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不少人是3C用品的愛好者,導致低頭族增多,連帶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也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顯現出眼睛保養已刻不容緩。此外,似是而非的眼睛保健觀念,更讓醫師們搖頭不已,醫師將針對書籍中錯誤的觀念迷思,做出正確的解答,讓民眾有所依歸、不再傻傻跟著亂作,傷害靈魂之窗。● NG觀念1/透過報紙或書本拿近或拿遠的鍛鍊,可讓老花眼恢復正常視力?眼科林丕容醫師表示,緩慢拿近與拿遠可以短暫舒緩疲勞的眼睛,但嚴重老花眼,其睫狀肌、水晶體已經彈性疲乏,不可能藉此回復原本的調節力,更無法使老花回復正常視力。● NG觀念2/近視矯正手術,恐使患者面臨角膜混濁的問題,並惡化導致角膜失明?林丕容醫師說明,近視矯正手術是在角膜上進行微調,並不會導致角膜混濁,也不會有所謂惡化導致失明的問題。● NG觀念3/利用針孔眼罩看物品,可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林丕容醫師說,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會因而看清物體,但這僅是短暫物理現象「針孔效應」導致,並無法幫助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 NG觀念4/可以把適量的鹽和水混合,自製眼藥水?眼科鐘珮禎醫師表示,民眾自製眼藥水,多半沒有精密儀器在身邊,無法有效控制濃度;此外,製作過程中恐無法保持無菌狀態,若擅自使用自製眼藥水,可能因病菌殘留或是濃度調配不當,導致角膜感染、發炎、灼傷,甚至穿孔的危險,因此不建議自行調製。● NG觀念5/將眼睛張大,眼球往上看,再張更大、往下看,重覆數次,可以矯正散光?鐘珮禎醫師說明,散光分為角膜散光與水晶體散光,大部分是天生造成,或隨著年齡、角膜乾燥或白內障等疾病原因,導致散光增加或不穩定,是無法透過眼球操或護眼訓練等外部運動來改善。● NG觀念6/白內障和青光眼是近視的併發症,和血液循環變差有關;只要持續做眼睛運動,增加眼部血液供應,都可消除或中止?鐘珮禎醫師說,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的視覺模糊,並非是眼睛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的,因此白內障屬於不可逆的眼睛老化現象,一旦發生,建議尋求手術治療。● NG觀念7/視網膜病變者,若攝取豐富蛋白質,可增厚視網膜。此外,藉由經常轉動眼球、對外眼肌進行按摩、白天盡量維持抬頭的姿勢、夜晚睡覺採取仰睡等方式,可預防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科賴史忠醫師表示,視網膜剝離大部分是因為視網膜有破洞,使得玻璃體內的液體,沿著裂孔滲入視網膜底層,產生剝離;且沒有科學證明,攝取蛋白質或抬頭、仰睡,可以預防視網膜剝離,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或雷射治療。● NG觀念8/面對太陽,閉上眼睛30秒、再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以提高夜間視力品質?賴史忠醫師說明,夜視能力取決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的多寡與功能是否正常,與瞳孔無關,因此利用此法並無法提高夜視品質。● NG觀念9/每週浸泡2~3次,每次約10~15分鐘、40度左右的熱水澡,可預防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賴史忠醫師說,青光眼是因為眼壓過高,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霧化,視網膜剝離則是因為視網膜受損,與泡熱水澡、提升體溫並無關連,且無任何醫學根據證實有預防作用。

《經痛迷思》巧克力能舒緩經痛?

《經痛迷思》巧克力能舒緩經痛?#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每月一痛!經痛起來要人命!想緩解經痛,你是不是百般法寶都用上了呢?吃巧克力、喝巧克力熱飲、毛巾熱敷、大量吃甜食等,這可不是甜食的安慰作用造成的錯覺,經醫師表示,這些方法都能緩解非疾病性的經痛,大家可找出適合自己緩解經痛的小方法,讓疼痛不再困擾你。巧克力所含的可可多酚 可幫助血清素分泌減緩經痛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經痛表示經血流出困難,原發性經痛是指沒有明顯器官病變的骨盆疼痛,若非子宮肌瘤、內膜異位造成的經痛,可透過特定的食物,如甜食、糖果、巧克力、軟糖等達到舒緩的效果;因為攝取甜食,會增加血液中的血清素,讓患者產生愉快的感覺,而達到經痛緩解的效果。趙函穎營養師也說,食用可可成分達70%以上的黑巧克力,其所含的可可多酚能幫助血清素分泌、舒緩經痛。至於喝熱巧克力飲,能減緩經痛的原因,乃是溫熱食物,可幫助血管舒張,暫時減輕疼痛,因此熱敷腹部亦為同理。迷思:經期間狂吃巧克力或甜食不發胖?至於經期間吃甜食解經痛,會不會有變胖的風險?醫師解釋,經痛劇烈時間約1~2天,短時間、適量並不會發胖,可根據自己經痛的程度、適度調整份量,可不要肆無忌憚地狂吃,食物過量總有肥胖的風險。坊間各種緩解經痛的方式,稱之為另類療法,即透過特定食物(巧克力、甜食)、運動、或熱毛巾熱敷都可達到效果,民眾可根據自身情況作衡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痛方式。

《經痛迷思》經期忌吃冰?

《經痛迷思》經期忌吃冰?#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大家都說,經期前、經期間,千萬不要吃冰涼的食物,以免經痛加劇,原因何在?營養師表示,經期不要吃冰,否則恐使子宮排血量變少、經血排出困難,甚至經痛的情況。除了少吃冰,還有沒有其他保健方法,幫助女性經期不疼痛?不只要注意飲食,日常還需維持足夠的運動量或補充適當營養素,來幫助舒緩經痛。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經痛可分為兩類,一是透過各種檢查方法,確認在骨盆腔和子宮內找不到病理原因時,稱為「原發性經痛」;二為子宮內膜異位、肌瘤等疾病造成的「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患者,當月經快來之前,因子宮內膜濃度增加,造成子宮過度收縮、導致子宮內壓上升而出現疼痛,即為經痛。至於為何吃冰會導致經痛加劇,主因是因為冰涼的食物,可能使腹腔血管收縮、血流不足,而加劇疼痛,因此趙函穎營養師建議,經期間千萬別吃冰,否則恐使子宮排血量變少、經血排出困難,甚至經痛的情況。除了少吃冰 多補充omega3、6可減少發炎、平衡荷爾蒙此外,有經痛困擾的女性,平常也應少吃冰、炸的食物,並固定運動與留意營養均衡、才能讓經痛遠離你;飲食方面,可多補充omega3、6等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亞麻子油、深海魚類或鮭魚等營養素,因omega3有抗發炎功用、omega6有平衡內分泌荷爾蒙的作用,幫助解決經痛;或是多喝黑糖老薑茶、桂圓紅棗茶等補氣的溫熱飲品;或是當經痛合併脹氣時,也可喝薑汁燉魚湯舒緩。趙函穎營養師提醒,透過熱敷、從事簡單有氧或伸展運動,也能減少腹部疼痛,建議每日運動30分鐘、一週至少5次;並且保持坐姿、站姿正確、切勿姿勢不良,以免壓迫到子宮,徒增疼痛困擾;也可透過瑜珈幫助矯正姿勢,降低經痛機率。

《經痛迷思》2茶飲去除經痛!

《經痛迷思》2茶飲去除經痛!#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除了吃巧克力、忌吃冰、多補充營養素來緩解經痛外,大家還可透過調整體質,讓經痛不再來,藉由中醫師的提點與建議,讓你從此向經痛說掰掰?廖婉絨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痛經的常見病因,是憂慮壓力等情緒因素,導致氣滯血瘀;或喜吃冰品冷飲,導致寒凝瘀阻,這2種原因都會使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而發生痛經的狀況,因此痛經治療應以調整氣血通暢為最高原則。對此,廖婉絨中醫師建議行經前及月經期間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受寒,且禁食生冷、寒涼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也忌用冷水洗澡,若是有經期頭痛困擾的女性,在經期第1~2天、經血量多時,也應避免洗頭。調整經痛體質 非一日可成!若有經痛困擾,想調整體質的女性,不只經期間忌吃所有生冷食物和寒涼性食物外,連日常生活也應避免食用,冰品、涼飲、西瓜、水梨、柚子、椰子水、橘子、香蕉、奇異果等寒性食物;或蕃茄、香瓜、白蘿蔔、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空心菜、芹菜、萵苣、芥菜等涼性食物,如欲食用建議涼性蔬菜需加熱熟食,或添加薑絲、蔥、蒜等辛香料,去除食物的涼性後再食用。調整體質非一日養成,需時刻留意飲食或服用以下茶飲,幫助消除病因,解決經痛困擾,廖婉絨中醫師針對不同類型的經痛體質設計茶飲,建議經期前一週飲用至經期結束,一天一杯、或充當開水飲用。茶飲幫助調體質 疼痛不再來!● 益母草化瘀止痛茶/益母草2錢、赤芍2錢、川芎1錢、延胡索1錢,紅糖適量。將藥材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杯裡,再加入800c.c熱水,悶蓋15分鐘,加入紅糖攪拌後趁熱飲用。適用對象/氣滯血瘀型痛經者適用,常見症狀為:經來刺痛、悶脹痛,行經不暢感;或經血色暗、有瘀塊,瘀下則痛減,量少不暢,胸脅或乳房脹痛等。● 益母草溫經止痛茶/益母草1錢、乾薑2錢、桂圓3錢、桂枝2錢,紅糖適量。將藥材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杯裡,再加入800c.c熱水,悶蓋15分鐘,加入紅糖攪拌後趁熱飲用。適用對象/氣滯血瘀型痛經者適用,常見症狀為:少腹冷痛,腰痠,得熱則舒,經量少,色淡有血塊,畏寒稀便等。或喜吃冰品及寒涼性食物,如西瓜、冬瓜、水梨等所造成的經痛者,也可服用。

迷思?吃甜食會快樂? 研究:增2倍憂鬱風險

迷思?吃甜食會快樂? 研究:增2倍憂鬱風險#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許多人紓壓會吃甜食、炸物、含糖飲料等高油糖鹽的食物!但研究顯示,多吃這類食物,恐越吃越憂鬱!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提醒,年節將至,不少人過年想放鬆,常大吃大喝到假期結束,但天天高油鹽糖,反而會造成憂鬱和體重負擔。芬蘭大學公共衛生與臨床營養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常吃全穀類、蔬果、莓果類、魚、低脂起司及白肉的男性,較少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相對的,多吃含糖飲料、香腸等加工肉製品、或甜點零食的男性,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約比前者高出2倍,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此外,2012年「英國糖尿病醫學期刊」芬蘭研究結果亦指出,若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並增加蔬果、低脂乳品、肉類的攝取量,3年後憂鬱指數(BDI)平均可降0.9分,顯示出健康飲食與減重有助於改善心情,減少憂鬱症狀。對此,董氏基金會呼籲,多吃蔬果、全穀等健康食物,可帶給你好心情。最佳飲食:糙米飯半碗+3蔬2果董氏基金會營養組許惠玉主任表示,過年不要餐餐高油、高鹽、高糖,恐不知不覺把憂鬱吃下肚,建議連假還是要維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最好飲食方式為每天至少吃半碗糙米飯、搭配3蔬2果,並定時運動,讓年假放鬆又健康。

矽靈為掉髮禿頭元凶? 醫師破迷思

矽靈為掉髮禿頭元凶? 醫師破迷思#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去年化妝品、洗潤產品、保養品等出包事件屢傳,民眾莫不感到恐慌!其實並非所有化學物質都對身體有害,只要洗潤產品添加的成分品質良好、合乎含量標準、民眾正確使用,就不會危害健康;而坊間標榜的天然成分,較不傷肌膚或髮質,縱然是一項新選擇,但民眾仍無須一味追求,惟有天然才是最好,醫師將針對洗潤產品成分所造成的誤解、迷思,提出最正確、安全的說法。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邱品齊醫師表示,關於美髮產品內所含的矽靈、及洗潤產品中合法添加的防腐劑MI、MCI,其實並沒有報導或想像中可怕,其實只要添加的成分,在法規制定的安全範圍內,對人體就不會造成傷害,以下將破除化學成分的謠言和誤解。● 迷思一「矽靈」/美髮產品中愛添加的化學物質,謠傳使用矽靈,恐阻塞毛孔、洗不乾淨,而容易有掉髮的現象。對此,邱品齊醫師說明,矽靈其實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油性物質,具有順滑、提升頭髮觸感與保濕的效果,這類成分穩定度高、對皮膚安全性佳,是全世界法規都允許添加的成分。真面目/矽靈能幫助頭髮柔滑細緻,且具有安全無毒、溫和抗菌、防水透氣、容易洗淨等特色,它適用在受損性、乾性、長髮及難梳理等髮質,幫助頭髮柔順,它並非掉髮主因。● 迷思二「MI、MCI」/謠傳它是洗潤產品中造成濕疹和過敏的元兇?對此,邱品齊醫師表示,這2種成分是歷史悠久的抗菌防腐劑,且這類成分在限量使用下是合法且不易造成危害的,相關規定都有限制其含量標準,如沖洗類只能含0.1%、塗抹類僅能含0.0015%,這類成分目前在沖洗類化妝品中,使用風險不大,但在塗抹式化妝品中造成皮膚過敏的機會較大,所以含量標準限制更高,避免危害健康。真面目/洗髮精等沖洗類產品所含的MI、MCI,對皮膚過敏或濕疹的風險其實不大,需要留意的是塗抹類的化妝品,因此醫師提醒民眾,盡量不要在皮膚較薄、較敏感處使用含有此成分的產品,如面膜、眼霜、身體乳、護手乳、私密處或曬後使用;且過敏情況也因體質而異,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體質、慢性濕疹等民眾,要避免皮膚接觸此成分。

痛風2迷思 含糖飲料、可樂增發作風險

痛風2迷思 含糖飲料、可樂增發作風險#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受飲食西化影響,痛風患者有越來越多、且年輕化的趨勢,但此疾病的正確認知與治療,民眾仍不知其所以然,導致出現各種迷思,延誤治療。對此,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陳得源醫師,將針對痛風迷思及正確治療方式做詳細說明。●迷思一:痛風等急性發作時、再治療即可/其實消炎止痛藥僅能暫緩疼痛,無法有效降低尿酸,醫師建議應將痛風視為一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按時遵照醫囑服藥,才能真正減少痛風反覆發作。陳得源醫師解釋,根據日本研究顯示,若使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降至6mg/dL以下,可預防86%的痛風復發,因此台灣最新痛風診治指引建議,曾痛風發作過的患者,應立即接受降尿酸藥物治療,並長期將血清尿酸值維持在6mg/dL以下;若是合併痛風石患者,則將目標設在5mg/dL以下,來加速痛風石溶解,若治療得宜,痛風石可能不需開刀,就可消除。● 迷思二:誤信坊間偏方、導致病情加重/民眾誤信偏方,以為鹼性水、醋、椰子水等有利痛風治療,其實目前並無研究可證實之間的關聯性,導致患者延誤就醫、病情加劇。陳得源醫師解釋,目前關於痛風的研究已明顯指出,啤酒、海鮮、內臟、高嘌呤食物、含果糖飲料、可樂等,容易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因此建議減少上述食物的攝取量,可選擇食用海參、海蜇皮、各種豆類、蔬果、牛奶、紅酒等較不會增加痛風發作機率的食物。此外,適量補充水分,可降低體內尿酸及預防尿路結石,患者可多喝水預防保健。最後,陳得源醫師總結表示,許多痛風患者並未積極接受治療,僅自行服止痛藥減輕疼痛,忽略長期控制尿酸值的重要性,使得痛風持續復發;建議患者應遵守「1治保6」守則,「1治」一發生痛風即就醫,並審慎評估一線用藥的適用性;「保6」使用降尿酸藥物,應定期追蹤、控制血清尿酸降至6mg/dL以下,預防痛風復發。

植入胚胎數多易受孕?破除「做人」2迷思

植入胚胎數多易受孕?破除「做人」2迷思#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國人晚婚、晚育的情形增加,導致求助人工生殖醫學的民眾不在少數,但關於人工生殖,民眾還有不少的錯誤治療觀念與迷思,需要一一釐清。台灣生殖協會黃泓淵理事長表示,民眾大多以為植入越多胚胎越好,殊不知這可能增加新生兒早產、低體重的風險,此外,也以為新鮮胚胎比冷凍胚胎好,其實不然,這些都是需被破除與教育的。黃泓淵理事長指出,根據最新數據,台灣植入3個以上胚胎比率高達7成,而歐洲僅2成,相較起來,台灣多胚胎植入率竟是歐洲的3倍之多。但其實,植入的胚胎越多不一定成功率越高,反而,植入過多的胚胎則有可能發生早產,讓新生兒出現低體重、肺部不成熟、眼球構造異常等身體缺陷。不孕女性因求子心切,常在一個療程中執意要一次將所有優良胚胎植入,提高活產率,但這未必是好事。數據就顯示,人工生殖低體重出生兒(輕於2500克)高達4成以上,雙胞胎近7成輕於2500克,是單胞胎的5倍之多,低體重可能會影響幼兒未來發展晚於同齡嬰兒。第二個迷思,民眾在面臨同時擁有數顆優良胚胎,會認為一定要一次全部植入,新鮮的現在不用,冷凍保存起來再使用恐讓活產率降低,但其實,冷凍胚胎活產率並不亞於新鮮胚胎,台灣的冷凍胚胎技術相當成熟,剩餘的胚胎可以放心冷凍備用。可惜的是,求診民眾依舊誤認「植入胚胎越多,成功率越高越好」,為此,台灣生殖協會建議求子民眾,一次生一個是最安全、品質最好的方法。台灣胚胎植入成功率勝歐盟!黃泓淵理事長說,根據國民健康署100年最新數據,全年共進行1萬4645次治療療程,共有5486位嬰兒藉由人工生殖產出,無論療程數、出生數均創下歷史新高。不僅治療日益普遍,台灣植入週期的活產率也增加至31.7%,高於歐盟的24% ,出生數多、成功率高顯示台灣生殖醫學技術已與國際並駕齊驅,發展漸趨成熟,民眾也應屏除舊式觀念,才能讓求子路更順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