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60歲的陳媽媽2年前有心悸、盜汗、熱潮紅的現象,起初以為是更年期引起的停經症候群所造成,求助婦產科,然而症狀持續了半年都不見好轉,她擔任血液腫瘤科醫師的兒子直覺不對勁,安排媽媽到腸胃科接受內視鏡檢查,這才發現直腸處有一2公分大小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現恢復良好。缺乏特異性症狀 診斷困難俗稱「賈柏斯病」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美國第2多的消化道腫瘤,常見症狀有熱潮紅、腹瀉、胃潰瘍、心臟疾病、氣喘、咳嗽、血糖異常等,因缺少特異性症狀,更造成診斷鑑別困難度增加,導致平均需要5~7年才能確診,且更有5成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醫師表示,遠端轉移者,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陳佳宏醫生表示,經內分泌腫瘤沒有特定發病族群,為使病患能有所警覺、縮短確診時間,若民眾對自己的症狀有所懷疑,可透過腫瘤指數CgA數值做初步判斷,數值異常則可再藉由腹部超音波、內視鏡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以及核醫等方式檢查,以期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診腫瘤直徑大幅縮小 棒球變彈珠就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癌登資料分析顯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整體疾病發生率於12年間增加5倍,判斷增加主因來自於近年醫療技術進步與疾病意識的提升,其中內視鏡診療即扮演重要角色。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蔡卓倫指出,近年不僅確診率提升,初診的腫瘤直徑更大幅縮小,從15年前的8.9公分,至今已下降至2.18公分,「棒球變彈珠」,甚至有患者發現的早,腫瘤僅0.5毫米,約等於一顆BB彈的大小。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以低血糖、副甲狀腺或腦下垂體等為內分泌異常為多,故若有以上症狀的患者絕不能輕忽,有所警覺才能察覺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在體內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