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

健康銀髮族 身心活化運動樂

健康銀髮族 身心活化運動樂#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如何落實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活化機能成為首要任務。為此,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及文安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了一個結合各學校、藥局等單位的多樣性健康促進趣味競賽活動。此活動號召各里辦公處及社區共襄盛舉,共招募150位65歲以上的長者參賽,創造一個讓銀髮族展現健康活力與生命價值的舞台,希望能激發銀髮族參與社會的動機及圓夢園地,實踐「身心活化」與「活躍活化」的全方位理念。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表示,「健康銀髮-青春不老」長青趣味運動樂,提供銀髮族群體驗運動機會,競賽內容由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運動健康與休閒系系主任林伶俐協助評適合長者參賽的項目,以增進銀髮族群成員互動和交流機會,促進身心健康及社會和諧氣氛。讓社區長者在參與休閒及健康運動中增進身體機能及精神狀況,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快樂與平衡點,以培養運動習慣的養成達到終身運動的目標,活動當日並設有免費乳房攝影篩檢,也歡迎45至69歲以上婦女參加。

不分你我 兩岸交流銀髮族健康照護議題

不分你我 兩岸交流銀髮族健康照護議題#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主辦的「兩岸銀髮族健康與照護研討會」,於昨28日(星期日)假振興醫院舉辦,這是兩岸首次舉辦的銀髮族大型研討會,內政部李鴻源部長及長期關心老年福利的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也到場致詞與主持論壇。有鑑於兩岸、甚至於全球,老年人的醫療、福利問題日趨嚴重,亟需積極關心、面對與因應,其中兩岸三地交流更是頻繁,不只前往旅遊甚至定居當地,而日本是全球老年福利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研討會特別邀請了兩岸三地及日本專家以自身國家經驗作專題的演講。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以快樂、健康、長壽:Happy And Healthy Aging為主題,舉辦一系列的「兩岸銀髮族健康與照護關懷活動」;就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政府政策、高齡者身心健康、長期照護服務與產業三大主題,廣邀兩岸三地擬訂政策的領導、學者、醫療專家、 產業負責人(含日本),廣泛且專業的提出卓見並分享經驗。研討會當天也舉辦「醫藥健康新知產品及服務發表會」,會中有「熱藝術養生法」、「花精療癒的實例報告」、「溫泉生物能的國際趨勢與應用」等有趣醫學新知分享。讓民眾藉由積極參與活動以更加了解老年社會的各項問題,且積極面對與提早因應。 

鼓勵銀髮族健康老化 走出戶外秀活力

鼓勵銀髮族健康老化 走出戶外秀活力#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為鼓勵長者走出來參與社會活動,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100年度開始辦理全國阿公阿嬤活力秀比賽活動,今年國健局續辦該項計畫,將由員山鄉蔬香果樂員山隊於10月17日至三重小巨蛋參加「健康101動起來─老人健康促進全國競賽」。由員山鄉40位參賽者、平均年齡75歲的阿公阿嬤共同秀活力,倡導活到老動到老,預防慢性病的發生。「健康101動起來阿公阿嬤健康促進-宜蘭縣初賽」,計有來自12個鄉鎮市24支隊伍參與賽事,經激烈評選由員山鄉蔬香果樂員山隊脫穎而出奪下金牌。由員山鄉40位參賽長者,以具有在地農村生活文化特色為編排主軸,並揉和品質最優良最清甜的水質所種植鳳梨、芭樂、香蕉、蓮霧、韭菜、紅菜、竹筍及員山鄉出產的「魚丸米粉」來串場成農村生活景象。舞曲安排利用農業耕作的情境來編排與呈現,結束後用毛巾操來拉拉筋骨做結束。阿公阿嬤更親手彩繪鞋子,代表宜蘭縣的龜山島及各種農特產品都畫在鞋子上,而且隊伍中有6對夫妻及一對母子檔參與演出。宜蘭縣衛生局劉建廷局長表示,縣政府將每年舉辦阿公阿嬤活力秀比賽活動,透過良好運動習慣養成,減緩慢性病發生,同時降低老化的合併症。由此活動之辦理鼓勵社區中的長輩快快樂樂的走出來,高高興興的參加社區活動是實踐健康老化最具體的作法。

食在好幸福 新北市推銀髮族系列食譜

食在好幸福 新北市推銀髮族系列食譜#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銀髮族設計的「食在好幸福」系列7套食譜中,「銀髮族養生食譜」及「銀髮族健康食譜」各2萬本首印完成。15日新書發表會上,三個中年父親綁起圍裙開心的照著食譜親作羹餚並由來賓品嘗貼「讚」大PK,現場趣味溫馨。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新北市65歲以上人口超過34萬5千6百餘人,比一些縣市的人口還多,而「食」不僅居民生6大需求食、衣、住、行、育、樂的首位,也是人類健康的源頭,但銀髮長者在腸胃蠕動與咀嚼、食慾等各項機能退化下,甚至是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新陳代謝症候群,故如何設計一系列適合各族群的食譜,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新北市衛生局創全國之先,邀請中醫師、營養師、餐廳大廚,並偕同農業局結合新北市好山好水的各區節令農產品,專為銀髮族設計一系列共7套,分別是銀髮族健康、養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鈣及高纖等食譜,並依序以藍橙紅黃紫靛綠7個色系區分。此首印的「銀髮族養生食譜」及「銀髮族健康食譜」各2萬本,各設計有近百道佳餚、蔬果,還貼心的依週一到週日;每天早午晚3餐,不僅餐餐有食材及烹調方法,連每天的熱量、蛋白質、脂肪、醣類也都標示得清清楚楚,可以當成工具書般的天天按圖索驥,非常方便。民眾可到衛生局所屬的29區衛生所免費索取,也歡迎上衛生局網站下載使用。(照片取自/新北市衛生局)

面對銀髮族多重慢性病 可求助老人醫學

面對銀髮族多重慢性病 可求助老人醫學#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8 歲的師姓榮民伯伯(化名)第一次到老年醫學門診時,不良於行而由女兒推輪椅陪同前來,女兒表示爸爸長期在精神科、神經科、泌尿科、胃腸科等多科看診,近幾個月來生活功能表現持續下降,走路常跌倒甚至開始無法走路、失眠、易躁動、甚至連吃飯與個人清潔都有問題。老年醫學科醫師陳炳仁指出,綜觀此位老先生原有疾病包括攝護腺癌、巴金森氏症合併輕度失智、高血壓及消化性潰瘍等,經過周全性老年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發現各層面問題包括癌症及巴金森氏症相關的疼痛、憂鬱、失眠、便秘與尿失禁,智能退化引起行為精神症狀,營養失調,家人的照護壓力與知識技巧上的瓶頸。究竟接受老年醫學的服務有什麼益處或必要?其實關鍵在於老年醫學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由多專業領域的團隊,針對不同個案的狀況,量身訂作共同的治療目標(Treatment/Care Goal Setting),且在確定共同目標之後各專業人員才分工提供服務,不會造成多頭馬車各自為政的情形。另外,老年醫學致力於『見樹又見林』的結果:不僅關心以特定器官為焦點的疾病程度,如心血管阻塞程度、糖尿病的血糖與尿蛋白高低等,更在意老人家整體的功能表現與生活品質。個別器官疾病的控制不代表一個人整體的健康狀態,老人的健康照護需要從身體、心理、功能、社會支持網絡、生活環境、甚至是自我價值與靈性等面向評估、處理,才能達到治療照護的綜效。老年醫學涵蓋的範圍包括各種老人身體保健與預防醫學,常見急慢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慢性疾病長期照護的諮詢與轉介,以症狀控制與生活品質提升的緩和醫學,乃至於接軌了以善終為目標的生命末期安寧療護。老年醫學特別適合80 歲以上老人、65 歲以上罹患多重慢性疾病及使用多重藥物的老人家或出現各種老年症候群的老人個案就診。(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第52期電子報)

銀髮族「針」健康 疫苗速接種

銀髮族「針」健康 疫苗速接種#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全國各縣市將同步於10月1日起實施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疫苗接種對象有65歲以上老人、重大傷病、罕見疾病、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六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防疫、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等對象。接種流感疫苗為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減少長者50%至60%的流感嚴重性和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及減少醫療費用支出。 而肺炎鏈球菌乃是造成嚴重疾病的主要導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約有一百萬人因肺炎鏈球菌疾病死亡,且其中大部份都是死於肺炎。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減少因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引發中耳炎、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病症與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的機率。台南市為加強照護65歲以上長者健康,積極推動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 市府已連續2年每年編列預算1千五百萬元購買肺炎鏈球菌疫苗(23價)疫苗,提供設籍本市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預估28,310人長者受益。並於9月28日辦理「疼惜咱的序大,銀髮族『針』幸福」,疫苗接種肺健康宣導記者會,鼓勵未曾接種肺鏈疫苗長者,可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肺鏈疫苗(曾接種長者請勿再重複接種),以增強接種效益,讓長輩們於流感來臨前盡早獲得足夠免疫力,流感疫苗接種二週後才產生抗體,4至6個月後保護力並逐漸下降,因此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而肺炎鏈球菌疫苗65歲長者僅須接種一劑。(照片取自/台南市衛生局)

海峽兩岸銀髮族健康與照護關懷活動開跑!

海峽兩岸銀髮族健康與照護關懷活動開跑!#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鑑於兩岸、甚至於全球,老年人的醫療、福利問題日趨嚴重,亟需積極關心、面對與因應,台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特邀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暨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聯合眾多熱心協辦與贊助單位於10月28日(週日)假振興醫院(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45號),以「快樂、健康、長壽Happy And Healthy Aging」為主」,共同舉辦系列兩岸銀髮族健康與照護關懷活動。此外,活動當日於振興醫院院區舉辦「兩岸銀髮族健康生活博覽會/遊園會」,逾百個攤位分就飲食、健康食品、營養補充品、運動、情緒管理、自然與輔助醫學療法等單元,並展示銀髮族常見之醫療儀器。另於室內中心舉辦「銀髮族活力健康才藝表演大會」,並配合各界捐贈禮品及多項大獎。此活動以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政府政策、老人身心健康、長期照護服務與產業三大主題,邀請兩岸三地擬訂政策的領導等專家分享經驗。歡迎老年醫學會、家庭醫學會、內科醫學會、醫師公會全聯會、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聯會等專業學術單位,及相關學會、公會、協會及逾30餘所大專老人福利相關科系撥空參與。

銀髮族殺手 骨折致死率逐年攀升

銀髮族殺手 骨折致死率逐年攀升#銀髮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骨折後如果沒有好好保養,可能造成死亡嗎?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研究顯示,骨鬆併發症中最嚴重的是髖部骨折,而65歲以上的男性在骨折發生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2%,是女性的二倍。台安醫院骨科醫師劉文俊表示,骨折後容易使病人的活動力下降,容易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呼籲民眾萬一發生骨折,必須立即接受治療,降低因骨折導致的生命危機。常見骨折發生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還是因為骨質疏鬆問題導致。劉文俊解釋,骨質疏鬆的情況一般常見於60歲以上的銀髮族人口,隨著年齡越大,骨質密度越低,發生骨折的機率就越高其中又以肩關節、手腕關節、髖關節、脊椎最容易發生骨折。然而,骨折後如果沒有完整治療引發併發症,第一個月的死亡率高達12%,第一年死亡率甚至可到25~35%,比例之高令人擔憂。臨床上曾碰過一名50歲婦女,因脊椎嚴重骨鬆導致胸腰椎體骨折塌陷,疼痛難忍因而引發厭食症,加上長期服用止痛劑,終致尿毒症,於52歲時死亡。劉文俊表示,骨折後容易使病人的活動力下降,加上長時間臥病在床,間接造成身體的機能及免疫力降低,引發各種不同的併發症。常見的肺部感染僅是其中的一種,其他還有心血管疾病、腎臟或膀胱感染、褥瘡、血栓、腦中風等疾病。雖骨折與死亡並無直接關係,但骨折後注意保養則可有效避免骨折引起的併發症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劉文俊也建議,保健骨頭除了每天規律的運動外,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的調養,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鈣片、牛奶、蔬果、豆類、蛋類等食物,透過飲食、運動雙管齊下,才能達到「顧骨」效果。另外,一般民眾認為,骨折後補充肉骨頭可以使骨頭癒合,針對此點,網路上對於健康議題討論卓著的「厝邊藥師 阿源爸」表示,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鈣和磷,骨折後如果攝入大量的鈣和磷,容易導致骨質內有機質與無機質比例失調,阻礙斷骨癒合;而骨折後的骨頭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又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因此,要達到骨頭癒合,建議多補充骨膠原可幫助骨頭再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