也在失去生殖能力之後死亡。只有人類不同。女性的停經出現在五十歲左右。男性如果努力的話,七十歲以後雖然還是可能生孩子,但是一般而言,男人的生殖機能也以五十歲為交界,之後即步向衰退。只不過人類即使過了生殖期,仍然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原因何在呢?人類早產了十個月我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阿婆理論」。一般動物的幼體誕生後不久即開始站立及行走。即便才剛出生,牠們也本能地以自立的方式動作。但是人類的小孩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之後才誕生,出生之後還必須花上十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站立。因此經常有人由這一點來認定:「人類早產了十個月」。這種現象可以視為人腦顯著發達的結果之一。因為腦部巨大化,如果像其他動物一樣,成長到立即可以站立及行走的狀態才出生,人類的嬰兒將大到無法從子宮出來。而懷胎十個月可以說是平安順產的臨界點。動物的幼體在母體裡成長到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站起來、可以自行吸吮母乳的階段才誕生。相對的,人類的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呼吸以外,其他一切全需要父母的幫助。照顧孫輩的義務 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把一個嬰兒扶養成獨立自主的人,辛苦程度非同小可,而且還必須經歷很多的過程。人類失去生殖能力之後,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難道不是在扶養子女之後,又被賦予照顧孫輩的責任嗎?我認為在留下血脈的重大課題之下,人類在進化過程裡,照顧孫輩的義務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了。人體以五十歲為界,由原本為了生兒育女的狀態,轉而改變為長壽之體。這個轉變並未出現在壽命隨著生殖能力減退而到盡頭的其他動物身上。人類因為有「更年期」這個重大改變期,所以才能活得比較久。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 以糖解引擎為主體然而生兒育女的身體和長壽之軀,兩者必要的營養成分自然不相同,其中最具代表的即是醣類。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這段時期以糖解引擎為主體,所以攝取不致於造成肥胖的醣類分量不會有問題。至於何種程度的分量才是適當的呢?適當的分量依運動量的多寡、代謝能力的好壞、體型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日本糖尿病學會等單位提出的見解認為-「醣類最好占總攝取熱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是人的身體不是完全一樣,一律設定為百分之六十是很奇怪的說法。此外,快要步入更年期之前,也就是大概過了四十歲之後,請減少主食的分量,開始為粒線體引擎換為主引擎預做準備。具體而言,晚餐排除主食,等到習慣之後再去掉早餐的主食,以漸近的方式,應該就能順利地節制醣類攝取量。-請從排除晚餐的主食開始著手。(本文摘自/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拓客)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

荷爾蒙不平衡 25%子宮癌變#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厚生勞動省推動下,幾乎日本所有的地方單位都以20歲以上的女性為對象,每2年實施一次子宮癌健康檢查。為保護健康,預防女性特有的癌症,希望大家每次都要接受檢查。不過,這項檢查的名稱很容易招致誤解。只要月經週期規律 就不會發生癌症正確地說,沒有「子宮癌」這種疾病。子宮會發生的癌症只有子宮入口──也就是子宮頸部會發生的「子宮頸癌」,與孕育新生兒的子宮發生「子宮內膜癌」。原因、症狀、療法各有不同,可說是完全不同的2種癌症。日本各地的子宮癌檢查,基本上是子宮頸癌檢查。不過在某些地區針對有需要的對象,也附帶子宮內膜癌的檢查,在接受檢查前請先確認。對中高齡女性較切身的是子宮內膜癌,從更年期開始,罹患率激增,到5、60幾歲迎向高峰。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地方。雌激素會使子宮內膜增厚,等待受精卵到來。不過,如果沒懷孕的話,受到黃體素的影響,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也就是說,只要月經週期規律,每月形成新的子宮內膜之後替換,就不會發生癌症。停經後 雄激素及雌激素要盡量保持平衡為提高癌症檢查的受檢率,厚生勞動省與地方單位聯合,除了日本各地的癌症檢查項目,特別放發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症檢查免費招待券」。子宮頸癌的健檢對象是20歲、25歲、30歲、35歲、40歲。乳房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大腸癌檢查是40歲、45歲、50歲、55歲、60歲。進入更年期以後,停止正常排卵,抑制子宮內膜增厚,導致月經形成的黃體素分泌漸漸停止。另一方面,在完全停經之前卵巢持續分泌雌激素,停經後芳香(aromatase)以雄激素為材料,合成少量的雌激素。這2種荷爾蒙如果不平衡,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有時候會出現「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其中20%至25%會轉變為子宮內膜癌。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容易罹病因此,過40歲以後,就要定期去婦科接受子宮內膜癌檢查。檢查是從子宮頸伸入細長的專用器具採取子宮內膜細胞。另外也有很多醫療機構會加上陰道超音波檢查,可一併檢查子宮狀態。停經後如果有不正常出血,更要特別注意。子宮內膜癌發病的原因跟雌激素有關,因此容易罹病的類型與乳癌高危險群類似。初經年齡早、停經年齡晚、沒有懷孕、生產的經驗或生育次數少、沒有餵母乳。另外,還有為治療更年期障礙,曾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HRT)單獨服用雌激素。如果是以雌激素搭配黃體素藥物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就不會增加風險。口服避孕藥有好有壞另外,口服避孕藥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但相反地會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避孕藥含黃體素能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減輕月經的負擔。有肥胖的傾向 如果脂肪細胞擴張、肥大,雌激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力不從心?震波治療9成障礙可改善

力不從心?震波治療9成障礙可改善#更年期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更年期力不從心?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中年熟男們因性功能障礙求診的比率增高,代謝及心血管門診求診率也大幅增加,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杜元博表示,天氣異常易造成周邊血管循環障礙,使陰莖海綿體血流量受影響降低,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增加。臺灣熟男70%對性功能不滿意杜元博醫師指出,華人地區50~60歲的熟男們,臺灣勃起功能障礙問卷調查有70%對性功能不滿意,其中「中重度」勃起功能障礙的比率也較50歲前增加,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因為以往挫折的經驗而導致失望、焦慮及壓力產生,生理方面則有荷爾蒙性勃起功能障礙、神經性勃起功能障礙及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中年熟男可能因為更年期困擾、睪固酮濃度逐漸降低,導致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增加,再加上生活壓力、經濟負擔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日夜顛倒及失眠等,導致多重性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為正常杜元博醫師解釋,自我硬度簡單評量就是看「勃起硬度」,重度勃起功能障礙大概如蒟篛,中輕度勃起功能障礙像剝皮香蕉或軟皮香蕉,一般而言,若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約為正常。根據文獻指出,勃起障礙可做為45~60歲台灣男性,後續5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預測指標。對50~60歲熟男、有輕中度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另外,「斯特茲震波治療系統」作為治療男性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儀器,也治療以輕中度多重性勃起功能以血管障礙為主的男性患者。可改善約65%~92%性功能障礙此儀器的震波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依病情不同約需8~12次療程,患者不需要麻醉,治療僅有微酸痛感,可改善約65%~92%輕中度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的「肝」特別容易緊張與疲勞,如急著買早餐吃早餐、急著趕上班、急著闖紅燈、急著滑手機、急著熬夜看完韓劇⋯⋯,這些都有可能讓自己的精神越來越緊張,腦袋越來越空,最後甚至落得失志與失智的下場。阿茲海默症者 恐會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經實驗證實,中藥抑肝散對引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腦神經細胞死亡有抑制功效。據《讀賣新聞》介紹,很多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患者體內的PS1基因都會出現變異,導致結構異常的蛋白質大量堆積,進而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抑肝散記載於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能平抑肝氣、鎮痙安神。能將肝氣亢盛而引起之興奮加以抑制,使之鎮靜,故名。原方主治肝經虛熱發搐,或痰熱切牙,或驚悸寒熱,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腹脹少食,睡臥不安。藥方中的鉤藤,有鎮痙鎮靜作用,與柴胡、甘草為伍,更能緩解肝氣的緊張,及鎮抑神經的興奮。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當歸與川芎俱能滋肝血而平肝火,及疏通血行。茯苓與白朮則能將其因肝氣亢盛,使交感神經緊張,招致胃之障害,而停滯在胃內的水毒,驅而去之,並能退其肝熱。現代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精神分裂、更年期憂鬱症、歇斯底里、不自主性磨牙、咬牙、斜頸、小兒夜啼、不眠等症。淡斑、增視力、比較不會累我很感謝這個方子,使我的母親從嚴重的失智情況改善至恢復正常。我的父親也每天吃1次來保養身體,他得24小時照顧她,但吃了抑肝散之後,他便感覺沒那麼疲勞,全身的筋也不會那麼緊,覺得很有用。我也每天服用抑肝散,沒想到我服了2個月後,突然發現我的顴骨周圍的斑變淡了(腸子負擔減輕),視力也逐漸變好,報紙上的小字看得比較清楚了,平常也比較不會累,真的好處很多。對睡不好、緊張等更年期症狀也有效此外,我的一個好朋友剛好是更年期,常有睡不好、莫名其妙緊張、亂發脾氣等,吃了抑肝散後,就較能安心睡覺,不會老是不曉得下一步要幹嘛。有效緩解肩胛僵硬、經痛另一位年輕朋友上班忙碌不堪,下了班老覺得肋骨常會有小抽痛,上背心在肩胛骨上1/3附近會僵硬疼痛,月經來時也會不舒服,後來吃了2星期的抑肝散,這些毛病都緩解了。參考劑量及用法‧ 柴胡3.75 克(一錢)、甘草3.75 克(一錢)‧ 川芎3 克(七分)、當歸7.5 克(二錢)、白朮7.5 克(二錢)‧ 茯苓7.5 克(二錢)、鉤藤7.5 克(二錢)。‧ 頭煎:加水蓋過藥草約高二指,煮成一碗,早上空腹喝。‧ 二煎:水蓋過藥草即可,煮成一碗,下午空腹喝,療程約需服6個月至1年。備註原方: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軟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當歸、白朮(炒)、茯苓、鉤藤(各一錢)。上水煎,子母同服。煉如蜜丸,名抑青丸。(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口臭眼乾 恐為婦女乾燥症!

口臭眼乾 恐為婦女乾燥症!#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了年紀後,若是有口乾舌燥、眼睛乾的現象,可別以為只是火氣大,很可能是乾燥症引起,耳鼻喉科醫師指出,乾燥症好發於50歲左右婦女,因為正值更年期,經常被忽略、混淆及認錯,致使疾病纏身且有四處逛醫院的情形發生。 好發於50歲左右婦女 男女比是1:9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譚媛云醫師表示,乾燥症好發於50歲左右婦女,但與更年期並不相關,且致病機轉不同,只是發病時間與更年期症狀時間很接近,其實,乾燥症是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自體免疫抗體去攻擊黏膜,導致淚液變少、唾液變少的症狀,而且男性也會發病,男女比是1:9。 常與更年期症狀混淆 會到處逛醫院乾燥症病人會有喉嚨卡卡症狀,所以常以為是咽喉長腫瘤,因而到耳鼻喉科就醫,譚媛云醫師指出,這些病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而且又與更年期症狀混淆在一起,所以都會很焦慮,且會到處逛醫院,但卻找不到原因,也有人吃止痛藥吃到胃痛,又會因為眼睛乾而看眼科,又被診斷為乾眼症。 口臭且味覺差 眼睛乾澀流眼油易疲勞譚媛云醫師進一步指出,乾燥症會出現口乾舌燥,因為口水少,細菌就會多,並且會口臭、味覺功能差、舌頭容易破,病況嚴重時會難吞嚥,並且往往是喝水也沒有用、還會有乾眼症,眼睛易乾澀及容易流眼油及眼睛疲勞,一連串問題會更焦慮。 抽血檢查 自體免疫抗體過多對於乾燥症的診斷,譚媛云醫師說,乾燥症是因腺體退化使得黏膜乾燥,所以並不是癌症,與生命威脅無關,只是和生活品質有關,所以對於病人出現的所有症狀要了解,並安排抽血檢查,確診是否有自體免疫抗體過多的現象。 唾液腺核醫掃瞄切片檢查、檢查淚腺分泌但是,譚媛云醫師指出,有時自體免疫抗體也會不明顯,這時也可做唾液腺核醫掃瞄,看唾液腺分泌量是否足夠,也會安排眼科檢查看淚腺分泌是否足夠,健保給付用藥則會要有免疫學診斷,或是口腔黏膜下唾液腺切片檢查診斷,其中一個確立診斷,才可以開立重大傷病卡。 使用漱口水、均衡飲食有助黏膜修復治療乾燥症的藥物可以有生口水與生淚水用藥,而除了用藥治療之外,保健也很重要,譚媛云醫師建議,首先要做好口腔保健,喝水要小口喝,平常可使用漱口水,而且均衡飲食很重要,對黏膜修復才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注意5點 有效趕走更年期不適

注意5點 有效趕走更年期不適#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54歲女性,從40歲左右開始常常自覺容易喘及心悸,晚上睡覺時有燥熱感,無法安然入眠,於52歲時停經後,常有咳嗽漏尿狀況,且近來晚上會皮膚搔癢,更加重失眠狀況,求診中醫後治療2個月後,睡眠品質改善,心情放鬆很多,安眠藥劑量也逐步減半。潮紅燥熱、月經紊亂、失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更年期婦女在停經時所引發的諸多症狀,因為賀爾蒙失去平衡,常見症狀有潮紅燥熱、月經紊亂、失眠、腰膝疼痛、自汗盜汗、眩暈耳鳴、心悸、水腫、頻尿、陰道乾燥、皮膚搔癢、煩躁易怒、情緒不穩、肥胖等。西藥使用賀爾蒙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也有引發乳癌或是子宮內膜癌等風險,因此不建議長期服用,然而更年期症狀有人從40歲開始就有,甚至到60歲才結束,長達20年的過程無法持續使用賀爾蒙治療,於是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注意5點 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謝旭東醫師指出,此病原因在於腎氣衰退,故而衍生出心肝火旺、或是脾腎陽虛,抑或是陰陽兩虛,治療上不只要清瀉肝火,也要補養脾腎,用藥上需寒藥和熱藥一起搭配,建議更年期的婦女生活上要注意5點:1) 飲料避免/對於潮熱、盜汗、失眠,多補,避免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與酒精性飲料。2) 賀爾蒙不平衡/補充豆類與其製品(豆漿、豆腐、豆皮等),或是黃色食物。3) 骨鬆建議/對於骨質疏鬆所引起的筋骨痠痛,建議多食用含鈣質食物(牛奶製品、芝麻、魚肉魚乾、豆類製品等),加上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4) 穴位按摩/可選用復溜、太溪滋陰補腎,行間、太衝清肝退火,或是內關、神門養心安神。5) 推薦茶飲:扁鵲三豆飲/黑豆30g、紅豆15g、綠豆15g、生甘草3g、丹參3g,用水洗淨,放入鍋中慢煮至豆些微開即可飲用,一周服用一次。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易與腸胃疾病混淆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易與腸胃疾病混淆#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近50的瑜潔(化名),體重在2年內掉了8公斤,平日偶爾會有嘔吐現象,也出現盜汗、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看遍腸胃科,做了腸鏡、胃鏡等種種醫學檢查後,找不到病因,甚至還被懷疑是精神壓力大所造成的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直到遇見在某醫學中心任職的腸胃科醫師堂弟,建議她做正子攝影檢查,才發現胰臟尾部附近,有一個4公分大的腫瘤,經手術切除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才解除了她困擾已久的怪症狀。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複雜 容易忽略延誤就醫高雄榮民總醫院健檢中心健康檢查科主任余憲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需要長期對抗的惡性腫瘤,近幾年之所以廣為人知,主要是因為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因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惡化轉移而去世,余憲忠醫師提醒,這類型腫瘤相當特殊,約有8成的腫瘤源自胃腸道或附屬消化器官,但因為症狀複雜又不典型,較容易被忽略而延誤治療。余憲忠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否有相關症狀,是依據腫瘤細胞分泌各式不正常的荷爾蒙而定,也有某些腫瘤沒有分泌的功能而無相關症狀,相對而言就比較不易早期發現。臨床上可能依其腫瘤位置和分泌之荷爾蒙發生不同的症狀,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大多仍有機會治療。第一線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若無法手術清除,亦可透過藥物去控制其症狀,部分腫瘤對特殊藥物、化療或標靶治療也有一定的反應。余憲忠醫師進一步說明,較麻煩的是屬於不會分泌荷爾蒙的腫瘤類型,這類患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腫瘤變大後,壓迫到腸胃或附近器官時,就會造成阻塞、出血等併發症,甚至多半已出現轉移到肝臟或肺等部位,在治療上會更棘手。神經內分泌腫瘤十大警訊不輕忽 持續追蹤為上策余憲忠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典型,通常都以女性、40歲以上為高風險族群,由於容易與腸胃疾病、更年期症狀混淆,通常不易早期診斷,許多早期診斷的案例大都是進行健康檢查時,透過影像檢查或胃腸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若反覆出現有咳嗽、氣喘、慢性腹瀉、反覆性潰瘍、低血糖嚴重飢餓感、盜汗、熱潮紅、發熱、心悸及皮膚炎等十大警訊時,或家人曾罹患過內分泌性腫瘤者,都應考慮進一步做完整的腸胃道或影像的健康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成立了「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讓更多病患或其家屬在此相互分享彼此鼓勵。欲知更多疾病相關資訊歡迎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瀏覽或撥打免付費服務專線0809-010-58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