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

驚!每1小時就有1人死於肺炎

驚!每1小時就有1人死於肺炎#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肺炎十分常見,但因為普遍大家反而容易忽略它帶來的衝擊、它的致死率其實不低!根據衛生福利部101年公布的十大死因中發現,肺炎高居第4名,僅次於惡性腫瘤、心臟及腦血管疾病,實在不容小覷。為此,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彭莉甯醫師,將對肺炎做更詳細的介紹:1)好發季節與族群/肺炎高峰期主要是冬季,且多發生在高齡者身上,50歲以上感染肺炎的人數佔總肺炎人數的96%,且由門診中發現,在冬季老年人感染肺炎的人數,是夏季的2倍。2)致死率不低/肺炎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全台平均約1小時(56分25秒)就有1人死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造成肺炎的主因之一,台灣因肺炎鏈球菌感染肺炎的比例約25%,其中60歲以上高齡者,罹患肺炎鏈球菌肺炎的致死率為20%,平均每5人就有1個死亡。3)高危險群/年長者罹患肺炎的機率,是其他年齡層的2~3倍;曾感染肺炎者,比未有相關病史者高出5倍風險;吸菸者較一般民眾高出4.1倍罹患肺炎鏈球菌的危險;接觸二手菸者,比常人多出2.5倍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4)慢性病提高風險/糖尿病罹患侵入性肺炎鏈球菌的危險是常人3倍;慢性心臟病和肺部疾病者罹患侵入性鏈球菌的風險是一般民眾6倍。為此,醫師提醒高齡和慢性疾病者等高危險群,都應注射疫苗來預防肺炎鏈球菌引起的疾病,預防勝於治療、避免憾事發生。

因應高齡化 產學6企業共組聯盟

因應高齡化 產學6企業共組聯盟#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再過5年,台灣就要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銀髮照顧的需求也同時需要社會正視,但目前針對銀髮族的安養照顧與生活所需似乎仍不夠全面。為此,台灣銀髮產業聯盟(TECIA)李宗勇主席表示,一個人、一個單位的力量是不夠的,唯有各方群策群力,藉由結合產、學的專業知識,加上整合平台、提供服務創新的能量,才能全方位、彈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面對台灣高齡社會的老人照顧議題,政府雖自97年起,就以稅收預算開辦十年長照計畫,但成效卻始終有限。如長照十年計劃推動迄今,照顧人口僅占老人總人口數的8.5%,明顯無法滿足民眾所需。因看見多年來台灣高齡需求發展和政府政策間的落差,為改善此情形與回應高齡社會的多元需求,特別集結六家標竿企業和學術界,組成台灣銀髮產業聯盟,希望透過不同領域的力量結盟,能因應未來高齡化的社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銀髮的需求需被看見必翔實業蔣清明表示,高齡社會是未來最重要的環節,但以目前的情況根本無法滿足銀髮族群,因此成立聯盟是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中化生醫科技李宗勇也表示,公司長期銷售藥品,來往醫院常看見老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銀髮族若能在身體退化前,及早獲得良好的照顧,可以降低醫療負擔和不必要的病痛,因此聯盟的成立是希望讓老年人獲得更全面的照顧。紫金堂吳金德最後補充表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銀髮社會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希望能發揮本身企業的力量,並透過聯盟集結各領域的專業,共同關懷銀髮族群。

銀髮族咬不動食物、少吃 恐加速老化

銀髮族咬不動食物、少吃 恐加速老化#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老人牙口不好,恐因不好咀嚼而營養不良,讓老化和慢性病提早發生?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殷秀妙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逐漸老化,在體脂肪增加、血壓升高、骨量減少的情況下,健康開始走下坡,若是再因咀嚼不良導致營養不均衡,就更容易加速老化和慢性疾病上身。殷秀妙營養師說,銀髮族常因牙齒脫落、假牙裝置不當等問題造成不好咀嚼,或是因消化能力減弱、味蕾萎縮導致食慾不振。長期飲食不均衡、營養失調,老人容易體力不佳、產生不明酸痛、嗜睡和失眠。利用物理性磨碎食物 增加食物攝取老年期最常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D、維生素B群(葉酸、B6、B12)、鈣、鐵、鎂和鋅,這些營養素通常存在六大類食物當中。因此若是老人咀嚼不良、牙齒鬆動,可多利用果汁機攪打食物,連同渣滓一起食用,增加食物的攝取。此外,營養師也建議,可將白米飯改為糙米飯、五穀雜糧飯,增加營養,且盡量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可用堅果類取代部份油脂的攝取,如杏仁豆、核桃、黑白芝麻、 花生、腰果、瓜子等,若牙口不便,也能將其磨成粉食用,讓老人家吃得更加健康與營養。

方塊踏步課程 降低銀髮族墜跌事故

方塊踏步課程 降低銀髮族墜跌事故#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臺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開闢【你運動、我陪伴~互動式方塊踏步運動專區】,由受過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方塊踏步協会認證的護理師及志工教導方塊踏步運動,以愉快有趣方式進行強化下肢機能、提升認知及生活機能預防跌倒,現場還有復健師專業指導。根據101年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白璐教授協助進行臺北市事故傷害監測資料顯示,內湖區造成事故傷害的種類第三名為跌墜事故(23.3%),而跌墜事故以65歲以上族群最容易發生,隨著年齡的增加,長者的感覺器官逐漸遲鈍,身心健康功能狀況也衰退,平衡功能退化、肌肉無力、關節僵硬,皆是導致跌倒的原因。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在社區辦理「銀髮族方塊踏步」課程,為期八週,共有53位長者參加,活動結束後長者在體能檢測結果方面,多項指標顯示參加者的體能因此課程而有所改善。特別是與跌倒有關之下肢體能指標「30秒屈膝起立」次數有顯著性的提升,另外,上肢肌力及上肢柔軟度亦有顯著性的提升,心肺適能有顯著的改善,體重及BMI均有顯著下降。

吃軟不吃硬 銀髮族愛吃肥肉易高血壓

吃軟不吃硬 銀髮族愛吃肥肉易高血壓#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銀髮族因牙齒鬆脫,影響咀嚼功能,又因味覺退化、口味變重,愛吃醃漬食物而導致各種營養問題,萬芳醫院吳思諭營養師表示,老人家常因咬不動瘦肉而改吃肥肉,又或因不愛吃肉造成營養失調,建議可選擇魚類或豆腐、豆干等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銀髮族因牙口問題,長期偏食、挑食,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其實只要把握幾個飲食原則,如吃飯8分飽、不要攝食過多精製食品、適量攝取品質較優的蛋白質食物、多吃新鮮、當季的蔬菜水果、避免鹽分太高的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及肥肉等,減少罹患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銀髮族的食物烹調可使用植物油、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喝開水,並增加纖維質攝取,不但可防止便秘,還能降低膽固醇。此外,消化不好、牙齒鬆脫或沒胃口的銀髮長輩,可採少量多餐的飲食模式,必要時用刀、剪刀或食物調理機將食物切塊、剁碎或打成流質食用。

平均花3小時看電視 近五成銀髮族缺乏運動

平均花3小時看電視 近五成銀髮族缺乏運動#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成天待在家裡不出門,電視開著猛打盹?這似乎是台灣許多銀髮族每天的寫照。根據調查,台灣老年人平均每日花3 小時16 分看電視。將近五成的老人缺乏運動,「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發現過去兩週有運動的老年人僅佔52.3%。他們多半因為年輕時沒有養成運動習慣,或是苦於病痛,如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糖尿病或慢性肺病等,踏出家門困難。養生之道在於「動」 再老都不嫌遲「要活就要動」,不管是在家、或者戶外,都應該想辦法動起來。美國運動醫學會發表在《老年人的運動與身體活動》期刊指出,運動在生理上能促進循環功能、降低罹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減緩肌肉質量及肌力老化、減少骨質流失、預防跌倒。並且,「運動永遠不嫌遲!」研究發現,老年時期才開始運動對身體的好處,和長期運動的人相比,是相似的。就算每天在社區小公園走幾圈,都會有收穫。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溫啟邦研究指出,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共90分鐘,總死亡率降低1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減少20%,癌症死亡率減少10%,壽命可延長3年。。

老人自殺居各年齡層之冠

老人自殺居各年齡層之冠#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自殺行為在不同年齡層,有其不同的特性,65歲以上人口的自殺死亡率,近十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老人自殺存在多種影響因素,隨著台灣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銀髮族自殺問題需要你我更多的關心。 九成銀髮族曾在自殺前一個月內至醫院就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年自殺身亡者中,在其自殺身亡前曾有就醫行為,其中有近89.2%在自殺死亡前一個月內,曾至醫院診所就診,就診科別以內科為主,其次為家醫科及不分科。面對病患身體病情也應關心情緒問題面對病人身體不適的問題,也記得關心其情緒困擾的問題,應予1問2應3轉介的方式,關心病患是否出現自殺警訊,如焦慮不安、無助、絕望等情緒困擾,適度關懷陪伴並用心傾聽,可以協助病患紓解情緒困擾,及早發現自殺的危險,就有機會即時介入,減少遺憾的發生。

銀髮族專用食譜  改善體虛症狀

銀髮族專用食譜  改善體虛症狀#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8)日發表銀髮族「養生」及「糖尿病」健康食譜,新北市衛生局邀請專家、學者、醫師,歷經一年半籌畫專為銀髮族設計共7套的「新北4季好食材」一系列食譜。養生食譜 藥與食材相輔相成改善體虛症狀 局長林雪蓉指出,「養生食譜」針對銀髮族常見的身體狀況,如年長體虛、營養不足或因各種慢性疾病等,導入有調理和養生功效的中藥,讓中藥材和食物結合在一起,即所謂的「食借藥力,藥助食威」,相得益彰,煮出道道味香色美的藥膳食療。糖尿病患者 藉飲食改善血糖對於糖尿病人而言,血糖的控制是從飲食、運動及藥物3方面執行,而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要如何藉由飲食幫助病患改善血糖,是「糖尿病食譜」設計的重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