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皮膚炎愛找孩童碴 掌握4點遠離過敏原

皮膚炎愛找孩童碴 掌握4點遠離過敏原#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許多家長最怕生出「過敏兒」,看見孩子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癢,真叫人心疼!因此兒童的健康,就成為父母一生擔憂的事情。​而成人最討厭皮膚搔癢、紅腫,總是抓上半天卻依舊癢個不停,這不只是大人的痛,也會讓幼兒哇哇大哭,特別是在乾冷季節,為皮膚疾病好發期,更要小心。對此,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表示,在嬰兒及小兒時期最常出現的皮膚疾病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其會反覆發作且伴隨劇烈搔癢,相當痛苦。忽略初期乾癢 恐變發炎、流膿而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為乾、粗、癢,通常在小孩4個月大時就出現,其誘發過程中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乾癢、紅腫、發炎、流膿。而當寶寶的角質層較薄、皮膚分泌油脂過少時,一旦接觸細菌及髒空氣,就會出現第一階段的症狀。當細菌、汙染物質或內在誘導物跑到皮膚裡,免疫系統就會產生防禦功能,使皮膚出現紅腫、搔癢等現象;直到出現發炎反應時,若再置之不理,就會呈現流出滲透液。因此黃醫師建議,一旦發現孩童皮膚乾癢,就要及時處理,以免拖到最後階段,變成發炎、流膿。掌握4大點 降低孩童過敏率因此,若不想讓寶寶變成「過敏兒」,應從居家環境及飲食、生活習慣改善,以下提供4點參考:1)餵食母乳/剖腹產的寶寶因為沒有通過母親產道吸收好的細菌及益生菌,因此會比自然產的寶寶更容易過敏;但只要產後餵母乳,一樣可以提供給幼兒所需的菌種,降低過敏率。2)居家環境/減少使用地毯、草蓆、榻榻米及毛絨材質等裝飾;且少用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盡量保持居家環境整潔、乾淨,以降低寶寶受到外在刺激。3)生活習慣/以清水幫寶寶洗澡是最好的方式,且水溫應調在28~32度,避免洗掉身上分泌的油脂及好的細菌;此外也要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避免長期待在室內。4)副食品/4至6個月是寶寶產生食物耐受性的黃金期,因此父母可以選擇天然食材,並採取「少量多樣」的原則,增強小孩的免疫系統。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保養5撇步防發作

小兒異位性皮膚炎 保養5撇步防發作#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秋冬溫差大,若家中的嬰幼兒,開始出現不斷搔抓的症狀,可就要多加注意,很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惹禍!而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覆發性皮膚炎,也是小朋友很常見的「過敏」表現之一,病童常因為皮膚嚴重搔癢,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彰化秀傳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楊樹文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慢性、覆發性、高度搔癢的皮膚發炎疾病。全世界約有10~20%的兒童有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 8~10%。而大人約有 3%受此疾病所苦。患者以嬰幼兒為主   基因、環境是禍首雖然異位性皮膚炎可出現於任何年紀,大約 60%的患者在1 歲之前就出現症狀,85%在 5 歲之前就會發病,可見以小朋友為主。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較乾燥,易有搔癢感,敏感易受刺激。目前原因不明,根據研究分析,基因以及環境有很大的關聯。而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在臉部或手足、手臂和腿部彎曲等處出現症狀,楊醫師也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以下保養5撇步,就可以降低發作機率:1)規律使用保濕劑補充水分,避免穿著人工合成材質的衣服及使用化學性清潔劑。2)洗澡或泡澡的水溫不可過熱,應以攝氏33至37度為宜,每次時間不可超過15分鐘。3)沐浴乳應選擇無香精、不含人工色素的「敏感肌膚專用」產品。4)洗完澡後不要用毛巾大力擦拭,以輕拍的方式擦乾身體,且當下不要完全擦乾,趁皮膚有一點濕度的狀態塗上保濕劑,加強皮膚的保濕效果。5)多維持環境清新乾淨,避免有些人對環境周圍事物過敏,例如黴菌、蟑螂、狗毛和貓毛等。

好癢!女嬰異位性皮膚炎 抓破手腳血直流

好癢!女嬰異位性皮膚炎 抓破手腳血直流#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癢難耐!6個月大的女嬰亮亮,在3個月前,皮膚出現不明紅腫、加上很癢,她掙脫小手套,抓到皮膚流血,讓家長十分心疼,雖有買乳液塗抹,但未見效果,經就醫診斷是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彰化秀傳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楊樹文醫師表示,亮亮來就診時,手肘、雙腳和脖子的皮膚都紅腫,皮膚炎的面積超過50%,由於年紀太小,建議減少診所給的高劑量類固醇藥物,再配合藥水及平時的皮膚保養治療,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症狀明顯改善。4成有食物過敏   環境也是元兇楊樹文醫師指出,幼兒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4成有食物過敏,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花生、小麥、堅果 類、豆類及海鮮。另外在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空氣過敏原,同樣可以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來減少搔癢感,及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治療。但兒童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好發的部位是頭頸部,由於臉部皮膚較薄,若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皮膚變薄的副作用相對較明顯。楊樹文醫師也說,近年來有免疫抑制劑藥物,屬非類固醇用藥,可作考慮。但他仍強調,局部藥物最好遵循醫師處方,不要自己隨意使用。

夏日高溫濕熱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加劇

夏日高溫濕熱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加劇#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台灣夏季炎熱高溫,讓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加苦不堪言。多數患者症狀常常在季節交替時惡化,因與台灣潮濕炎熱,易流汗的天氣型態有關。時值盛夏,皮膚科醫師提醒,應加強異位性皮膚炎的夏季皮膚照顧。防不勝防  9成過敏原是塵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劉怡伶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覆發性皮膚炎,也是小朋友很常見的「過敏」表現之一,病童常因為皮膚嚴重搔癢,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而9成的過敏原為塵蟎,其他還有灰塵、貓毛、狗毛、黴菌、蟑螂等,在嬰兒時期也應考慮食物的影響。而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照顧為要按照皮膚及天氣狀況來選擇適當的沐浴方式及清潔用品。一般而言,過度清潔或使用過於刺激的清潔用品會加重皮膚乾燥,但是在炎炎夏日,小朋友可能流了許多汗,由於汗水也會刺激皮膚,因此建議小朋友可以一回家就用清水沖澡,把汗水沖掉。多穿寬鬆衣物  適當開空調減少出汗另外,由於熱的環境會加重癢感,不管是出汗、溼熱或是曝曬等都會造成皮膚更易發癢。所以他建議,夏天流汗後除了要盡快將汗水沖掉,也應選擇輕薄寬鬆的衣物穿著、保持環境通風及適度開冷氣都是必須的。部份人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好,便擱置不管。劉怡伶醫師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若是不及早治療,將來治癒的可能性就更低,所以正確的治療更顯得重要。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治療,建議仍是局部類固醇,在皮膚有細菌感染時,還要考慮抗生素的使用,但局部類固醇的使用可能會使許多人擔心,其實在醫師指示及開立下,正確的使用,才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有效而安全的。

翻來覆去睡不著!異位性皮膚炎童得花45分鐘才入睡

翻來覆去睡不著!異位性皮膚炎童得花45分鐘才入睡#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過敏兒睡不好別擔心,目前研究已到原因了!根據國內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夜間褪黑激素分泌較少者,睡眠品質較差,因而皮膚炎症狀也會比較嚴重,另外,對塵滿過敏者,在睡眠方面也會比較差,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兒科學期刊》。褪黑激素、塵蟎 皆為睡不好的因素之一該研究主要是由台大醫院江伯倫帶領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隊,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張詠森醫師、台大醫院睡眠中心李佩玲醫師,共同針對1~18歲的72名病童與32名健康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平均得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且睡眠品質較差,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比一般孩子,花同樣的時間躺在床上休息,其中真的有在睡覺的時間是比較少。對此,研究人員張詠森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除了與癢、搔抓有關外,其實也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因為從研究中發現,若是褪黑色激素濃度低、塵蟎過敏指數高的話,就容易增加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進而造成睡眠效率變差。兒童睡眠品質差 易出現過動、注意力不集中一旦有睡眠問題時,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小朋友就會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行為異常、或學業表現較差的情形,且在德國也有項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有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睡不好的小朋友,到了10歲時出現情緒問題的機會,是同齡兒童的2.63倍,出現品行疾患的機會則是3.03倍,因此,建議家長不要輕忽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問題。

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恐是氣喘徵兆

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恐是氣喘徵兆#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氣喘一旦發作,嚴重時很有可能失去性命,尤其在季節轉換時,更有可能發生,且近年來氣喘發生率正節節升高,對此,臺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游明謙醫師表示,氣喘的黃金治療期是學齡兒童到青少年的這段期間,運用中醫調理肺、脾,腎臟,必要時再配合西醫吸入性類固醇療法,就可改善小兒氣喘的症狀,降低氣喘發作的頻率及嚴重度,減少呼吸道結構性的變化。異位性皮膚炎 是最先出現的徵兆目前在台灣主要2大罹患氣喘的因素為遺傳體質及接觸外在環境中的過敏原,其實在孩童嬰幼兒時期,就可以觀察出是否有過敏體質,通常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先出現的徵兆,好發於於嬰兒時期,容易出現在頭或面部,中醫稱為奶癬。兒童期則容易出現在四肢屈側部位,如膝窩、肘窩等地方,中醫稱為四彎風,皮膚會反覆發炎、搔癢不已;到學齡前,部分孩童在感冒後咳嗽超過十天到二週,或是運動後咳嗽及夜咳,就可能要高度懷疑是氣喘。學齡至青少年間 是治療的黃金期氣喘若配合治療,待長大免疫功能成熟後就有機會痊癒,相反的若沒有好好控制,可能造成氣管結構的重組,導致呼吸道在結構上與功能上兩方面的受損,這才是治療氣喘最困難的地方,因此,要把握學齡兒童至青少年期間的這段黃金治療期。而在中醫方面,游明謙醫師表示,過敏性氣喘是由痰飲內停,外感邪氣而成的疾病,所以,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是醫治氣喘的主要原則,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將病情依嚴重程度分為四級,使用不同的藥物組合,先求穩定病情解除危機。待病情較平穩時,就能以中醫介入調理,常用的中醫處方有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麥門冬湯等,可依寒熱不同體質,症狀明顯時選用小青龍湯或麻杏甘石湯。避免油炸、冰品 可降低過敏原的刺激最後,醫師也建議,除了改善體質調養脾、肺、腎三臟外,平時也要做好保養,避免食用過多油炸食品或冰品,避開過敏原的刺激,例如:枕頭、棉被、衣櫥等易附有灰塵的物品,應常清洗、日曬,家中最好每天能打開窗戶對流保持通風二個小時,同時在病情穩定時也可以多運動、放鬆身心,再配合藥膳飲食來增強免疫力,持之以恆,將會有顯著的改善。

秋冬「異位性皮膚炎」蠢動 病患皮膚應加強保濕

秋冬「異位性皮膚炎」蠢動 病患皮膚應加強保濕#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季節溫差大,更讓台灣兩百萬人左右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簡直如臨大敵,病情更難控制,皮膚產生紅癢搔抓,晚上睡覺時苦不堪言,孩子癢到睡不著,隔天上學無精打采,成人當然也逃不過不斷搔癢的命運。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皮膚屏障異常,本身基因突變,導致穩固角質功能的絲聚蛋白異常,所以皮膚的完整性喪失,水分容易流失,保溼度降低,進而讓過敏原容易趁虛而入;在成人則是因為年紀增加皮膚老化,皮膚保水能力下降,所以保濕的重要性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尤顯重要。對於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就列出了以下改善方法,幫助民眾逃離半夜搔的痛苦:1) 加強皮膚保溼/首先必須要加強保濕,依照不同膚質和季節選用適當的保濕劑,避免選用含香精或防腐劑等添加物的乳液,若症狀嚴重則應選用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濕產品。若使用保濕劑仍無法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建議尋找專業的小兒科醫師或皮膚科醫師,依照不同病兆不同部位,開立不同強度的類固醇藥膏或類固醇替代性藥膏,必要時使用抗組織胺或免疫抑制劑。2) 找出身體是不是有過敏原/試圖尋找誘發患者發病的過敏原,例如試驗患者對各種食物過敏的反應或抽血檢測過敏原,嬰兒最常見的過敏原以牛奶蛋白為主,因此應該避免使用一般配方奶粉,選用水解奶粉來改善症狀。3) 穿對衣服材質,避免家中塵螨孳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減低對皮膚的刺激,例如衣服的材質不宜過度粗糙;減短指甲以避免抓癢時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注意皮膚的保濕度,避免過度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淨,避免塵螨或黴菌滋生等。 洪千惠醫師提醒,最近天氣漸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是許多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時機,因為氣候的改變,皮膚容易乾燥、搔癢,這些都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若孩子出現皮膚紅腫、脫屑、搔癢無比,父母便要提高警覺,請醫師診斷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及早治療或查出過敏原,以免因皮膚搔癢,孩子不斷抓癢,把皮膚抓破而導致傷口感染黃色葡萄球菌或疱疹性病毒等,也因孩子皮膚發癢,導致孩子睡眠狀況不佳,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情緒及上課精神。

異位性皮膚炎不搔癢!光照治療成救星

異位性皮膚炎不搔癢!光照治療成救星#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皮膚紅疹、搔癢、這裡抓抓、那裡抓抓,好不舒服!皮屑更是掉滿地,好困擾!皮膚發炎出現症狀,讓患者好痛苦。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濕疹的病患,若擦藥、吃藥還是控制不佳,或許可考慮光照治療,讓病情獲得控制。但何謂光照治療民眾可能不是很瞭解、且不明白功用是什麼?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侯源裕醫師將做詳細的說明:Q:何謂光照治療?功用為何?A:是指用日光或特定波長的光源來做治療,臨床上主要是紫外線UVA、UVB為主,用來調節皮膚免疫與激發自我的修復力。光照治療是利用光線波長對皮膚穿透深度的性質,來調控皮膚的免疫反應,如刺激細胞活性或誘發細胞凋零,進而激發皮膚自我的修復能力,讓皮膚回復正常功能。因為大多皮膚病的產生,都和細胞激素間的不平衡及發炎反應有關,所以利用紫外線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可以明顯改善乾癬、白斑、全身性溼疹、異位性皮膚炎、玫瑰糠疹、硬皮症等各項皮膚疾病。Q:紫外線光照治療的原理是什麼?A.紫外線根據不同的生物學作用,可分成三種波長,分別是A光(長波)、B光(中波)及C光(短波)。光線的波長愈短,對皮膚的穿透力愈差,所以C波對皮膚的穿透力最短,但能量最強,通常只當作消毒和殺菌的工具。而光照治療中最常使用的為B光,其能量和穿透力最適中,可達表皮及真皮的上部;雖然A光能量最低,但穿透力最深,可至真皮的中下部,所以也用在光照治療。兒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奇癢無比、常使他們抓破手腳,若是服藥和擦藥無法良好控制,或許光照治療能成為新一項治療方式,幫助穩定病情。● 異位性皮膚炎/病程慢性而且反覆,特點是長期皮膚搔癢及出現皮疹,一般先採口服及外用藥,如抗組織胺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抗生素、保濕劑等;如果病灶分布全身或長期病情控制不佳時,就可選擇加上光照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