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

醫訊/破除迷思!乾癬不是傳染病

醫訊/破除迷思!乾癬不是傳染病#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小李(化名)是一名乾癬患者,因手腳會出現紅腫、脫屑,常被身旁的人誤認為是傳染病而紛紛走避,造成小李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僅減少外出的機會,就算出門也會包緊緊,就怕被人指指點點。對於小李這樣的情況,皮膚科醫師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看來,多數民眾對於乾癬都有錯誤認知,其中最多被詢問的就是「乾癬會不會傳染?」事實上,乾癬屬於慢性發炎疾病,卻常因手腳、全身呈現潮紅性紅斑、並伴隨白屑脫落,再加上「癬」亦指黴菌感染,讓不少人誤以為會傳染,而對乾癬患者投以異樣眼光、或敬而遠之。乾癬2大常見迷思皮膚科醫師表示,常見2種乾癬錯誤觀念,包含:乾癬是由黴菌感染的疾病、乾癬只需塗藥就可抑制。事實上,乾癬並非傳染疾病,而是身體慢性發炎而造成的脫屑反應,其實只要經過治療,並針對個案病況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都是有機會可以控制病情、和常人無異的。乾癬治療:生物製劑建保有條件給付目前乾癬的治療方式包含:外用藥膏、口服藥物、紫外線照射或生物製劑等,其中,生物製劑為最新的治療方式,且為健保有條件給付,呼籲患者應有著正面的心態,聽從醫囑治療,才能有效改善乾癬的病症。為建立民眾對於乾癬的正確衛教觀念,臺灣乾癬協會將於10月19日(日),在新北市文山農場舉辦一場身心健康營的活動,當天會有醫師與乾癬大使親臨分享衛教資訊與治療心路歷程,並有烤肉同樂與茶文化體驗等活動,歡迎乾癬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加入協會會員者可免費)。名稱:文山農場身心健康營時間:103.10.19(日)上午上午8:30-17:30地點:新北市文山農場(新北市新店區湖子內路100號)活動嘉賓: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的黃毓惠醫師與臺大醫院皮膚科詹智傑醫師電話:02-2952-0820或至乾癬協會官網報名 

樂閱讀/枕頭不能只買一個 會孤獨一生?

樂閱讀/枕頭不能只買一個 會孤獨一生?#迷思

婚嫁雖然有其必要與價值,然而,在現今追求男女平權的世代,不是人人適合婚姻,只要出自個人自由意志選擇不婚,外人倒也沒什麼可置喙之處。但在漢朝時,有女子30歲還不嫁要罰款的規定,今人難以想像,卻能理解對適婚年齡女子的壓力之大,其來有自。才幹或成就出眾的女子,仍不敵台灣俗諺「光光月毋值微微火」,意指女人再怎麼精明能幹,始終比不上男人。所以大多數的長輩和父母,還是希望女子能走上傳統觀念中的「正道」,走入婚姻相夫教子,為了完成這個心願,生活上才衍生出許多的細節,希望有助於提高婚配的機會。首先,在居家的風水上,強調要營造出「雙雙對對」的意境,好讓女子感受到樂觀積極的正面能量。例如:盡可能睡雙人床、床上最好放在兩個枕頭,空的位置和枕頭有「等待有緣人」招挑花的意思。因為古代女子的嫁妝裡,必定有一對鴛鴦枕與合歡被,象徵夫妻成雙成對、夫唱婦隨,所以不僅單身女子要放雙枕催旺桃花,已婚者更不能只買一個枕頭,如果要換,就兩個人的一起換才吉利,只買一個枕頭,唯恐有夫妻分離或者守寡疑慮。家裡在買碗筷時,即使一人獨居,亦不能只買單個,否則將會孤獨一生;在擺設上,盡量不要只掛「自畫像」或個人獨照,應選多人照片或與意中人的合照。還有,床上或房間裡盡量不要放玩偶,尤其是人形娃娃,據說人形娃娃容易被邪靈附身,主人與娃娃同床共眠久了,娃娃捨不得主人找新伴侶的同時,也害怕被拋棄,因此會從中破壞主人姻緣。無論這禁忌的真實性如何,背後的思維倒不難懂。現在許多經濟獨立且一個人在外居住的女子,平日忙於工作,不上班時就宅在家,不但疏於外界的社交生活、又鮮少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中聚會,久而久之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日後反而更難以接納另一個進入自己的生活。所以家中陳設忌諱太過「孤單冷僻」,也不要對像娃娃、布偶這一類「不真實的替代物品」,產生過度依賴的心理,努力提高自己習慣「人氣」的正面能量感應,別說只是對找姻緣有幫助,一個開朗樂觀的人,在生活中或職場裡,相對也比較容易受到歡迎。雖然緣份未至,不必操之過急而「病急亂投醫」,但是有心走入婚姻的人,還是應該多調適與人相處的習慣,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否則,哪裡會有天下掉下來的伴侶呢?(本文作者/春光編輯室)(摘自/不知道會被笑的66個禮俗禁忌/春光出版)

老人照護迷思多 飲食應多纖、有咀嚼感才對

老人照護迷思多 飲食應多纖、有咀嚼感才對#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目前的時代已漸漸邁入高齡化,因此,花蓮慈濟醫院為讓民眾體驗老化狀態對生活行動的不便,特別舉辦了高齡友善模擬課程,讓民眾穿上模擬老人的裝備進行體驗。透過加重型背心體驗身體重心下沉的感覺,而手部及腳部則是綁上關節束縛、沙袋,讓雙腳變吃力,走路變的緩慢,在加上特製眼鏡,手拿軟球、跟著音樂,體驗長者的舉手投足、轉身彎腰等動作。讓長者自在生活 是一件重要的事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醫師表示,臺灣進入高齡化,除了生病之外,長者也面臨行動緩慢、視覺與聽覺退化等問題,不過,老人應該還可分為很多類,而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陪伴,但因兒女多不在身邊,即使有外傭陪伴,情感的滿足有限,因此,如何讓長者生活的自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與老人說話不一定要小聲 反而要簡單、清楚慈濟大學護理系蔡娟秀表示,照顧長者有許多迷思,例如:對老人講話不一定要慢,但一定要指令邏輯清楚、詞語簡單;除非生病,老人吃的食物要有咀嚼感,有助於消化液分泌,並且可延緩牙齦退化,另外,也建議多吃纖維食物,有助於腸胃蠕動。除此之外,也要多鼓勵老人家活動,即使是被外傭照顧的長輩,也要讓長輩有事做,生活有重心,有主導權,如此一來,長者們在老年生活上也能過得開心、快樂。

愛吃甜食喝汽水 當心使過動症惡化

愛吃甜食喝汽水 當心使過動症惡化#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過動症成為家長教養方面首要關注的事項之一,每當孩童出現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時,往往會被歸咎於是過動症(ADHD),但在台灣患有過動症的孩童當中,僅有5%的人有尋求正確管道治療,有鑑於此,民眾對於過動症的認知明顯不足,且有許多迷思,因此,台安醫院身心科暨精神科許正典醫師要為大家釐清6大錯誤觀念。解開過動症6迷思 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期迷思1/孩童調皮好動就是ADHD?過動症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受到損傷所引起的疾病,並不是所有好動的孩子就是罹患了ADHD,若是單純調皮好動的孩子,在必須安靜的環境下,是可自我控制行為的,但對於過動症的孩子而言,則是在衝動調節能力上,無法自我達到控制的要求。迷思2/ADHD孩子智商較低,導致成年後成就也低?過動症與智商高低沒有正面關係,但因為ADHD症狀會使孩子上課不專心、缺乏耐心學習,影響學業成績、成就感低,進而導致成年後容易表現不穩定,所以,提醒各位家長,應及早發現治療,才可避免問題更加嚴重。迷思3/愛吃甜食喝汽水的孩子會有ADHD?錯,這兩者間並無接關聯性,但過度攝取甜食,會導致升糖激素和胰島素的相互作用,造成血糖不穩,進而影響注意力,所以,建議患有ADHD的孩童應避免過度攝取甜食。迷思4/ADHD是小孩子才會有,長大就會好?過動症隨的年紀的增長,情況會好轉或趨於不明顯,但注意力不足及衝動行事的問題,則可能會持續到青春期,甚至一直到成人,因此,早期介入治療是必要的,以避免造成更多問題。迷思5/ADHD不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不是每個 ADHD 孩子都必須吃藥,師會視個案給予建議,就臨床上而言,6歲以上的孩子,有7成在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可獲改善,則6歲以下的孩子,醫師會建議先以行為治療、心理輔導、生活安排或感覺統合進行治療,若行為不如預期,才會建議吃藥。迷思6/ADHD患者需要吃一輩子的藥?研究顯示,曾持續服藥治療的患者後來就算停藥,症狀都會比服藥前改善許多,在臨床上所見過的患者,在18 歲後應該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不少的ADHD成人還有分心及衝動的症狀,因此,配合醫師進行追蹤是必要的。 

《產後學問大》破除坐月子3大迷思

《產後學問大》破除坐月子3大迷思#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才能恢復到懷孕前的生理狀態。因此坐月子這段時間的調養正確與否,關係到未來日子的身體健康,如果能好好的補充營養、充分休息,甚至能帶給妳往後幾10年的健康身體。坐月子很麻煩又辛苦,天天吃補、不能喝水、還不能洗頭洗澡!聽到這些禁忌,相信讓許多剛生完產的婦女神經緊張!但是隨著時空背景的改變,這些觀念真的都適合現代婦女嗎?但隨著時代變遷,台北市立陽明院區中醫科林俐嘉醫師也針對以下幾個觀念,提出調整及修正:1)產婦不能吹風/過去習俗教導產婦不能外出到人多的地方,考慮這時產婦的身體處於抵抗力弱,易受到病菌感染。其實可適當開風扇使空氣流通,但也建議產婦穿著薄的長袖、長褲,以防抵抗力低,感染感冒。2)產婦不能洗頭洗澡/常聽聞,產婦要在滿月後才能洗頭和洗澡。因過去不像現在有熱水器,洗頭後也沒有吹風機可立即吹乾頭髮,才會強調坐月子時不能洗澡洗頭。其實產婦分娩時及產後都會出汗,加上惡露排出和乳汁分泌問題,如身體不清潔更易讓病原體侵入,因此產後講究個人衛生反而是十分重要的。但切記使用溫熱水、沐浴後應立即將身體擦乾,頭髮吹至全乾。2)產婦一定要「補」/國人常有坐月子期間要大補特補的觀念,其實吃進過多高蛋白質食物相不僅會造成排便不順,產生便秘問題,或吃得太過油膩也會導致乳汁太濃稠反而不易排出,嚴重還會導致乳線炎。 產後補過頭 便秘、痘痘找上門林俐嘉醫師說,現代的產婦大多吃得過營養、熱量太高,補過頭當心造成肥胖、便秘,且有些人體質燥熱還會造成火氣太大、冒痘痘等問題,其實生產後的第一週以清淡的食物為主,不建議有酒、麻油、肉等,反而有利於傷口的癒合。而7天後再開始進補,回填能量。最後林俐嘉醫師也提醒,因為現代人平日就有營養過剩的問題,坐月子並非都要大補特補,應看體質作調整因人而異,建議可諮詢產前熟悉自己的身體狀況且固定的中醫師,來做產後的飲食調整搭配為宜。

樂閱讀/做對5件事 擊退腦疲勞

樂閱讀/做對5件事 擊退腦疲勞#迷思

壓力逼迫我們的大腦快速反應,時間一久,大腦累壞了、再也撐不住。做對以下五件事,幫你找回元氣、讓大腦再度活力充沛。1)累了就去睡覺吧!研究發現,睡眠時血液中的一氧化氮會稍微增加,有助於加強記憶的固化,還可以提升睡眠品質,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對提升記憶力有幫助,」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胡朝榮表示,國內外相關實驗都證實,睡眠和記憶力息息相關;在睡覺前學習的東西,經過睡眠之後會記得更熟。如果感覺疲勞,卻無法立刻去睡,除了喝咖啡以外還有什麼提神的方法?中央大學認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永儀說,腦細胞需要大量的氧氣,目前唯一確定有效的提神物就是新鮮氧氣,吸一口真的會瞬間醒腦;不過這是暫時性的,一旦拿開氧氣筒,提神效果就沒了。2)壓力沉重時,最快也最有效的紓壓法就是運動面臨壓力,人體的反應是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瞳孔放大,人的本能已準備好要迅速逃離,如果這時候還勉強自己坐在電腦前,當然會覺得焦慮不安、心煩意亂。「去運動吧!這才是你的身體面對壓力時該有的反應,」陳永儀說,在沒辦法馬上改變壓力環境的情況下,運動是最好的紓壓方式。一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20分鐘的有氧運動(瑜伽不屬於有氧運動),持續一個月就能顯著改善焦慮症狀,還能讓大腦的運作效能更好。3)學習禪定睡覺時,外界的新事物暫時不會進入大腦,但大腦還是在快速運作。如果老是覺得睡不好、思緒停不下來,你應該學習禪定或稱內觀(mindfulness),真正讓大腦休息。「身體要動,腦袋則是要靜,能做到這兩者,大腦才可以真正得到休息。」陳永儀說,配合腹式呼吸法,練習禪定可以幫助你專注、給大腦一個喘息的機會。然而,腦子裡的思緒太多了,要如何不被這些雜亂的念頭帶著走?陳永儀建議先找一個聲音、或是一種氣味來當做專注點,例如空調的聲音、或是點一支香或蠟燭。她自己則會使用節拍器的聲音。4)訂定合理的目標壓力並非全部來自外界,很多壓力都是自找的。在設定目標前,應該先對自己的壓力承受度有所認知,才能訂下合理的目標;不要把自己逼到極限,而是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去釋放內心壓力。唯有心清明了,才能重拾專注與力量。馨培心理治療所院長呂嘉寧表示,生活不可能全無壓力,而人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承擔度,因此重點不是追求「零壓力」的人生,而是要找出自己的極限,不要設定超出能耐的目標,才不會把自己逼過頭了。5)一個小儀式,不把煩擾帶回家另外,很多人下班後仍持續處於情緒緊繃的狀態,就算回到家還是在擔憂工作的事,大腦得不到休息的機會。呂嘉寧建議,不妨為自己安排一個小小的儀式,例如下班回到家就先洗澡、換掉上班的衣服等,藉由這些儀式,告訴自己「我已經下班了」、「不要再想工作了」。練習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適應不同角色的切換,不再把工作的煩擾帶回家。(本文作者/張曉卉、黃惠如)(摘自/別讓身體比你老/康健出版)

破除檸檬水5迷思 喝的養生又安心

破除檸檬水5迷思 喝的養生又安心#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檸檬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抗氧化物等,但經由《優活》追蹤後發現,大家對於檸檬似乎存在些疑慮,因此,以下列出五迷思,讓想要喝檸檬水養生的民眾,也能安心喝!迷思一/與海鮮、胡蘿蔔同食,易造成腸胃不適?醫師表示,檸檬水與這兩種食物一同下肚,並不會造成不適,只是有兩點要多加留意,第一點是要盡量避免檸檬與奶類一起飲用,避免傷到腸胃;第二點則是要多注意檸檬的濃度,以避免過酸刺激到腸胃。迷思二/感光性檸檬製成水,會讓皮膚反黑?書田診所皮膚科徐家琪醫師表示,若是用喝的,經過腸胃道吸收到體內劑量頗低,所以較不會因為飲用檸檬水而導致變黑,但檸檬主要還是以接觸型才容易反黑,因為在接觸的過程中,若沒將雙手洗乾淨,而直接外出的話,經過太陽照射後才會有變紅變黑的問題,以致造成光接觸性皮膚炎,對此,建議民眾若有接觸到檸檬時,應用洗手乳清洗雙手後再出門,以避免曬黑等問題產生。迷思三/研究說熱檸檬水能抗癌?曾經有研究指出,喝熱的檸檬水可以抗癌,但據洛桑加參醫師表示,檸檬皮中的確是含有抗癌的成分,因為它有有高濃度的維他命C,可提升免疫力、殺菌力,但抗癌並不是只有靠單一成分,而是要看它的整體價值,此外,也建議民眾在飲用檸檬水時,最好保持在40度左右為最佳狀態,可增加吸收力。迷思四/檸檬水添加鹽巴可治感冒?洛桑加參醫師表示,檸檬水不可與鹽巴一同飲用,因為我們在飲食的過程中就會攝取到鹽份,然而若攝取過多的鹽份,恐會造成高血壓。所以,建議民眾若想添加的其他東西增加風味的話,建議可添加純天然的蜂蜜,因為它會含有營養素及微量元素,可增加身體攝取其他的營養,讓大家喝得安心又放心。迷思五/檸檬萊姆傻傻分不清楚 挑選過程要注意最後,提醒民眾,雖然檸檬常見,但你真的挑對了嗎?市售的檸檬中分為兩種,一種有籽,另一種則是無籽的,無籽的檸檬也就是所謂的萊姆,顏色較偏黃,果皮較為薄,酸度較低,外觀較為長球狀,而檸檬外觀為橢圓形,顏色維常見的綠色,果皮較為粗糙,酸度較高,所以大家在挑選的過程中應多加留意,以避免挑錯水果。

不孕症迷思多 破除疑惑提高生育率

不孕症迷思多 破除疑惑提高生育率#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數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晚婚等因素,造成生育年齡上升,且部分女性在年輕時因意外懷孕而墮胎,卻輕忽流產調養的重要性,以造成現在女性不孕率上升的隱性原因。但在臨床上醫師也發現,許多婦女在決定是否開始接受不孕症的治療之前,最大且難以克服的關卡就是心中充滿了許多迷思,為此,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黃泓淵醫師與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主任陳思原醫師要為各位民眾解答關於不孕症的迷思,希望能藉此為大家解答疑惑。迷思1/不孕症是否可等到年紀大在做治療?不孕症的意思就是不容易受孕,因為在一般正常狀況下,夫妻在1年內懷孕的機率可達8至9成,因此,若在規律的性生活、沒有避孕的情況下,1年內沒有成功受孕,即被定義為不孕症。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排出的成熟卵子會逐漸減少,且在超過35歲後,卵子品質明顯下滑,超過37歲,卵子不僅品質下滑,數目明顯減少外,懷孕能力也會明顯下降,所以,應儘早就醫,透過診斷、尋找適合的方式,藉由醫療提高懷孕機率。迷思2/不孕症通常都是女生問題多?錯,男女雙方都有近半機率。通常,來自女性的因素約佔4成5,例如:輸卵管阻塞或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功能不佳等,而男性因素也約4成5,例如:精蟲數量少、活動力不足、無精症等。因此,要解決不孕困擾,應男女雙方共同面對,經檢查找出原因,再對症治療。迷思3/要快速達到目的,應直接作試管嬰兒?並不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直接需要或適合做試管嬰兒的,要達到懷孕目的,首先得先找出不孕的主要原因,才能選擇最合的解決方式。迷思4/不孕症治療一定要忍受打針過程?因為,每個月的月經周期只有一個卵泡會被選擇成熟而排卵,其餘卵泡均會凋亡,所以要用性腺激素(俗稱排卵針),促進更多卵泡的成熟。然而,排卵針雖是針劑,但目前已有採皮下注射的筆型排卵針,疼痛感較少,且容易操作,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在不孕症治療中經常會使用到的黃體素,已經有最新的陰道凝膠劑型,可塗抹於陰道直接吸收進入身體血液循環,提高人體生物應用率。迷思5/不孕症藥物是否會致癌?且用排卵針是否會提早更年期?不孕症只是短期使用荷爾蒙,且在國際研究報告結果表示,並無證據顯示會增加癌症風險。另外,女性在青春期時約有30萬個卵子,在生育期間,人體腦下垂體分泌滋養卵子的濾泡促進激素,每個月只可供應一卵子長大成熟,其餘近千個卵子會自行萎縮消耗掉。含高單位FSH的排卵針,僅是增加其他預計凋亡卵子生長的機會,並不會因此排卵過度、提早更年期。早期檢查治療 提高生育率最後民眾若有任何問題,應盡速就醫檢查,了解原因為何,並針對問題接受治療,如此一來,還是有懷孕的機會,但最重要的是應盡早就醫檢查,才能提高懷孕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