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異膚搔癢反覆發作 重度患者恐陷憂鬱

異膚搔癢反覆發作 重度患者恐陷憂鬱#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呂先生已和異位性皮膚炎共處超過40年,每天24小時都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干擾,強烈搔癢造成幾乎沒睡飽。且因為外顯的脫屑紅腫症狀,有時連跟客戶握手都不好意思。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的慢性疾病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臨床治療挑戰大、8成患者滿意度差,許多患者會因此灰心而放棄治療。「皮膚劇癢、慢性反覆發作、典型的紅疹分布、個人與家族有過敏體質」,符合前述4項條件中3項,臨床上就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的皮膚病,而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的慢性疾病,因為絲聚蛋白突變,導致患者皮膚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力下降,皮膚容易喪失水份、變得乾燥脆弱,導致過敏物質可輕易進入人體,引發一連串過度發炎反應。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特徵就是癢,一旦皮膚因反覆抓癢而受傷,細菌或其他感染物就會趁虛而入。為了要對抗入侵物,免疫系統會傳送更多的發炎訊號到皮膚表面,造成皮膚更加泛紅與發癢,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典型惡性循環。據統計,約3位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患者,發癢、發紅、脫屑、紅疹或是流組織液等病灶超過全身皮膚面積30%以上,嚴重者甚至全身超過一半的皮膚都有病灶。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環境因素,如洗髮精等日常清潔用品、塵蟎、寵物毛髮,還有天氣冷熱或壓力等,都可能會加重症狀。反覆發作 造成5大症狀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會嚴重影響各生活面向,症狀越嚴重生活品質越低落,造成失業或導致憂鬱。反覆發作的5大症狀,讓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被迫成為「抓狂異族」:1) 癢/6成以上中重度患者皮膚在一天中發癢超過12小時,持續發癢讓57%患者感到抓狂。2) 痛/超過75%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感到中度至嚴重的疼痛與不適。3) 流血/約4成患者過去1週至少有1天皮膚流組織液或流血。4) 失眠/半數患者在過去1週至少有1天睡眠受到影響。5) 失控/2名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就有1名,每天反覆受到疾病症狀所苦,25%患者覺得疾病失控,甚至3成患者因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陷入憂鬱。朱家瑜醫師分享,調查分析150位成人患者的訪問後,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影響各生活面向,如日常活動、工作學習、人際關係等,病況越嚴重、生活品質越差。所有患者睡眠品質都不好,用藥幫助入睡的比例是國人的1.5倍,且工作生產力也受影響,4名患者就有1名沒工作,失業率為全國平均的7倍。不但沒收入,75%患者還會接受傳統療法、健康食品等其他方法,更是加重患者負擔。生物製劑治療 提供中重度患者新選擇黃毓惠醫師分享,目前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有三線治療,但研究指出,超過半數的中重度患者就算接受治療,其醫師仍認為疾病控制效果差強人意。據統計,有8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治療不滿意。傳統使用的外用類固醇藥膏長期使用可能會有皮膚變薄的副作用,而口服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可能會導致肝、腎異常等副作用,需要定期抽血監測。現在有可以針對異常且過度發炎的重要因子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可從根源精準改善症狀,提供中重度與透過傳統治療反應不好的患者,另一個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朱家瑜醫師表示,研究顯示近半數中重度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紅腫面積跟嚴重程度可以改善75%以上;合併生物製劑與類固醇藥膏治療後,半數患者的搔癢問題能獲得明顯改善,8成患者生活品質也有顯著提升。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2(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7年11月12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過敏性皮膚炎

講座/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過敏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0/16(二)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曹景萱藥師分享,針對「過敏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用藥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過敏性皮膚炎時間:107年10月16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1歲的小靜常雙手肘內側、膕窩、踝關節有紅疹、脫屑、乾癢龜裂,四肢多處紅色抓痕。早上起來易流鼻水、噴嚏,鼻塞,加上有氣喘史,感冒嚴重時容易呼吸喘促。平日上課無法專心、易插嘴、無法安靜坐在椅子上、容易衝動,時常粗心大意做錯事情,也無法持久集中精神完成作業,3年前診斷為過動症,並規律西藥控制。小靜接受西藥與針灸治療後,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症狀獲得改善,上課可以專心且不插話,衝動行為減少並可獨自完成作業,也不再因為鼻子癢、皮膚癢影響專注力與學習,學期成績進步。精神科醫師建議暑假開始可嘗試停止服用過動症藥物。開學約1個月,雖已停止服用過動症西藥,老師還誇獎小靜自制能力進步,上課表現良好。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賴以修表示,早期孩童期,造成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的原因為食物過敏。3到7歲的孩童,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為黴菌、塵蹣類的過敏原。青春期以後的孩童,則是精神及情緒壓力,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目前全球約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更有1%孩童,深受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所苦。1歲以前發病者,約佔60至70%;5歲以前發病者,更佔了百分之70至95%。過敏三兄弟: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莉華表示,兒童過敏疾病有階段性,稱為過敏進行曲,出現順序是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這3種疾病又被稱為「過敏三兄弟」。上述過敏疾病可能單獨出現,或是2種、3種合併出現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過敏疾病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後天環境、季節氣候、生活習慣、過敏原暴露與情緒壓力等有關。兒童的生理與成人大不同,中醫觀點是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陰陽及氣血都遠不及成人,臟腑發育也未健全,即「肺脾腎常不足」。治療過敏性疾病及調理其體質時,會以肺、脾、腎三臟為主。嚴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80%情緒精神障礙賴以修醫師表示,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80%情緒精神障礙。中度及輕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分別有53%及30%的情緒行為異常。和其他兒童重大疾病如血癌及癲癇相比,異位性皮膚炎造成的心理精神危害更勝一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80%青春期後會痊癒。但那些到成人未痊癒的患者,隨年齡的增加,異位性皮膚炎的外顯性皮膚症狀,可能影響心理情緒,造成自我負面評價及低自尊的衝突,對日常生活或工作表現皆產生嚴重影響。注意力欠缺過動症 5大類治療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簡稱「過動症」,症狀主要分為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研究顯示過動症可能是大腦前額葉的細微功能缺失,或神經傳導物質與路徑功能失常,醫師診斷以臨床表徵及行為表現為依據。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親職訓練」、「感覺統合訓練」5大類;治療過程中,家長、老師及醫師角色都非常重要,需要相互合作來幫助學童。過動症中醫治療 可以中藥、針灸、耳穴貼敷、按摩過動症的中醫辨證可分為「心肝火旺」、「痰火內擾」、「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肝鬱脾虛」,治療初期以心肝火旺最多,治療一段時間後以肝腎陰虛為最多;表示臨床表現多動、衝動的行為(心肝火旺),較容易被家長及老師發現,注意力缺失(肝腎陰虛)的症狀較不容易被察覺,較多數的患兒以「心肝火旺」證為標,「肝腎陰虛」為本,治療過動症初期以心、肝為主,後期則以肝、腎為主。中醫治療除了中藥與針灸,可以配合耳穴貼敷或按摩穴位,對於寒證及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還可以運用艾灸治療。皮膚疾病可加上中藥藥膏輔助治療,例如紫雲膏、青黛膏、青珠膏、黃連膏等。

講座/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小兒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0/12(五)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流感的預防與治療時間:107年10月12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癢到受不了!1/4異膚患者達中重度

癢到受不了!1/4異膚患者達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常被認為僅是皮膚小毛病。然而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起來遠比一般民眾想像的更嚴重!23歲的許先生,自2歲確診異位性皮膚炎起,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糾纏,經常半夜醒來整床都是血和皮屑,晚上睡不好、白天昏昏欲睡,影響專注力及工作表現。更因為外顯症狀,從幼稚園起即就常常受異樣眼光。異位性皮膚炎多因季節、壓力、過敏原導致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皮膚問題,而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因為絲聚蛋白突變,導致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能力下降,因此皮膚容易喪失水份、變得乾燥脆弱,導致過敏物質可以更輕易入侵人體,引發免疫反應,產生搔癢感。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疾病,常被誤會是因為「食物過敏」或「免疫力低下」導致,但其實多是因為季節變化、壓力或是對空氣中的過敏原,像塵蹣、動物毛髮等產生過敏反應而誘發,極少數是因為食物過敏引起,更不是因為身體太弱、免疫力差導致。多數民眾以為「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好」。但朱家瑜醫師表示,約30%患者長大也好不了,或曾獲得緩解到成年時期又受到誘發而發作,甚至也有患者是成人時期才發作,很難預估哪些患者長大一定會痊癒。一般來說若嬰幼兒時期發作得很厲害,長大就越不容易好,病程可長達數十年。4位成人患者就有1位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症狀是「癢」,一旦皮膚反覆抓癢而受傷,細菌或其他感染物就會趁虛而入。為了要對抗入侵物,免疫系統就會傳送更多的發炎訊號到皮膚的表面,造成皮膚更加泛紅與發癢,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典型惡性循環。朱家瑜醫師表示,只要病灶超過全身皮膚面積30%以上就稱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觀察約4位成人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的患者。國外研究指出,6成中重度患者一天超過12小時搔癢難耐,一旦皮膚搔抓出現傷口恐引發細菌、病毒、黴菌等感染,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8成患者因為嚴重癢感而出現睡眠障礙;皮膚紅腫、脫屑也影響外觀,讓患者迴避社交場合導致社交孤立,引發憂鬱與焦慮,甚至工作也受到影響、需要請假,對患者的身心以及生活品質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生物製劑有望打破治療僵局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可以過口服藥物、照光治療或濕敷療法等方式治療,雖然照光治療及濕敷療法治療效果佳,但所需時間都較長。濕敷療法透過包裹乳液、藥物及浸濕布料修復皮膚,但一次治療需要4至6小時,有在工作的患者幾乎難以配合。患者可能剩下選擇口服藥物,若口服藥物難使症狀穩定控制,就可能陷入無藥可用的窘境。朱家瑜醫師亦強調,異位性皮膚炎具有時好時壞、難以捉摸的特性,許多患者會因症狀無法穩定控制而感到灰心或放棄,用消極的心態來面對,或轉而尋求偏方或另類療法。所幸,現在有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研發的約4位成人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的患者,有望可以打破目前的治療僵局。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雙和醫院將於8/27(一)舉辦小兒部衛教講座,邀請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異位性皮膚炎」。歡迎家中有小孩及想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知識的民眾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7年8月27日(一)上午10:30- 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認識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嬰兒期與幼兒期,主要與先天性過敏寶質有關。嬰兒期(2個月到2歲)以頭部為中心,臉頰、頸部、頭皮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水泡抓破會形成痂皮。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6/4(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異位性皮膚炎」,提供異位性皮膚炎的初期徵兆,觀察孩子狀況。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有寶貝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7年6月4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