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婦女共同的困擾「更年期憂鬱症」

婦女共同的困擾「更年期憂鬱症」#憂鬱症

更年期憂鬱症可能是許多更年期婦女共同感到困擾的問題,只是大家比較少將問題說出來而已。根據統計,女人平均的停經年齡是51歲,前後一年左右,月經混亂不規則的時期,即是一般俗稱的更年期。這段期間,常出現熱潮紅、盜汗、及陰道乾澀等雌激素缺乏症狀。有一項研究指出,調查數百名出現上述三項症狀的女性,只有10%左右的女性認為,這些症狀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困擾,而對大部分女性來說,是輕微且不受干擾的。但是,更年期前後,大約有三成左右的婦女,在心理情緒方面,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轉變或不適。高雄立市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醫師 鄧景云表示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更年期本身會直接造成憂鬱症、焦慮症或恐慌症,但是對部分原來就是焦慮、憂鬱體質或疾病的婦女而言,常常在更年期前後產生情緒惡化或加重的現象。更年期常出現的心悸失眠、煩躁不安表現,往往是因為雌激素下降,所造成心臟血管系統改變的結果,對自律神經系統較不穩定或敏感的婦女,有時甚至因此出現類似嚴重恐慌發作或重度憂鬱、焦慮症的現象。這類個案,有時我們會請她至婦產科醫師處,評估是否已屆更年期荷爾蒙變化數值及診斷,再合併施以荷爾蒙療法及抗焦慮或抗憂鬱製劑一段時間,症狀常可獲得滿意的緩解。其實,更年期情緒障礙並不如一般人印象中那麼可怕而無助。出現症狀時,只要正視問題,尋求醫師和家人的支持,大多能很快的走出陰影迎向陽光。對大多數人而言,更年期反而是一個重新發現自我、建立自我的時期。

藥物濫用何時了?

藥物濫用何時了?#憂鬱症

據研究顯示,物質濫用的患者都會顯現一些負面情感的共同特質,乃是焦慮與憂鬱,濫用行為的發展,可視之為個體對於這些負面情感的因應,何種類型的人會傾向於採取這種因應方式,乃是性格因素探討的範疇。經常被提到的人格特質就是低自尊,另一個常被提到的是自我控制力差。有這些特質者再加上不在乎社會禮俗的性格特質,便易於透過藥物滿足其心理需要,無法抗拒誘惑。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何志培表示藥物濫用或依賴者,對於藥物及其心身反應都有一種「期待感」,並因此而加重其用藥的習慣性。這種期待感具有「允許」自己從事平常未必能,或不敢進行的作為,如性行為或發洩憤怒等。濫用藥物者往往會認為自己所處的身心壓力較大,超過可以忍受的極限,或相信自己是位自制力較低的人。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持續物質濫用的行為是一種重複對超我成分的叛逆和逃避措施,防止自己進一步崩潰。每個人皆有一個理想的我,當理想我和現實我有差距時,對自己的批判和罪惡感增加,同時對滿足感的需求也增加。當有機會接觸藥物時,它即成為同時能滿足其心理需要,又能自毀的替代物。此外大部分物質濫用的開端皆來自同儕團體與社交情境。濫用者間往往會相互模仿、同化;藥物成為某一同儕團體與族群的常態規範後,即形成一種圖騰文化。藥物或物質濫用的治療,非常重視如何防止復發;而預防復發是一種治療模式,它使用認知行為治療,合併行為改變技術及認知學習技巧來協助患者維持不用藥的狀態。在實務上,必須先找出造成復發的高危險情境,如負向情緒狀態、人際衝突或社交壓力,再針對患者的個別情境,給予認知行為技巧訓練,以增進其自我肯定的能力。

月圓人不圓─淺談憂鬱症

月圓人不圓─淺談憂鬱症#憂鬱症

ㄧ位老婦人唯一的兒子,也是她唯一的依靠患病去世了,她因此非常悲痛,一直處於悲傷情緒之中!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一位心靈大師,便請教大師:「你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兒子復活嗎?」大師回答:「妳先勿悲傷,我有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讓你兒子起死回生,但妳必須為我準備ㄧ杯『活水!』, 這杯『活水』必須來自於一個沒有任何痛苦的家庭,有了這杯『活水』之後,我自然可以救活你唯一的兒子。」老婦人ㄧ聽到有方法可以讓她兒子「起死回生」,高興極了,立即動身前往去尋覓這杯神奇的「活水」!她ㄧ步一腳印走遍了鄉村、城市,甚至離開她的國家到世界各地去尋找…到最後,她發現了事實,終於擁有了一個心得「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痛苦源」。故事的結局:這位老婦人每天為了安慰他人痛苦、減輕他人憂鬱而忙碌不已!根本早已忘了要「尋找活水」這件事。也因為如此,在她熱心付出過程中,喪子悲慟早已悄悄地離開她心中,成為眾人眼中快樂的天使!「人間道」上,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遭遇許多出奇不意的逆境,所以中國人常說「無常」!面對這些逆境或「無常」時,我們不必然要一定要學會「逆來順受」,但如何將這些壓力源或憂鬱情緒利用正確管道(來自於家人、朋友、社會團體、宗教團體、醫療單位…等可利用資源)釋放出來,則是我們面臨二十一世紀必須終身學習的必修學分,因此我們必須先對「憂鬱」這位敵人有正確的認知。到底什麼是「憂鬱症」?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的第四版修正版本,憂鬱症必須符合以下條件:連續兩週,幾乎每日出現下列症狀至少五項(其中第1、2項是核心症狀):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失眠或嗜睡。極易激動或呆滯不想動。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過度不適當的罪惡感。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減退。反覆想到死亡或有自殺的念頭。那麼要如何避免憂鬱症呢?首先,我們必須養成在憂鬱症的好朋友-「壓力」來敲門之前,事先打上「預防針」,從日常生活簡單著手來達到紓壓目的。以下幾點可供參考:ㄧ、均衡的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油炸類、醃漬食品),並採用低糖指數飲食(包括全麥、五穀雜糧..等,避免血醣急遽變化而影響心情),過程中細嚼慢嚥、保持舒適心情及環境,藉食物來達到紓壓的效果。 二、充足的睡眠:根據研究,每個人ㄧ天的睡眠時間維持在6~8小時最為適當,同時需保持良好睡眠品質及環境(如注意光線及音量)。三、運動與休閒:適度與適時的運動,可減緩壓力所帶來的不適,醫學研究證實運動時會釋出類似嗎(腦)啡物質,可協助我們精神提升產生快樂的感受。另據研究調查顯示,音樂也可協助壓力釋放與心情放鬆,所以選擇一些靜態的音樂或心靈音樂協助你紓解壓力。四、按摩或SPA:壓力最容易造成肌肉僵硬與酸痛(常見於頸肩部),因此結合適度的按摩,不但可增強身體抵抗力,更可舒緩因壓力所造成的肌肉酸痛。五、找人傾訴(傾倒心靈垃圾):有壓力時最怕悶著不吭聲、形成「悶燒鍋」效應!應該儘快找個可以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說出來,也可以找精神科專業人員進行會談紓壓。六、使用腹式呼吸法:隨時養成深呼氣、吐氣腹式呼吸法(每天至少80次,不限時間及場地)讓情緒平穩並搭配肌肉伸展動作,以減輕壓力造成身、心的挫折。七、務必遠離酒及毒品:有些人習慣用抽煙、喝酒甚至吸毒來逃避壓力,這是個相當危險且類似慢性自殺的行為,不但無法解除壓力,還會造成上癮困擾,長時間下來一定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八、每天寫心情日記:建議每天睡覺前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做成記錄,如果發現長期紀錄都是負面思考的情緒,就要自我警惕小心了。如果使用以上方法都無法有效讓你遠離壓力,而且有愈來愈嚴重的傾向,這時千萬別放任不管,最好尋求專業人員或醫師求助。若醫師建議要搭配使用精神科藥物,也千萬別一味抗拒藥物使用,以達「事半功倍」效果,待症狀逐漸好轉穩定時,再與醫師討論如何減少藥物劑量(安全性)。最後,僅以尼布爾禱告詞獻給正被(憂鬱)這塊(巨石)所壓迫和已有足夠智慧移走這塊巨石的朋友們:『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及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慧,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無法改變的!』

孩子是叛逆還是憂鬱?

孩子是叛逆還是憂鬱?#憂鬱症

事實上青少年憂鬱症不是一時的情緒困擾和短期的適應問題,更不是青少年的叛逆引起,而是和腦部神經的傳遞物質失去平衡有關係,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憂鬱症狀,讓已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能及早被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是身為現代父母及師長的重要課題。【憂鬱症的原因】生物因素:遺傳、腦中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賀爾蒙失調。環境因素:重大創傷事件、身心虐待。心理人格因素:追求完美性格、神經質(容易緊張、焦慮)。身體、精神疾病:強迫症、腦部外傷……等併發憂鬱。【憂鬱症的症狀】1.) 低落的情緒維持在2週以上。2.) 嗜睡或失眠、易醒、早醒。3.) 沒有活力、疲倦、易怒。4.) 注意力不集中、猶豫不決、記憶力差。5.) 沒胃口、或暴飲暴食、體重過重或過輕。6.) 沒有自信、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7.) 自覺沒用沒價值,甚至有自殺意念或行為。【憂鬱症患者的自助策略】1.) 不要整天待在同一個地,盡量到戶外走走。2.) 持續性運動:找出自己喜好的運動而且不中斷。3.) 試著與他人在一起,不要獨處。4.) 活在當下,勿老是回想過去的事情(對現實無益)。5.) 大量閱讀,知識即是(脫困境)力量。6.) 試著寫日記或週記,一方面檢視問題的徵結,另一方面想法子解決。高雄立市凱旋醫院藥劑科醫師 陳炯瑋表示,服藥是輔助個案度過難關的動力,建議年齡15歲以上,經醫師診斷仔細評估,確需藥物治療時,須知治療的療程,以及服藥常見副作用,做好心理建設。

搶救你的嗜睡危機

搶救你的嗜睡危機#憂鬱症

大家都在專心的開會時,擋不住的睡意卻如海浪般向你席捲而來的情形常讓你覺得窘嗎?台中勝美醫院睡眠障礙門診發現一個病例,跟醫師抱怨睡不飽的問題已經困擾他很久了,在求學過程中雖然每晚睡眠時間都很規律,有時候容易睡睡醒醒,但是也都有睡足了7-8個小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醒來還是覺得睡不飽,甚至在課堂上常常有止不住的睡意,經常打瞌睡而讓師長覺得他不專心,甚至懷疑他晚上不睡覺都掛在網上。到了這幾年,他發現白天嗜睡情形益發嚴重,有時候騎機車停個紅綠燈會睡著,當午休小憇10分鐘,竟然可以作夢,特別的是,為什麼他只睡10分鐘醒來精神卻覺得很好?另外,他也疑惑,有時候睡前常會發生肢體麻痺動彈不得的現象,知道自己神智清楚,但就是無法動彈有時長達幾分鐘。他甚至有過在極為憤怒或大笑時突然雙腿無力的軟到在地上。這些症狀常會讓人在工作職場上或課堂中覺得難為情,醫師建議他至睡眠門診安排睡眠檢查,經過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簡稱PSG)以及日間多次入睡睡眠檢查(簡稱MSLT),診斷後發現他是罹患了「猝睡症」。根據調查,有過眠、嗜睡症狀的患者中,約有20%是屬於「猝睡症」,盛行率約為每1萬人中有2至16人,好發年齡則以10至20歲左右的青春期居多。猝睡症是原因仍然未明的慢性疾病,主要的特徵是持續地儘管有一夜好眠,隔天依然昏昏欲睡。患者會在不適當的場合與時間突然睡著,可能沒有任何警訊,自己也無法控制,夜眠也會時常擾醒而中斷。如果診斷出猝睡症,要不要進一步治療其實因人而異,也必須看症狀的嚴重度再和醫師詳細討論。台中勝美醫院林昌宏醫師建議,因為這個疾病常會突發性的產生睡意,常常無法克制,當家裡的小孩不太正常的出現這種情形,先別急著責罵,也許有時候真的是因為睡眠方面的疾病造成小孩在課業方面無法集中精神,過當的責怪反而會造成其心理壓力,影響人格的發展,因此發現家中的青少年或小朋友有類似嗜睡的症狀,最好盡快至睡眠障礙門診找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

更年期婦女所遭遇的心理問題

更年期婦女所遭遇的心理問題#憂鬱症

停經對婦女的身心影響,隨著社會潮流發展而漸成為臨床診療的主要問題;正確的認知及診療,對更年期婦女的身心狀態和生活品質有著決定性的裨益。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許正典指出,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層面剖析:(一)人格心理因素:在停經前原本個性或心理就有一些不利特質,如缺乏自信,過度壓抑或對生活滿意度較差,可能在更年期出現較精神症狀。再者因更年期是人生一個很重大的生活改變,在過去面對其他生命發展過程中的適應狀態良好與否,也會影響面對更年期的反應。而對於更年期的認知及看法,如何看待更年期的代表意義及態度,也會影響更年期的心理調適;如果認為更年期代表是人生智慧的圓融,或者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那更年期心理症狀會比較少;如果抱持負面思考或悲觀態度,例如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受人重視,而有低自我價值感,那會有較多的心理症狀。(二)社會心理因素:更年期婦女在社會角色及家庭週期都有某些變化;子女長大離家的空巢期,或碰上青春期狂飆的子女,自身夫妻關係的轉換;面臨到朋友、父母或其他長輩親人生病或死亡的壓力。如果來自一個收入較少,教育程度較低,懷孕較多次和子女比較多的家庭,在面對更年期角色的轉換會有較大的困難;而現代職業婦女則有部分會因更年期生理症狀而影響工作表現及類似男性的「中年危機」。(三)文化心理因素:某些文化和種族,更年期的停經不被視為一種女性功能的喪失,反而是一種在族群中重新獲得地位的象徵,這樣文化族群的更年期婦女會較少有心理症狀。常見更年期婦女的心理問題,主要以情緒障礙及調適障礙為主,包括失眠、焦慮、憂鬱、性慾下降,對環境(人、事、物)反應敏感、體力減低、興趣降低以及情緒易怒,可能在停經前數年就陸續出現。一般而言,多數可漸漸順利度過,少數則有演變成焦慮症、心身症甚至重度憂鬱症。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憂鬱症

某天下午,一位女士來到門診,用懷疑的表情以及小心的語氣說:「我胸口不舒服,心臟亂跳,喘不過氣來。」「喔,那妳怎麼會想來看精神科呢?」我問。她像是鬆了口氣,較放心地說:「醫師,很奇怪喔?其實也不是我想要來,今天本來是看心臟科,可是心臟科醫師卻要我來看精神科。」接著,她開始訴說幾年來艱辛又疑惑的求醫過程:三年前的夏天開始,她會突然地一陣胸口緊縮、心臟砰砰亂跳。起初以為是天氣太熱又悶在廚房造成,但這樣的發作竟一次又一次無預警地襲來,而且總覺得心跳狂亂得像是隨時會停止,好幾次甚至快喘不過氣來,感到將要失控,四周也變得糢糊不真實,深怕自己就要死去。她因此跑了好幾趟急診,抽血、胸部X光、心電圖等檢查全作了,卻都沒有問題。後來,急診醫師說要抽血或作心電圖時,她忍不住說:「不用了,還有沒有更精密的檢查?我恐怕是得了很難檢查的怪病。」醫師仔細翻看她的病歷後,面露無奈地建議:「有些心臟病是陣發性的,需要心臟科醫師的診察和更精密的儀器,先回家休息吧,改天再看心臟科門診。」然後醫師又將她先生拉到一旁、輕聲地說「…或許,你也應該帶她看精神科。」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去看心臟科,她想起了剛考上初中時,正值壯年的父親卻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她害怕要是自己像父親一樣突然離去,尚在唸國小的兒女誰來照顧…一年前,她才去看心臟科,除了終於說服自己再難的病應該也有方法可醫,更因為發作仍然不斷,她因此變得不太愛出門,連上市場買菜也有點怕怕的,就擔心哪天發作時沒有認識的人在身旁。一開始,這位心臟科權威親自為她量血壓、聽診心跳與呼吸,詳細詢問每次發作的狀況,重新看過所有作過的檢查,然後,他請她放心,看來並不像心肌梗塞,也沒有太持續嚴重的心律不整,不過還可以安排進一步的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和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應該就萬無一失了。接下來幾個禮拜,檢查一一完成,每項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她一方面覺得終於可以不用再擔心突然心臟病發,卻也不禁疑惑地問:「那我怎麼會這麼不舒服?」醫師很有信心地說:「放心,妳的心臟沒什麼問題,吃些藥就會好的!」接下來兩個月,她一開始也覺得吃藥後胸口不再那麼緊繃、心臟也較少亂跳,人舒服多了。只是她漸漸發現,每天需要吃更多次的藥,要不然又會心慌,更糟的是心臟科醫師開始告訴她不能再吃這些藥了。她拿藥袋去問住隔壁的藥師,才發現這些是鎮定劑,真的不能多吃。於是,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她只能告訴自己忍耐、心臟科醫師都說沒問題的。可是發作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都驚恐到怕會死掉,幾次要先生再帶她看急診時,先生竟說:「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心臟明明沒問題,是不是真的要去看精神科啊!」此時,她泛著淚光對我說:「醫師,你知道嗎?那時我好絕望,明明經常發作、痛苦到像要死掉卻查不出原因,先生又好像覺得我不是真的生病而只是亂想,說真的,要不是顧念乖巧的兒女我還真想自殺算了!」這三個月來,幾乎天天發作,她再去看心臟科,醫師也只是開一樣的藥。上個月,她在報紙上看到核子醫學儀器可以發現細微的心臟病變,再三央求下心臟科醫師安排了這項檢查,今天下午就是來看報告的。「結果呢?」我問。她說:「還是正常,醫師說只好請我來看精神科了。」她停下來喘口氣,期待著我的反應。我開始問:「是不是每次發作都在不同場合、毫無預警、也不見得是特別在做什麼或想什麼事情時,就突然在幾分鐘內發作到最嚴重?」「是啊!」我接著問:「到後來,即使沒發作時還是常常擔心不知何時會再發作,也不太敢一個人到都是陌生人的地方去?」「沒錯。」她肯定地說。我再問:「發作時除了妳剛剛說的心臟砰砰跳、胸口緊得喘不過氣來、深怕自己會死掉以外,是不是還常常會冒冷汗、四肢發抖或發麻?有時又覺得像要嗆到、頭暈、發冷或是發熱?甚至連四周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身體不是自己的、覺得快要失控或發瘋?」她竟面露欣喜地說:「我是比較少冒冷汗啦!不過其他的我都有。奇怪,你怎麼都知道?難道有很多人像我一樣?看來我是看對醫師囉!」我接著說:「妳這是典型的『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焦慮』原本是人在面對危險或難題時,正常會有的反應,它讓我們心跳加快、肌肉緊繃、提高警覺,將身體和精神準備好以面對接下來可能的『作戰』或『逃難』。而恐慌症就是在外界其實並沒有什麼威脅,或只是很小的風吹草動時,就不相稱地啟動強烈的焦慮反應所造成的。」她急忙問:「那有辦法治療嗎?」,「當然有。恐慌症的發作和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有關,這是因為大腦裡的神經傳導物質、尤其是血清素的不平衡所致,而新一代的抗憂鬱劑正可以調整血清素的平衡,持續地使用有相當好的療效。」她若有所思、遲疑了一下說:「那麼我一開始去看心臟科是看錯科,醫師開鎮定劑也是開錯藥囉?」我笑笑說:「倒不盡然,還是得先排除心臟病的可能,只是若心臟科醫師專業評估確定沒有問題,就該找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而治療的頭兩個月常需要併用鎮定劑,因為抗憂鬱劑的藥效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服用後才會出現,在這之前鎮定劑可以較快地減緩不適,不過需要控制用量且避免長期使用,因為鎮定劑只能在急性期輔助緩解、並無長期療效,過量使用反而會影響認知功能。」她仍有些疑惑地說:「真的吃藥就會好嗎?而且我還是不懂這為何非要看精神科不可?難道我那些不舒服都是假的、只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我告訴她:「很多人吃藥就可以有很好的療效,不過還有肌肉放鬆以及呼吸訓練等技巧,可以更加強療效,而有些人需合併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學習更適切地分辨環境的狀況,不再隨便引發過強的焦慮反應而使恐慌發作,這些都是精神科專門的治療。恐慌發作時的不舒服當然不是妳亂想出來的,自律神經一興奮,身體便確實起了強烈的反應,一切就如妳所親身體驗,是真真實實的『心驚膽顫』,不是嗎?」她點點頭,神情不再疑惑。我突然發現,此刻窗外灑進來的夕陽正巧映照在她笑得燦爛的臉上,看起來,一切似乎又有了希望。

人生如戲.入戲.出戲

人生如戲.入戲.出戲#憂鬱症

演員倪敏然自縊,留下家人、朋友及喜愛他表演的觀眾無限的唏噓與懷念。時間倒推兩年前,巨星張國榮在香港跳樓,結束自己絢爛而短暫的四十六歲人生。當時引起社會大眾及影迷百思不解的一件事,就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正是扮演一位心理醫生,最後也是墜樓而亡,似乎正預告著自己的死亡記事。 讓人想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演員來說,入戲與出戲,更是人生中經常的考驗。 每次發生名人自殺事件,其背後的原因,總是會引起社會及輿論的熱烈討論,但等到下一件更轟動的新聞事件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大家又很快地淡忘了。原本有機會產生的深層省思浪潮,似乎就被這一波波激起的情緒漣漪,抵銷了彼此的能量。 專業的演員,為了揣摩一個從未演過的角色,必須想辦法讓自己融入所扮演角色的內心世界,也就是所謂的「入戲」。但這只是一部分的挑戰,更困難的挑戰恐怕在於如何「出戲」-將自己從抽離戲劇角色,回歸真真實實的自我。或許這正是為何許多演員,卸下舞台上的光彩與飛揚後,無法調適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以致私底下的人生黯淡而抑鬱。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對於曾經短暫扮演的某一個角色,產生特別強烈的認同感(不見得是愉快的),彷彿這個角色的劇本是為你量身訂作而寫,因此你想讓自己「擁有」這個角色,無時無刻扮演著它。這個角色可能是威嚴的公司主管或是熱戀中的男女…等。這樣過度入戲的結果,除了導致無法適時「出戲」,也讓你自己反被這個角色「擁有」,喪失了本身能扮演更多不同角色的天賦權利。 在實際的心理諮商案例中,就曾經遇到前來求助的個案,他所任職的外商公司決定淡出台灣市場,導致中年失業,又因不甘屈就比之前薪水低的職位,四處求職碰壁。長期處於焦慮與壓力狀態下,與家人的關係也陷入緊張,導致他的健康出現了許多問題。回顧青少年時期,親眼目睹父親因受傷失去工作能力,而自怨自艾地過完餘生,讓他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極度不諒解父親。 但是當他自己也和父親一樣遭逢中年失業,卻反而產生對父親當時心境的體會與諒解,而跟去世的父親關係更加親近。這樣的意外收穫,讓他下意識對「失業者」這個角色產生一股矛盾的依戀。經過幾次的會談,他逐漸釐清了自己的問題來源,其實不在於失業所帶來的影響,而是失業所代表的意義。 「人生如戲,所以要會入戲,更要懂得出戲」。這是一位教授生涯規畫課程三十多年的輔導界先進,曾說過的一句智慧話語。而「演戲」其實不只是演員們的專利,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場合、對象時,不管願意與否,多少都得扮演不同的角色,別人眼中的分別只在於你演的是否真誠。愛看戲的人大概會同意,戲劇之所以引人入勝,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裡頭的人物劇情,能滿足看的人的幻想,讓我們能從不愉快的現實生活中暫時抽離。 入戲是認真,出戲是灑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