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多一隻小貓爭寵 老貓罹患憂鬱症

多一隻小貓爭寵 老貓罹患憂鬱症#憂鬱症

有聽過人會憂鬱症,狗會憂鬱症,沒想到連貓咪也會憂鬱症。有一對在新北市賣雞肉的夫婦,在路上撿到一隻流浪小貓,夫婦倆看這隻貓咪沒有尾巴、年齡又很小,於是決定帶回家飼養,取名無尾熊,加上原本已經飼養的貓咪小黑,總共有兩隻貓。剛開始的時候兩隻貓咪相安無事,但是過了一個多月後,卻發現小黑越來越瘦,食量越來越小,夫婦倆覺得很奇怪,帶小黑去看獸醫,經過獸醫師的檢查之後,發現到小黑得了憂鬱症。(圖為無尾熊玩耍時的照片)經過思索與討論之後,獸醫師建議先將無尾熊暫時帶離開家裡,看看小黑的狀況如何,於是夫妻兩人聯絡朋友,暫時將無尾熊送到朋友家,沒想到無尾熊離開後的隔天,小黑自己開始進食,並且從原本無精打采變得非常有精神,讓這對夫妻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獸醫師則提醒這對夫妻,每一隻寵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就跟人一樣,可能小黑自己一隻貓習慣了,突然間多了另一隻貓咪,當然會有些排斥,可能需要給小黑一些時間慢慢調適,才能夠解決問題。太忙沒空遛狗 在家玩「你丟我撿」也OKhttp://www.uho.com.tw/pets.asp?aid=12112主人吃太油太鹹 寵物也跟著罹患高血壓http://www.uho.com.tw/pets.asp?aid=12086別以為狗狗只想著玩 牠們也會憂鬱的http://www.uho.com.tw/pets.asp?aid=12063

透過靜坐冥想 能改善過動症、老人癡呆症

透過靜坐冥想 能改善過動症、老人癡呆症#憂鬱症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靜坐、禪修,根據WedMD的報導,靜坐不但可以放鬆身心、紓解壓力、提升免疫機能之外,還有可能預防過動症(ADHD)或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的發生或是減緩這些疾病的發生。許多神經專家表示,透過這項研究顯示,在未來治療某些精神疾病的時候,不會只依靠藥物,還可以透過靜坐來改善。主持這項研究的耶魯神經治療診所(Yale Therapeutic Neuroscience Clinic)布魯爾(Judson Brewer)博士表示,在我們的腦袋當中,存在著兩種網絡,一種是專注網絡(Attentional network),一種是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一般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需要專注網絡的幫助,才能完成工作;但是當我們沒有專注在外在的時候,預設網絡就會出現,像是做白日夢、腦中的喃喃自語等,都會透過預設網路來處理。而透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到,當一個人開始靜坐冥想的時候,會無形之中改變預設網絡既有模式,也就是透過靜坐冥想,可以整理預設網絡的狀態,並且在你的預設網絡還沒有分心、走偏時,把它拉回到正常的模式。布魯爾博士表示,過去的研究發現到,靜坐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增強大腦的活動力。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主任柯爾(Catherine Kerr)博士表示,靜坐冥想是透過一種神奇的方法,整理並使用這個預設網絡,讓我們的大腦不會淹沒在無意識的負面思維中,不但可以讓你遠離ADHD、AD,還可以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可以讓你從紛亂的思緒當中,很快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但是柯爾博士也表示,雖然她覺得冥想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需要用在臨床治療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才行。印度瑜珈─阿育吠陀 醫護人員的最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22不再害怕看牙醫 淺度催眠消除「看牙恐懼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5冥想不僅可紓壓 還能增強身體免疫機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4

不運動、看電視當懶骨頭 罹患憂鬱症風險會增加

不運動、看電視當懶骨頭 罹患憂鬱症風險會增加#憂鬱症

不運動、一直看電視,除了可能會發胖之外,還有可能會導致憂鬱症的發生,根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老年婦女運動量變少,而且花很多時間看電視,那麼引發憂鬱症的風險將會大幅地升高。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盧卡斯(Michel Lucas)教授表示,常常運動的人比起不常運動的人,可以減少20%的憂鬱症機率。盧卡斯教授表示,這項報告從1992年到2000年之間調查了5萬人,記錄了她們的運動狀況與看電視的時間。從這些調查結果來看,可以發現到每天運動90分鐘的婦人,比起那些一天只運動10分鐘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減少了20%;而每天看3個小時以上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增加13%。盧卡斯教授表示,多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自己的自尊,並且增加血液中腦內啡的含量,這種化學物質會幫助身體減輕痛楚,減少不愉快的感覺。盧卡斯教授同時表示,雖然這項統計的結果發現運動、看電視與憂鬱症的關連,但是在科學上仍不清楚當中的原因是什麼,而且會有這樣的現象,也有可能是因為她們已有潛在的憂鬱因子存在,所以才讓這些人不願意運動、一直窩在電視前面。愛丁堡皇家醫院的梅德教授(Gillian Mead)表示,過去的研究表示,多運動的確可以降低憂鬱症的發生,甚至我們可以說,運動最重要的目的,其實就是保持大腦的健康。上班族的你多坐少動嗎? 當心肥胖引發多項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58精神分裂患者不易得到癌症 如罹患癌症死亡風險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57乳癌患者更需要營養 不需要禁止吃肉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56

對抗憂鬱可不依靠藥物! 心理治療、補充營養可改善

對抗憂鬱可不依靠藥物! 心理治療、補充營養可改善#憂鬱症

憂鬱症是二十一世紀常見的精神疾病,其症狀包含憂鬱心情、失落、挫折感、無望感、無助感、失眠或一直睡、爆食或失去食慾、行屍走肉、一直哭泣、無法控制情緒起伏、煩躁不安、對原本有興趣的活動興致缺缺、想自殺或想死、無法專心或心不在焉、整天沒精神或疲倦感、無自信、對未來感到沒希望、認為自己沒有存在價值等等。對於憂鬱症的治療方式,很多人都會排斥使用藥物,希望用營養食品、心理諮商,或是中醫的方式來治療。由於不確定這些方法有效,所以民間充滿了許多對於憂鬱症的民俗治療,其中也包括收驚、求神問卜、算命、喝符水等等。這些心理安慰的儀式,有時對於一些輕微症狀的患者是有效的,因為他們可以得到安慰讓病情好轉,但是對於重症患者,像是尋死念頭非常強烈或反覆自殺的患者,就可能不適用,甚至容易因為拖延病情而導致悲劇的產生。用心理治療或營養補充品等非藥物的方式治療憂鬱症,效果是存在的。像是心理治療,會對患者的腦部產生功能上或思考上的改變,對於一些藥物治療反應不好的患者,確實具有輔助的效果,因為可以藉由心理治療來調整這些患者對於自我的觀感及改善悲觀的想法,這種療法也有較多的證據證明的確具有療效。近來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室,針對不想使用藥物的憂鬱症患者進行非藥物治療,發現在治療六周後,患者的憂鬱情況明顯改善,憂鬱指數從28降到11,不想自殺而且願意找工作,想積極改善自己的人生。此外透過患者的腦部核磁共振,發現治療後的腦容量增加了0.12%,也就是腦中的灰質增加了,而我們腦部的灰質管的就是腦的功能,所以間接表示患者可能藉由腦部灰質的增加而改善了憂鬱的症狀。這個初步的結果已經被目前精神醫學排行前3%的國際期刊接受,希望這些發現及證據可以提供憂鬱症患者另一種治療的信心。想要治好憂鬱症,在藥物之外,其實還是有非藥物的選擇,不過在決定之前,最好是由醫師來判斷是否適合非藥物治療,因為一般非藥物治療可能只適用於輕症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非藥物治療最好只拿來當作輔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新聞內容由慈濟醫院台北分院提供醫院重視「病人安全」 新北市六醫院獲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38&HN_Yr=0&HN_Mon=0「小小人兒」身高難達130公分 軟骨發育不全症病友生活艱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37&HN_Yr=0&HN_Mon=0日本漸凍人協會訪台 參觀特殊病房、感謝台灣協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39&HN_Yr=0&HN_Mon=0

爸爸罹患憂鬱症 會造成小孩情緒問題

爸爸罹患憂鬱症 會造成小孩情緒問題#憂鬱症

如果父親得到憂鬱症,那麼小孩會怎樣呢?根據《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如果爸爸得到憂鬱症,會連帶影響到小孩子,讓小孩出現行為與情緒的問題,如果父母都有憂鬱症,會讓小孩的症狀更加明顯。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兒科暨環境醫學學院邁克爾威滋曼(Michael Weitzman)教授表示,雖然我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連結,但是這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過去已有許多的研究在探討母親的心理問題,會影響到小孩的心理,但是卻很少人談到父親對於小孩的影響,威滋曼教授透過這次的調查後發現,在2萬多個小孩當中,有7.5%的小孩會出現行為與情緒的異常,而這些小孩當中,母親有憂鬱症的佔了20%,父親有憂鬱症的佔了16%,父母都有憂鬱症的則佔了25%,表示無論是爸爸或媽媽誰得到憂鬱症,都會影響到小孩子。塔夫茲醫學大學(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精神疾病學家貝羅夕(Christopher Bellonci)助理教授表示,這個調查提醒我們,當父親感覺到鬱悶,甚至是憂鬱症的時候,小孩會看在眼裡,因此而影響到他們的情緒或行為,所以父母應該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如果是憂鬱症,就需要早點治療,以免影響小孩的行為與情緒。啦啦隊員意外死亡 暴露運動傷害與安全問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26國外研發超強效流感疫苗 注射一次即可終生保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28櫻桃汁有助提升睡眠品質 減少打瞌睡頻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31

張菲驚爆「憂鬱症」? 昨日本人現身否認

張菲驚爆「憂鬱症」? 昨日本人現身否認#憂鬱症

張菲在今年9月結束了主持長達9年的「綜藝大哥大」後,不僅金鐘獎頒獎典禮沒出席,甚至還呈現失聯狀態,因此傳出他可能有憂鬱症傾向。不過昨日張菲現身否認自己有憂鬱症,還表示現在日子過的很悠閒,神隱的這兩個月他生活快樂的不得了,每天和騎重機的車友們環島旅行、遊山玩水,還客串演出賀歲片「寶島雙雄」,甚至還有不少製作單位想要和他談新節目事宜,但他還沒休息夠,最快要等到總統大選過後再說。憂鬱症將成21世紀黑死病 台灣政府狀況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20不須吃藥 憂鬱症出現新療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71自殺最難過的… 是留下來的親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01

憂鬱症將成21世紀黑死病 台灣政府狀況外

憂鬱症將成21世紀黑死病 台灣政府狀況外#憂鬱症

根據台灣精神醫學會調查報告指出,台灣1996年到2003年,7年內全人口的憂鬱症就醫治療盛行率增加超過10倍,但政府所投入的資源卻嚴重不足,讓整體精神醫療經費占全部醫療經費不到3%。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正宗表示,泰國早就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來面對精神疾病,但是我們卻要到明年才要成立,表示台灣根本不重視精神醫療。(圖片為梵谷的在永生之門,用來描述憂鬱症的狀態,翻攝自維基百科)陳正宗認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界定的健康定義,健康不僅是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但是目前台灣醫療資源獨厚身體疾病治療,卻忽略精神健康狀況,預計成立的心理健康司,也才只有25人的編制,也遠遠低於泰國的四千八百多人,憂心政府投入資源跟不上就醫成長率,對國民身心健康是一大警訊。根據憂鬱症防治協會的文章指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表示憂鬱症是很重要、很普遍、卻被低估忽略的精神疾病。該文章也表示,一般人憂鬱是正常的情緒表現,但是如果鬱悶的情緒過為嚴重,時間過長而無法拉回、失去控制,就有憂鬱症的可能。該文章提到,依照目前診斷憂鬱症的標準(DSM-IV)共有九個症狀,至少四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就要小心可能是得了憂鬱症。包括憂鬱情緒、興趣與喜樂減少、體重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疲累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罪惡感、無法專注與決斷、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等,都是憂鬱症的診斷依據。若是持續嚴重的情緒一直無法控制,請盡量儘早去就醫,千萬不要想不開,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轎車輾過腳背微痛 竟成「腔室症候群」險截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9孫越竟有94歲的肺! 肺部保健、從戒菸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5&HN_Yr=0&HN_Mon=0跟媽媽睡能增強心臟功能 並且促使大腦發育較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17

不須吃藥 憂鬱症出現新療法

不須吃藥 憂鬱症出現新療法#憂鬱症

憂鬱症治療除了服藥、心理治療和傳統電痙攣療法外,台中榮總申請「頭顱磁刺激療法」臨床試驗,將招募60名患者進行人體試驗,可望出現治療新選擇,且台中榮總醫院表示,2008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通過該種療法,藉由顱磁刺激療治療憂鬱症,可達到與藥物相同療效。花蓮玉里榮民醫院在衛教文章中指出,所謂『憂鬱症』,是指悲傷或是空虛的情緒會持續三至四週以上,且日常活動都受到影響。一般憂鬱症的治療可分為四種,精神療法、藥物療法、電震動治療及心理治療。精神療法通常會結合藥物、精神療法和電擊療法,來治療嚴重的憂鬱症病患;再者是使用抗憂鬱症藥物來改善,第三種電震動治療就是俗稱『電擊療法』,能成功地治療嚴重的憂鬱症,最後心理治療又稱為「談話治療」或「諮商治療」,這一類治療是由專業人員對憂鬱疾患之症狀及原因進行了解,來幫助憂鬱患者恢復。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藍祚鴻指出,顱磁刺激療法是利用高密度的脈衝磁場電磁波,對大腦左前額皮層(大腦掌管情緒與認知區域)進行照射治療,過程不需進行麻醉,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分鐘,連續治療6周且不會有藥物治療所出現的頭暈、嘔吐現象等。新手父母易焦慮虐童 日後小孩恐罹憂鬱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67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69女喝咖啡可降低患「憂鬱症」風險?專家:還是得評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7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