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尿

頻尿、經痛不理會 她養出一顆8公分子宮肌瘤

頻尿、經痛不理會 她養出一顆8公分子宮肌瘤#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30多歲的周小姐,日前因參加公司的健康檢查,結果發現子宮內竟長了一顆8公分,且重達400公克的子宮肌瘤,且在醫師問診之下,她才驚覺原來頻尿、劇烈經痛等都是前兆,只是自己皆認為是正常現象,所以置之不理,而目前透過達文西手術,已順利將肌瘤切除,並將傷口縫密,保住將來的生育功能。子宮肌瘤發生率高 未婚輕熟女最該注意亞東醫院婦產部莊乙真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發生率高達25%,尤其是30~45歲的女性,只不過對於較早生小孩、生較多胎的民眾而言,較無這方面困擾。且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屬於良性,僅有萬分之一的機率為惡性腫瘤,且隨著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不同,所造成的症狀也不一。譬如肌瘤的生長位置偏子宮深處,就可能會出現經血過多、血塊、貧血等症狀;偏外面則容易造成壓迫,出現頻尿、夜尿等;若偏於較後方,則可能會壓到直腸,進而造成大便不順、不乾淨等問題。手術仍可保留生育能力 並非皆要切除子宮雖然大多子宮肌瘤不會危及生命,但是一旦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時,就需要切除了,輕者會留下疤痕,重者則需要切除子宮,且隨著現代社會的趨勢,有越來越多輕熟女未婚、未孕,所以,如果因為子宮肌瘤便要切除子宮,對於想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而言,無異是重大打擊。而目前在治療方面,莊乙真醫師表示有3種方式,會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身體狀況、肌瘤位置去做選擇,第一傳統開腹手術,可處理巨大的肌瘤,但術後較為疼痛、傷口大;第二傳統腹腔鏡手術,是現在臨床上普遍運用的方式,但因受限於機器,子宮較不易縫合緊密;第三則是達文西機器手臂,可紮實的縫合子宮,留下較少傷口,且減少疼痛感。貧血找不到原因 恐是肌瘤在作祟最後醫師提醒,在門診上其實滿多病患,是因貧血找不到原因,後來才發現子宮肌瘤作祟所致,因此,建議民眾若有下腹悶痛、腰酸背痛、貧血、出血等情況時,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只要透過超音波就可得知到底是否為子宮肌瘤。

畸胎瘤好發年輕女性 腹脹、頻尿為徵兆

畸胎瘤好發年輕女性 腹脹、頻尿為徵兆#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日前,一名30多歲的莊小姐,在健康檢查中發現右側卵巢有顆近10公分的畸胎瘤,且不排除有惡性的可能,後來,在醫師與她的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喜愛衝浪等水上運動的她,非常在意腹部的美觀,所以,在手術風險與傷口美觀的考量下,透過單孔達文西手術進行切除,目前已順利將畸胎瘤取出。畸胎瘤易與腸胃不適混淆雙和醫院婦產部賴鴻政醫師表示,畸胎瘤是屬於生殖細胞瘤的一種,主要是因為卵子分化異常所造成的胚胎發育問題,且畸胎瘤中含有皮脂腺、皮膚、頭髮等,甚至少部分會鈣化,包括骨頭、牙齒,所以,就腫瘤外觀上來說,就如同人一樣。一般來說好發青春期到20幾歲以及停經前後的女性,其中又以年輕女性較為常見,但與性行為、懷孕等因素無關,此外,症狀不明顯,民眾容易與腸胃不適混淆,例如:肚子脹或悶、頻尿、腰酸等。單孔達文西手術 可避免沾黏問題在治療方面,賴鴻政醫師表示,可透過單孔達文西手術進行切除,主要是從肚臍進入,所以,傷口小不易留下疤痕,且利用醫療用袋子,將切除後畸胎瘤的放進袋子後取出,也可避免畸胎瘤受到破壞,使得油脂刺激腹部,造成沾黏等問題。

女性沾黏現象問題多 不易受孕、頻尿樣樣來

女性沾黏現象問題多 不易受孕、頻尿樣樣來#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54歲的吳女士,曾接受二次剖腹產,在2004年時曾進行過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將10幾顆肌瘤取出,不過當時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腸粘黏,同時做了沾黏剝離手術。後來在2007年時,她又因沾黏造成腸阻塞,在不同醫院進行了沾黏剝離手術,但日前她在醫院做檢查時,發現右側卵巢有一顆6~7公分的腫瘤,由於吳女士已在2000年停經,卻長了一顆卵巢瘤,癌指數又極不正常,因此醫師懷疑是卵巢癌,合併重度骨盆腔沾黏,而目前手術已順利完成。沾黏恐為健康上一大隱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醫師表示,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過去曾接受腹腔手術,都可能造成腹腔沾黏的情況。沾黏可能造成許多不同的症狀,若為腸壁的沾黏,可能影響腸道蠕動,造成腹痛、脹氣,甚至腸阻塞。沾黏若發生在輸卵管,可能導致不孕症或子宮外孕,如果輸卵管與子宮或骨盆腔側壁發生沾黏,可能造成行房疼痛或不易受孕,若沾黏發生在子宮與膀胱間,則可能造成頻尿,因此對許多女性而言,沾黏是健康上的一大隱憂。腹腔沾黏 為常見又麻煩的婦科疾病腹腔沾黏是一種常見卻又麻煩的婦科疾病,沾黏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腹腔內的組織與器官因為發炎或受傷,在修復的過程中產生不正常的結締組織沾黏,讓原本分開的組織或器官如同雙面膠一般地互相黏在一起,便稱之為沾黏。腹腔沾黏也會增加婦科手術的困難度,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對施行婦科手術而言,腹腔內的沾黏一向是最難處理的問題,更是施行微創手術的禁忌症之一,因此,過去施行傳統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時,遇到腹腔內嚴重沾黏的狀況,往往可能必須轉為使用開腹手術,而造成出血量的增加以及術後住院天數的延長。然而,隨著達文西微創手術的引進,醫師們發現借由它手術視野佳、手術操作精準的優點,以及有經驗醫師的手術技術,可突破傳統腹腔鏡微創手術的侷限,處理嚴重的腹腔沾黏,幫助民眾解決困擾。

熟男危機!全台逾有百萬人不舉又頻尿

熟男危機!全台逾有百萬人不舉又頻尿#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年過40的男人,除了容易有勃起功能障礙、攝護腺肥大等問題外,就連生活品質也會跟著受到影響,一旦到了晚上,總是擔心頻尿吵到妻子,以至於不敢進房,不僅如此,對於外出遊玩也開始興致缺缺,導致現代社會裡越來越多的熟男有這方面的困擾。勃起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共病機率高台灣男性學醫學會黃志賢醫師表示,其實勃起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這2種疾病之間,共病的機率很高,只是民眾鮮少將它們連在一起,根據國外調查指出,有72%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同時患有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而有62%的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患者,同時有勃起功能障礙,由此可見,兩者間是有共同存在的風險。若以此為推估,全台40歲以上的熟男中,恐有113萬人可能正在為共病所擾,平均每5人中就有一位有共病,且共病關係會隨著年紀而增加,且嚴重程度也會越來越高。熟男危機除了會共病外 更是心血管疾病的指標許多男性皆認為勃起功能障礙及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等症狀,是自然老化反正,因此,不以為意,但黃志賢醫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不僅會影響生活,更是男性健康的重要指標,尤其是針對心血管疾病方面。因為男性的陰莖動脈管徑較小,所以,當較大出現任何問題時,為較早表現出臨床病症,所以,才將勃起功能障礙視為動脈硬化初期警訊,據調查指出,有2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可能會併有心血管疾病,反之,有6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礙。以往傳統為個別治療 現在透過自費也能共同醫治在治療方面,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廖俊厚醫師指出,傳統的治療方式是將兩種疾病分開個別治療,但其中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治療上,也存在著一些副作用,但透過最新的研究,已經可以透過少劑量的方式,將兩種病症一起改善,不僅讓勃起功能變好外,夜尿、頻尿等症狀也解決了,不過,唯一的缺點是健保尚未給付,而自費部分,民眾需每月花費3600元。

熟男當心!55歲開始 攝護腺肥大現蹤

熟男當心!55歲開始 攝護腺肥大現蹤#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0歲的陳先生 在一次出國旅遊期間,急著小解但等了許久,卻解不出來,最後等到膀胱漲痛難忍,被迫到醫院緊急插了一條導尿管才稍稍紓解,雖然之後繼續完成旅程,卻讓他玩興盡失,因此鬱鬱寡歡。  回國後,陳先生快速到泌尿科求診,堅持拔掉導尿管,希望能靠自己尿尿。不料,隔天再度發生在便池前站立許久,還是解尿解不出來,半夜被家人送到急診,再一次裝上導尿管。 年紀愈大 症狀頻率也愈高男性從55歲開始,慢慢會有攝護腺肥大情況。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說,最初的表現多是以夜間頻尿,或日間猛跑廁所居多,嚴重時可能出現小便阻塞,有尿意卻解不出尿,或是即使尿出來,小便也是呈現細水長流狀,不好解出甚至完全解不出。而攝護腺肥大,大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男性,也因此病患本身,常常也具有一些潛在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等。 陳先生雖然長期有在服用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隨著年紀愈來愈年長,及攝護腺愈來愈大,服藥效果會愈來愈差。經過醫師告知病情並詳細解釋,陳先生為了從根本解決長期解尿的困擾,接受攝護腺雷射手術。蔡秉儒醫師也說,此手術主要針對年紀較年長,或具有潛在慢性病、手術風險較高的病患,提供另一項安全性較高,手術期間出血較少的治療選擇。

65歲婦輕忽頻尿 引發敗血症險致死

65歲婦輕忽頻尿 引發敗血症險致死#頻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頻尿雖然不是嚴重疾病,但也可能引發致命危機,民眾千萬別輕忽病情而延誤治療!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陳福民醫師表示,曾有一名65歲婦人因頻尿、憋尿問題,引發敗血症,相當危險!陳福民醫師說,該個案5年來飽受頻尿之苦,動不動就想上廁所,曾有一天跑50多次廁所,卻還是覺得尿液解不乾淨,甚至因工作無法正常解尿,憋尿憋到病來;婦人從事餐廳服務業,有時忙碌起來,一天只跑2次廁所,因為常憋尿,5年前曾經罹患尿道感染,卻因害怕內診而拒絕就醫。頻尿、憋尿問題多 細菌感染膀胱恐蓄膿直到上個月她突然發高燒、全身無力,被家人送到急診,檢查後發現膀胱受到細菌感染,且導尿管內全都是膿,醫師診斷是長期頻尿、尿液解不乾淨,引起細菌感染造成的敗血症,幸好發現得早,經藥物治療後已恢復正常。陳福民醫師解釋,其實正常的解尿過程,膀胱不會殘留超過10c.c尿液,但頻尿患者會因為尿液解不乾淨,加上女性尿道較短,容易囤積餘尿,而引發細菌感染、發炎,長期下來恐導致敗血症,提高致命危機;建議病患最好找出頻尿病因、對症下藥、積極治療,如此一來,就能避免頻尿引起其他併發症發生,確保健康。

夜裡摸黑起來上廁所 這是正常現象嗎?

夜裡摸黑起來上廁所 這是正常現象嗎?#頻尿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你也有每晚睡眠都被尿意中斷,要獨自摸黑上廁的問題嗎?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蘇拯誠醫師表示,其實每天晚上全台有不少人都飽受這樣的困擾,深夜亮起洗手間燈泡的人,一點也不寂寞。但好夢正酣,卻是突然有尿意,不但會中斷睡眠,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萎靡不振,半夜摸黑上廁,也會增加絆倒受傷的風險。蘇拯誠表示,對於晚上睡覺起來小便是否為病態,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的專家還沒有達成共識。有人認為只要晚上睡覺起來小便,就算不正常,大部分醫師認為兩次以上才算不正常。還有一些專家主張要加入病人困擾情形的因素,因為有些人晚上夜尿一、兩次甚至二、三次並不會產生困擾。蘇拯誠指出,影響夜尿的因素除了生理、年齡外,心理、行為也可能造成,像是為了要預防尿路發炎或結石而猛喝開水,睡前習慣飲用茶水、咖啡或酒類飲料,易有利尿作用。或是因為藥物副作用引起口乾,而猛灌開水。由疾病也會引起夜尿,蘇拯誠表示,除了下泌尿道本身,像膀胱、尿道、攝護腺的問題外,其他一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患者,也會因多尿而有夜尿的問題。靜脈功能不全、心衰竭、自主神經異常、白蛋白不足的病人,白天常會有下肢水腫的現象,表示白天的水份全都集中到下肢,等到晚上平躺時會回流,這時尿自然會多了,夜尿自是不可避免。高血壓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因為腎血流量的變化,也會產生夜尿。蘇拯誠呼籲,如果有夜尿的問題,可以先行自我評估。首先自我觀察是否有在臨睡前多喝開水、習慣性地飲用茶、咖啡、酒精,可先考慮改善這些因素,看看是否改善。其次是看看有無合併成其他排尿症狀,像日間頻尿、尿急、小便變細、小便疼痛或尿失禁,甚至血尿,如果有的話,應及早就醫。如心臟疾患、高血壓、靜脈不全的病人,或因病必須服用利尿劑,可與內科醫師討論用藥的時間。(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三月刊)

夜晚尿不停!夜間多尿症有得醫

夜晚尿不停!夜間多尿症有得醫#頻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8歲李先生,已有攝護腺肥大數年,排尿無力的情形在手術後有明顯改善,但每晚要起床如廁4-5次的情況,仍嚴重。搞得焦慮又失眠,經檢查後發現李先生是患了「夜間多尿症」。對此,醫泌尿科師表示,需治療其本身內、外科疾病,配合飲水習慣的改變,藥物要有醫師醫囑才可服用,則夜間頻尿的狀況多能改善。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說,在了解李先生的病情及病史後,建議他作排尿日記,確實記錄每次排尿的時間和尿量。發現李先生夜間尿量(1990㏄)竟占全天尿量(3025㏄)的64%,這種情況稱為「夜間多尿症」。因為李先生並無心臟、肝臟或腎臟疾病,此夜間多尿症可能是喝水太多及老人夜間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簡稱ADH)分泌不足所造成。洪峻澤說明,「夜尿症」是指每天晚上如廁的次數2次以上。「夜間多尿症」就是指夜間尿量占全天尿量的1/3以上,即使晚間已刻意減少水分的補充,依然經常夜尿。洪峻澤指出,夜尿症的原因有三大類:一是膀胱容積減少,像是膀胱過動症、攝護腺肥大等,因為膀胱容積減少,貯尿不多就必須如廁,這類病患多同時白天也有頻尿症狀。二是「夜間多尿症」,多因體內水分鬱積,在夜晚時才從尿液排出,形成「夜間多尿」症狀,許多內科慢性疾病,像是心衰竭、肝硬化、蛋白尿腎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下肢水腫等,都會有夜間多尿的症狀。此外,晚上喝水太多,尤其是茶、咖啡、酒精等利尿性飲料;糖尿病控制不好;或是老人夜間抗利尿激素(ADH)不足,無法濃縮尿液,也是造成夜間多尿的常見原因。另外,失眠睡不著也會一直起床夜尿。三則是混合型。大多數的夜尿症都是由多種病因造成。所以治療夜尿症要找出各種病因、多頭並進;除了先治療上述各種疾病,若經醫師醫囑,可在傍晚服用利尿劑,在睡前先將尿液排出,可減少夜間多尿的症狀,缺點是可能電解質失衡;若確定是ADH不足,可於睡前口服藥物但此藥物會使水份囤積體內,增加心臟負擔,可能會引起氣喘、心肌梗塞、心衰竭…等,所以有鬱血性心臟病、肝硬化、腎功能不全、慢性阻塞肺病…等的人不能使用,也一定要經醫師診斷並遵照醫囑使用。此外,喝水的習慣也必需調整:在晚餐後儘量少喝水,包括水果、牛乳、飲品,更禁止茶、咖啡或酒精等利尿性飲料。洪峻澤提醒,老人夜間多尿,記錄排尿日記就能診斷,大多是多重因素造成。老人常見的前列腺肥大手術只能使排尿通暢,對夜間多尿則幫助有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