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婦熱潮紅非更年期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搞鬼

婦熱潮紅非更年期 竟是神經內分泌瘤搞鬼#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60歲的陳媽媽2年前有心悸、盜汗、熱潮紅的現象,起初以為是更年期引起的停經症候群所造成,求助婦產科,然而症狀持續了半年都不見好轉,她擔任血液腫瘤科醫師的兒子直覺不對勁,安排媽媽到腸胃科接受內視鏡檢查,這才發現直腸處有一2公分大小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現恢復良好。缺乏特異性症狀 診斷困難俗稱「賈柏斯病」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美國第2多的消化道腫瘤,常見症狀有熱潮紅、腹瀉、胃潰瘍、心臟疾病、氣喘、咳嗽、血糖異常等,因缺少特異性症狀,更造成診斷鑑別困難度增加,導致平均需要5~7年才能確診,且更有5成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醫師表示,遠端轉移者,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陳佳宏醫生表示,經內分泌腫瘤沒有特定發病族群,為使病患能有所警覺、縮短確診時間,若民眾對自己的症狀有所懷疑,可透過腫瘤指數CgA數值做初步判斷,數值異常則可再藉由腹部超音波、內視鏡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以及核醫等方式檢查,以期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診腫瘤直徑大幅縮小 棒球變彈珠就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癌登資料分析顯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整體疾病發生率於12年間增加5倍,判斷增加主因來自於近年醫療技術進步與疾病意識的提升,其中內視鏡診療即扮演重要角色。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蔡卓倫指出,近年不僅確診率提升,初診的腫瘤直徑更大幅縮小,從15年前的8.9公分,至今已下降至2.18公分,「棒球變彈珠」,甚至有患者發現的早,腫瘤僅0.5毫米,約等於一顆BB彈的大小。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以低血糖、副甲狀腺或腦下垂體等為內分泌異常為多,故若有以上症狀的患者絕不能輕忽,有所警覺才能察覺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在體內作祟。

肥胖易增子宮肌瘤風險 更年期前後飆5成!

肥胖易增子宮肌瘤風險 更年期前後飆5成!#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滴滴答!剛換上新的衛生棉最討厭「月月」馬上滲出,只是小流幾滴倒還好,但如果一直「掉」個不停,還真叫人頭疼!其實,這正是子宮肌瘤患者最常面臨的問題。現代人隨著飲食西化又注重養生,不只肥胖比例高,連子宮肌瘤的盛行率都逐年攀升,更會隨女性年齡增長而提高。好發30~48歲 為最常見腫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龍震宇表示,所謂子宮肌瘤,是指子宮平滑肌與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殖而長出的腫瘤,多數發生在30~48歲女性身上,為骨盆腔中最常見的腫瘤;而子宮肌瘤最常出現在女性更年期前後,將近有4到5成的發生率;不過由於多數為良性腫瘤,大約只有千分之2的機率是惡性,且停經後肌瘤也會逐漸變小、消失,如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則不用太過擔心。荷爾蒙+生長激素 促進肌瘤產生至於產生子宮肌瘤的主要原因為何,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莊蕙瑜醫師說,除了家族遺傳外,多數是因為攝取過多荷爾蒙及生長激素,如飲食西化、愛吃油炸等,而「肥胖」也是增加機率的一大因素。不只如此,莊醫師還說,過去曾有個案因為太常喝牛奶,造成荷爾蒙分泌過多,誘發子宮肌瘤,因此過度進補也是原因之一。一般來說,子宮肌瘤患者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若當肌瘤發生扭轉、滑動,甚至壓迫到泌尿系統及腸子,就會出現疼痛、頻尿,甚至造成便秘;且最常伴隨生理期血量過多、經痛及腹痛等問題,此時才必須進行診斷與治療。

更年期增慢性病風險 落實6點不傷「心」

更年期增慢性病風險 落實6點不傷「心」#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肥胖是所有女性的頭號敵人,特別是產後媽咪、更年期婦女,只要看見一團消都消不掉的脂肪,實在叫人崩潰!事實上,贅肉不只影響外觀,還會導致疾病纏身;國民健康署呼籲,中年婦女隨年齡增長,健康風險也會增加,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等慢性疾病,尤其要小心。45~52歲為更年期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由於女性一生中會面臨多次的生理變化,包括月經到來、懷孕生產和更年期都會受到體內賀爾蒙分泌影響,造成忽胖忽瘦、鈣質流失等反應,而這些都使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需要不斷的調適,一旦放任身體變化而不改變生活習慣及飲食,很可能輕易就讓病毒入侵。對此,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表示,婦女在45~52歲這年紀,會因為身體卵巢分泌女性荷爾蒙功能下降,導致睡眠障礙、情緒憂鬱、關節炎及泌尿系統失調等狀況,也就表示已進入更年期,此時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一般來說,最影響更年期婦女健康的二大原因分別是「腰圍超標」、「體重過重與肥胖」。脂肪受賀爾蒙影響 易產生「三高」而不管男女,只要看到一團團肥肉,都會想盡辦法將其斬除,但若經過大番努力肥肉還是「意志堅定」久不散去,多數人便會產生怠惰及放棄心理,任憑它放肆的「肥」下去;事實上,肥胖正是導致三高的原因之一,更年期婦女即使體重沒有增加,體內脂肪的分布也會受到賀爾蒙影響產生變化,導致腹部脂肪增加、臀部皮下脂肪減少,使腰圍及臀圍都大上一圈,再也回不去小蠻腰時代。落實6點保健行動 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定時測量腰圍及臀圍,是提醒自己及預防的好方法,藉此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低;而國民健康署也呼籲更年期婦女,應落實以下6點保健行動,替健康生活扎根:1)均衡飲食/掌握少糖、少鹽飲食且多吃天然食材及蔬果,保持三餐正常的均衡飲食並維持八分飽即可。2)規律運動/運動為減肥的不二法門,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應維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運動,有效保持體態。3)控制體重/養成每天測體重、定期量腰圍及臀圍的習慣,並時常提醒自己應維持健康身材。4)定期篩檢/人到一定年紀,身體代謝會開始變慢,而疾病也較容易上身;因此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問題、趁早治療,以免小病拖成大病。5)規律服藥/本身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者,應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並按時就醫、服藥,定期回診追蹤。6)保持愉悅/別以為心情差身體不知道,其實情緒不好、鬱鬱寡歡,身體也會跟著「低落」起來;因此學會正確的情緒管理,並多安排戶外休閒活動,有助身體健康。

50歲婦情緒不穩、大哭 原是更年期作祟

50歲婦情緒不穩、大哭 原是更年期作祟#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更年期是一般女性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常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陰道萎縮、憂鬱等症狀,許多人會透過荷爾蒙療法來改善,然而醫師表示,只要增加鈣質攝取、適度戶外運動與日曬,就是改善更年期症狀的好方法。50歲的王媽媽常因為燥熱、失眠、情緒不穩而與家人吵架,家人都以為是因為空巢期導致,然而時間流逝,情況卻都不見改善,且還發現她時常躲在無人處大哭,甚至一整天都提不起勁做事。家人懷疑是憂鬱症而帶她至精神科就醫,醫師問診後發現,她還有月經不規則及盜汗的現象,經由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更年期作祟。失眠、憂鬱都是更年期症狀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梁玉玲醫師表示,更年期是女性生命發展的自然階段。卵巢從定期的排卵轉變為不定期的排卵,而卵巢分泌的性荷爾蒙開始逐漸減少,包括雌激素、黃體素、雄激素等。也因此,有些女性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現象,如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陰道萎縮、憂鬱等稱之為更年期的症狀。綜合前述,如何認識更年期,進而改善更年期症狀,成為近代婦女保健的重要議題。更年期在先 停經在後生理性停經大約發生在年紀45~55歲左右,一般而言,在停經之前的兩、三年月經就會開始不規則。而從最後一次月經算起,一年以上不再有月經,即可稱為停經。一般症狀有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食慾不振等。通常有18%的更年期婦女沒有症狀或一年內症狀消失,56%的人症狀會持續1~5年,更有26%的人症狀可持續5年以上。多吃小魚乾、加強日曬梁玉玲醫師表示,想改善更年症狀,要先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例如增加鈣質攝取,多吃牛奶、小魚乾、豆類食品及深色蔬菜等,如有需要,可再依醫師指示服用鈣片。而煙、酒或碳酸飲料會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適度的戶外運動與日曬,選擇適合自己運動或參加運動團體,一方面較能持之以為恆,同時也能拓展人際關係。雖然更年期服用荷爾蒙會有一些立竿見影的成效及可預期的效益,但長期服用可能會帶來的一些健康上考量,況且並非每個人的體質皆適合採用荷爾蒙療法。建議及早至婦產科門診就醫,且搭配適當的檢查和經驗性療法,才是改善更年期症狀最根本的方法。

更年期失眠10年 中醫治療解「睏」

更年期失眠10年 中醫治療解「睏」#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約有4成以上的更年期婦女會有睡眠干擾的問題,而且停經後期顯著高於前期。像是53歲的鄭女士,停經3年,但有失眠困擾已10年,失眠的特點是入睡困難,雖於晚上11點多上床,但常等到凌晨2-3點才可以入睡,睡不著時會伴隨煩躁感及腳熱感。除此之外,也有腸胃不適及頭暈的狀況。經中醫師診斷為慢性失眠,服用中藥處方數週後,入睡時間逐漸縮短,煩躁及腳熱感改善,目前繼續服用中藥治療。盜汗難入睡    清熱藥助眠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楊添麟醫師表示,婦女在45到52歲間將會面臨更年期。而更年期婦女最常抱怨的睡眠問題是入睡困難,有的人還會有夜眠容易醒來和白天疲倦想睡的困擾。據台灣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症狀困擾的嚴重度為:失眠、腰酸背痛與關節酸痛。由此可見,失眠是更年期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不同的人所表現的睡眠干擾症狀也不盡相同。楊添麟醫師表示,若是因為潮熱、盜汗而造成入睡的困難,一般會用中藥的清熱藥來抑制潮熱的現象,方能改善入睡的情況。若有焦慮或憂鬱的傾向,還得加強中藥的疏肝理氣藥,同時給予心理上的疏導才行。免除荷爾蒙療法疑慮  中醫調理好安心目前治療與潮熱相關的睡眠困擾仍以荷爾蒙補充療法為標準,但因為已有研究發現使用超過5年,會顯著的增加乳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而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中醫藥臨床實證顯示,中藥方劑在改善更年期失眠上沒有戒斷的現象,也很少會造成白天昏昏欲睡的副作用,所以是一個值得嘗試的療法。但除了服用醫師的處方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包括定時入睡及起床,睡前少看電視、用電腦,不強迫自己入睡,避免在床上思慮規劃事情,並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等,如此一來才有望達成逐漸減少用藥,甚至停藥的目標。

抗憂鬱藥緩更年期不適 恐會增加骨折危機

抗憂鬱藥緩更年期不適 恐會增加骨折危機#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更年期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但為了避免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骨鬆上身,女性朋友都會藉由荷爾蒙補充、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等來進行治療。尤其是SSRI,雖然它是一種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但卻常被當作治療更年期的另一種選擇,用來治療更年期症狀,只不過,日前在美國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服用SSRI抗憂鬱藥物,可能會增加骨折風險。抗憂鬱藥物 竟會侵蝕細胞活性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東北大學針對37萬3000名40~64歲的女性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只要曾經服用過SSRI藥物者,發生骨折的機率都會增加67~76%,對此研究人員表示,會發生的結果是因為抗憂鬱的藥物,會侵蝕細胞活性,使得骨密度變低,進而增加骨折風險,所以,建議民眾應縮短服用時間,而未來也會繼續研究低劑量是否也會對此造成影響,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BMJ傷害預防期刊》。

研究:日飲兩杯番茄汁 可減輕更年期症狀

研究:日飲兩杯番茄汁 可減輕更年期症狀#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番茄因含有豐富的茄紅素、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不僅可幫助人體於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外,近年來更被廣泛運用於醫療保健食品上,也因此,在2002年時還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十大營養食品之首。然而,番茄的好處不單單僅有如此而已,日前在國外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更年期女性只要每天喝2杯200毫升的番茄汁,2個月後就可以減輕近一半的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易怒、焦慮等。不僅降低更年期症狀 還降低血液脂肪量該研究主要是由日本東京醫科大學,針對95位40~46歲的婦女進行長達八週,每天喝2次200毫升不加鹽番茄汁的研究,結果發現,她們不但焦慮、熱潮紅與易怒等更年期症狀,幾乎減輕近一半外,就連睡眠時也會燒耗更多卡路里,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同時下降。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番茄含有類似雌激素的物質有關,所以,當婦女在飲用番茄汁時,等同於在補充雌性激素,進而改善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

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3歲女性,常常覺得頭部和身體有發熱的感覺同時伴有出汗,此症狀已經困擾了她將近一年。每天大約會發作7次,每次流汗大約經過5分鐘會自動停止,經過中醫師的辨證治療,調整其身體虛弱的狀態,她發熱出汗的情況在服藥1個月後逐漸減輕。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楊添麟醫師表示, 更年期的發熱汗出症狀在現代醫學的認識裡,屬於心血管舒縮症狀。可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的下降,引發身體裡控制溫度的中樞,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進而引發不正常的熱能流失所致。文獻指出,發生的頻率可從停經前期的15~55%,上升到停經中期的35~70%。大多數會持續1至2年,少數人可持續長達5年以上。治療採「瀉實補虛」 黃芩、人參調理以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的發熱汗出,其病理存在「標實本虛」的一面。以「虛實」來分類,更年期的婦女所出現的發熱汗出、煩躁易怒屬於「實」。然而,此階段的婦女正值生理機能衰變的關鍵期,包括卵巢功能、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內分泌的失調與衰減,這即是屬於「虛」的一面。因此,可依循著「瀉實補虛」的大原則來著手進行治療,但因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所以實際上還須考慮個體的差異,調整不同的用藥。常見的「瀉實」藥物包括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等苦寒藥。常用的「補虛」藥物包括黃耆、人參、仙茅、仙靈脾、熟地、當歸等。更年期症狀雖不至於有生命危害,但卻會降低生活品質。楊添麟醫師表示,若能耐心的與醫師配合服藥調理,相信多數人的更年期症狀都能獲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害怕吃苦寒的藥物,而拒絕服用,這樣就容易錯過緩解症狀的機會;建議若服用後真的覺得不舒服,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