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也許已學會對孩子大聲說出「我愛你」,但並非所有父母都能坦然地對孩子說「對不起」。而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這件事,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它能夠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能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教會孩子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小D對老公電腦充滿無限好奇,每天都趁其不備用手摸下鍵盤。某日,在房裡突聽到客廳大響「啊,電腦!」老公急跑出邊說「小D,告訴過你多少遍,爸爸電腦有重要文件,你不能碰。」出來後他才發現,其實是我被電腦接線絆了跤。這時老公才意識到錯怪小D,看在遊戲墊上無辜又委屈的小D,向我吐舌頭,準備往屋間走。我一旁悄悄提醒:「你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老公停下腳步,走到小D跟前,蹲下來說:「對不起,Dorothy。」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覺得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很尷尬,父母向孩子道歉就會失去威信。其實我們父母從小到大不曾對我們說過「我愛你」,更不曾說過「對不起」。記得青春期曾被媽媽誤解而特別氣憤,媽媽對我說:「你要怎樣,難道還讓我和你說『對不起』嗎?」雖然我很愛我媽,但那句話卻讓我感到疑惑:為什麼大人做錯事情可以不道歉,而我卻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如何道歉!說「對不起」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道歉事實上有些「對不起」並不是真正道歉,比如「對不起,但我們不得不回家了。」—這只是建立規矩時的客套話;「對不起,媽媽不該罵你,但媽媽也是為你好。」—這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脾氣,但如果你乖乖吃飯,我就不會發脾氣。」—這只是在變相地指責。真正「道歉」三要素〔要素1〕清楚告訴孩子你哪個行為是錯誤的「對不起,寶貝,媽媽今天不該對你大吼大叫」:我已認識自己錯誤,並願為自己行為負責。〔要素2〕和孩子分享你準備如何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行為「媽媽也在努力學習控制自己情緒,以後媽媽儘量做到不亂發脾氣,如實在控制不住,媽媽會離開你一會冷靜再回來」:做錯沒關係,但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把錯誤當作成長機會。〔要素3〕請求孩子原諒「你能原諒媽媽嗎?媽媽想抱抱你,謝謝你諒解」:請求他人寬恕是修補關係關鍵,而願意寬恕他人,是對他人寬容,提高同理心。摘掉「完美父母」帽子當願意坦然告訴孩子自己做錯什麼,意味著已學會自我接納。這在告訴孩子:父母可以很厲害,但也不是完美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需要去接納、包容自己和他人多樣性;犯錯並不意味示弱,敢於承認和面對錯誤才是真正強大和勇敢;只有真正接納自我,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才有勇氣請求寬恕,向孩子道歉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做個自尊自愛的人。如果「我愛你」滋養孩子內心;那麼「對不起」則會釋放孩子恐懼,讓孩子具備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世界。(本文摘自/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家長學習道歉的藝術 做下一代的榜樣

家長學習道歉的藝術 做下一代的榜樣#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怎樣教孩子道歉最好呢?」我對一群心理治療師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們一致給出同樣的答案:「大人應該以身作則,示範他們希望孩子學習的行為。」如果你該真心向孩子道歉時沒那樣做,孩子們又為何應該那樣對你呢?家長應學習道歉 做孩子的榜樣孩子每天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因此以身作則確實是個好主意。但是,有些家長不願向孩子道歉,因為他們覺得那樣做有損身為家長的權威,使他們顯得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然而,在這個在乎公平及實事求是的世界裡,那樣做反而更能展現出堅強的一面,讓孩子看到家長能在無損格調下坦承錯誤。事實上,道歉的能力是我們可以賦予孩子最好的才能。當家長死不認錯的行徑破壞了孩子認知的事實時,孩子心中強烈的正義感會覺得無所適從。我想在教導孩子道歉方面,為成年人額外提出一點建議。那就是:學習說「謝謝你的道歉」,然後就此打住。這個建議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常反射性地把道歉當成進一步解說的開場白。接受孩子的道歉 避免混亂孩子價值觀有些大人否定孩子道歉的方式,令人匪夷所思。朋友的孩子讀小學四年級,每次有學生調皮搗蛋時,老師總是擺出同樣的「臉色」,學生道歉後,她總是回應:「你要是真心悔改,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了。」。她的不滿臉色使孩子看了馬上道歉,承認缺失,但她又當場否定孩子的道歉。朋友的女兒當然不是唯一對老師做法感到困惑的孩子,但老師的回應卻完全抹煞了道歉及接受道歉的意義。當然,有時候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沒必要馬上把孩子念一頓、否定他們的道歉,不然他們可能會覺得:「那道歉有什麼意義?」(本文摘自/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究竟出版)

只要14天 讓孩子重新愛上蔬果

只要14天 讓孩子重新愛上蔬果#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腸癌連續九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想要維持腸道健康,建議除了少吃紅肉外,尤其應注意蔬果、全穀類食物的攝取,偏偏這些食物孩子多半不愛;研究發現,想讓孩子愛上餐桌健康食物,只要師長努力14天就可以!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可減少慢性病機率董氏基金會與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畫於2017年推出「14天好習慣挑戰」活動,就是要鼓勵孩子連續14天挑戰自己,維持良好的健康吃快樂動行為,讓好習慣陪伴孩子成長,減少未來罹患大腸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機率。連續15天吃蔬菜 孩子接受度會提高2014年英國倫敦大學於營養與飲食學會刊登的研究指出,透過14天父母準備食物與貼紙獎勵的方式,可提升孩子對於原本不愛蔬菜的接受度,也會願意多吃幾口;2017年英國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實驗,讓孩子連續15天都吃到蔬菜,最後孩子對該蔬菜的接受度會提高許多。好習慣的養成可以分為「熟悉期」、「養成期」與「熟練期」,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提醒,師長只要願意鼓勵支持,讓孩子多看、多聽和多試,增加孩子對該行為的熟悉感與熟練度,就能進一步幫助孩子養成健康吃、快樂動的好習慣!

滿足物質需求 孩子真的快樂嗎?

滿足物質需求 孩子真的快樂嗎?#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接下來我要舉的例子,很直接地顯示出問題的核心。父母親詢問狂暴失控的孩子,一直以來凡是你要的東西,我們都給你了,到底有什麼不滿足,要如此暴怒?孩子回答:「我們家沒有宗教。」這個孩子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是因為他的問題已經大幅改善了;一般的情況下,孩子並沒有辦法表達得這麼清楚,到底有什麼不滿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然而,當孩子如此明確地說出想法的時候,大多數的日本家庭是窮於回應的吧。當然,這個孩子所說的「宗教」,並不是「葬禮是否採用佛教儀式」這類事情;他質問的,是更為本質的問題。提供大量的物質 這樣真的是「豐裕」嗎?仔細想想,這樣的親子問答,非常清楚地表現出日本現在的狀況。回頭想想,「凡是你要的東西,我們都給你了」這種話,只有神才有資格說出口吧。了解他人所有的欲求,全部予以滿足,這是人類做不到的事。但是有很多父母,卻認為自己就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到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那是因為「物質的豐裕就是一切」的想法。特別是現在為人父母的,有很多人經歷過物質的匱乏,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遭受同樣的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以為只要提供大量的物質,孩子就會得到滿足。但是,這樣真的是「豐裕」嗎?孩子們毫不掩飾地對我們指出這一點。斷定不會有任何欠缺 對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如果物質的豐裕就是一切,現代人說不定真的已經相當接近「神」。說出「凡是你要的東西,我們都給你了」這種話的父母,無意識中就存在著這樣的傲慢。但是,事實上我們不但離神非常遙遠,也一點都不豐裕。孩子說「我們家沒有宗教」,指出了我們絕對欠缺、絕對不足的東西。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家庭暴力的孩子,經常對著父母嘶吼的一句話:「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乍聽之下,說這種話既任性又不知好歹,但稍微想一下就會察覺,它和「我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來自何方?」等等,這些對於人的存在來說最根本的問題,緊緊相扣。對這些根源性的問題不聞不問,只是不斷地提供物資,而且斷定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欠缺,這對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想到這裡甚至會覺得,孩子們的暴力行為,並不是毫無理由的。(本文摘自/閱讀孩子的書:兒童文學與靈魂/心靈工坊)

想了解孩子 先讀童書吧!

想了解孩子 先讀童書吧!#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最近,雖然關心兒童文學的成人大幅增加,但是當我告訴別人自己正在閱讀童書的時候,還是時常招來怪異的眼神。有的人問我:「是為了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嗎?」大概他們覺得,我從事心理治療師的行業,有時候需要為兒童治療,因此閱讀孩子的書作為參考,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吧。的確,心理治療和閱讀童書有密切的關聯,但我認為其關聯遠比「了解孩子的想法」更為直接。心理治療也好,孩子的書也好,都和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這件事的本質息息相關;以這一點來說,它們是緊緊結合、不可分離的。「孩子氣」這種想法 正是問題所在也許有人會說,文學與哲學都論及生存的本質,何必特地去讀孩子的書呢?況且那麼孩子氣的東西,跟大人的生存有什麼關係呢?但是,所謂「孩子氣」這種想法,正是問題所在。大人覺得小孩是「孩子氣」的。而且,他們認為那些「孩子氣」的大人,不足信賴、不值一提。然而,「大人」與「小孩」可以用這麼簡單的方式去認定嗎?到底什麼是「小孩」?我認為我們必須更深入思考這些問題。讓我們在考慮這些事的同時,探討閱讀童書的意義。拒學與家庭暴力 似乎沒有減少的趨勢在我們這個時代,孩子的問題經常充斥新聞媒體版面。雖然孩子自殺的問題不像前一陣子那麼嚴重了,但是拒學與家庭暴力的情形卻似乎沒有減少的趨勢。除了這些以外,現代孩子的問題還有一個特徵:不論什麼樣的家庭,即使是十分平常的家庭,都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可能性。事實上,當我們(治療師)與那些為了孩子的問題前來商談的父母見面,在一般的意義下,大部分的情況很難說出這些父母有什麼地方「不好」。當然,真的要反省的話,任何人都有值得反省的地方;但是發生問題的家庭,和其他的家庭或親子關係比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奇怪的地方。然而,要是問起那些對家人施暴的孩子,他們總是回答「錯在父母」,所以自己才會產生那些暴力行為。透過報紙的報導,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這些家庭暴力有時候甚至會嚴重到傷害父母親的性命。對父母來說,他們並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比起來,有什麼特別惡劣之處,為什麼孩子會變得如此粗暴失控?所以很多人禁不住以為自己的孩子有精神疾病。但是,這些孩子們並不是精神病。那麼,他們狂怒的原因與對象是什麼?(本文摘自/閱讀孩子的書:兒童文學與靈魂/心靈工坊)

改善睡眠品質 5步驟要學!

改善睡眠品質 5步驟要學!#孩子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眼看上學快遲到了,孩子卻還賴在床上,身為父母的你,想必一定是焦急萬分吧!有些父母認為子女動作慢是因為不懂得爸媽的苦心;有些父母認為是孩子故意作對,不肯配合父母的行程盡快跳下床。然而親愛的父母,你知道孩子的睡眠夠嗎?學齡前每天需要平均12小時的睡眠清晨起床,如果有機會站在學校門口,經常可以看到睡眼惺忪的小朋友,有的哭鬧不肯進校門,有的手上拎著早餐站在原地賭氣。其實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對孩子睡眠品質的重新認識和調整了。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學齡前的小朋友每天需要平均12小時的睡眠。美國睡眠專家,布朗大學教授馬利.卡斯卡登(Mary Carskardon)表示,青少年的理想睡眠是9小時又15分鐘。由此推估一下,一般小學生的睡眠需求就介於其中的10小時了。青少年作息難改 恐致失眠以小學生的平均睡眠時數來估計,5、6年級生在晚上10點上床,隔天6點半起床,只有大約8個半小時的睡眠時間,若扣除睡前在床上吵鬧、聊天約半小時的時間,實際上的睡眠時間更少。然而,即便躺在床上睡眠的時間足夠,還是不足以代表孩子的睡眠品質好。因為不少孩子可能因為身體病痛、白天犯錯被責罵、隔天有考試,或是比賽等壓力因素,使得他們一個晚上睡下來惡夢連連、囈語不斷。更有報導指出,青少年因為暑假期間連夜上網成癮,等到開學後生活作息調不回來,上了床還輾轉難眠,導致失眠現象日益嚴重。1) 孩子睡眠時間已充足,卻仍精神不濟,哈欠連連。2) 孩子上課時經常打瞌睡,似乎沒睡飽。3) 孩子整天心情沮喪,缺乏活動力。4) 孩子的睡眠時間一直往後拖延,並不是功課未完成,而是了無睡意,成了夜貓子。4) 睡夢中經常哭泣或尖叫,或是冒了一身冷汗,但又很難被叫醒。5) 臨睡前怕黑、怕孤單、一直把大人留在身邊,話講個不停。避免因為事業忙碌、應酬影響睡眠時間類似這些情況,父母需要提高警覺,注意孩子是賴床?還是失眠引起而爬不起來?這時不妨請教醫師,或邀家庭成員一起調整生活作息,以改善子女的睡眠品質。5個引導步驟不只是子女需要充足的睡眠,大人也一樣需要呢!應盡量避免因為事業忙碌、應酬太多而影響睡眠時間。至於引導步驟,建議方式如下:1) 培養睡前互道晚安、給予祝福的好習慣。2) 培養睡醒時和子女共同享受至少5分鐘、10分鐘賴床的樂趣。3) 接受子女偶有怕黑、怕獨睡的情形,先適度的陪伴,之後再逐步訓練獨睡。4) 清晨時分,可拉開窗簾讓陽光柔和入室,也讓子女學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健康原則。5) 早上起床不妨放些輕柔美妙的音樂,或父母親以親切愉快的聲調來呼喚,有助於子女一天美好情緒的開始。(本文摘自/爸媽的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華文精典出版)

別讓公平對待 引爆孩子情緒迷思

別讓公平對待 引爆孩子情緒迷思#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先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想他們怎麼看待「公平」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這裡頭有很多邏輯「奇特」的地方,難怪孩子會為了公不公平,而傷心半天:• 公平就等於:你對別人不能比對我好。• 公平就等於:別人擁有的時候,我也應該要有。• 公平就等於:我被處罰的時候,別人也應該要被處罰。解決情感直覺 要先發現邏輯錯誤要解決孩子的「情感直覺」,大人得要先發現他們的「邏輯錯誤」在哪裡,上述的幾個「公平迷思」,如果轉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就會這樣:• 公平就等於:你對我好時,也可以對別人這樣好。• 公平就等於:我擁有的時候,別人也可以擁有。• 公平就等於:別人被處罰的時候,我也要想想我有沒有做錯。引發孩子情緒迷思 在於「凡事要公平」除了「公平迷思」以外,我認為引發孩子情緒的更大迷思,是在於「凡事要公平」,怎麼說呢?不管是心理學的立場、還是教育的立場,我們總是強調、也深深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當「公平」這種具有社會權力的抽象議題,被孩子單純直率的腦袋拿來思考的時候,孩子們很容易扯到「我是如何被對待」上,而不會了解那背後屬於社會正義的概念。所以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你是獨特的,每個獨特的人不需要被一樣的對待,比如說,姐姐喜歡畫畫,所以媽媽買了畫筆給她,弟弟喜歡車子,所以媽媽買了模型給他──但我們可不能因為畫筆比較小、比較便宜,車子比較大、比較貴,就說這是不公平,不是嗎?感覺不公平 已經帶著競爭與比較「不公平」也是挫折容忍力的開始當孩子嚷出「這不公平」的那一刻起,其實背後已經帶著競爭與比較,這是他們面對真實社會的開始,卻也是逐漸成長、面對挫折與挑戰的時刻,所以,當面臨這珍貴的一刻,對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協助孩子提升他們的「挫折容忍力」:• 了解孩子的不公平感,是如何連結的:「寶貝,為什麼這會讓你覺得不公平呢?」• 給予孩子適當的肯定:「寶貝,可是就算你沒有,你還是知道自己很喜歡這件事,也可以做得很好對不對?」• 鼓勵孩子,如果真的想要,可以主動爭取:「寶貝,你知道嗎?如果今天爸爸、媽媽跟你一起玩球,球在媽媽手上,如果你沒有跟媽媽說:『媽媽,給我。』媽媽可能就會丟給爸爸、不一定會丟給你,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這個,你可以主動說啊!」學會面對 想要不一定可以得到當然,不管什麼樣的事情,孩子終究要學會面對:就算想要,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因為沒有得到,就否認別人的得到,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可是擁有的東西不一定相同──也許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公平」註解。(本文摘自/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新手父母出版) 

爸媽別急!求同存異撫平心結

爸媽別急!求同存異撫平心結#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與親人的疼愛,但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有的人因為父母太過嚴厲、偏心、忙於工作無暇陪伴等,對他們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結,彼此的關係十分疏離。罪惡感變成煩惱的根源在我國中時期,那個盛行打罵教育的年代,有位同學的父母很與眾不同,他們幾乎從不體罰小孩,也很少大聲斥責,而是用說教、手指敲頭的方式代替處罰,這樣的管教方式已經算是非常溫和,不會傷及小孩的自尊,沒想到卻造成我同學的罪惡感,他會對做錯事感到自責,隨時準備接受父母的責備。長久下來,這份罪惡感變成了煩惱的根源,而長期的壓抑導致情感上的退縮,讓他非常畏懼雙親,直到現在,他若心煩或遇到無法解決的事,仍不敢讓父母知道,表面上裝得很快樂,其實內心十分苦悶。母親極具掌控欲 難化解心結父母管教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出發點是為了子女好,但最好的方式不是放任或嚴厲,而是不斷地鼓勵他們,因為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負面的效果,曾在報上看過一則讀者投書,作者的母親極具掌控欲,無論她做任何事,母親都會懷疑質問,連同學與好友都說:「妳媽好像武則天喔,我才不敢打電話給妳,妳自己再跟我聯絡。」當然,有這麼一個嚴厲的母親,沒有同學敢去她家。高三時,她發誓一定要考上外地的大學,逃離母親的掌控,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後來她如願以償,自由快樂的在外地唸書,忙碌的生活,讓她很少回家,慢慢地,和母親的距離愈來愈遠,她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天高,但她實在太害怕母親了,即使想化解心結,也不知從何做起,她感到非常困擾。互換立場著想 找出雙方共同點雖然父母有管教子女的義務,但手段不能太過極端,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輕者形成自卑心理,嚴重者則叛逆不羈,變成社會中一顆不定時炸彈,愛之深,責之切,為人父母者,千萬要把握好管教的方向,除了給予基本的衣食住行外,更應該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用鼓勵代替責難,想做到兩全其美,只有互換立場著想,找出雙方的共同點,也尊重彼此意見不同之處。(本文摘自/你有什麼好煩的?/哈林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