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

喉嚨卡卡查無原因?醫曝中年壓力大「這症」恐找上你

喉嚨卡卡查無原因?醫曝中年壓力大「這症」恐找上你#中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對於現代生活的快速步調,並不是每一個人的身體都能夠適應良好。過去的人們可以工作累了回家就休息,但現代的人工作累、上課累,回到家又看電視追劇、或上網打遊戲,原是為了紓解心理壓力而繼續從事休閒娛樂活動,實際上卻讓身體更加疲憊。一旦步入中年或進入更年期,身體因長期缺乏足夠的休息,肌肉組織沒有適度的放鬆,就容易出現免疫系統失調、雖疲憊不堪卻難以入眠等許多不適症狀,其實就是身體過度使用而造成的「身體健康壓力」。喉嚨卡卡檢查卻正常!恐罹「臆球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趙國卿指出,門診常有病患抱怨喉嚨有異物感,經過胃腸科和耳鼻喉科醫師詳細的檢查後,在消化道和喉部卻都沒發現特別異狀,經常會診斷為「逆流性食道炎」、「鼻涕倒流」、「慢性咽喉炎」等。經過治療後,部分病患患症狀可緩解,但部分病患仍會再度復發喉嚨異物感,其實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是罹患「臆球症」。趙國卿說明,臆球症病患會有一種自覺有異物或腫塊在喉嚨裡的感覺,有些病患也有脖子被束縛著的感覺,但是其實並沒有任何東西在喉嚨裡面,也沒有任何東西束縛頸部。這個感覺會時而存在、時而不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日常飲食。根據統計,每個人一輩子有46%的機會發生臆球症,耳鼻喉科門診中約有4%的病患有這個困擾。且男性和女性在任何年紀都可能會發生,特別好發於中年人。造成臆球症的真正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統計發現,大部分病患在生活上的壓力會使症狀更嚴重;另外,同時患有鼻涕倒流的病患也會加重其症狀。就是為了好好休息!臆球症常見治療通常出現喉嚨異物感困擾時,人們很容易會煩惱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病症,尤其會擔心是癌症。趙國卿解釋,一般來說,臆球症是一種功能性的疾病,但不會造成吞嚥疼痛或困難的狀況,但一般臨床檢查上,會先排除鼻咽癌、消化道、食道等器質性病灶可能,才能確定診斷為臆球症。並進行以下治療方法: 治療「鼻涕倒流」:如果懷疑有鼻涕倒流,應該要盡量避免過敏原,使用適當的鼻噴劑來控制。   治療「逆流性食道炎」:一般建議病人不能抽煙,不能喝咖啡、茶、酒、汽水等刺激性的食物,並且使用質子阻斷劑的胃藥來抑制胃酸的分泌。研究發現,即使病人沒有診斷有逆流性食道炎,使用質子阻斷劑的胃藥,也有3分之1的病人臆球症的症狀會獲得改善。   治療「壓力」:使用質子阻斷劑治療2個月後,症狀沒有改善的病人,可以在睡前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藥,或者是Gabapentin這個藥物。Gabapentin主要是用來治療神經痛,例如帶狀皰疹造成的神經性疼痛,除了可以治療神經痛外,其副作用為頭暈和昏睡。 對於使用質子阻斷劑治療無效的病人,再加上這兩種藥物後,大多病情都可以改善。其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兩種藥物的使用,也就是要讓病人身心好好的休息。趙國卿提醒,現代文明生活中,雖然生活、生存的壓力難以避免,但過度的娛樂活動並不能讓身體休息,反而會更疲倦,因此無論是工作、娛樂、情緒等,他呼籲都應學會適時適度的休息與放下,才不會減輕了心理的壓力,卻增加了身體健康上的壓力,犧牲寶貴的身體健康。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不讓臆球症趁虛而入。

有些事不過中年不會懂⋯能過好平凡生活已是拚盡全力

有些事不過中年不會懂⋯能過好平凡生活已是拚盡全力#中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醫是一場修行,這條路艱辛又漫長。因為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想用我的餘生去創造更多價值,去幫助更多的人。」眼科專家陶勇在書中回顧20餘年的行醫經歷時,道出自己曾經從醫生成為病人的感悟。他以乾淨細膩的筆觸,寫出醫生與病人之間相互成就的感動故事,不只表達了對醫學的熱愛,也寫下當面對挫折與打擊時,關於醫患關係、生死善惡、哲學探索、充實自我與追求幸福等人生省思。到了40歲真的能不惑?不知不覺到了40歲,在生活中,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喊我叔叔了;在工作中,再也沒有患者因為我太年輕而質疑我的水準。現在,我名正言順地成了人群中的中年人,社會的主力階層。有時候看著已經上了小學的女兒,我總會恍惚,我居然都有這麼大的孩子了,內心還總覺得自己仍是一個小孩,好像剛剛從學校畢業一樣。時間過得飛快,每一天都覺得匆匆忙忙,一刻也不敢耽誤,工作、學業、生活把時間塞得滿滿的,尤其30歲以後,一年彷彿一天,什麼都沒來得及做就過去了。我經常在睡夢中驚醒,害怕自己老了,人生就這樣虛度過去了。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相繼遠去,那些曾經一起打打鬧鬧、擠在一個宿舍裡談論未來的同學好多都已多年未聯繫了;那些說好沒事就聚聚的人,上一次相聚好像是幾年前了。印象中身強體健、意氣風發的上一輩人開始進入老年生活,頭髮漸白,身體佝僂,拿重物開始力不從心,上樓梯也需要人攙扶,還有一些已然離世。那些印象中還跟在我屁股後面瘋跑的弟弟、妹妹們也一個個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談論的話題也逐漸變成了操持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在水滴石穿般地行進著,而我很少察覺,猛然發現不免感慨時間的無情。小時候,印象中那些3、40歲的大人總是忙碌奔波,偶爾閒暇聚在一起喝酒談天,聊的也是我們小孩聽不懂的話題,感覺那是大人的世界,與我們無關。那時我總會想,等我長大了會是什麼樣,也會變成他們這樣嗎? 說實話,我骨子裡是抗拒的,我總覺得自己一定會與他們不同,但怎麼不同卻並不太明白。活到中年才會懂,理想就是過好平凡生活青春期,開始對大人們的事有所瞭解,那時叛逆,覺得大人俗,掛在嘴邊的不是賺錢就是別人家的八卦瑣事,毫無意義。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他們會吵得不可開交,我就會想,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思想還這麼幼稚。那時,我和大人們越來越少聊天,感覺他們關注的永遠是一些表面的名利,內心都沒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對人生也沒什麼追求。我更喜歡讀書,覺得書本裡的人才是我的知音,他們有思想、有內涵,這才是大人該有的樣子。母親總會說,你們這一代人啊,趕上了好時候,一定要好好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那時我就很抵觸,心想,你們也不是七老八十,大好年華完全可以來得及實現自己的理想,幹嗎要歸咎於時代的影響呢?後來我工作、結婚,有了孩子,自己也成為中年大軍中的一員,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後還要照顧家裡的生活,被電話、訊息時時刻刻纏繞,有時候忙到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閒暇思考什麼人生理想,只覺得能安安靜靜睡個好覺就是萬幸了。有人說,每個中年人的背後都是一座大山,能過好一份平凡的生活已經是拚盡了全力,這時我才慢慢理解了這句話。有時候慶幸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沒有年齡限制的,而且自我價值感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不斷增加,我對中年危機的感觸好像還沒有那麼深。疾病、父母、子女⋯樣樣都是中年人的無奈現在很多大企業對中年人很不友好,很多崗位的人一旦超過了40歲,如果不是從事要職,就會是淘汰和裁員時第一考慮的對象;而這個年紀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身上所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聽他這樣說我才恍惚能理解身邊的一些朋友,為什麼他們會那麼焦慮和脆弱。有些朋友工作了好多年後,忽然辭職不幹了,在家裡一待就是一年半載,也沒個好的方向;有些朋友離開了北京,選擇回小地方做點買賣;也有一些朋友改行做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行業︙︙我當時總會詫異他們的決定,認為他們不夠踏實和努力,一山望著一山高而已,如今我卻越發懂得了他們的苦衷。中年人往往不太會表達自己的無奈,在朋友面前還要樹起一個堅強的模樣,實則,夜深人靜,他們輾轉反側,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父母一天天變老,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人不幸,父母長年臥病在床,不僅耗時耗力,光看病的錢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子女長大,面臨著教育升學的壓力,有些人為了子女的學業,夫妻一方就會選擇放棄自己的事業、全職陪伴孩子,那另一方就要扛起整個家庭的開銷。這些壓力是年輕人很難想像的,這個時候和他們談理想,真的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天真。我遇過一些患者,家境本就貧寒,一家之主的中年人忽然得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真是滅頂似的災難。他們來治病時很少提及生活,只是言語中委婉地請求儘量便宜一些。以前我總是會生氣,醫生又不是商人,怎麼可能按人估價,疾病面前,治療方案才是最重要的,討價還價是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侮辱。但現在,我開始懂得了他們這句話後面的無奈,人越長大越會共情,因為自己經歷過,所以能理解這份艱辛。我從不覺得這世上會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哪一種痛苦是能夠靠感受來真正體會的,我能做到的就是盡可能地幫到他們,在治療方案上盡力做一些平衡,同時多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和他們聊一聊,醫生的話往往會讓患者心生信任,給他們一些希望和力量,往往比治療本身還有作用。中年群體是這個時代的主力大軍,但也是很脆弱的一批人。他們的脆弱來自沒人理解他們的脆弱,也來自社會不允許他們脆弱——中年人的絕望,往往是無聲的。我感恩我的父母、妻子替我扛下了這些壓力,其實很多時候我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事業中即可。即便如此,我也經常會覺得累,會覺得孤獨,有時候遭遇患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下了班還要擠1個多小時地鐵回那個租屋處,我也會失落,覺得自己再努力又怎麼樣,還不是過著如此艱辛的生活嗎? 但這個念頭也僅是一閃而過,我對事業的熱愛完全可以抵消掉這些。對事業再熱愛,也比不過跌落谷底時有家人支持我其中一個患者是做程式設計師的,36歲,疫情期間公司裁員,他失業了。在找新工作時他才發現,這個行業裡的很多企業都不再找超過35歲的人,而他的妻子在小孩出生後就已辭職在家。他在遠郊買了一處房子,為了孩子上學只能在市裡租房住,1個月6、7千的房租,他還有一輛用來接送孩子的車︙︙他和我說:「醫生,我的眼睛可不可以不治,或者點一點藥水扛下去?」後來他和我說自己把遠郊的房子便宜賣了,想著等眼睛好了就去創業。我也被他的樂觀所打動,心想他之所以有這股激情,很大程度是因為妻兒給他的支持和他自己的改變——他接受了中年危機這個挑戰,並且信心滿滿。家庭的力量對處於中年危機的人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我見過太多中年人,他們在中年時特別孤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年來夫妻間的溝通越來越少,感情在柴米油鹽中消磨乾淨。這個時候外部的壓力襲來,他們完全無法抵抗,此時他們需要的往往不是錢,而是一種愛和希望。夫妻之間,患難與共才是最重要的,中年人隨著家庭的成立,朋友會越來越少,只有伴侶才是身邊最值得信任和依賴的人。愛情不僅僅是兩性吸引,還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要求雙方縮小自我感受,去照顧和關心對方。夫妻是後天的親人,感情是需要雙方一點點培養出來的,而太多的人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對方,認為一旦結婚對方就要無條件地對自己付出。事實上,結婚才是婚姻的開始,婚後才是雙方真正培養感情的時候。婚姻不僅僅是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著婚姻一起成長,共同成長的婚姻才有可能走得長久。如果擁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中年危機感就會小很多,就像暴風雨襲來,脆弱的房子會瞬間支離破碎,而堅固的房子卻屹立不倒。有朋友經常和我抱怨婚姻的不如意,其實想一想,相比中年危機這場暴風雨,做一點家事,退一步認個錯,多主動傳幾個暖心的訊息,也太容易了些。很多中年人人生走了過半,反倒失去了方向。年輕時,一心想追求財富、名利、愛情,到了中年要麼已經實現,要麼也意識到實現不了。這個時候,有些人選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有些人開始對這條路產生懷疑,從而失去興趣。現代社會生活中,財富名利固然重要,它甚至成了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標準,但是否苟同於這種標準卻無關於他人,取決於自己的內心。把日子過好,成為自己的平凡英雄大學時,有一次哲學課的老師出了一份作業,讓大家回去設想一下自己如果寫一本自傳,會取什麼書名,其實老師就是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機會——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是為了功名利祿嗎? 也未嘗不可,如果你在過程中感覺到充實、幸福,這也是一條普世的成功之路。可也有一些人並不是為此而活,他們在實現了功名後反倒覺得空虛無聊,那麼就要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有些人希望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希望創造一個改變世界的事業,有些人致力於藝術,有些人苦苦思索人生的意義,這些其實都可以作為自己人生的方向。如果方向清楚了,中年危機也只能算作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困難,就會有勇氣去面對它、克服它。就像我的那位患者,他說自己的目標就是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那麼,失去一份工作,賣掉了房子,其實只會影響他實現目標的一些條件,並不會撼動它的本質。他租房子,過著清貧的生活,一樣可以把日子過得幸福,甚至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和教育孩子,所以他沒有迷茫。論語講,四十不惑,其實就是40歲的時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擁有什麼、想要什麼,而不應該被周遭的價值觀所影響。社會的競爭激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甘於平淡,但不能甘於平凡的潰敗。從某種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平凡人,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擁有一份堅定的信念和面對挫折的勇氣,才是真正的平凡英雄。未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壽命將會越來越長,如果四十歲已經感覺老去,那麼接下來漫長的半生該如何度過? 真的要渾渾噩噩了此一生嗎? 碌碌無為並不可怕,大多數人其實都是碌碌無為的。不要問年齡,只問自己是否還有對生活的熱情,只要覺得自己內心充盈,哪怕是極微小的,那也是有意義的人生。中年危機應該是發生在本身生活就有危機的人身上的,那個危機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自己內心,它在給你一個機會,問問自己要什麼。(本文摘自/目光:從醫師成為病人,關於人性善惡、寬恕、生命的治癒處方箋/高寶書版)

4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8%!醫:肌少症恐增加染疫風險

40歲後肌肉每年流失8%!醫:肌少症恐增加染疫風險#中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民眾普遍認識的肌肉功能,是用來支撐身體自理能力及維持行動力,若肌肉量不足可能導致失能或臥床機率增加。但其實肌肉不只是行動支柱,更是免疫寶庫!增強肌肉可以活化免疫細胞肌肉,反之若肌力流失,免疫力跟著下降外,嚴重的話還可能影響傷口癒合、併發肺炎並提高死亡風險。增肌不只維持行動力 更是提升免疫寶庫近來台灣防疫有成,與疫共存的「新常態生活」正進行中,但因防疫而受限的生活與飲食模式,恐增加國人肌少症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說明:「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也會隨之下滑,無形間提高染疫風險,故增肌增免疫力,可說是新常態生活的健康重點。」「新冠疫苗注射在屬於免疫重鎮的肌肉,就是因為有望最大化抗體生成效果。」黃信彰進一步解釋:「肌肉流失速度比想像中更快,舉例骨折臥床數週,其實肌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及早改善肌肉流失風險是健康關鍵。」50歲以上風險逾4成6 及早改善保生活品質根據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透過食量變化程度、是否飲用均衡營養補充品、運動頻率等變因,了解可能的致症原因及改善方法,調查數據顯示50歲以上民眾患肌少症風險逾4成6,出乎意料的高,意謂著國人應積極採取行動,改善肌少症風險。黃信彰也提醒,40歲後肌肉會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間可能高達40%肌肉已流失。而進入中老年後,隨著肌肉流失行動力也將逐漸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便會大幅提升,日常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溜滑梯般直直落,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正因為肌肉是免疫力與生活品質的關鍵,新常態生活中更要及早預防,健康才有保障。因此,除了長輩外,40歲以後的民眾也應開始注意肌肉流失、運動及均衡飲食,特別加強攝取優良蛋白質營養,維持充足肌肉量,在年輕時超前部屬,才能搶得健康先「肌」。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中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命如同一首進行曲,起承轉合;而「中年」這個詞,意味著人生旅程中的一半,可能進入「轉」的階段,也藉由轉變或轉化而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現今又因為壽命延長,社會變遷的快速,添加一些自願或非自願的元素,對於中年所遇到的狀況更是多變萬化。中年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追逐過去不曾有過的夢想;中年也可能是一個黃金時期,一個個人已經追過夢,而現在是夢想實現的階段。所以在中年裏,我們或已完成某些任務,也許可能需要重新回顧並評估從出生到目前為止,在生命的旅程中完成了什麼?還有甚麼還未完成?或中年對未來的茫然,所以當可以再次回到自己身上,找到往前走的力量。因此對中年而言,了解自己想要演奏的生命之歌,實則可以提供自己身心更安頓的力量。(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主題: 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講師: 葉倪秀 老師時間: 107年11月9日(五)下午2:00-4:00地點: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店分會(新北市新店區中央五街46號1樓)洽詢: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醫學會(02) 2219-3379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店分會(02)2219-7211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中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命如同一首進行曲,起承轉合;而「中年」這個詞,意味著人生旅程中的一半,可能進入「轉」的階段,也藉由轉變或轉化而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現今又因為壽命延長,社會變遷的快速,添加一些自願或非自願的元素,對於中年所遇到的狀況更是多變萬化。中年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追逐過去不曾有過的夢想;中年也可能是一個黃金時期,一個個人已經追過夢,而現在是夢想實現的階段。所以在中年裏,我們或已完成某些任務,也許可能需要重新回顧並評估從出生到目前為止,在生命的旅程中完成了什麼?還有甚麼還未完成?或中年對未來的茫然,所以當可以再次回到自己身上,找到往前走的力量。因此對中年而言,了解自己想要演奏的生命之歌,實則可以提供自己身心更安頓的力量。(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主題: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講師: 葉倪秀 老師時間:107年9月21日(五)下午2:00-4:00地點: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新北市樹林區學成路495號)洽詢: 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醫學會(02) 2219-3379    賽斯教育基金會  新北分會(02)2679-1780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

講座/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中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命如同一首進行曲,起承轉合;而「中年」這個詞,意味著人生旅程中的一半,可能進入「轉」的階段,也藉由轉變或轉化而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現今又因為壽命延長,社會變遷的快速,添加一些自願或非自願的元素,對於中年所遇到的狀況更是多變萬化。中年是人生第二個青春期,追逐過去不曾有過的夢想;中年也可能是一個黃金時期,一個個人已經追過夢,而現在是夢想實現的階段。所以在中年裏,我們或已完成某些任務,也許可能需要重新回顧並評估從出生到目前為止,在生命的旅程中完成了什麼?還有甚麼還未完成?或中年對未來的茫然,所以當可以再次回到自己身上,找到往前走的力量。因此對中年而言,了解自己想要演奏的生命之歌,實則可以提供自己身心更安頓的力量。(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主題:愛與生命力-演奏中年的生命之歌講師:葉倪秀 老師時間:107年8月17日(五)下午2:00-4:00地點: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北分會(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49號6樓)洽詢:台灣身心靈全人健康醫學醫學會(02) 2219-3379          賽斯教育基金會  台北分會(02)8252-4377

步入中年別「爭氣」 掌握自我人生

步入中年別「爭氣」 掌握自我人生#中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過了五十歲,人生進入新的階段,我認真思考辭去教職,離開大學。聽見的人都覺得可惜,「為什麼不繼續留在大學?多少人想進還進不來呢。」就是因為許多年輕的老師都進不來,我離開了就能騰出一個教席;當我離開大學之後,將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陪伴照顧父母親,豈不是兩全其美?新的階段、新的出發最難的其實是要過父母這一關。自小我的成績就不好,是親戚朋友的孩子中,學習成就最低的。每次拿到考試成績,父母不是眉頭深鎖,就是無語問蒼天。沒想到我竟然逆勢上揚,出了書,念完博士,還進入大學教書,總算讓父母揚眉吐氣,洗盡前愁了。想不到剛過了五十歲,竟又突發奇想要離職。每當我一試探,二老便默然不語,話題戛然而止。但我並未死心,過了一年多的某一天,舊話重提。母親終於望著我,憂心忡忡的說:「我們不是不支持妳,可是,妳如果辭職,就連一個正當的工作也沒有了。」我突然想到李安的父親曾經對李安說:「以你目前拍電影的狀況,應該是有機會拿奧斯卡獎的。等你拿到奧斯卡獎的那一天,可以去找個正當的工作嗎?」我出書三十幾年;擔任電視和廣播主持多年;創立了「張曼娟小學堂」十幾年,而我的母親卻擔心我離開大學就沒有「正當工作」了。我沒有生氣,只是思考怎麼樣讓她放心。隔了兩天,我對她說:「媽媽請不要擔心,因為我是個『正當』的人,所以,不管我做什麼,都會是『正當的工作』。」一年之後,我終於離開了大學。不想再爭一口氣章回小說《金瓶梅》裡指出,人生最難勘破的四件事就是「酒、色、財、氣」。前三者因為具象,很容易理解,至於「氣」到底是什麼?是生氣?鬥氣?頤指氣使?有沒有可能還包括了志氣與爭氣?從小我們便想著要有志氣,不可輕易服輸;想著要爭氣,不能讓別人看不起。這其實也是許多苦惱的根源,尤其是「爭一口氣」。被要求爭一口氣的人,應該就是像我這種各方面表現都很平庸的孩子,我們的面前有一長串需要追趕的優越者,卯足了勁向前跑,卻依然落於人後,不但不能爭氣還總是漏氣,累積了許多挫折,無法建立自信心,看不見自己,只有前方的目標。作家戴晨志曾經出版過一本勵志書《不生氣,要爭氣!》,當年真的激勵了許多人。人到中年,我倒是覺得,不僅不生氣,也不要再爭氣了。當我們的年紀愈來愈大,便會發現,身分、地位與頭銜,不過都是鏡花水月,花了很大力氣爭來的,卻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唯有不爭氣,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毋須與他人比較爭競,也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至此才能真正掌握人生。(本文摘自/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天下文化)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中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步入中年之後,可能會感到生理上的改變,如果出現乳房有腫塊、不自然凹陷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才能保障自我身心安全。有效的癌症防治包括預防、篩檢和治療三大策略,本次篩檢講座針對婦女衛生健康問題,由身心科主任李志銘給予建議,期望能讓民眾維持良好體能、在預防癌症上達到最大的效果。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時間:106年6月2日 星期(五) 下午15:00-20:00地點:南投市衛生所(南投縣南投市三和一路13 號)洽詢:049-2231150#2323或231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