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流感

目前正值秋冬換季期,正式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但今年各種病毒大爆發,一有咳嗽發燒流鼻水症狀,都搞不清楚是流感、新冠還是感冒,到底這3者差異在哪?該如何分辨?《優活健康網》特別整理「呼吸道疾病特色表」,教你如何分辨流感、感冒、新冠肺炎。同時,只要多補充7種營養素並利用飲食小撇步,就有機會加速恢復體力。

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流感疫苗怎麼挑?一表秒懂「5款疫苗」廠牌這樣選

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流感疫苗怎麼挑?一表秒懂「5款疫苗」廠牌這樣選#流感

秋冬季節到來,正式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除了流感,還有腹瀉疫情、新冠肺炎等3大病毒一起大爆發!民眾除了多注意自身健康,也應踴躍接種流感疫苗,不過流感疫苗廠牌款式多,到底公費、自費流感疫苗差在哪?常見流感疫苗副作用又有哪些?《優活健康網》整理「2025流感疫苗懶人包」讓民眾一文看懂!

Covid-19後流感疫情持續升溫 接種疫苗提升自身保護力

Covid-19後流感疫情持續升溫 接種疫苗提升自身保護力#流感

面對秋冬流感流行期,根據統計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已逾10萬,疫情仍呈現上升趨勢。政府面對流感疫情,公費流感疫苗也於今日起跑開打,而今年度核可的公費流感疫苗選擇多,民眾不免有品牌迷思。協會邀請李秉穎榮譽理事長進行演講,提供衛教正確資訊,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盡快接種疫苗,不僅保護自身健康也為社區共同打造健康防疫網。 流感、RSV等疫情在社區升溫,接種疫苗仍是最佳解方 隨著國內走過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放寬,各式病毒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腸病毒等感染逐漸流行起來,前幾年因為新冠肺炎,民眾普遍注重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措施,讓呼吸道疾病傳染狀況都下降,反因此造成「免疫負債」,今年各種傳染病都較往年增加,且較不照過去季節分布出現。秋冬面臨流感流行期,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近1年來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741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其中更高達8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綜合整體可以看出,社區內呼吸道病毒活動度增加,群聚通報增加;年長者得流感後較易併發重症,對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在符合接種條件與醫師評估之下,建議民眾仍是以接種疫苗為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最佳解方。 核可疫苗選擇多 正確衛教觀念打破品牌迷思 今年度疾管署採購4個品牌的四價流感疫苗,包含國光、賽諾菲、東洋及高端,不同品牌在製程與功效、副作用等表現各有不同,民眾可能也會有品牌迷思。台大兒童醫院李秉穎醫師表示,台灣政府對於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的範圍從2001年起逐年擴展,從65歲以上長者、醫護工作人員一直發展到包含嬰幼兒、學齡兒童、孕婦、50-64歲具高風險慢性病患,甚至包含50-64歲健康成人、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等,目的就是要打造健康防護網。 雖然各品牌流感疫苗在製程、適用年齡或副作用表現各有不同,但都已通過食藥署嚴格審查,4款流感疫苗在仿單資料的不良反應表現也都符合規範,呼籲民眾可以安心接種。甚至根據研究,流感疫苗會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老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或降低缺血性中風發生率。 公費疫苗正式開打 呼籲民眾共同打造健康防護網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今日10/2(一)起開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1(三)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醒民眾接流感疫苗時需注意: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 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 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誠摯呼籲符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之民眾積極前往接種,接種疫苗除了提升自身健康防護力,當大多數民眾都接種疫苗後更能形成健康防護網,確保自身及家人的健康。

免疫負債還有2年!台大醫揭「全年流感季」真相:3大族群特別當心

免疫負債還有2年!台大醫揭「全年流感季」真相:3大族群特別當心#流感

流感通常好發在秋冬,但今年口罩解禁後,流感A型H1N1與H3N2同時在社區傳播,造成夏季流感也攀上高峰,至今遲遲未消退。對此,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立民指出,新冠疫情打亂了其它病毒傳染的流行季節,預測免疫負債還會持續2~3年,才可望逐漸回復正常;呼籲流感疫苗落實「分齡施打」,尤其高齡者的免疫保護力比年輕人低,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打好打滿,保護自身不受感染重症侵擾。

每10位成人就1人罹患糖尿病!當心免疫力不足「4大感染性疾病」上身

每10位成人就1人罹患糖尿病!當心免疫力不足「4大感染性疾病」上身#流感

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醫師警告,患者除了注意血糖控制,也要小心新冠肺炎、流感、肺炎鏈球菌、帶狀皰疹等「4大感染性疾病」,甚至比起一般正常人多出最高3倍罹病風險!除呼籲糖尿病患者及早接種疫苗、防範嚴重疾病併發症之外,也提醒糖友可做好「日常5件事」提升免疫保護力。

最新「佐劑流感疫苗」延長免疫反應  台灣65歲以上建議施打

最新「佐劑流感疫苗」延長免疫反應 台灣65歲以上建議施打#流感

除預防新冠肺炎,流感也不可小覷,流感病毒嚴重感染同樣會引發重症與死亡可能,指揮中心提醒,若不幸發展為重症,死亡率恐高達20%,若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死亡率更可能高達30%。而目前除了強化免疫力,施打疫苗仍是預防重症的主要方法。 成人專用佐劑流感疫苗 流感分為A、B、C型,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目前A、B幾乎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廠商之一的台灣東洋藥品,日前宣布旗下代理65歲以上成人專用的四價佐劑流感疫苗,已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核發藥品許可證,這是繼「細胞流感疫苗」後所充實的「佐劑流感疫苗」。 歐美已普遍使用佐劑流感疫苗 根據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資料說明,佐劑(adjuvant)主要功能為協助誘發、延長或增強對目標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表示,由於年齡會影響免疫功能表現,再加上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因此,美國、加拿大、歐盟等12國都已普遍使用佐劑流感疫苗,並獲許多先進國家官方列入65歲以上成人應優先接種的專用疫苗。 台灣東洋繼代理6個月以上嬰兒到成人可適用的細胞流感疫苗,進一步再引進已在先進各國上市的佐劑流感疫苗,為台灣民眾提供更完整的流感疫苗防護選擇。 侯靜蘭說明,台灣東洋除開展疫苗產品,研發生產具高技術障礙的微脂體、微球困難學名藥也是公司主要的優勢特點,旗下治療全身侵入性黴菌的微脂體兩性黴素學名藥 Amphotericin B(Lipo-AB)後續也會布局歐洲、亞洲市場。 台灣東洋近年更與歐、美、日等先進跨國藥廠合作,共同為全球醫病尋找多元解決方案,也逐步透過專業結盟共同爭取國際市場。

後疫情時代締造安心職場  2022年疫苗十大議題排行出爐!

後疫情時代締造安心職場 2022年疫苗十大議題排行出爐!#流感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2日公布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同時頒布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獎」予各積極鼓勵員工施打疫苗的企業,現場不只邀請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莊人祥副署長到場響應,更由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榮譽理事長、黃玉成理事長與呂俊毅秘書長進行演講,提供衛教正確資訊,於年末將產學媒官齊聚一堂為全民創造更安心的健康守護網。 近20家企業齊力迎戰流感、免疫負債雙重夾擊 守護員工全家幸福 隨國內放寬口罩禁令,各式病毒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逐漸流行起來,特別是年齡為兩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沒有經過訓練,因此比大人更要面臨”免疫負債”的問題,一旦接觸到病毒,反而更容易被感染。疫情解封後,為避免將流感或其他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小孩,企業更需要有良好的防疫規劃,守護員工與家庭的健康,因此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持續推動 「防疫尖兵獎」認證標章,不只關注新冠肺炎疫苗的施打補助,也將流感疫苗施打納入評核標準中,鼓勵企業設立相關補助措施、接種疫苗假或衛教講座等,提升員工新冠及流感疫苗施打率,照顧員工一家大小的健康。 本次共21間企業響應「企業防疫聯盟」,透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認證,疾病管制署指導,今年榮獲「防疫尖兵獎」金獎的企業共有9家,包括: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國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安達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IBM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銀獎共有3家,包括:華南永昌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金庫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銅獎共有5家,包括: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後還有今年首度獲獎的4家新興企業,包括: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康和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 「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新生活 新冠病毒疫苗持續引熱議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2年經歷了峰迴路轉的歷程,從3月底起,新一波的Omicron變異病毒及BA.5變異病毒接連帶動了本土確診潮,到12月政府取消了室外空間應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新冠疫苗議題在2022年仍是大眾關注焦點,在疫苗十大議題中就佔據八個名次,更是包辦前三大疫苗議題,疫情起起伏伏,針對疫苗接種副作用與族群民眾仍有許多疑慮,對此醫師建議,雖然擔心疫苗副作用對特定族群的影響,但未接種將面對更高的確診後遺症風險,因此仍然鼓勵施打疫苗,以盼全民更有本錢面對與病毒共存的時代。 成人也要打疫苗 投資健康最保險 新冠疫情橫掃全球時,疫苗研發及施打成功保護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同時提升民眾對成人疫苗的認知,除了新冠疫苗之外,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疫苗需求,從嬰幼兒施打的終生疫苗到年長者的疫苗,還有許多保護效果佳並建議成人施打的疫苗,包含名列2022年度十大疫苗議題第五名「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在台上市,保護力達九成左右」的帶狀疱疹疫苗以及第七名「除了子宮頸癌 HPV疫苗也可防頭頸癌、菜花」的HPV疫苗,成人疫苗施打最重要的部分在於「提醒」,成人也應該有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提醒疫苗施打的重要性,在這個醫療生技進步的時代,預防接種是一項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健康投資,更要積極施打,免走疾病纏身冤枉路。 第一名、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的爭議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進入台灣社區,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雖然絕大多數的確診者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但極少數中重症患者,尤其是兒童死亡案例,也讓家長憂心忡忡。然而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國內又掀起新一波討論,讓家長遲疑到底該不該讓發育中的孩子接受新興類型疫苗。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以來各年齡層確診者的人數與佔比,12歲以下兒童的感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雖然兒童染疫多為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但越來越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被統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依據國外數據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3,且有3至6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 第二名、國內廣泛討論是否需接種第四劑,接種第四劑疫苗是否利大於弊? 為加強對變異株的防護,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高風險的老年人、免疫功能缺損等族群,就不要等次世代疫苗,現在流行變異株病毒,發生感染的機會很高,如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感染引發重症會更麻煩,若符合接種資格者,盡速施打現有疫苗。建議以下人員打第四劑,65歲以上民眾;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照護相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這幾類人員接觸頻率太高,其他民眾可依各別考量選擇是否施打。 第三名、青少年接種新冠mRNA疫苗可能引起心肌炎 青少年接受mRNA疫苗的確會有較高比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尤其是第二劑後,通常發生在接受疫苗後一星期內。大多數案例患者對藥物和休息反應良好,很快好轉。但若沒打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後併發心肌炎的風險更高、更嚴重。以色列研究報告指出,mRNA COVID-19疫苗接種增加3倍心肌炎風險;而感染新冠病毒後增加18倍心肌炎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的益處明顯超過了接種疫苗後患心肌炎的風險。目前更有研究證實,將兩劑間隔拉長到8週以上便會減少心肌炎的發生。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青少年基礎劑可接受BNT或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12週以上;基礎劑兩劑可BNT或莫德納混打;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第四名、台灣引進BA.1 與BA.5次世代新冠疫苗 之前引進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後,莫德納與BNT的BA.4/5次世代雙價疫苗雙雙取得台灣的緊急使用授權審查(EUA)。莊人祥表示,莫德納BA.4/5雙價次世代疫苗,已運抵台灣,11月18日中午以前會配發給各縣市政府,各縣市政府會針對這些疫苗來做規劃。預計11月18日起開放12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各縣市陸續釋出預約接種訊息,由於各縣市規劃不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4日)表示,11月18日中午前會配發到各縣市政府,民眾可以到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進一步連結到各縣市的疫苗預約規劃。 第五名、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在台上市,保護力達九成左右 帶狀疱疹有兩大風險因子,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50歲以後發生率陡升,且50歲以上患者超過半數在痊癒後會留下「疹後神經痛」,此外,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也是好發因子。帶狀疱疹可以治癒,也有疫苗可打,目前已有的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預防效果約7成,接種後6年保護力僅剩不到35%;8月即將新上市的非活性疫苗,預防效果高達9成多,且接種4年後保護力仍有85%。 帶狀疹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由於國內50歲以上族群幾乎百分百得過水痘,因此建議50歲以上、或18歲以上免疫力不全族群可考慮接種疫苗。 第六名、由於新冠病毒不斷出現免疫逃脫,恐致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 美國Omicron BA2.12.1病毒,以及在南非現蹤的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出現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的情況,感染Omicron病毒後痊癒的人,在數個月內會再度染疫,只是被感染時症狀比較不嚴重,因為他們身上已經有一定的抗體,但不是完全免疫,且美國數據更顯示,有75%的輕症患者出現「長新冠」,也就是有呼吸道問題、嚴重疲勞、認知及記憶受損等情況,由於Omicron病毒不斷出現免疫逃脫,加上全球化時代交通便利,各國人與人的交流更為頻繁,導致病毒在持續變種的情況下,恐致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 第七名、除了子宮頸癌 HPV疫苗也可防頭頸癌、菜花 早年大眾普遍將HPV疫苗和子宮頸癌疫苗劃上等號,但其實不然。一旦感染HPV病毒將無法自行清除,除了常聽到的子宮頸癌,還有菜花、口腔癌、頭頸癌、肛門癌等風險,其中口腔、口咽及下咽癌更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既然HPV與這麼多癌症和疾病有關,如何積極預防成了矚目焦點。除了安全性行為外,男女共同預防HPV,依醫囑施打疫苗,防治效果會更好。 第八名、打3劑高端新冠疫苗 對死亡、中重症保護力超過9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11/18)表示,不分年齡層族群來看,接種三劑高端疫苗在中重症保護力高達 91.4%,高於莫德納 87.4%、AZ 疫苗 65.9%,但低於 BNT 疫苗 95.8%,對死亡的保護力則高達 90.3%。根據內部資料分析結果,以全年齡層來看,相較沒有接種疫苗者,對死亡的保護力,接種三劑疫苗者,AZ 為 60.9%、莫德納為 90.0%、BNT 為 95.6%、高端為 90.3%,專家會議一致決議認同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代表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維持有效。 第九名、日本不承認高端疫苗,赴日旅遊必須提供入境前72小時內的PCR陰性證明。 依日本現行防疫規定,入境者須打滿3劑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之疫苗,但國產高端疫苗並未入列,因此接種高端疫苗的旅客,需檢附72小時內PCR陰性證明,引發部分民眾批評。指揮中心19日 (10月)宣布補打方案,民眾持電子機票等證明,就能接種高端疫苗以外的廠牌。24日晚間,高端公司發表最新消息,表示28日起至年底前免費提供接種高端疫苗的民眾赴日PCR檢測。 第十名、英媒認台灣面臨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恐在夏季前造成前所未有的死亡率 台灣一直以來努力堅守著疫情,去年更因為防疫成就躍升國際舞台,然而近日本土確診人數暴增,英媒就直指,台灣正面臨著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可能會在這個夏天引發前所未有的死亡率。對此,台北計算生物專家倪誠志(Chase Nelson)也指出,未來每天確診人數恐為20萬例。隨著新冠肺炎發生巨大轉變,台灣從每天數百病例猛增至數萬例,餐廳、學校、健身房現在都空空如也,曾經被視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安全國家」之一,現今面對極高傳染力的Omicron仍束手無策。

Menu