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災難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需靠時間來平復

災難後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需靠時間來平復#憂鬱症

近年來,世界各地發生多起災難,包括印尼大海嘯、海地大地震、四川大地震、2011年2月紐西蘭淺層地震,以及此次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頻率相當高。這些災難影響層面相當廣,包括受災者身體及財產損傷,且在心理層面亦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說,以此次日本東部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屋倒及大火等重大災害,亦有核能重大災情,已造成至少數千人死亡,數十萬人家園破壞。財物損失無以為計,也造成相當大的心理壓力。郭千哲表示,離臺灣921大地震已屆12年,當時臺北巿政府衛生局與松德院區參與南投國姓鄉及台中石岡鄉心理重建,投注不少心力。透過當地公共衛生護士的轉介,訪視不少罹難者家屬,及房屋半倒和全倒的個案。在120位罹難者家屬中,發現精神疾病盛行率依序為創傷症候群(36.7%)、重度憂鬱症(15.8%)、適應性疾患(10.8%)、酒精使用疾患(3.4%)等,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相關結果亦發表於國際精神醫學期刊(Psychiatric Services 2003;54:249-251.)。郭千哲進一步說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群主要有三種:創傷事件的影像、思考和感受屢次重複出現在腦海和惡夢中(Re-experience)。持續避免接觸與創傷有關的事物(Avoidance),且無法回憶創傷事件的重要片段。過度警覺反應(Hyperarousal),以致無法入眠,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這些症狀將持續導致個人社交、家庭和職業功能重大失衡。他解釋,災難最初期以問題解決及急難身體創傷救助為主,儘量拯救生還者,穩定人心。然而在心理層面,因災民經過重大災難,在急性期可能出現創傷後症候群症狀,且在長期則可出現各類可能的精神疾病。如何追蹤高危險群的個案,或可能有問題的個案,如失眠、體重減輕、有創傷後症候群的症狀。若有上述現象,則應提早轉介就醫評估。此外,面對地球村全球化的議題,此次海嘯亦影響美國西岸,造成傷亡。核能災害亦讓鄰近國家恐慌。而透過網路及媒體報導持續關注災難,亦可能影響特定高危險群,例如過去曾有創傷後症候群的個案,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身患多重慢性病老年人 到底該看哪一科?

身患多重慢性病老年人 到底該看哪一科?#憂鬱症

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目前都面臨了「人口老化」的問題,也就是在總人口中,老年人口佔了過高比例,目前台灣也正面臨這個問題。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岡廷表示,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於1993年來到7%,並於2006年時超過10%,正式邁入所謂的「老化國家」。專家估計將於不久後到達14%,到時候就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老人國家」了。眾所周知,小孩子不等於縮小版的成人,所以有獨特的學門「小兒科」,專門治療與處理小朋友的各種疾患。同樣的,老年病人其疾病表現、診斷與治療方式皆與一般成年病人有很大不同,不該單純視為年齡較大的成人,在各先進國家也都有獨特的學門「老年科」專門處理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到底老年病人有何不同?老年醫學又有什麼特色呢?蔡岡廷解釋,根據台大近年的統計,有照護需求的台灣老年人平均每人罹患2.9種慢性病,有56.6%罹患3種以上慢性病,19.6%罹患5種以上慢性病。由於要到各種專科治療不同的疾病,導致門診次數與花費顯著提高。該統計發現老年人平均每人每年就診32.9次,跑4.1個不同的醫療院所,看7.7個不同的醫生。如此頻繁的就診對於個人與家庭都是沉重的負擔,也因此需要擅長整合治療各種慢性病的專門科別,也就是老年醫學科。由於罹患多種慢性疾病,老年人經常要服用很多藥物。蔡岡廷進一步說明,根據台大的統計,有照護需求的老人之中3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這種多重用藥的情況在失能老人之中更形普遍,有8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而38%使用藥物高達10種以上。老年人本來就對藥物的副作用較為敏感,在多重用藥的情況下不論藥物不良反應或交互作用都更加危險。為此,老年醫學科也有醫師與藥師專門為病患統整藥物,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身患多重慢性病的老年人,當產生急性變化時常有與一般人不一樣的表現,因此容易被忽略或延遲治療。此外,在急性病況得到控制後也常產生後遺症,造成慢性病惡化或生活功能缺陷,無法立即出院返家。因此老年醫學科著重急慢性照護的整合,提供急性、亞急性與慢性長期照護,可讓老年病患得到連貫的全程照護。蔡岡廷強調,人的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在失去了身體健康之後,想要保持心情愉快是很困難的,所以老年人不論是憂鬱症的盛行率以及自殺死亡率都較年輕人高。老年醫學強調身心整合治療,除疾病的治療外,也格外注重生活功能、生活品質以及病患尊嚴的維持。蔡岡廷提醒民眾,沒有良好的家庭及社會支持,就算暫時穩定了急性病況,也很容易再度復發。所以老年醫學主張家庭成員也是團隊成員,關懷家屬的困難與感受,與家庭成員共同面對處理患者的健康問題。延伸閱讀「治療照護方針」: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756

食療可減緩憂鬱症?醫師證實!

食療可減緩憂鬱症?醫師證實!#憂鬱症

均衡的飲食,對憂鬱症患者有助益!嘉義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許哲華表示,廣泛攝取各種蔬果,人體可以吸收到色氨酸、維他命B群、維生素C、類胡蘿素、鈣和鎂及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去除自由基、調整自律神經系統,穩定情緒,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許哲華指出,一位25歲男性,因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的行為,由家人帶到身心科門診,經詳細的病史詢問,已達到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準則;在考慮後續的治療措施時,病人和家屬就接受一週一次的心理治療,但對是否服用抗憂鬱劑仍有猶豫,因而建議患者從飲食上著手,獲得不錯的效果。許哲華表示,得憂鬱的人,腦是處在慢性發炎(Inflammatory )的狀態,諸多研究報告顯示,Omega 3 多元不飽合脂肪酸,具有神經功能維護和抑制過度發炎反應的生理功能,而吃深海魚就可以攝取到Omega 3。乳酪、香蕉、馬鈴薯、豆腐、各種堅果如杏仁、南瓜子等,含有色氨酸,它是一種氨基酸,可以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穩定情緒;小麥、小米、雜糧麵包、五穀饅頭、胚芽米、薏仁、深綠色蔬菜、瘦肉等,含維他命B群也可穩定神經系統,減少焦慮,減少一些不特異性的身體不適感,達到緩解憂鬱的效果。吃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素,可以抗氧化,清除不利人體的自由基,減少慢性發炎狀態,穩定情緒,攝取含鈣的食物可安定神經和情緒,含鎂的食物甚至可降低幻聽或幻視。許哲華醫師強調,食物「調理」固然也可起到部份作用,但應考量到其用量較難精確化等因素,必要時仍須以抗憂鬱劑為優先。延伸閱讀「食物一覽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906

憂鬱症藥物會吃上癮?醫師籲:這是錯誤觀念

憂鬱症藥物會吃上癮?醫師籲:這是錯誤觀念#憂鬱症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鄭海擎醫師表示,40歲黃女士是位做事認真負責,受到長官賞識的職業婦女,除了來自工作上的壓力,回家時還得面對處理不完的家事,漸漸的黃女士覺得自己脾氣越來越暴躁,工作上求好心切的她,越來越容易跟同事產生摩擦。本來疼愛小孩的她,現在只要小孩一吵鬧就忍不住心浮氣躁大聲喝叱,甚至好幾次忍不住動手體罰,看到小孩驚恐的淚水,卻已是後悔莫及。黃女士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難入眠,食慾越來越差,在辦公室內容易恍神,甚至好幾次莫名的掉下淚來,開始畏懼上班,只想把自己關在房內不讓任何人來打擾。黃女士知道自己變了,上網參考資料,發現自己的情形幾乎都符合憂鬱症的症狀。但想要就醫求助,卻又怕別人的閒言閒語,會認為自己是個瘋子,也深怕如傳聞所說的,精神科的藥吃了會上癮,吃了以後一輩子都停不掉。「憂鬱症看精神科一定會被逼要吃藥,吃了藥會上癮,以後一輩子都得吃藥?」鄭海擎醫師表示一直以來民眾都有這個誤解及迷思。研究指出,輕中度的憂鬱症,未必一定要用藥,如能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其實效果與抗憂鬱藥物相當。但心理治療多半需要數周到數月的療程,現代人工作繁忙,往往難有充裕的心力接受這樣的治療。鄭海擎醫師指出,大家不妨將憂鬱症想做是「心的感冒」。一般的感冒即使不用藥,只要好好的休息,其實大多數的狀況下都會自然痊癒,但適當的用藥可以大幅減輕病程中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等的不適,但如果在免疫力較差的狀況下併發嚴重肺炎,就必須給予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治療,病症才能得到控制。輕中度的憂鬱症如同感冒,未必一定要服用抗憂鬱藥物,但適當的使用抗焦慮及安眠藥物可以有效改善煩躁失眠的症狀,在身心能得到充分休息的狀況下,才有心力去處理面臨的種種壓力及問題。而重度的憂鬱症就像是嚴重肺炎,需要抗憂鬱的藥物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而且必須接受完整的療程,過早停藥往往會造成憂鬱症的復發,就像是過早停用抗生素會造成病菌的抗藥性。目前抗憂鬱藥物的療程一般建議是使用6~9個月,而只要能與醫師好好配合,抗憂鬱藥物本身其實少有成癮性。鄭海擎醫師表示,憂鬱症其實就像身體的其他疾病,會罹病都不是自己願意,也不是自身所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疾病,甚至避諱就醫。而應該是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疾病,尋求適合自己且有效的治療方式,才能早日恢復身心健康,走出陰暗的幽谷。

更年期易出現嚴重憂鬱症 應注意自殘現象

更年期易出現嚴重憂鬱症 應注意自殘現象#憂鬱症

自青春期開始,女性的「好朋友」-月經,便會約一個月固定來拜訪一次.更年期指的是因為年紀漸長,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減少,產生的種種症狀。停經必須超過一年才能確定為永久停經,一般發生在五十歲左右,更年期是永久停經的過程,可能持續 2~8 年。天主教聖功醫院身心科葉怡寧醫師表示,更年期的症狀包括:月經變化、熱潮紅、小便異常、陰道乾燥萎縮、骨質疏鬆。葉怡寧說明,更年期也會造成心理上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憂鬱、失眠、焦躁、慮病,這些症狀往往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變差,影響身心健康。更年期的憂鬱症狀包括憂鬱心情、失去興趣或樂趣、食慾及體重改變、失眠或睡眠過多、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自責、罪惡、無價值感、缺乏決斷力、注意力減退。重度憂鬱症甚至會有自殺的想法。葉怡寧進一步說明哪些人容易罹患更年期憂鬱症,其高危險群包括:更年期前既有憂鬱症:年輕時有憂鬱症病史的病人,可能再更年期時復發。經前症候群:可能跟女性荷爾蒙有關。對停經,老年抱持負面態度。伴侶關係不睦。生活壓力事件。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葉怡寧解釋,更年期所面臨需要調適心理課題很多,需要面對一連串的失落經驗,女性在更年期時,若是之前身為人母,需要面對的是母親角色的轉變,就是所謂空巢期寂寞;以前為家庭犧牲奉獻,先生小孩事事都要依賴媽媽,若突然之間,孩子離家上大學或是有新的家庭,更年期媽媽可能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步調,對於空出來的時間有些規劃和安排;有些空巢期母親,會因頓失生活目標而空虛憂鬱,但此時也是很好培養個人興趣,甚至可以善用空出來的時間空間,從事年輕時的夢想。更年期在伴侶關係方面,可能要適應面對配偶退休,生病,甚至死亡的人生經驗。此時身體健康狀況可能有些變化,跟年輕時不同,往往要面對比較多病痛;另外更年期女性要面對青春不再,女性角色的失落,職業婦女面臨退休或失業,職業角色的失落,甚至有些人會有經濟方面的壓力。葉怡寧提醒民眾,更年期的治療,一般採用補充女性荷爾蒙治療,包含雌激素和黃體素,以減輕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情緒問題,若是出現嚴重的憂鬱症狀,影響生活品質,可以考慮接受抗憂鬱劑治療;另外在心理調適部份,可以調整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休閒,重整生活重心,並且在心態上要接納老年期的到來,建立自信的銀髮生涯。若有心理問題無法解決,可以考慮接受心理治療,對於人生做整合回顧,以樂觀開放的心態面對老年生活。

慢性下背痛 小心可能是憂鬱症作祟!

慢性下背痛 小心可能是憂鬱症作祟!#憂鬱症

下背疼痛該去醫院哪一科就醫檢查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蔡盧浚說,一般情況下,選擇至骨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復健科等科別就診都是可以。但是有些下背痛的患者所遇到問題,卻是去過許多家醫院、看過許多科,做過種種檢查與治療,還是沒有改善,持續因下背痛所苦,最後竟發現是憂鬱症作祟。蔡盧浚表示,依醫學研究估計,一生當中,至少八成的人會遇到下背痛問題。用於治療下背痛的藥物、手術、復健等相關醫療費用亦十分驚人。單以健保醫療支出來說,依據中央健保局統計,國人每年因背痛問題所消耗的健保支出約為30億元!其它非健保花費以及勞動損失更是難以估算。他說,大部份下背痛多是突然產生,稱為急性下背痛,其中約有5~10%的病患可能疼痛持續三個月以上,成為慢性下背痛。慢性下背痛對患者的日常活動、生活品質、工作、情緒各方面帶來極大衝擊,有些患者也可能因而發生憂鬱症。中興院區精神科門診最近注意到有些憂鬱症患者,造成他們憂鬱的最大原因是慢性下背痛。其中有位年輕上班族,因為長期背痛難當,只好捨棄不錯的工作在家休養,但背痛一直未好轉,尋找新工作也久無著落,因而心情憂鬱、出現輕生念頭。另一位老伯伯,在家企圖上吊,幸好家人發現帶至門診治療,細問後發現老伯伯是職業軍人退休,因下背痛數年,行走要用助行器,起、坐需家人攙扶,他過去一向堅強獨立,覺得這背痛讓他依賴家人、失去尊嚴,所以尋死。還有一位獨居老人住在五樓,背痛到連下樓買飯吃都極困難,終日哀嘆、哭泣,還好有熱心社區志工發現他的困境,設法幫忙買日用品、送食物。值得注意的是,醫學研究發現,慢性下背痛患者出現憂鬱、焦慮、成癮物質依賴情況,都比起一般人高出許多。蔡盧浚指出,在精神科門診除了治療憂鬱症,有些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也有改善疼痛效果。假如慢性下背痛病患出現壓力調適不良、高度焦慮,或是對止痛治療過度期待等情形,可以進行認知行為治療。

及時掌握關鍵訊息 人人都能是生命線

及時掌握關鍵訊息 人人都能是生命線#憂鬱症

近來職場壓力、殺子後自殺等相關事件報導頻傳,引發社會大眾更加關注如何防止悲劇事件的產生。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雖有高達8成6的受訪民眾「不認為只有專業人員可以防治自殺」,卻僅37.9%表示願和身旁有自殺傾向的人「談一談他對自殺的想法」。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當遇到周遭有陷入自殺高風險的朋友時,一般民眾都有能力可以即時提供關懷與心理支持,將風險降到最低。一般民眾遇到有自殺傾向者,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而期待別人趕快接手幫忙,而根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今年委託104人力銀行針對臺北市民進行之「自殺防治認知線上調查」結果顯示,在1,400位受訪民眾中,有47.7%的受訪者「曾有自殺的念頭」,其中有36.4%的自殺想法者會求助「親朋好友」,僅有12.1%會尋求「心理諮商輔導專線或機構」與7.6%會尋求「醫療院所」的協助。故由調查中顯示:有自殺想法的人向親朋好友求助的機率反而是向心理諮商專線求助的3倍,向醫院求助的5倍。也許是涉及生死議題的壓力,調查中43%的受訪民眾認為應「轉移話題,盡量避免談到自殺這件事」,自殺防治中心的實務經驗中也顯示許多民眾及接觸民眾的工作者常透露出「我不是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無法判斷週遭的人是否真的要自殺!」之想法。臺北市消防局的資深救援工作者士林區後港分隊小隊長林政利有感而發地說道:「就算不是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同樣可以做到自殺防治!」林小隊長表示,在自殺危機案件的救援現場,不免有些「不要接觸事主,配合衛生單位處理就好」的聲音充斥周遭,然而當處在危機現場,以救人為先之使命下,林小隊長從屢次的救援經驗中體會到只要能先面對自己心裡的衝擊,做好準備,即可妥善處理當下的處境。自殺防治中心表示,目前沒有任何專業評估可以百分之百保證預測或阻止自殺事件發生。但經實務經驗歸納後,確實有簡易關懷步驟可供民眾運用,在遭遇處於自殺邊緣的個案時,儘量安撫企圖自殺者的情緒與適時尋求合適的資源管道,增加生命救援的機會。從98年4月自殺防治中心成立迄今,防治中心與消防局共同合作成功救援36位處於生命邊緣之民眾。從事救援工作超過15年的林政利建議,當週遭的人表達出自殺念頭,可透過以下簡易關懷步驟來加以因應:覺察:覺察自己的恐懼,盡可能保持冷靜與客觀。傾聽:傾聽對方身陷於想自殺的情緒,提供支持,避免和對方爭辯自殺行為的對錯。詢問:瞭解對方是否已經具有明確的時間、地點,及詳細的自殺計畫。求援:陪同當事人度過目前困境,並協助尋求專業諮詢。此外,林小隊長亦提醒大家,若發現週遭的人「正要」或「已經」進行自殺行為,正確地使用報案工具將有助掌握黃金救援時間:「市話」撥打119、110,有助精準定位:萬一您週遭親友正出現自殺行為,透過市話報案,系統會立即顯現報案所在地的參考位置,有助立即就近趕赴現場救援。在外需緊急呼救時,善用手機撥打112:即使您的所在地脫離行動電話收訊範圍,遇危急情況時,只要透過手機撥打112,系統會自動搜尋訊號而連接到附近任一家電信公司的基地台,撥通後,依照語音指示即可報案求救。提供電話號碼可助警消查詢地址:若您接獲親友來電表示正準備進行自殺等危險行為,即使未能確知其所在地點,亦可向119提供該親友的來電號碼,查詢出最後發話位址,進而前往搜救。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表示:有自殺想法的民眾可能出現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市政府各局處一線工作人員,包括社工、警察、消防員…等,都盡其所能地在自殺防治專業上提供協助,也籲請大眾也一起協助周遭面臨困擾的人。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要活就要動 骨科醫師分享「護骨」行動

要活就要動 骨科醫師分享「護骨」行動#憂鬱症

一般人總覺得,跌倒摔斷骨頭,照顧好再生就好了,但許多老人家,往往因為骨折,才發現骨質已經疏鬆得很嚴重,甚至一跌不起。在台灣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骨折已成為主要的健康照護問題,其中老人家髖關節骨折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至二十,多數是因為骨折帶來的併發症。花蓮慈院骨科主治醫師邵柏洲說明,老人跌倒的原因很多,包括腳沒有力氣、步態不穩、頭暈、有疾病在身、營養不良、藥物影響及環境等因素。即使足不出戶,家中也是老人最容易跌倒的地方,因老人視力不佳,家裡的門檻、階梯、地面物品,高低落差地方、濕滑地方,都可能讓老人家跌倒。另外,憂鬱症也可能是造成跌倒的原因。因為,憂鬱症可能讓老人更害怕面對社會,足不出戶,長期下來造成肢體無力、體力衰退,連走路功能都會退化,或是老人因體力衰退,擔心跌倒,不敢再走路,[因此加速活動及社交功能的退化,反而加重憂鬱症的病情。邵柏洲表示,一般人總覺得,跌倒摔斷骨頭,照顧好再生就好了,但許多老人家,往往因為骨折,才發現骨質已經疏鬆得很嚴重,甚至一跌不起。另外,骨折所造成的行動不便,常會導致昂貴的住院費用及漫長的復健過程,長期下來令家屬與老人家身心交瘁。邵柏洲舉例,一位方姓阿嬤,勞動了一輩子,全身筋骨幾乎都出現問題。本身就有腰椎壓迫性骨折,不能久站、久坐的方阿嬤,平日必須藉由輪椅輔助行走,卻有次不小心在住家附近的巷子跌倒,阿嬤這一摔,卻摔裂了右側髖關節,緊急送往醫院,接受醫師建議,開刀治療後,才挽救了阿嬤的行動能力。「雖然沒有辦法俐落地跪坐在蒲團上,但幸好自己還可以走,至少不會對家人造成困擾。」另一位林姓患者,因為老年的退化,讓他的膝蓋就像氣象台一樣,風還沒吹過來就先痠痛,嚴重時甚至還用爬行才能前進。因為左膝不能彎曲,如廁對林姓患者而言更是一大折磨,還要家人攙扶才能如廁。這名病友在不堪其擾之下,才決定接受邵柏洲醫師換置人工關節。手術後,這名林姓患者「走」出病苦陰霾,迎接開心的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