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男女「避孕方式」選擇也變得更加多元,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與經濟能力,去選擇適合的避孕方法,提供每個人生育自主的權利,以下說明網友熱議的5種避孕方式,一致推薦用「這1招」最簡單有效,快來看看吧!
隨著科技發展,男女「避孕方式」選擇也變得更加多元,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與經濟能力,去選擇適合的避孕方法,提供每個人生育自主的權利,以下說明網友熱議的5種避孕方式,一致推薦用「這1招」最簡單有效,快來看看吧!
女嬰才出生1天,就因嘔吐、腹脹而難以餵乳,讓爸媽好擔心!小兒科醫師指出,該女嬰是罹患先天性小腸閉鎖症,造成空腸和迴腸交接的通路完全阻塞,醫師先用1招手術打通空腸和迴腸,並施作暫時性人工肛門後,讓女嬰順利開始吸收營養,養大到5個月後才真正脫離此疾病困擾。
懷孕期間有貧血,可能使胎兒陷入危險!國健署提醒,在懷孕過程中,隨著胎兒的成長,母體的血液量會增加,以利運輸足夠的營養素給持續發育的胎兒,此時身體若是缺鐵,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容易導致「孕期缺鐵性貧血」。
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至2020年國內育齡婦女(15~49歲)貧血盛行率為19.08%,代表平均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貧血。但女性卻常因為頭暈、疲累、臉色蒼白、心悸等症狀短暫且恢復快,便認為貧血對身體的傷害不嚴重,且習以為常並未謹慎就醫。
孕期牙痛,是不少孕媽咪的困擾!由於孕期時,因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容易造成口腔問題的發生,但孕媽咪即使已經牙齦紅腫、發炎,甚至疼痛不已,依然不敢去就醫,深怕治療療程,會影響胎兒的健康。不過,一味隱忍不治療,將可能加重疾病的症狀,反而得不償失。
現代社會普遍存在晚婚、遲育的現象,愈來愈多民眾遇到不孕、想生卻生不出來的問題,因此就有人選擇用「試管嬰兒」來受孕。部分受術者,抱持植入愈多胚胎愈容易成功、試管嬰兒容易成功或流產等觀念,但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來解答試管嬰兒常見的「3大迷思」,幫助民眾擁有好孕體質。
要當媽媽了,怎麼辦?女人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學習怎麼當個媽媽,所以會感到陌生、不知所措是正常的。臨床心理師曾心怡於《從女人成為媽媽》一書中,分享孕前和孕期的內心狀態,並告訴準媽媽們從產前到產後的心理照護,陪伴她們從女人轉變成母親。以下為原書摘文:
剖腹產後若再次懷孕,有可能會發生罕見的「剖腹產疤痕外孕」,是指胚胎著床於先前剖腹產的疤痕,形成特殊的疤痕外孕。在這種特殊狀況下,若未能及早發現,寶寶往往撐不到長到足月誕生;因快速成長的胚胎很有可能撐開剖腹產疤痕,導致子宮破裂大出血,甚至產婦需摘除子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