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減肥成功?變瘦恐是胃癌前兆

減肥成功?變瘦恐是胃癌前兆#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七旬林姓婦女,原本排便順暢但開始便秘、覺得疲憊容易頭暈,今年3月份到診所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糞便潛血有陽性反應,醫師解釋需近一步檢查,一開始林婦不願承受檢查的痛苦,後來在家屬勸說下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切片結果發現竟為大腸癌第1期,醫師立即安排手術治療,現恢復狀況良好。高纖、低脂、低糖飲食習慣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大腸癌的成因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有關,想要預防大腸癌,應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另外最好的防治方法還是從生活做起,養成高纖、低脂、低糖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正常,維持健康的體位,多運動、多喝水增加腸胃蠕動避免便秘,少吃紅肉以及加工肉類之食品還有不過量飲酒。大便變細小、腹部腫塊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除此之外,若大便中出現有血、大便中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持續2周以上有想解解不出,解完又想解、大便變細小、腹部腫塊、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發生,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長者保健計畫 免費清腸在今年10月31日前,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的65歲以上長者,且設籍在南投縣,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有提供「65歲以上長者健康檢查保健計畫」,可免費接受補助大腸鏡檢查麻醉費用及清腸費用,政府相當重視縣民的健康,雖然經費有限無法全面補助,但仍鼓勵民眾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標靶藥物 胃癌可多活5個月

標靶藥物 胃癌可多活5個月#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先生與胃腸道間質瘤奮鬥逾13年,當年因身體不適,檢查後發現罹患胃腸道間質瘤,期間用了第1和第2線標靶藥都產生抗藥性後,接受晚期口服標靶藥物治療,今年8月起更通過健保給付,相信可以減輕許多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治療負擔。標靶藥物 可延長存活期4.8個月現行胃腸道間質瘤的治療方式,先採取手術切除腫瘤,如果切除乾淨無殘留,復發風險相對就小,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指出,有一半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會在5年內復發,原因包括轉移或手術的腫瘤殘留,轉移部位常見於肝或腹腔,健保給付晚期口服標靶藥物,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對患者來說相當有利。KIT突變 Exon17基因患者佔31.5%胃腸道間質瘤採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約有65.8%產生抗藥性,基因檢測發現,KIT突變,發生在Exon17基因的患者就佔有31.5%,第一線或第二線標靶藥物,對此基因突變的治療效果有限,臨床上晚期口服標靶藥物,可延長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的無疾病存活期,也包括Exon17基因突變患者。基因檢測 了解突變類型及位置台灣分子醫學會理事長曾嶔元指出,胃腸道間質瘤已確認與基因突變有關,尤其是KIT基因突變佔比達80%左右,但每人的基因不同,如果患者能透過基因檢測,先了解自身基因突變類型及位置,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和藥物,這樣的個人化醫療可對症下藥,讓標靶藥物確實發揮作用,並達到接軌治療的目標。 

胃癌者有福!8月健保始給付

胃癌者有福!8月健保始給付#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陳先生,13年前發現胃腸道間質瘤,以第1線標靶藥物治療近9年,期間曾因為惡化而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並增加劑量,3年前因惡化再次開刀並採用第2線標靶藥,治療1年多再度產生抗藥性,改以第3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至今已經超過2年,讓陳先生回到喜愛的高爾夫球場重拾揮桿樂趣。年增300例 50%患者會復發胃腸道間質瘤是僅次於大腸癌、胃腺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台灣每年約新增300個病例,原發性胃腸道間質瘤(GIST)患者通常採取手術切除腫瘤,不過,仍有50%左右患者會在5年內轉移或復發,若手術切除不易,就輔以標靶治療,今年8月起,通過轉移性胃腸道間質瘤晚期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讓患者治療不中斷。胃痛、食欲不振、摸到腫塊胃腸道間質瘤發生在腸胃道黏膜下層或肌肉層,也可稱為胃腸道肉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葉俊男表示,胃腸道間質瘤好發於50~65歲之間,男女比例差不多,1/3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其他患者則是因為胃痛、食慾不振、摸到腫塊、甚至胃或小腸出血才發現,發生部位以胃部佔50%~60%,其次小腸佔了20%~30%。個人化醫療 預測復發風險葉俊男醫師補充,個人化醫療可以預測復發風險、最適化藥物劑量、適時更換標靶藥物、鑑定復發腫瘤等,並將剛通過健保給付的晚期口服標靶藥物,納入治療規劃,才能接軌治療不間斷,提升患者存活期。 

捍「胃」健康 高危險群定期篩檢

捍「胃」健康 高危險群定期篩檢#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今年開始進行性胃癌也有標靶治療的新選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風險高7倍有鑑於胃癌早期診斷的比例偏低,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劉志銘指出,近年來的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致病因子,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較非感染者高出2~7倍,此外,胃癌的危險因子還包括基因遺傳、抽菸、喝酒、胃切除和飲食習慣,由於大多數早期胃癌患者不會有症狀,因此不易被早期診斷。進行性胃癌存活率30% 轉移性僅10%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表示,有4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即為進行性胃癌,進行性胃癌5年存活率約30%,而轉移性胃癌5年存活率更不到10%,相較於胃癌防治積極的日本及韓國,台灣胃癌存活率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應從加強篩檢提高存活率和積極治療2方面著手。日本推篩檢、給付治療 死亡率下降劉志銘指出,根據統計,台灣與歐美國家的胃癌病患中,大約只有10~20%為早期胃癌,而日本的胃癌病患中,有40~50%為早期胃癌,主要歸功於日本自1983年起進行的全國性胃癌篩檢計畫,自2013起,日本政府更進一步推動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給付慢性胃炎感染者的治療,因此日本胃癌死亡率持續下降。喜好高鹽、醃漬或煙燻 應提高警覺林肇堂理事長提醒,曾有胃潰瘍、胃癌家族史、胃癌前病變等高風險族群外,以及喜好高鹽、醃漬或煙燻燒烤食物、抽菸、喝酒的人,都應提高警覺,接受幽門桿菌篩檢與治療,有胃癌前病變者也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避免錯過黃金診斷和治療期,才是捍「胃」健康的重要關鍵。  

打嗝、腹脹 胃癌誤當消化不良

打嗝、腹脹 胃癌誤當消化不良#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李先生2年前與朋友聚餐,小酌後發現肚子不舒服、容易飽脹,原以為是年紀大、腸胃蠕動較慢所造成的消化不良,過去都沒有照過胃鏡的他,至腸胃科門診接受胃鏡檢查後,發現竟然已罹患第3期胃癌。上腹疼痛、胃灼熱 誤當消化不良根據WHO癌症報告顯示,全球胃癌死亡人數排名第3,僅次於肺癌和肝癌,屬嚴重疾病,近10年胃癌死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2013年台灣胃癌發生人數共計3,768人(排名第7),死亡人數為2,241人(排名第5),為10大癌症之一。胃癌初期,患者常將它當作消化不良來處理,多自行吃些消炎藥或者偏方進行治療,常見反應為上腹疼痛、打嗝、胃灼熱感等,一般來說,打嗝、腹脹是吃飽後的正常生理現象,很少會有人將這些反應聯想到胃癌,許多患者對於這種狀況並不自覺,因此時常延誤就醫,導致發現時已經是胃癌中晚期。黑便、噁心 晚期治癒率剩10%胃癌後期,多會有黑便、噁心、嘔吐等症狀出現,此時的症狀特殊,較容易引起患者注意而就醫,通常就醫時檢測已為中晚期,治癒率比早期發現更低,早期發現的治癒率最高可達95%,若晚期發現僅剩10~40%。少吃油炸、醃漬 避免早期病變胃癌好發年齡為50~70歲,比例上男性高於女性,近年來年齡層更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許多40歲上下的中年患者逐漸增加,不良飲食是造成胃發炎的首要原因,應少吃油炸、醃漬、或者燒烤類的食物、少飲酒,不讓胃增加太多負擔,以免發生早期病變,若持續腹痛2周,應迅速就醫檢查。  

頭暈易疲勞誤當貧血 檢查竟罹胃癌

頭暈易疲勞誤當貧血 檢查竟罹胃癌#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貧血是常見的症頭,但並非單一的疾病,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及疾病引起。 一位40多歲的民眾,連續幾年健檢都顯示貧血,但因工作繁忙,沒有進一步檢查,直到最近因為開始感到頭暈、容易疲勞、食慾下降才到醫院複檢,結果檢查出來已是胃癌末期合併肝臟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科林明恩醫師表示,很多人得知自己有貧血,不是不當一回事,就是自行購買「補血」的食物或是健康食品來吃。事實上,這樣是不安全的作法。雖然多數的貧血成因是因為身體缺乏造血所需的營養、生理期、或是基因遺傳等等因素造成,但少數人的貧血卻可能潛藏著極大的危機 !半數腸癌患者 有貧血現象林明恩醫師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在1999年的研究顯示,約有一半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在診斷時有貧血的現象;2005年英國亦有報告指出,貧血的人患有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到3倍,尤其當血色素小於10g/dl(每公合10公克)時更明顯。除此之外,其他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例如胃癌、食道癌,以及血液腫瘤,像是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癌等都可能在疾病被診斷出來前就出現貧血的症狀。林明恩醫師提醒,平常門診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由以上個案可以知道千萬別忽視貧血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認真的追蹤檢查有時候可以及時挽救寶貴的性命!

婦一吃就拉胖不了 中醫:消化差恐致胃癌

婦一吃就拉胖不了 中醫:消化差恐致胃癌#胃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減肥對許多人來說如登天般困難,總是羨慕那些怎麼吃也不會胖的人,然而吃不胖可能更不健康;一名60歲的陳女士,身高150公分,體重不到40公斤,雖然胃口都正常,但只要一吃東西就會產生便意,每天排便次數多且稀軟,也造成她就算刻意想增胖還是胖不起來。就診中醫才發現,自己有長期消化不良問題,吃多拉多,食物的營養都沒有被吸收。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游志勤醫師表示,陳女士因先天體質關係,一吃就拉,糞便沒有成形,顯示消化能力不佳,營養沒有被吸收。透過中藥調理,並建議她將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改變進食順序,提高消化能力;治療後可見其排便次數和量逐漸減少,體重終於有所增加。壓力大者易消化不良 女性較嚴重游志勤醫師表示,長期消化不良的人普遍體型較瘦,多吃也不容易胖,且容易因為食物積滯於腸胃,形成廢物和毒素傷害身體,出現胸悶、胃脹、胃酸過多,嚴重甚至引起胃痛、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他指出,功能退化的老年人、6歲以下發育尚未完全的幼童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而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進食不定時定量、營養失衡,也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臨床上觀察,女性患者略多於男性,與女性較易感受壓力有關。先吃蛋白質、油脂 提高消化能力中藥的治療上,針對胃脹,常以保和丸改善腸胃蠕動和消化;胃潰瘍可以安中散、半夏瀉心湯,加上白芨、三七、延胡索治療潰瘍性疼痛;若與幽門桿菌有關可選用蒲公英;若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心灼熱感,可以烏貝散制胃酸、旋覆花、代赭石治療,其他如山楂、陳皮、神麴、麥芽、穀芽、內金都有促進消化的功能。若與情緒壓力有關,可適量選用疏肝行氣藥;脾胃虛弱者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藥。除了中藥調理,改變飲食習慣也相當重要。游醫師建議,消化不良的患者應先吃蛋白質和油脂食物,讓消化液開始分泌,有助提高消化能力,且應少量多餐,讓食物都能充分被消化。此外,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三餐定時定量並適度運動,肌肉、神經協調性佳,自律神經穩定,消化功能也會改善。

狂瀉不止!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祟

狂瀉不止!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祟#胃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大明(化名)連續腹瀉一個月,嚴重到一吃東西就跑廁所,看了多家腸胃科診所,大腸鏡、胃鏡檢查都顯示正常,卻仍天天狂瀉超過五、六次,影響平日工作與生活甚鉅。最近一次送醫,是因多日未進食,造成體重下降、暈眩後緊急送入急診室施打營養針。身體虛弱不宜手術治療 注射長效型體抑素減緩症狀嘉義長庚副院長兼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冠德描述:「該患者從腸胃科轉來血液腫瘤科,經電腦斷層發現,胰臟有一公分左右的腫瘤,切片後確診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但因患者症狀嚴重,且體重過輕、體力很差,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因此施予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接受治療後,患者腹瀉狀況明顯減緩,且恢復正常進食,一個月後身體狀況改善,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整體治療結果良好。」神經內分泌瘤難確診 緩解症狀、延緩腫瘤惡化為治療重點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因為賈伯斯而逐漸被大眾認識,李冠德醫師指出,但因患者的症狀如腹瀉、腹痛、咳嗽、盜汗及熱潮紅等,與一般腸胃疾病或更年期症狀類似,容易遭忽略或混淆,「這類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確診,且有超過一半的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經轉移。」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必須靠醫師的臨床經驗,而民眾自身也要有所警覺,如今診斷工具進步,「生物標記平台」能幫助早期診斷、監測治療的成效,但要確診及確認惡性度仍需採病理切片。李冠德醫師進一步說明,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切除是最根本且能根治的方法,對於無法切除或已經轉移者,治療重點則以症狀治療及延長壽命為主。「化學治療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普遍反應不佳,近年診療上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或口服mTOR抑制劑,可有助緩解功能性症狀、延緩腫瘤惡化速度、延長存活期。」研究證實,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除可有效紓緩功能性症狀外,對於原發部位於間腸(mid-gut)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可延緩腫瘤惡化時間達15.6個月,目前已是國際治療的標準方針。李冠德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是需要長期抗戰的慢性癌症,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後極佳。因此,若有類似更年期症狀、長期失眠、腹瀉、腹痛等情形,且持續一年以上者,要有所警覺,儘早確診接受治療,才是防治的關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