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藥物「吃好逗相報」 萬萬不可!

藥物「吃好逗相報」 萬萬不可!#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除了醫師對老年人開立藥物應小心謹慎外,關於老人服用藥物,一般民眾要注意哪些事呢?1)抄下藥名,隨身攜帶。一定要把目前所吃藥物的英文名稱(藥袋上所列的藥名)抄下來,寫在一張紙上,隨身攜帶。就診時給醫師看,即可一目了然,不要光描述藥丸是紅的、是白的,讓醫師猜半天。尤其是會導致過敏的藥物名稱,更需要讓醫師知道。2)最好在同一家醫院就診。如要看不同科別時,最好在同一家醫院就診,這樣資料集中,醫師參考起來比較方便。也可以掛高齡醫學或老年醫學科的門診,以整合用藥。但是有些專科用藥,或者病情嚴重、複雜的,如帕金森氏症患者,在多年之後出現難以控制的「步態凍結」(患者在走路過程中突然出現短暫的障礙)或「異動症」(出現無法控制的不自主動作)等,還是需要在原來的專科門診追蹤調藥。3)不需要的藥或沒有確定療效的藥,不要吃。除了必要的預防型藥物(如阿斯匹靈預防中風、心肌梗塞),以及需長期控制的藥物(如高血壓、糖尿病)之外,有些症狀只是短期出現的,不需要長期服藥,在症狀改善後,即可詢問醫師是否能停藥。4)長效型藥物的方便性。醫師若開給長效型藥物,一天只要服用一次,對病人很方便,不會因為忘記服藥而影響病情。而且服用長效型藥物,通常血中藥物濃度較穩定,不需要擔心藥效不夠。5) 領藥時,若發現藥不同於以往時,可向藥師或醫師詢問是否換了廠牌或改藥,這樣也可避免給錯藥的疏失。更換藥物的廠牌對一般人沒有問題,但是可能會造成失智長者的困擾。有位失智長輩的安眠藥,被換為成分相同、但由不同藥廠製造的藥,因為是不同廠牌所以長相不一樣,這位長輩堅持不肯服藥,她的家人只好自行購買原來藥廠的藥。6)自己詳加查詢。如果醫師太忙,無法詳述藥的副作用時,可以自己上網、看藥物手冊,或閱讀藥盒內所附的仿單(藥品的說明書)。但是要注意,並非一種藥的所有副作用都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仿單內通常都會註明副作用發生的機率,發生的比例通常並不大,也不太嚴重,不必因為害怕而不敢服用。7)如果服了藥之後不舒服或過敏,則應停藥。若是不能停的藥(如降血壓或降血糖藥),則應盡早回診看醫師,或許需要換藥。8)千萬不要私下相互給藥。有特殊療效的藥,往往也有與之而來的副作用,所以不要「吃好逗相報」地私自相互給藥。9) 做子女的,請定期幫父母檢查家裡的藥物是否已經過期。許多老人家都有一抽屜的藥,定期整理很重要。若包裝上有保存日期,過期的就立即丟掉;若是散裝的,看不出日期,如變色、變形,當然也不能吃。即使沒有異狀,但感覺已經放了超過一年,或者根本不記得那是治什麼的,為了保險起見還是丟掉比較安全。另外,有時醫師開給昂貴的藥,但是病人吃了覺得不合適,醫師也重開了藥,不妨把原來的藥帶回醫院,問問看藥房是否願意回收,以免浪費。雖然不能退錢,但是惜藥也是一種美德啊!(本文摘自/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寶瓶文化出版)

研究:控血糖避免增重 減三高負擔

研究:控血糖避免增重 減三高負擔#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多歲的彭先生過重,身體質量指高達27.06。罹患第2型糖尿病約10年,雖然每日規律服用3種口服降血糖藥物,但血糖指標的糖化血色素依然偏高,體重逐年上升。接受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5個月後,彭先生不僅血糖達標,體重也下降4公斤。心血管疾病 為糖尿病患死亡主因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其中男性13.1%、女性10.5%,推估全台灣約有227.5萬糖尿病病友,且每年以2.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亦即每天新增68名患者。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良會造成多種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冠狀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等,居國人10大死因第5位,心血管疾病亦為糖尿病患死亡主因。成大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鄭凱比醫師表示,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島素或是傳統口服降血糖藥物,雖能有效降低血糖,卻常常伴隨體重增加的副作用。研究發現,體重上升會對病人的血壓、血糖及血脂帶來不良影響。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的過程中,體重的變化也不容忽視。2類降血糖藥物 降低體重、較少致血糖過低近年發展出2類降血糖藥物,包括口服SGLT-2抑制劑及皮下注射GLP-1腸泌素。研究顯示,這2類藥物不僅可降低血糖,鮮少造成血糖過低的副作用,更能降低體重、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人,經第1線糖尿病藥物後血糖仍未達標,應優先考慮上述這2類新型降血糖藥物。鄭凱比醫師表示,體重控制對於日益增多的糖尿病病人是嚴肅的課題。第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皮下注射GLP-1腸泌素,不僅降低血糖,更藉影響腦部中樞神經系統及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慾。SGLT-2為人體腎臟回收尿液中糖分的重要媒介,經口服SGLT-2抑制劑後,每天約可從尿液中排除70公克的糖分,等於每天可從尿液中排除約280大卡的熱量,然而腎功能不佳的患者不適合使用。

2/3糖尿病控糖不當 併發症風險高

2/3糖尿病控糖不當 併發症風險高#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許多病友不積極控制血糖。最新報告顯示,台灣糖尿病人血糖控制達到目標(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比率僅1/3,表示2/3的病人以為自己有治療,卻持續處在糖尿病併發症的高風險中。控制血糖用藥多選擇 新藥副作用少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擇穎醫師表示,這十年來血糖用藥發展突飛猛進,台灣陸續引進了3種新藥,比起傳統藥物有不少優勢。腸泌素分解酶抑制劑(DPP4 inhibitor)最早引進,副作用很少、不易低血糖,使用經驗良好,是目前主流用藥。最新引進的腸泌素類似物(GLP-1 agonist)及鈉糖受器阻斷劑(SGLT2 inhibitor,俗稱排糖藥),最大特色是兩者都有降體重的作用,還有包含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保護腎臟等優點。不應一味追求新藥 個人合適最重要腸泌素類似物需透過針劑施打,民眾接受度較低。然而現在開發出1周施打1次的劑型,方便使用。鈉糖受器阻斷劑為口服劑型,接受度較高,不過需注意副作用,如生殖泌尿道感染風險或利尿效果。陳擇穎醫師表示,藥物新發展給予糖尿病患更多治療選擇,但並非所有新藥都適合個人使用,也並非舊藥不好,健保給付上也有限制。若糖尿病患發現血糖控制不佳、易發生低血糖或其他用藥不適,建議和醫師討論或至新陳代謝科門診詳細討論治療。

A型血友病患者福音!防出血新藥上市

A型血友病患者福音!防出血新藥上市#藥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的基因遺傳疾病,多數患者為男性,其中約有八成患者為「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第八凝血因子是一種能讓血液凝固的蛋白,由於缺乏凝血因子,較一般人更容易出血,需要長期接受預防性治療;患者在關節處可能經歷重複的嚴重出血,最後造成關節的損壞,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病變等問題,對於患者生理、心理上都會產生影響,最常見的便是社交活動或是對於運動方面的恐懼跟擔憂。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 可減少A型血友病出血發作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醫師說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近期快速通過了針對A型血友病患者的「雙特異性單株抗體」預防藥物,用於預防或減少帶有第八凝血因子抗體的成人及兒童A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發作次數。對於治療血友病的醫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醫藥進步,在患者健康照顧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王建得主任進一步說明,治療的過程中,有些A型血友病患者會產生「第八凝血因子抗體」,這個免疫性的抗體反應,會影響目前可用治療藥物的有效性,使治療變為棘手的情況,雖然目前的藥物使用上,已有治療藥物,但效果相較於沒有產生抗體的患者依舊有落差,也會造成諸多的不便。大於12歲的受試者 可減少87%的出血次數新型藥物是採用專利抗體工程技術研製的「雙特異性單株抗體」,主要作用是模擬第八凝血因子的功能,能夠橋接血液中的其他凝血因子來恢復血液中的凝血功能,治療A型血友病。臨床試驗顯示,和沒有使用預防性治療的受試者相比較,接受新藥預防性治療的受試者,可降低了87%的出血次數,從每年平均23.3次出血降低至每年只發生2.9次出血;另一個針對12歲以下的臨床試驗,在預防性治療下,87%的受試者沒有發生出血事件。同時對患者生活品質的分析,患者使用這個新型藥物後,不僅能夠改善血友病疼痛腫脹與關節痛等相關症狀,同時也改善了運動疼痛及行走困難等身體機能。預防新療法皮下注射 提高患者便利性王建得主任說,隨著醫藥進步,A型血友病新的治療,讓我們有很多的期待,此次通過的預防新療法,與以往治療相比,打針次數大幅降低,從一週可能要施打數次的出血治療,下降到一週打1次的預防注射;另外,以往治療皆採靜脈注射,預防新療法則改以皮下注射,大幅提高患者的便利性與順從性。有了更好的預防性治療,未來這些患者都可以參與以前會擔憂或是做不到的社交活動和運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婦咳嗽以為感冒 竟患基因突變肺腺癌

婦咳嗽以為感冒 竟患基因突變肺腺癌#藥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以往晚期肺癌從確診至病逝,可能只有幾個月;隨著治療藥物的精進,讓癌友重燃希望!一名60多歲的吳姓婦人,去年6月突然咳嗽不止,且會頭暈頭痛,以為只是感冒,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但症狀持續惡化,進一步到大醫院就醫,確診為晚期肺腺癌,且已腦轉移。透過基因檢測,發現她是罹患EGFR 基因突變的肺腺癌;而在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多,肺部腦部腫瘤明顯變小,目前已可和家人一起出遊。  基因突變肺癌、腦轉移患者新福音這位婦人有呼吸急速易喘症狀,且單側手腳無力類似中風,家人立即將其送至急診,經影像學檢查證實,她罹患晚期肺腺癌且已腦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主任柯政昌醫師指出,以往這類患者只能接受化療、電療,現在透過基因檢測,若是EGFR 基因突變的肺腺癌,可使用口服標靶藥物,甚至是雙標靶藥物;雙標靶藥物與單用口服標靶藥物相較,可以延緩6至8個月無疾病惡化期,還能降低腦轉移風險,如果已經腦轉移,則能控制腦部腫瘤生長。雙標靶藥物包括口服標靶藥物、針劑型的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柯政昌醫師解釋,後者可直接攻擊腫瘤血管接受器,血管無法持續供應養分給腫瘤,就能餓死腫瘤。臨床發現,如果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因為抗藥性緣故,大概10個月後腫瘤就不受控制,無疾病惡化期平均約9.7個月,但合併針劑型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則無疾病惡化期平均可達16個月。雙標靶治療 讓無惡化存活期有機會長達一年半如果屬於EGFR基因突變中exon 19缺失的晚期肺癌患者,雙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更好,柯政昌醫師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單標靶藥物,雙標靶治療可再延緩8個月不惡化,使病人的無疾病惡化期達到18個月。此外,雙標靶藥物還能有效減緩腦轉移風險,研究顯示,使用雙標靶治療,超過9成病人成功控制腦內腫瘤生長,只有不到2成病人發生腦轉移。這位吳姓婦人接受雙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多,肺部腦部腫瘤明顯變小,持續回診,病情穩定,走路不再氣喘噓噓,已可以跟家人一起出遊。除了治療效果明顯之外,與單標靶藥物相較,使用雙標靶治療,癌友在生活品質上並無太大差異,常較發生的高血壓副作用,可以被妥善控制。不過,目前健保僅給付口服標靶藥物,針劑標靶藥物則需自費。醫師籲: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肺部檢查柯政昌醫師表示,多年來,肺癌穩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每年奪走1萬3000多人性命,主要原因在於超過一半癌友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轉移至腦部、骨頭、肝臟等器官。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婦女漏尿成因多 醫:共享藥物無效

婦女漏尿成因多 醫:共享藥物無效#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糖尿病史的75歲陳女士,患有「滿溢型尿失禁」,治療漏尿一陣子效果不錯,最近回診卻抱怨漏尿吃藥沒有效,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陳女士把藥物分給同樣有漏尿問題的妹妹跟小姑,因為3個人的漏尿病因各自不同,才會在吃了藥後還難以揮別尿失禁。尿失禁症狀表現不只一種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昕和指出,陳女士因神經病變影響膀胱收縮力,尿總是解不乾淨,陳女士的妹妹則是尿急憋不住,同時合併頻尿、夜尿症狀;陳女士60歲出頭的小姑既沒有頻尿、憋不住小便的問題,也不會有殘餘尿感,不過打噴嚏、咳嗽、搬重物時就會漏尿。劉昕和醫師說,陳女士的妹妹屬於「尿急性尿失禁」,只要有尿意感時會不自主收縮,小便憋不住就漏尿。建議在沒那麼尿急時先上廁所或調整喝水方式,用藥著重抑制膀胱敏感度或抑制膀胱收縮、加強放鬆,改善憋不住小便的狀況。醫:藥物絕對不能共用置於患者的小姑則是「應力性尿失禁」,只要出力時腹壓增加尿就會漏出來,多半發生在多產婦、停經,或是年紀大的婦女身上。「應力性尿失禁」比較適合做「凱格爾運動」增強尿道旁的肌肉張力,如果真的運動效果不好,漏尿仍然嚴重,再考慮手術治療。劉昕和醫師提醒,分享是好事,但藥物絕對不能共用。漏尿病因百百種,治療方法不一樣,最好由醫師看診,對症下藥才能根治。她強調,不要像陳女士一個人看病,3個人吃同一種藥,或諱疾忌醫吃成藥,吃到身體出問題就後悔莫及了。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藥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是好?本次講座將由李文婷藥師主講,將在課程中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時間:2017/10/11(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每日一顆柚子 老婦竟橫紋肌溶解

每日一顆柚子 老婦竟橫紋肌溶解#藥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難得過節,最近吃文旦的機會多,家中長輩若有服用相關藥品,可以幫忙檢視藥單或藥品說明書,避免因交互作用產生健康疑慮。一名婦人因為肌肉痠痛和紅褐色尿液而就醫,醫師原本猜測是降血脂用藥過量,詢問發現婦人用藥劑量沒有改變,而是最近每天食用一顆柚子,柚子與藥物交化作用下,使得血液中藥物濃度大幅增加,才會引起「強碰」的不良反應。柚子和葡萄柚都可能導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花蓮慈濟醫院藥學部劉采艷主任提醒,柚子和葡萄柚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這種成分會抑制人體用來代謝特定藥物的酵素CYP3A4,當酵素無法發揮作用時,人體分解藥物的速度就會減慢,吃下去的藥品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會延長,導致血中的藥物濃度異常升高,就像服下的過量的藥一樣,就會發生「強碰」的問題,進而導致肝毒性和肌肉毒性副作用的出現。常見容易與葡萄柚、柚子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包括史塔汀類降血脂藥(Atrovastatin、Rosuvastatin、simvastatin)碰到柚子可能產生肌肉酸痛,嚴重一點橫紋肌溶解症。服用降血壓藥患者,除了擔心有血壓過低的問題,甚至出現頭痛、臉潮紅的症狀。劉采艷藥師提醒民眾,像是抗心律不整藥 (amiodarone)及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患有足癬、香港腳且接受抗黴菌口服劑治療的病人,在服用這類藥物時,都要儘量避免攝取柚子或葡萄柚,食用前一定要仔細看藥袋說明。少量攝取柚子、注意檢視藥單柚子不是會吃一整年的水果,如果一天只是吃個一、兩片不致於影響太多,但是吃一整顆絕對不行。臨床上最擔心的就是病人為了吃柚子而擅自停藥,完全忽視自己健康上的風險。難得過節,不能吃應景的水果又顯得沒過節氣氛,不得已的替代方法就是「少量攝取」,劉采艷藥師提醒民眾,最近吃文旦的機會多,家中長輩若有服用相關藥品,可以幫忙注意藥單或請教藥師,中秋團圓享用美味之際,也需小心健康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