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是毒還是藥?研究:K他命可治療憂鬱症

是毒還是藥?研究:K他命可治療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K他命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若把它當成毒品吸食,除了犯法外,長期累積下來,不僅會成癮,還會導致多重器官損害、膀胱纖維化,進而出現頻尿、漏尿等後遺症,反觀將它用於醫療上,則是合法的麻醉用藥,屬第三級的管制藥品,雖然目前K他命在社會上,被許多年輕人濫用,但仍無損它在醫療上的地位。因此,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特地針對K他命與憂鬱症進行研究,結果發現,K他命中有種成分,可抑制異常的神經活化,達到對抗憂鬱症的功效,但有效期短,所以,適合用於在短時間內,有輕生風險的患者。K他命中特殊成分 可有效舒緩憂鬱症根據這項最新研究指出,人的大腦正中央靠前側深處有個PACC的特定區域,靠GABA腦神經裡面的傳導物質來抑制其活化,或靠另一個傳導物質Glutamate來促進其活化。一般正常人的PACC維持穩定狀態,憂鬱症患者的PACC則異常活化,然而,K他命含有GABA成分,可抑制異常的神經活化,達到緩解憂鬱症的效果。研究人員裘格表示,現行抗憂鬱藥物的效果慢,通常要1、2周才看得出療效,然而,相較下K他命的療效就快多了,透過靜脈注射後,不到一天就有效,因此,可及時解救可能在短時間內,輕生的憂鬱症患者。治療用K他命劑量低 對身體較無影響只不過他強調,K他命的有效期只有2、3天,憂鬱症患者恐怕還是得長期用藥才行,所幸,治療用的K他命劑量遠低於手術麻醉及迷幻吸食等用途,所以,不至於會因過量使用,而出現明顯且立即的副作用,整體來說對健康的影響並不大。

研究:女性當主管 較易罹憂鬱症

研究:女性當主管 較易罹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在職場上的升遷,端看多項數據皆顯示,其速度都比男性緩慢許多,放眼全世界知名大企業的高階主管,男性比例也壓倒性的勝過女性,顯示雖現今各界極力倡導兩性平權,但女性若要職場出頭天,還是有不少關卡要去闖,然而,即便女性成了權力的中心,卻仍舊充滿挑戰,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女性高階主管,相較於男性主管,更容易罹患憂鬱症。女性掌權 易遭受負面評價此研究來自「衛生與社會行為雜誌」,研究比對一千五百為女性主管,與一千三百位男性主管,進一步分析他們之間的精神狀況。研究發現,女性在職場上,若握有雇用權、開除權、薪資權,相較於那些職位較低或其他男性主管,更易罹患憂鬱症狀。研究人員分析,這是因為女性掌權時,往往較容易遭受到負面的評價,進而引發慢性壓力,反之,男性則較為不在乎職場上的負面評價,心理衛生則會較女性來得佳。

沮喪又無力!孕期憂鬱症發生率約10%

沮喪又無力!孕期憂鬱症發生率約10%#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安胎待產的準媽媽小靜哭著說:「我沒有想到只是單純的懷孕竟會讓我這麼無助。什麼事都不能做,讓我很沮喪無力」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王慧懿提醒,產後憂鬱不是產後才會出現,孕期憂鬱症發生率約10%,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同時,也別忘了多多關心準媽媽。王慧懿醫師表示,孕期憂鬱症與懷孕的症狀相似,如出現情緒低落、明顯對事情失去興趣、沒有節食但體重下降或突然上升超過原本體重的5%、嗜睡或失眠、動作遲緩或因不安活動量增加、疲憊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過於強烈或不適當的罪惡感、無法有效地思考,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甚至反覆不斷有自殺想法、計畫或行為等症狀,都是孕產憂鬱的重要指標。憂鬱評估量表 幫助媽咪遠離壞情緒而衛生局表示,孕期及生產後的一連串過程中,要面對身心重大改變,特別是荷爾蒙的改變,情緒難免會有起伏,千萬別將情緒隱藏起來,可與先生、及家人有充分的分享與溝通,家人對於孕產媽媽的負向情緒也要保持體諒,隨時共同分攤育兒的辛勞,也不妨尋求醫療專業協助。因此衛生局今年特別為準媽媽們製作「快樂媽咪有方法」孕期產後憂鬱評估量表,可到衛生局網站或醫療院所婦產科索取。若檢測總分大於等於13分,或檢測項目中「我曾經有想傷害自己或小孩的念頭」,建議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樂閱讀/嗅覺差的人 容易罹患憂鬱症?

樂閱讀/嗅覺差的人 容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症

把香草和巧克力的香味噴灑在紐約的地鐵中,發現原本的推、擠、吵架的事件少了很多。如果正向氣味會引發正向情緒,何不來鼓勵老百姓種花呢?朋友多年前因車禍,傷了大腦,失去了嗅覺,想不到嗅覺的喪失導致嚴重憂鬱症,使她數度進出精神病院。我們一般都認為嗅覺不重要,美國的醫生協會在《永久性傷害評估手冊》中,對失去視覺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定為85%,對失去嗅覺只定了5%。好像眼睛也看得到,耳朵也聽得見,還能說話,人生應該就不會有什麼抱怨了,殊不知嗅覺跟情緒有直接的關係,大腦中處理嗅覺和情緒的地方是在一起的,兩者關係比大腦任何兩個地方的關係都密切。臨床上,失去嗅覺容易引起憂鬱症;有憂鬱症的人嗅覺也不靈光,若把老鼠的嗅腦切除,結果這隻老鼠就不吃、不喝、不動,對原本喜歡的玩具沒興趣,活像一個憂鬱症的人。嗅覺也是五種感官中唯一不經過中途站,直接到杏仁核的一個感官。杏仁核是大腦中掌管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的中心。我們都有這種經驗,愈怕狗,狗愈來找你;你很有自信地騎上馬,馬就聽你指揮,動物可以「聞到恐懼」。事實上,我們對嗅覺的依賴很深,若把眼睛矇起來,鼻子塞起來,我們吃不出蘋果和洋蔥的差別,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嗅覺的重要性了。失去嗅覺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正常,但是他的生活品質卻全都改變了,再好的山珍海味,聞不到香氣時,味同嚼蠟;聽得見鳥語,聞不到花香時,春天的樂趣少了一半。氣味會影響情緒,而情緒會影響行為,這是我們前所未料的。嗅覺是提取記憶最好的線索,也對潛意識行為有很大影響力。有個實驗給受試者做一些很難解的題目,在這同時,釋放出杏仁的氣味,隔了一週後,再把學生找回到實驗室,這次給的題目比上次容易多了,但是在聞到跟上次一樣的杏仁味時,很多學生對稍難一點的題目就立刻放棄了,好像他已經把困難不會解跟杏仁味畫上了等號,聞到這味道就想起來上次的挫折,就放棄了。杜克大學的實驗者把香草和巧克力的香味噴灑在紐約的地鐵中,發現原本的推、擠、吵架的事件少了很多。如果正向氣味會引發正向情緒,那麼現在台灣社會這麼暴戾,我們何不來鼓勵老百姓種花呢?當大街小巷都是花團錦簇,家家戶戶窗口飄送出來的都是花香而不是吵架聲時,人民的生活會不會快樂一點呢?(本文作者/洪蘭)(摘自/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天下雜誌出版)

全台憂鬱人口逾百萬 青少年、老人最嚴重

全台憂鬱人口逾百萬 青少年、老人最嚴重#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得到憂鬱症的人也越來越多。而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憂鬱症,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女性有月經、懷孕、更年期等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調的情形。在台灣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而年齡65歲以上8.4%重度憂鬱,其次15~17歲6.8%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人。 2週以上持續憂鬱即要注意南投縣衛生局指出,當遇到挫折,或是遭受重大打擊時,會使我們心情低落,而每個人都有不愉快的時候,當下什麼事都不想做,但當下很難分辨這是單純的一時憂鬱、意志消沉,還是真正的憂鬱症。一時的憂鬱與憂鬱症,最大的不同在於,憂鬱心情持續的時間長短與生理症狀。得到憂鬱症,會長時間(2週以上)幾乎每天總是會有憂鬱、心情沉重、不安、整天無精打采等徵兆。 在生理方面,會出現睡眠障礙、倦怠感、疲勞感、頭痛以及沒有食慾等身體症狀,假如有以上症狀,卻找不出上述使自己生病的原因,就有可能是罹患了憂鬱症。憂鬱症通常還會伴隨著其他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壓力症候群、躁鬱症、精神分裂等,這些通常會隨著憂鬱症一起出現。

憂鬱症帶走羅賓威廉斯 醫:戲劇型人格情緒起伏大

憂鬱症帶走羅賓威廉斯 醫:戲劇型人格情緒起伏大#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啟幕時將歡笑送到觀眾眼前,落幕時將苦悶留給自己。」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昨日因憂鬱症自殺身亡,震驚好萊塢,也留給全世界無限惋惜。其實從過往的新聞也時有所聞,不難發現諧星在螢幕前帶給觀眾歡笑,但私底下卻常隱藏不為人知的苦悶憂鬱。戲劇型人格者 情緒起伏大根據英國研究顯示,喜劇演員的自殺率較高。但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學理上是有可能,但不能說是有絕對的關聯性。理論上演員、小丑這類擁有戲劇型人格者,較容易有情緒起伏方面的問題產生,因為此種精神人格會以誇張的表演方式呈現自己,也比較喜愛美光燈及眾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所以當過去的光環不再、美光燈較少的時候;便很容易出現挫折失落的憂鬱情緒。正確紓壓為首要因此如何紓發情緒,才是遠離憂鬱的關鍵,一般來說的抒發方式有好壞之分,好的方式就是利用運動、說出自己的心情、唱歌或者一周挑一天寫下今天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都是不錯且正向的方式。但有些人會以不好的管道抒發,如使用毒品、菸酒、飆車等方式,恐將使自己陷入一個更加憂鬱的惡性循環中。最後楊聰財醫師也提到,不管是明星或一般人,在生活中都會面對許多大大小小的壓力;由此可見,並不是只有喜劇演員才會對生活倍感壓力,最重要的是當壓力來臨時,如何正面看待並以正確的紓壓管道排解!

樂閱讀/日曬15分鐘 預防骨質疏鬆、癌症、憂鬱症

樂閱讀/日曬15分鐘 預防骨質疏鬆、癌症、憂鬱症#憂鬱症

許多年長者因為外出次數減少,連帶地晒太陽的機會也變少了。日晒不足帶來的常見問題,就是骨質變得脆弱的骨質疏鬆症。為促使人體吸收構成骨頭的鈣質,維生素D是必要的營養素。人體可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合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因此日晒不足者的骨頭會較為脆弱,並且容易發生骨折。相信有許多人,都認為「每天攝取牛奶或優格,可讓骨格更加穩固健壯」。然而,真正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不是乳製品,而是運動及日光浴。相反地,有專家指出過度攝取鈣質反而對身體有害。事實上,全球骨折發生比例最高的地方,竟然是鈣質攝取量最多的美國、紐西蘭、英國及北歐等地。徹底顛覆傳統認知─鈣質攝取不足就會造成骨頭脆弱化,這種現象就稱為「鈣矛盾論」(calcium paradox)。該理論當中,扮演「鈣質小偷」並造成人們容易骨折的物質,為砂糖、肉類及魚類等酸性食物。簡單地說,當攝取過多的砂糖或動物性蛋白質,造成體質傾向酸性時,人體會為了取得酸鹼平衡而從骨頭當中奪走鈣質。由於乳製品也是榜上有名的「鈣質小偷」,因此我認為應該盡量避免攝取。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人,接觸肉類或乳製品的機會相當少,但卻幾乎不見骨質疏鬆症患者。因此,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關鍵,就在於過往少魚少肉的生活習慣。首先,請增加日晒的機會,並經常活動身體。除此之外,盡量減少乳製品與動物性食物,提醒自己多攝取生菜、水果、糙米、菇類、海藻及大豆等食物。有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緯度愈高且日照時間愈短的地區,居民的癌症罹患率就愈高。該報告也認為,紫外線曝晒不足,造成居民體內維生素D合成量下降,可能是引發癌症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與日照不足關係密切的疾病還有「冬季憂鬱症」(編按:季節性情感障礙,憂鬱症狀出現的時間和季節有關連:秋冬之際出現,春暖花開時就消失)。據說在高緯度的挪威,一到日照時間短的冬季,罹患冬季憂鬱症的患者就會增加,甚至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另外也有人指出,現在的孩童不太喜歡戶外活動,連帶曝晒日光的時間也減少,造成維生素D不足引起孩童骨折的病例不斷增加中。請將陽光視為維持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養成在有陽光的日子裡,每天晒約十五分鐘的太陽。(本文作者/長田裕)(摘自/三指揉臉操,初老延後20年/大是文化出版)

樂閱讀/問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愛生氣?

樂閱讀/問問自己:為什麼這麼愛生氣?#憂鬱症

有個朋友曾告訴我,當不斷弄壞機器、家用品時,一定是自己內心有著什麼樣的情緒。至於究竟是什麼,他認為是「憤怒」。自己沒注意到而內心帶有「憤怒」時,就會成為破壞王。當憤怒發生時,就是對某些事懷抱著不滿,因而感到生氣。有時,是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生氣。雖然,外表看不出來在生氣,其實內心對於自己為什麼這麼沒用而感到憤怒。這樣的憤怒,我們可能都盡力不讓它爆發。就我的經驗而言,只要開始和自己內在厭惡的部分戰鬥,一定會發脾氣。不過,只要我自問自答:「這股怒氣,究竟從哪裡產生的?」即使得出模糊、大概的理由,只要能發現原因,就能安撫自己,設法控制情緒。【醫師這樣說】以往的研究認為,有憂鬱症的人會壓抑其憤怒感覺;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有憂鬱傾向的人會比平常人顯得容易憤怒與產生敵意,尤其會以言語及行動表達他們的憤怒。因此,情緒低落、容易哭泣,雖然是顯著症狀,但是憂鬱症影響的絕對不只是「心情不好」而已。還包含憤怒情緒、幾乎每天覺得疲累、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痠痛、骨頭關節痠痛、頭痛、胸痛、頭暈等症狀,千萬不可輕忽。(本文作者/藤臣柊子)(摘自/原來,我得了躁‧鬱症/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