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懷疑孩子患ADHD?簡易3症狀可判別

懷疑孩子患ADHD?簡易3症狀可判別#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婷婷今年六歲,從幼稚園小班開始就經常被園長抱怨上課時喜歡東張西望、動作慢半拍又健忘,老師已經走到她面前了還不知道;國小二年級的翰翰,上課不僅愛講話且老是打斷老師的話,坐在位置上不到五分鐘就像隻蟲一樣扭來扭去,讓家長及老師很煩惱。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兒童心智科蔡芳茹醫師表示,孩子出現注意力不足、衝動或過動的現象時,小心可能罹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建議家長應該在症狀仍單純時介入治療,把握治療的黃金期,才能避免衝擊影響一生。注意力不足、過動和衝動 持續六個月以上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發展性的異常,主要症狀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和衝動,注意力不足像是經常受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常遺忘事物、難以維持注意力;過動症狀如愛講話、常處於活躍狀態、上課時常離開座位;至於衝動像是常在問題未說完就搶答、輪流等待時有困難、老是打斷他人的談話或遊戲等。此外,若以上症狀在七歲前就出現且持續六個月或更長,並在家庭或學校等兩個以上場所造成影響,同時排除廣泛性發展疾患,則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沒有接受適當治療 2/3的ADHD症狀會持續到成年對於ADHD,一般家長認為孩子長大自然就會好,不需看醫生或特別處理。對此,蔡芳茹說明,ADHD是腦部發展性的問題,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有高達2/3的患者的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事實上,這類型孩子在智能及外觀上看起來並無明顯的障礙,也因其行為表現經常被誤解為壞小孩或不聽話的孩子而容易被外界忽略。再加上許多父母即便確定自己的孩子患有ADHD,因為對藥物有成見而不願讓孩子用藥,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提醒家長,不管孩子的症狀是輕還是重,若無正確的治療方式及良好的管教態度,想期盼孩子長大自然好轉很困難!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對ADHD孩子來說十分重要。蔡醫師表示,大腦在發育成熟前都是有可塑性的,早期正常的誘發與刺激能加強腦部發展,若等到孩童長大後再做治療時往往已經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像是很多青少年因無法適應學校及家庭,進而淪為不良少年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情緒障礙或藥物濫用等問題,可能就是ADHD延誤治療的案例。藥物合併行為治療全面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目前治療ADHD方式分別為行為及藥物治療,其中,早期療育(六歲以下)多半以行為治療為主,以具體、可行的、簡單明瞭的目標或規則,設計成孩子可理解的方式,並依照具體的指令使孩子達成工作目標。然而,行為治療仍然有其侷限,臨床上常見到的情況如:孩子換了場所就不會了、增強物及家長的疲乏,或是孩子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日常功能或他人時,則會採用藥物治療。蔡芳茹提醒家長,藥物無法治癒ADHD,也無法取代家長的教養,孩子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也應合併行為治療才能全面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怎麼辦?醫:趁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孩子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怎麼辦?醫:趁早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常常坐不住、跟他講話好像沒有認真在聽、常會忘東忘西,糾正過好幾次仍然一如故往,甚至學校老師也常反應孩子上課不專心,常有粗心大意的錯誤或常因衝動、過動有人際衝突的問題!要注意!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蔡佳叡表示,有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通常在學習、自我肯定,甚至人際關係上容易遇到困難,如果未接受適當治療,症狀持續到青少年後,很容易會出現「反社會行為」或是「網路、藥物成癮」。呼籲家長,若發現孩子疑似有不專心、衝動或過動的症狀,應趁早檢查,別錯過孩子治療黃金期。注意力缺乏過動症主要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蔡醫師表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但並不是所有孩子三大症狀都會出現,有些孩子僅以專注力不足做主要表現。而注意力不足像是容易分心、別人說話好像沒有在聽、無法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或缺乏組織能力等;過動通常會合併衝動的症狀,像是無法安靜坐在位置上、參與靜態活動、經常話過多、無法耐心等待,以及中斷或干擾他人。如果孩子在十二歲前出現以上的症狀,並且這些症狀因出現在兩個以上的場所(如:家中,教室)造成影響,就有可能是ADHD。ADHD治療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坊間流傳:「ADHD長大會自己好,家長根本不需要擔心?」針對這樣的迷思,蔡佳叡醫師說明,ADHD其實是孩子腦中神經傳導媒介的前額葉皮質區出現問題,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衝動控制較弱。臨床上的確有案例顯示,ADHD孩子的症狀會隨著自我控制力的發展,在衝動過動的部份可能會漸漸好轉,但真正能進步到完全沒有症狀比率不高,而在此過程中因為沒有接受治療或是突然中斷治療對於孩子身心的影響反而較大,因此,建議孩子和家長在能夠與醫師討論以及觀察治療成效之後,再來決定治療時間的長短。針對ADHD的治療多半以認知行為合併藥物治療,但很多家長對於藥物治療有不正確的認知,像是質疑「孩子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吃藥會不會上癮?」。對此,蔡佳叡醫師表示,其實所有藥都有副作用,只要正確用藥並不會有成癮的問題,而且ADHD不用藥的影響遠比用藥副作用來得大,對孩子的影響更是全面性的。像經常看見家長不願帶孩子治療,等到孩子出現合併的社交衝突或自我肯定等發展都出現問題後才帶來就醫,此時因孩子學習結構變得比較複雜,對立反抗的狀況也加重,治療成效也就變的有限。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上課不專心、常常坐不住、衝動或過動的症狀導致常常犯錯時,應先放下自己的情緒,花一些時間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影響孩子狀況的原因,再帶孩子至兒童心智科接受診斷及治療,不要讓孩子成長的寶貴時間在辛苦與挫折中度過。

怎麼教都教不會?當心孩子罹患ADHD!

怎麼教都教不會?當心孩子罹患ADHD!#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怎麼剛剛才講過,現在又忘了?作業為什麼都不能按時寫完,老是丟三落四?怎麼跟你講話好像沒在聽?為什麼在學校常常與同學發生衝突?」你的小孩有以上的症狀嗎?要注意!可能罹患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奇美醫院精神科林健禾醫師說明,臨床上常見家長誤將ADHD孩子視為只是好動、不老實、調皮或不守紀律的壞孩子。呼籲家長,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應趁早檢查,把握ADHD治療黃金期,以免釀成更嚴重的後果。林健禾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指的是一種大腦注意力發展的缺陷以致於不足以應付外界刺激,導致孩子常常忘東忘西、衝動及過動,若忽略治療,影響層面則會擴大至學習障礙、情緒、行為、心理等的問題。林健禾醫師要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時常注意力不足、衝動及過動,且任一症狀長達六個月以上並出現在兩個以上的情境中,就應趁早至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就診。ADHD治療方式通常合併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林健禾醫師說明,由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與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支援下所做的大型研究中,將ADHD孩童的治療分行為治療組、藥物治療組、藥物加行為治療組以及對照組,結果發現選用藥物治療為治療ADHD核心症狀的基礎,輔以行為療法,是治療ADHD孩童最好的方法。「ADHD藥物有副作用?千萬不能用!」很多家長視ADHD藥物為毒藥,而不願讓孩子用藥治療,林醫師表示,事實上就算是行為處置都有副作用,嚴格的體罰雖可讓孩子不敢離開座位,但所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親子關係不佳或對他人充滿仇恨。一些家長因為不了解ADHD的孩子的成因,等到家長疲於教養ADHD孩子再回頭尋求正規醫學幫助時,往往已錯失黃金治療期,也浪費孩子適合學習的時機,甚至因孩子學習的挫折,而產生其他憂鬱、低自尊、自我放棄等更為棘手的問題。呼籲家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因為注意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千萬不要拿孩子寶貴的青春,賭上孩子的一生。

屢見孩童負擔家計 兒盟邀民發揮愛心

屢見孩童負擔家計 兒盟邀民發揮愛心#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無論景氣是好是壞,在台灣某些角落總有些弱勢家庭和孩子一直處於生活的困境中,三餐不繼、衣衫襤褸…,更令人心疼的是重病、意外、離異、死亡等,當痛苦無奈的事一件一件發生,甚至會讓人「活不下去」。兒福聯盟2日公布一份「2013弱勢家庭冏事件報告」發現,在兒盟服務的弱勢孩童當中,有84.3%一年內家裡有冏事發生,且有66%擔心家中沒錢、33.3%歷經父母離婚,除此之外家人重病開刀(21.4%)、車禍意外(18.8%),甚至家人死亡(17.6%)重大衝擊竟也是弱勢孩子近一年內面臨過的冏境。這些冏境也直接衝擊到孩子的基本生活,調查發現因為在經濟窘境下,孩子的居住環境普遍很差,66.9%家中蚊蟲老鼠多、漏水壁癌、回收堆積、家具門窗壞掉未修,甚至有13.9%沒自來水、6.4%被斷電或沒電,生活堪慮也直接衝擊孩子的身體健康。因家人離異、生病狀況,弱小孩童負起照顧家人的情況也不再少數,調查發現35%的弱勢孩子曾經有獨留的經驗,超過一半必須要自己張羅三餐、四分之一必須負起照顧家人的任務。兒盟呼籲,民眾可以多發揮愛心,一起救救邊緣的孩子,今年特別成立「救救冏家庭」募款網站,期待讓大家更了解弱勢兒童的處境,即使每人一百元的小額捐款,用小小的心意匯集成愛心,也能大大的幫助孩子。(照片提供/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孩子易怒!「超級小英雄」請幫幫我

孩子易怒!「超級小英雄」請幫幫我#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親戚的孩子是三歲半小男生,這段時期開始出現暴力表現,從早上起床就開始「生氣」,而且難以「息怒」,爸媽以玩遊戲轉移其注意力,但是過程中還是常常「發怒」;帶他出門,還會踢別人打別人,讓爸媽很尷尬,大家都說「送他去學校就會好」,但已經幾個月了,情形反而變本加厲,到底該如何幫助他安然度過這段「憤怒小獅子」時期呢?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指出,我們可以發現孩子之所以「生氣」可能的原因有兩個:缺乏語言技巧:孩子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情緒,因此只好像個野蠻人大叫,這時候如果父母採用「以暴制暴」,同樣地大罵孩子,孩子將會認為大聲說話是一件正常且被接受的事情。缺乏社交技巧:當憤怒的時候,除了生氣,也有人會悶悶不樂,或者把不高興的事情畫下來。當孩子缺乏適當的社交技巧,於是只好使用與生俱來的暴力行為。首先,不在孩子憤怒的當下做處置,只須維護孩子及周遭的安全,當孩子手舉高想要打人時,也只需要把他的手抓住,慢慢放下,千萬別說教,這時候說教反而容易讓孩子更為憤怒。等到孩子情緒稍微穩定後,就可以跟孩子回顧剛剛發生的事,除了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外,也可以跟孩子討論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甚至實境演練一次。經由重複練習,孩子在生氣的時候,自然就會反應出正確的態度與行為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些親子教育問題,現在就由「超級小英雄」這個由專家設計的全腦開發節目來特你解答,全台唯一結合感統力、專注力、品格、情緒,提倡親子共學觀念的節目。將於每周日上午10點在超視頻道與你見面。家長們搞不定家中的小寶貝一直傷腦筋嗎?!歡迎爸爸媽媽有任何兒教問題,或想報名參加錄影,都可以上超視官網與優活健康http://superhero.uho.com.tw/,還有機會在節目中的狀況劇演出,由專家親自為您解答。

孩子挑食不愛吃蔬果? 「Fun飯」技巧告訴你

孩子挑食不愛吃蔬果? 「Fun飯」技巧告訴你#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到吃飯時間,孩子要三催四請才肯上桌,用心準備的美味佳餚,卻換來孩子的「不要」,許多家長都會遇到問題便是「餐桌上的戰爭」。董氏基金會提醒,口味喜好並非天生,正確的飲食行為需從小培養,父母師長可利用多種「fun飯」技巧,例如運用共餐、烹調變化、環境營造等方式,帶領孩子打敗偏挑食魔王。為了兒童健康,幫助孩子改善偏挑食的行為,董氏基金會將於今年暑假,開辦「飲食矯正班」,本活動不收取費用,參與者全部免費,希望可以透過系列「fun飯」主題活動與課程,讓父母了解孩子的飲食行為及偏挑食的原因,並學習讓孩子愛上健康食物的小秘訣;另也將帶領孩子進行趣味遊戲,從中鼓勵孩子多嚐試原本不喜歡吃的食物,改善偏、挑食習慣。「fun飯」技巧之一:和孩子共餐,孩子就會多吃蔬果。據英利茲大學2012年研究發現,和很少或從不和家人一起用餐的兒童相比,總是和家人一起用餐的兒童每天會多吃125克的蔬果,偶爾和家人一起用餐的兒童每天也會多吃95克的蔬果。「fun飯」技巧之二:餐點好看,孩子就會愛吃健康的食物。美康乃爾大學2012年研究也發現,26歲以上的成人喜歡餐盤中有三種食物和三個顏色,但5~12歲的兒童則喜歡有七種食物和六個顏色,也喜歡食物排成笑臉、動物圖形等;因此提供多種類的健康食物,並在外觀花點巧思,也是讓孩子大口吃健康食物的好方法。「fun飯」技巧之三:供應多種健康餐點,增加孩子選擇性會比強迫有用。董氏基金會建議,父母師長應負責提供多樣化的健康食物,但記得別強迫,而是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在健康的食物中做選擇和決定要吃的份量,餐桌氣氛愉快,食物也會變好吃。歡迎為孩子偏挑食問題煩惱的家長,帶著家中幼兒園中班至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一起報名,希望透過親子一起健康吃快樂動,利用「fun飯」技巧改善孩子偏挑食問題!(圖片截取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特區)

孩子在外人面前變內向?「超級小英雄」來告訴你

孩子在外人面前變內向?「超級小英雄」來告訴你#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的兒子剛滿四歲,在家中是小霸王一個,非常的活潑好動,但是一到外面就像隻小蟲一樣,不敢跟別人打招呼,即使是路上遇到他認識的小朋友也不如在學校裡來的熱絡,我該如何幫他外向一點?諮商心理學博士許皓宜說,許多孩子都會經歷這一段過程,因為在家裡的熟悉感會讓他們在外面顯得陌生而不自在。通常這種情況會隨著上幼兒園而慢慢改善。大人在家裡不妨跟他聊聊他所認識的人,可以準備一個「相冊」(真實和虛擬的都可以),聊聊每個人的特徵、有趣的事情,孩子對外在的人事物會越來越熟悉,隨著心智的成長,狀況就會改善囉,也可以先這樣嘗試個半年,應該狀況會很不一樣。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些親子教育問題,現在就由「超級小英雄」這個由專家設計的全腦開發節目來特你解答,全台唯一結合感統力、專注力、品格、情緒,提倡親子共學觀念的節目。將於每周日上午10點在超視頻道與你見面。家長們搞不定家中的小寶貝一直傷腦筋嗎?!歡迎爸爸媽媽有任何兒教問題,或想報名參加錄影,都可以上超視官網與優活健康http://superhero.uho.com.tw/,還有機會在節目中的狀況劇演出,由專家親自為您解答。

孩子總是坐不住 「超級小英雄」教您改善!

孩子總是坐不住 「超級小英雄」教您改善!#孩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小孩五歲,吃飯時身體扭來扭去,坐著上課腳會踢來踢去,站的時候兩腳也動來動去,只有看電視看到忘我時才乖乖坐好。請問這種現象會影響發展嗎?怎樣才能改善?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說,當孩子動來動去,媽媽常擔心孩子會不會是「過動兒」,但是孩子畫圖時卻可以乖乖坐好,這表示孩子是過動兒的機率很低!臨床上發現最多的因素是孩子的學習動機!當孩子喜歡畫畫,所以他就可以坐好;吃飯時沒有好玩的事,所以就想逃離現場,開始扭來扭去。因此若能讓孩子對於不喜歡的事情感到興趣,孩子就會表現良好,也就會坐得正、站得端。張旭鎧表示,從兒童發展學來看,孩子站沒站像、坐沒坐像,這有可能是「肌肉張力」出現了狀況,也就是肌耐力不足,所以必須用不同的肌肉群來交換用力以維持姿勢,而呈現出晃來晃去、扭來扭去的動作了!這部分必須要復健科醫師與職能治療師經過評估才能確認。張旭鎧提醒父母,人的肌肉骨骼是要讓我們的身體維持穩定的,當孩子表現出現狀況時,可以跟學校老師討論,也可以尋找醫生協助,這樣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來幫助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些親子教育問題,現在就由「超級小英雄」這個由專家設計的全腦開發節目來替您解答,全台唯一結合感統力、專注力、品格、情緒,提倡親子共學觀念的節目,將於每周日上午10點在超視頻道與您見面。家長們搞不定家中的小寶貝一直傷腦筋嗎?!歡迎爸爸媽媽有任何兒教問題,或想報名參加錄影,都可以上超視官網與優活健康「留言詢問」http://superhero.uho.com.tw/,還有機會在節目中的狀況劇演出,由專家親自為您解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