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感染隱球菌腰椎化膿 原來是針灸惹的禍

感染隱球菌腰椎化膿 原來是針灸惹的禍#針灸

腰痠背痛或肌肉拉傷時,不少民眾會選擇到中醫診所針灸、推拿。不過台中有一位女大生卻意外因為針灸導致真菌入侵脊髓,造成腰椎管嚴重感染化膿,背部還隆起腫塊、疼痛不堪,差點導致癱瘓。所幸經光田醫院神經外科緊急手術清創及切除椎板後,女子已經恢復健康,完全沒留下後遺症。這位小姐姓藍,本身有紅斑性狼瘡病史,今年學期結束時因為要搬家,不小心拉傷了腰背部的肌肉,當時藍小姐為圖方便,就近到住家附近的中醫診所做針灸及推拿治療。幾天後,藍小姐發現自己背部有逐漸隆起的皮下腫塊,但因為沒有明顯的不適感,所以不以為意。直到後來開始出現劇烈的腰痛,才查覺事態不妙,趕快到光田醫院就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程久俊醫師詳細問診,並安排磁振造影(MRI)檢查後,赫然發現藍小姐腰部有嚴重的脊椎管化膿性感染,甚至造成背部隆起,必須緊急施行腰椎深部清創及椎板切除手術,否則恐怕會造成癱瘓,留下無法彌補的後遺症,而手術中採樣病原體進行細菌培養,證實為「隱球菌」入侵脊椎造成。程久俊醫師表示,隱球菌是一種真菌,多存在於塵土、枯乾的鴿子糞便或有機肥料之中。一般隱球菌感染以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為主,但是藍小姐本身並無飼養鴿子,肺部亦沒有感染隱球菌的跡象,推論應是在針灸時,針將落在皮膚上的隱球菌孢子帶入了肌肉深層。加上患者本身有免疫系統缺陷,身體抵抗力較正常人為低,更容易使感染擴散,差一點就造成癱瘓,屆時可能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所幸藍小姐在腰椎手術和投予全身性抗真菌治療六週後,已經完全痊癒,無留下任何後遺症。醫師特別提醒,侵入性的治療更須做好無菌的預防措施,尤其本身就有免疫系統不全疾病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藥物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在接受侵入性治療如:針灸、打針等之前,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才能儘早預防感染的發生。

菊花飲明目+護眼操 學童視力好健康

菊花飲明目+護眼操 學童視力好健康#針灸

詹小妹(化名)平時喜歡閱讀,父母親也提供良好閱讀環境給她,但長時間閱讀卻讓眼睛得不到休息,以至於從小二開始就發現視力模糊情況,一開始檢查已經近視150度,經過一年又增加150度。她母親帶她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接受針灸及耳穴療程,並加上護眼操及減少閱讀時間,半個月後近視加深程度漸趨緩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國正說,依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95年委託台大醫院調查「台灣地區國小學童屈光狀況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95年度全國國小近視盛行率在1995、2000、2006年國小一年級盛行率依序為12%、20.4%、19.6%,國小六年級盛行率依序為55%、60.6%、61.8%。其中,台北市年年穩坐倒數第一名寶座。羅國正解釋,近視在中國古代稱為“能近怯遠症”,至清代《目經大成》始稱為近視。中醫針灸治療近視早已行之有年,藉由刺激眼睛周圍穴位可直接作用於眼睛周圍,通過調整眼部及經絡氣血,緩解睫狀肌痙攣進而達到視力保健效果。他說,近視學童大部分是後天所致,不良用眼習慣是主因,遠離近視要從保護眼睛開始,再輔以護眼操,採取穴位針灸,眼睛周邊穴位如睛明、攢竹、絲竹空、四白、瞳子髎等處,藉由穴位刺激來幫助眼睛氣血循環,改善近視。[做做護眼操,健康好easy][菊花明目飲]材料:菊花6朵、麥冬3錢、枸杞子3錢、東洋參3錢、水500cc。對象:眼睛疲勞、酸澀與精神不佳的學齡兒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明天3/28(星期六)上午10點,於院區內舉辦中醫養生講座慶祝婦幼節活動,現場講授及成品展示,歡迎民眾踴躍参加。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

改善產後脹氣 有助恢復孕前身材#針灸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產後護理之家開幕起至去年10月,照顧數十位產婦經驗,中醫科進行一系列統計、分析與檢討,發現產後婦女發生症狀十分多樣且頻繁,例如:乳房脹痛、硬塊,乳汁不足,脹氣,肩頸僵硬,腰酸,手麻、手痛,痔瘡,頭暈、頭痛…等。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指出,該院區統計結果顯示:常見於產後症狀竟有21種之多,其中頻率最高就屬乳房脹痛、硬塊。85%入住於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深受其苦,但同時亦有77.5%媽媽有乳汁不足問題。可見乳脹不等於產量豐富,許多媽媽是又脹又排不出來。如果是自己在家坐月子,沒有專人指導如何處置,真的會很辛苦。常常乳脹問題還沒解決,媽媽手或是肩頸僵硬問題就會因為每天按摩、哺乳而產生。卓雨青表示,脹氣也是很常發生在產後媽媽身上症狀,住在該院區產後機構媽媽47.5%有脹氣問題,不論是剖腹產或自然產都有機會發生,月子期是媽媽補養身體重要關鍵期,如果腸胃狀況不佳,一定會影響到調理功效,所以陽明院區中醫科主張,脹氣媽媽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論調理目的是分泌充足乳汁還是恢復孕前身材,脹氣媽媽一定會覺得事倍功半。卓雨青針對在治療產後媽媽多種症狀中,發現中醫療法皆有極佳療效,例如:因懷孕、生產所產生痔瘡,幾乎每位治療過的媽媽都可以發現:一週內痔瘡不但已經不腫、不痛,有些案例病灶甚至可以縮小到沒有感覺。她說,從5月開幕至10月底出院的入住媽媽中,或飲用中藥方劑或使用針灸、拔罐、藥薰療法,幾乎每位媽媽都需要中醫介入治療她們在月子期間所產生症狀。而且根據該院區統計資料顯示,中醫介入治療可以讓媽媽快速脫離症狀折磨,讓月子調理更有效率,她強烈建議坐月子媽媽除了要讓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建議產後藥膳種類外,也可以將媽媽月子中所產生症狀諮詢中醫師,藉由中醫師幫助,相信月子可以作的更好。

中醫藥膳由「內」而「外」滋潤富貴手

中醫藥膳由「內」而「外」滋潤富貴手#針灸

近日門診常見有因反覆性發作「富貴手」病人前來求診,其中不乏需要經常接觸水和刺激性清潔用品美容美髮業者、餐廳業者、醫護人員等。許多婦女平時在家常需清洗蔬果、碗盤、打掃,導致手部皮膚反覆性乾燥皸裂,疼痛難耐。從中醫觀點來看,富貴手其實是不斷暴露在刺激原包括水、刺激性清潔用品,大蒜、洋蔥等辛辣食物這個「外因」,和體質這個「內因」交互形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詹琬菁表示,「富貴手」臨床上多見「陰血虧虛」為主證型,因身體內負責滋潤、濡養臟腑組織的津液和血液缺少,造成手出現局部乾燥、皸裂病兆,所以一般治療上會使用「滋陰養血」方劑。另外,再針對個人體質差異做藥物加減,例如有些患者因體質偏燥熱、加上陰血不足,局部病兆容易出現潮紅、搔癢厲害情況,會著加生地、牡丹皮、紫草等藥來滋陰涼血。有些患者因身體內陽氣不足,再怎麼補充津液和血液,營養物質都運送不到末稍,反覆治療也未能痊癒。因此在滋陰養血藥中加入一些補氣、補陽藥物,例如:黃耆、乾薑、附子等藥來溫補助陽,則有不錯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以利用按摩或針刺曲池、血海、三陰交等穴位來加強療效。詹琬菁說,「富貴手」纏綿不癒,除體質因素外,其實和個人護手習慣息息相關。很多患者只想單方面靠藥物揮別惱人「富貴手」,其實並不容易,最好還是要做到以下一些護手基本原則,保護自己雙手健康,才能守護全家人健康。※ 避免直接接觸刺激性物質,戴上手套,使用溫和性清潔用品和溫水清洗物品。※ 洗手後要擦乾,勤用中藥紫雲膏、凡士林、乳液塗抹。※ 注意手部保暖,適當運動增加末稍循環,加上充足睡眠使身體陰氣和陽氣能達到平衡。※ 少食用生冷食物,包括冰涼飲料、生菜等等,尤其經常手腳冰冷、陽氣不足患者。詹琬菁提醒民眾,「富貴手」是需要醫師與患者耐心一起努力的疾病,裡外、標本兼治方式,才能更快縮短療程、恢復健康。◆ 「歸杞滋潤湯」藥膳功效:具有滋陰養血,改善皮膚粗糙、乾裂功效。作法:將當歸2錢、枸杞3錢、熟地2錢、大棗10枚、與一隻雞腿放入碗中,加水蓋滿材料,放入電鍋,燉煮至雞腿熟透,食用前加些許鹽巴調味即可。

慢性B型肝炎患者 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

慢性B型肝炎患者 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針灸

臺灣地區成年人,每五人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光田綜合醫院 - 血液腫瘤科 - 柯萬盛醫師提醒,慢性B型肝炎患者日常生活照護,應注意以下幾點:1. 不抽煙、不喝酒:因為抽煙喝酒比一般人罹患肝癌危險性增加四至五倍,同時肝硬化機會也會增加。2. 避免食入含黃麴毒素來源之食物:例如花生製品,臭豆腐,豆腐乳,豆瓣醬等。 3. 多攝食蔬果:每週至少攝食六餐以上之蔬果。4. 不隨便食用所謂的「補肝」極品,會愈補愈加重病情。5. 若體力允許,可作適度的運動。6. 避免服用民間所謂的「治肝草藥」,會加重病情,增加肝癌及肝硬化之機會。7. 少服寒涼食物,例如西瓜,冰類製品等。8. 不可勞累過度,能夠在晚上十一點以前睡覺。9. 避免罹患其他肝炎之機會:例如C型肝炎及藥物性肝炎等。所以應該避免打針,輸血,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服用未知之藥物。

署苗醫寒冬送暖 舉辦街友義診活動

署苗醫寒冬送暖 舉辦街友義診活動#針灸

響應衛生署「署醫關懷心、溫暖街友情」系列關懷活動,衛生署苗栗醫院,特別於昨(13)日上午,在苗栗縣立體育場,為街友們舉辦義診活動,現場並準備了便當和米粉湯等食物,共吸引了20餘位街友,前往接受這項貼心的服務與福利;針對少數就診街友表達「冷到凍未條」,社工人員也趕忙張羅衣物和棉被送上,獲贈街友不斷點頭致謝,並滿足地流露出難得的笑容。據苗栗栗醫院副院長許振榮表示,近來不僅全球經濟景氣籠罩在寒冬中,一波波冷澟的寒流,更造成不少民眾,在健康上出現了問題,而居無定所的街友們健康,更令人擔憂,因此署苗醫特別響應衛生署「署醫關懷心溫暖街友情」系列關懷活動,為街友們舉辦義診,希望能增進街友的健康,也讓街友們感受到社會的關心與溫情,開心地迎接新年。苗栗醫院街友義診活動,考量街友多習慣無拘束的自在環境,特別商借苗栗縣立體育場辦理,義診服務團隊由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和社工、志工等多人組成。據負責診療的家醫科吳輝雄醫師說明,由於街友們無固定居處,多是席地而臥,難免多受了些寒氣,因此今天參與義診的街民,大多有筋骨酸痛的情形,另外也可能因食物不新鮮、飲食不正常等因素,出現胃腸障礙的症狀,少數幾位則出現有高血壓的情形,現場除給予用藥、衛教外,並視情況佐以針灸治療,就診者均滿意道謝後離去。

無醫村巡迴中醫服務 溫暖社區

無醫村巡迴中醫服務 溫暖社區#針灸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八日在主任柯建新帶領下,抵達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開診。許多老人家對於可以就近看醫,還可以同時照護孫子孫女,都覺得很貼心﹔一位東華大學女學生因為樓梯踩空而腳踝扭傷,動彈不得,經柯醫師幫她拉筋骨,抹上藥膏用遠紅外線治療,隨即使這位女大學生感覺「筋鬆了」。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八日起,每週四上午在志學村展開為期一年的「偏遠地區及無中醫鄉巡迴醫療服務試辦計畫」。柯建新主任表示,花蓮的鄉村以點狀的方式分布,鄰近吉安鄉的壽豐鄉志學對一般醫療院所來說,因距離花蓮市、吉安鄉太近,反而變成無醫村。 對於壽豐鄉的老人,以及就讀東華大學及台灣觀光專科學校的學生來說,這二、三十公里的路程還是很遠,健保局因考量許多民眾繳納相同的健保費,卻沒有在地中醫師服務,或是山地鄉的居民就醫困難,特別是花蓮區地形狹長,醫師與人口數不足且分布不均,所以為提升民眾就醫的方便性與可近性,推動「偏遠地區及無中醫鄉巡迴醫療服務試辦計畫」,今年由花蓮慈院承擔壽豐鄉的中醫醫療。 雖然在志學醫療站就診的病人不像醫院門診大排長龍,但藥師張慈玲說,醫院設備雖然非常先進,但在下鄉體驗更能與民眾互動,也貼近民眾的需求,更能了解鄉親的健康狀況,做到全人醫療。大多數的鄉親都是看到媒體訊息而來,有老人家生病還幫忙照顧孫女,可以就近看病覺得很歡喜。位在志學村的東華大學學生,收到老師發的e-mail通知,也把握機會看柯建新主任的門診。有一位女學生因為樓梯踩空而腳踝扭傷,這兩天因為疼痛而動彈不得,經柯醫師幫她拉筋骨,再抹上藥膏用遠紅外線治療,讓這個大學生馬上感覺「筋鬆了」,舒服很多。    有一位七十四歲的的黃孍阿嬤,也來治療長期的腸胃不適。黃阿嬤說,大部分要看病都要跑到花蓮市,台九線附近聽說有診所會兼看中西醫,也有些傳統的國術館,但得知慈濟醫院中醫科下鄉到活動中心駐診,她更有信心。 另外,有一位曾先生也用小摩托車載著高齡一百零四歲的媽媽來看診,藥師張慈玲趕快前去攙扶老奶奶,老奶奶精神看起來不錯。曾先生說,媽媽常常咳得厲害,尤其是入夜,似乎很多痰咳不出來。經過柯主任望聞問切,確定老奶奶是因為心臟比較沒有力量而造成,馬上請藥師開調養身體的中藥,讓老奶奶身體可以舒服的過冬。曾先生說,真的很感恩慈濟醫院帶這麼好的醫療資源到這個小村來,讓村民受到很大的幫助。 柯建新主任表示,志學村雖是壽豐鄉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區,但總共也只有三千多人,因距離花蓮市不算太遠,沒有中醫師在這裡開業,不過對老人家以及學生來說,花蓮市還是很遠,尤其對老年人而言,白天年輕人不在家,就幾乎沒有人可以帶他們看病,花蓮慈院針對醫療的可近性做努力,這項計畫會持續一年,若成效良好,將來還會持續下去。 健保局這項中醫巡迴試辦計畫,除了柯建新主任之外,二月份開始還會加入另外一位醫師。柯建新說,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繳交部份負擔五十元,在每周四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到志學村活動中心,服務項目包含中醫內科、婦科、針灸科、骨傷科等,志學活動中心地址是壽豐鄉志學村5鄰中正路120巷13號。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

子宮肌瘤出血過多,中藥加針灸可以改善#針灸

陳女士(化名)53歲,每次月經來出血量大,出血時間約兩週,月經疼痛不適讓她困擾不已,至針灸科門診時已經面色發白,語音無力。原來她子宮內有一個5-6公分肌瘤,因為她不願接受肌瘤切除手術,因此選擇中醫保守治療。觸診下腹部,確實可以摸到子宮明顯圓形肌瘤突起,加上脈象細澀,長時間出血確實已經讓她產生氣血虛弱現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指出,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子宮良性腫瘤,它常常是多發性,約有20%生育年齡婦女有此變化,多數子宮肌瘤在更年期後,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會漸漸萎縮。一般沒有症狀且肌瘤沒有快速增大情形下,子宮肌瘤只需一年一次定期到婦產科追蹤檢查,不需特別治療。但有少部分患者會因為子宮肌瘤產生症狀而感到不適與困擾,最主要包括:月經週期不規律、非常厲害痛經、肌瘤過大壓迫膀胱產生頻尿、排尿障礙,甚至因經血量過大而導致貧血等。羅珮琳說,中醫稱子宮肌瘤為「癥瘕」,「癥」為血病,「瘕」為氣病。子宮肌瘤產生是因為氣血不通暢,導致病理物質「痰瘀」堆積,產生體內有形腫塊。子宮肌瘤中醫治療,必須分出血期以及一般期,治療目標不同,在出血期必須以止血為首要考量。她表示,一般期治療方式,內服藥需要針對患者是否有氣血不暢,痰瘀堆積情況做調整。同時可配合針灸理氣、活血、化瘀穴位,調整體質。對於子宮肌瘤大,腹部觸診可以摸到肌瘤,可以在腹部針灸圍刺治療。子宮肌瘤在出血期治療,必需辯證是因為氣虛、血熱、血瘀等不同原因所造成。陳女士出血狀況超過一個月,且有面色發白,語音無力、頭暈、眼瞼色白、易喘等氣血兩虛症狀。針灸處方以百會、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位,大補元氣。配合中藥歸脾湯加減,補氣攝血來治療出血過多。在治療第二次時,出血狀況已有些改善,約四次針灸治療後,出血就完全停止。羅珮琳表示,在西醫認定裡,陳女士是應該進行手術治療患者,但由於已近更年期,停經後子宮肌瘤有改善可能性,加上她本人希望以保守療法治療,針灸加中藥對於出血過多可以有良好控制。但醫師仍建議有類似同狀況的婦女,每年一次婦科追蹤檢查,是守護子宮健康不可缺的功課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